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一役:關東軍97萬,蘇軍158萬 蘇軍戰果達68萬

還在1941年4月, 蘇聯為了避免兩線作戰的危險, 集中全力抵抗德國法西斯軍隊的進攻, 與日本政府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

英、美軍隊在太平洋的反攻節節勝利, 日本國內的經濟、軍事力量大為下降, 國內矛盾日趨複雜化、尖銳化。 在亞洲, 由於在太平洋戰爭中, 關東軍的大批主力被調往中國關內和南洋戰場, 新組建的一些師團戰鬥力不強, 這就使得關東軍的戰鬥力大為削弱。

日本軍界判斷, 蘇軍對德作戰結束之後, 需要休整一段時間, 他們對日作戰的時間很可能在1946年春季, 最早也要在1945年9月上旬。 1945年8月6日, 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了第一顆原子彈。 8月8日, 蘇聯就宣佈對日宣戰。

當時, 日本關東軍轄第1、第3、第17共3個方面軍和獨立第4軍, 擁有31個師團、13個旅團約97萬兵員、火炮5000餘門、坦克160輛、飛機1800架, 另有偽滿和偽蒙軍約20萬人。

從1945年2月開始, 蘇軍在極其嚴格的保密與偽裝下,

從歐洲戰場抽調了大量軍隊輸送至蘇聯的遠東地區, 包括4個集團軍的大約75萬兵員, 使得蘇軍在遠東地區的總兵力增加到80個師、46個旅, 共計158萬餘人, 並且擁有火炮和追擊炮26000餘門, 坦克和自行火炮5500輛, 飛機5300餘架。 與此同時, 蘇軍還儲備了各種作戰物資, 改善了交通條件, 加速完成了進攻日本軍隊的準備。

6月8日, 日本政府召開御前會議, 通過了《戰爭指導基本大綱》, 企圖進一步動員人力、物力, 準備“本土決戰”, 一旦局勢發生嚴重危急, 日本天皇和政府就遷到中國東北的長春。

6月9日, 日本國會緊急會議通過了, 戰時非:常措施法”和“國民自願服役法”到1945年夏季, 日本軍隊由1943年的380萬人增加到720萬人, 但戰鬥力依然不強, 因為新擴充的兵員大都是剛征來的新兵, 既沒有進行過嚴格的軍事訓練, 更沒有任何實戰經驗。

蘇軍喀秋莎火箭發射瞬間

蘇軍在地面進攻開始後, 出動了480多架次轟炸機, 在大批殲擊機的掩護下, 分批轟炸了日軍佔領的軍事工業中心和交通樞紐。 日軍為了保全其戰鬥機進行本土決戰, 在戰役開始的第一天就全部轉場至朝鮮和日本本土。 這樣, 蘇軍就完全掌握了制空權。

蘇聯政府對日宣戰, 蘇軍出兵中國東北等地, 在短短的3周多時間裡就大獲全勝, 粉碎了日本關東軍的主力, 共斃、傷、俘日軍68萬人之多, 其中建制完整的22個師團、12個旅團是不戰而降的。

這一巨大勝利, 使日本在短時間內喪失了一支機動部隊, 這無疑對日本帝國主義進行垂死掙扎、實施本土決戰的企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它大大縮短了對日作戰的時間, 加速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投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