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9大地理熱點專題走出去,引進來的三個考向

開放帶來進步, 封閉必然落後。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 只會越開越大。 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 遵循共商共建共用原則, 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 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拓展對外貿易, 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推進貿易強國建設。 實行高水準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 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 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 凡是在我國境內註冊的企業, 都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優化區域開放佈局, 加大西部開放力度。 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 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創新對外投資方式, 促進國際產能合作, 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路, 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2013年9月—2017年3月, 國務院先後批復成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 至此, 中國形成“1+3+7”共計11個自貿區的格局。

2017年3月國務院印發的《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出,

在上海的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 設立自由貿易港區。 2017年10月27日, 大連市自貿辦召開自由貿易港建設專題研討會, 會議圍繞自由貿易港總體構想、實施路徑、建設重點、改革需要等內容, 為大連探索自由貿易港建設建言獻策, 把脈問診。

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 是2017年中國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 對推動國際和地區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社北京2017年10月4日電 上半年,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量有所放緩, 但對外投資的結構、品質得到進一步優化, 中資企業“走出去”愈發理性。 特別是, 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間的投融資活動日益活躍,

跨境資金總量大幅增長。

考向一 經濟全球化

隨著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中國越來越融入經濟全球化。 近年來中國對外投資穩步增長, 投資結構和品質不斷優化。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 對外資的利用也隨之進入新階段。 近年來高考地理對工業、農業以及交通、能源等的考查, 也越來越向“走出去、引進來”戰略靠近。 如2017年新課標全國卷Ⅰ, 以中國某公司在坦尚尼亞的基洛薩附近投資興建劍麻農場為背景, 考查中國產業“走出去”對當地的意義。 預測2018年高考非選擇題仍然會以世界某區域圖為載體, 考查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有利條件及影響;選擇題會考查中國吸引外資的有利條件及其變化(注意:雖然中國勞動力優勢逐漸弱化,

但中國保持吸引外資的優勢不變)。

考向二 自由貿易港區

自由貿易試驗區指提供區內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貨物的進口豁免關稅的地區, 類似出口加工區。 實質上是採取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

自由貿易港是自貿試驗區的升級版, 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助推器。 自由貿易港區為內陸地區開發開放帶來新機遇, 也是破解中西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方式之一, 因此自貿區的建設和發展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 也成為了高考考查的重要趨勢之一。 預測2018年高考地理會以區域圖為載體, 考查自由貿易港區建設的有利條件及其影響, 或者以世界某自由貿易港區的成功為背景, 考查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考向三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 既承載著中華文明輝煌的歷史, 又昭示著中國現代化的偉大進程, 是中國走向世界, 世界瞭解中國的重要紐帶。 近年來高考地理對一帶一路的考查頻頻出現, “十九大”會議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說明一帶一路的熱度不減反增。預測2018年高考地理會以一帶一路為背景,考查沿線重大交通工程建設的區位條件及意義、沿線城市經濟發展狀況、沿線地區自然環境特徵分析等。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說明一帶一路的熱度不減反增。預測2018年高考地理會以一帶一路為背景,考查沿線重大交通工程建設的區位條件及意義、沿線城市經濟發展狀況、沿線地區自然環境特徵分析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