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北抗日義勇軍的艱苦卓絕的戰鬥歷程與最終結局

東北義勇軍則是在918事變後, 由於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日本鬼子強佔我東北三省之時, 那些揭杆而起, 奮勇抗擊日寇的勇士而組織的武裝。 他們的人數最多時達30萬人以上。 在中華民族抗擊日寇的十五年中, 義勇軍運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如馬本齋的回民支隊, 前身是回民中的一支抗日義勇隊;曲波名著《橋隆飆》中所描述的那一支部隊, 雖然不在東北, 也是一支抗日的義勇軍……。

一個政府如果讓義勇軍一度成為抵抗侵略者的主體, 無疑是這個政府永遠的恥辱。 可是在中國國民黨執政期間, 在中華民族面臨戰危亡之際, 中國東北的民眾義勇軍在1931年9月至1933年9月間, 卻真真實實地成為了東北戰場抗擊日寇的主體力量。

東北抗日義勇軍最早興起於遼寧省, 隨後遍佈東北全境。 東北義勇軍的興起, 具有明顯的自發性和廣泛性, 按地域主要分為:遼寧義勇軍、吉林抗日義勇軍、黑龍江義勇軍;一度分為58個路軍和20多個支隊。

構成人員極為複雜, 有東北軍官兵、員警、學生、工人、農民、土匪、商人、教師、富家子弟、官吏、僧人等等, 幾乎包括各階層和各行業民眾。 其中農民點絕大多數, 約為總人數人的50%, 土匪約占20%, 有的是主動投入義勇軍隊伍也有自己舉義旗抗日的, 還有的是接受義勇軍改編而走上抗日道路的。

東北義勇軍主要有如下部隊:

(一)、以黃顯聲將軍為首的幾名骨幹所組織的、以各縣民團和公安部隊為基礎的義勇軍, 1932年5月, 分為五個軍區, 總指揮分別是:彭曉秋、王化一和李純華、唐聚五(遼寧民眾自衛軍總司令)、熊飛、高文彬。 同年9月間又把軍區改為軍團。

1932年9月以唐聚五將軍為首的遼東自衛軍合編為7個方面軍。 總指揮分別是李春潤(第6路司令兼), 總指揮孫秀岩(第16路司令兼)、王鳳閣(第19路司令兼)、鄧鐵梅(第13路司令兼)、張宗周(第15路司令兼)、徐達三(第8路司令兼)、劉景文(第50路司令兼)

(二)、以王德林組織的吉林救國軍和馮占海、李杜將軍組織的吉林自衛軍;其主要將領為:吉林救國軍總指揮王德林,

副總指揮孔憲榮, 總部參謀長李延祿、前方司令吳義成。 吉林自衛軍的主要將領是自衛軍總司令李杜、護路軍總司令丁超、右路軍總指揮馮占海, 副總指揮宮長海、中路軍總指揮楊耀鈞, 副總指揮陳宗岱、左路軍總指揮張治邦, 副總指揮馬憲章。 同時還有吉西的李海青、蛟河的田霖、琿春的王玉振等抗日軍。

(三)、由馬占山和蘇炳文兩支抗日隊伍為主力的義勇軍。 吉林西部抗日義勇軍李海青部也曾到黑龍江境內進行抗日活動。 主要將領:馬占山、蘇炳文、吳松林、陳海勝、李忠義、石蘭斌、樸炳珊、張殿九、謝珂、樸炳珊、李海青、鄧文。

從“九一八”事變起到1933年9月, 在兩年多時間裡,

東北義勇軍和日偽軍進行了大小約3000次(也有記述為5000餘次)的戰鬥, 據日寇記述, 此階段(至1933年2月)每月陣亡官兵為73人, 有屍體者50餘人。 《東北抗日鬥爭史論叢》第二輯第17頁中記述;這一個(1933年9月)階段中日軍被東北義勇軍消滅的達10500餘人。

東北義勇軍主力的結局:

1932年2年底, 馮占海兵敗退到達熱河。 1933年初, 張學良接將該部改編為第63軍。

1932年10月11日, 孔憲榮義勇軍受到日寇重創元氣大傷。

1932年10月張宗周、王鳳閣、郭景珊、李春潤、孫秀岩等部被打散。 唐聚五將軍率數人退往北平、張宗周、郭景珊先後退回關內。 該部被強行改編為龐炳勳第40軍補充團, 由於受歧視, 許多官兵潛逃, 隊伍瓦解。

1932年12月2日晚, 蘇炳文、馬占山、張殿九、謝珂等率正規部隊3000餘人、非戰鬥人員1200余人向蘇聯邊防部隊交出武器後進入蘇聯境內。

1933年1月,丁超在寶清向日軍投降。不久,李杜全軍潰散,在敵人突然進攻的情況下,從虎林退入蘇聯境內。

1933年1月王德林將軍率殘部等退入蘇聯境內。

1933年4月中旬,義勇軍的高級將領馬占山、蘇炳文、謝珂、李杜、王德林、張殿九等20餘人經莫斯科、華沙到柏林。

據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記述,中國東北義勇軍在兩年的作戰中,傷亡達13萬餘人,退往蘇聯和關內的總數約7至8萬人,潰散者約7萬人左右。降敵和被俘者約4萬人左右。堅持抗作戰者約4萬人左右。

在主力失敗後,鄧鐵梅、孫朝陽,陳東山、盧明謙、張錫武部等。但至1934年亦先後失敗。

義勇軍犧牲的高級將領計有:

李昆山:東北抗日義勇十七路軍副司令1932年3月壯烈犧牲。

關耀洲:東北救國義勇軍第6路軍司令。黑龍江省雙城縣人。1932年2月5日犧牲。

田霖: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司令。吉林省人。1933年7月29日在吉林省清原縣犧牲。

李春潤:1932年3月任東北義勇軍第二路司令。8月9日任自衛軍第一方面軍總指揮。12月初任東北義勇軍遼東總指揮第三軍團副總指揮、總指揮。1933年8月遼寧省鳳城縣塔溝與日軍激戰負重傷殉國。

孫耀祖:東北義勇軍第三軍團副總指揮部總參謀、第四梯隊司令官。1933年2月,被俘犧牲。

白子峰: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第5路軍副司令。遼寧省開原縣人。1933年9月2日在遼寧省開原縣犧牲

武止戈:察綏抗日同盟軍北路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陝西省渭南縣人。1933年10月在北平市近郊犧牲。

景振卿:民眾救國軍前敵總指揮。吉林省長春人。1934年5月1日犧牲。

鄧鐵梅:遼寧省本溪縣人。1931年12月任東北民眾自衛義勇軍第28路軍司令。1934年5月因漢奸出賣被捕。1934年9月28日,英勇就義。

梁錫福:遼寧民眾自衛軍第11路軍司令。山東省曹縣人。1936年初在遼寧省新賓縣夾河北犧牲。

王鳳閣:遼寧民眾自衛軍第十九路軍司令。後任抗日救國自衛軍司令。1937年4月6日重傷被俘。4月15日,在吉林省通化縣英勇就義。

藍天林,抗日滅滿救國軍統領,於1937年8月壯烈捐軀。

唐聚五遼寧民眾自衛軍司令1939年5月18日,在河北遷安平臺山與日軍激戰時不幸受重傷,壯烈殉國。

劉桂五1938年4月22日在固陽縣黃油杆子村與日軍激戰中壯烈殉國,

被國民黨政府殺害者有:

鄭桂林:東北義勇軍四十八路軍總指揮,1933年11月在北平被國民黨政府殺害。

黃顯聲:東北義勇軍的締造者之一。1949年11月27日被國民黨軍統秘密殺害于重慶白公館監獄。

投敵的有:

丁超、程志遠、王之佑、邢占清等

由於日寇的殘酷進攻和義勇軍本身的嚴重缺陷,轟轟烈烈的東北義勇軍運動,其主力僅僅只堅持了2年左右就走向失敗。但是做為民間自發的武裝,已經是一個奇跡了,更何況主力雖然失敗了,但義勇軍運動並未停止,許多東北抗日義勇軍殘部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動接受中共的領導,一部加入東北抗日聯軍,一部與抗日聯軍聯合戰鬥,一部繼續獨立戰鬥。

有資料稱:東北義勇軍在日寇侵佔十餘年中,歷經大小戰鬥2萬餘次,斃傷俘日軍達5萬餘人,給日寇以沉重打擊。為東北抗日聯軍的作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及戰鬥精華,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推動了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義勇軍的廣大將士的愛國熱情是值得我們尊敬;而在抗日戰鬥中犧牲了的烈士們更是永遠受到中國人民歌頌的。

英勇的東北義勇軍可歌可泣的事蹟將永存於中華民族的史冊!

【專題文章導讀】

♦ 蔣介石警告閻錫山:若敢投日剿共我親帥中共滅你

♦ 日軍關於地雷戰的回憶:一顆地雷阻滯一支討伐隊

♦ 侵華日軍主將、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的後代今何在?

回復關鍵字“ 抗日02”,獲取以上文章!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鑒今

1933年1月,丁超在寶清向日軍投降。不久,李杜全軍潰散,在敵人突然進攻的情況下,從虎林退入蘇聯境內。

1933年1月王德林將軍率殘部等退入蘇聯境內。

1933年4月中旬,義勇軍的高級將領馬占山、蘇炳文、謝珂、李杜、王德林、張殿九等20餘人經莫斯科、華沙到柏林。

據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記述,中國東北義勇軍在兩年的作戰中,傷亡達13萬餘人,退往蘇聯和關內的總數約7至8萬人,潰散者約7萬人左右。降敵和被俘者約4萬人左右。堅持抗作戰者約4萬人左右。

在主力失敗後,鄧鐵梅、孫朝陽,陳東山、盧明謙、張錫武部等。但至1934年亦先後失敗。

義勇軍犧牲的高級將領計有:

李昆山:東北抗日義勇十七路軍副司令1932年3月壯烈犧牲。

關耀洲:東北救國義勇軍第6路軍司令。黑龍江省雙城縣人。1932年2月5日犧牲。

田霖: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司令。吉林省人。1933年7月29日在吉林省清原縣犧牲。

李春潤:1932年3月任東北義勇軍第二路司令。8月9日任自衛軍第一方面軍總指揮。12月初任東北義勇軍遼東總指揮第三軍團副總指揮、總指揮。1933年8月遼寧省鳳城縣塔溝與日軍激戰負重傷殉國。

孫耀祖:東北義勇軍第三軍團副總指揮部總參謀、第四梯隊司令官。1933年2月,被俘犧牲。

白子峰: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第5路軍副司令。遼寧省開原縣人。1933年9月2日在遼寧省開原縣犧牲

武止戈:察綏抗日同盟軍北路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陝西省渭南縣人。1933年10月在北平市近郊犧牲。

景振卿:民眾救國軍前敵總指揮。吉林省長春人。1934年5月1日犧牲。

鄧鐵梅:遼寧省本溪縣人。1931年12月任東北民眾自衛義勇軍第28路軍司令。1934年5月因漢奸出賣被捕。1934年9月28日,英勇就義。

梁錫福:遼寧民眾自衛軍第11路軍司令。山東省曹縣人。1936年初在遼寧省新賓縣夾河北犧牲。

王鳳閣:遼寧民眾自衛軍第十九路軍司令。後任抗日救國自衛軍司令。1937年4月6日重傷被俘。4月15日,在吉林省通化縣英勇就義。

藍天林,抗日滅滿救國軍統領,於1937年8月壯烈捐軀。

唐聚五遼寧民眾自衛軍司令1939年5月18日,在河北遷安平臺山與日軍激戰時不幸受重傷,壯烈殉國。

劉桂五1938年4月22日在固陽縣黃油杆子村與日軍激戰中壯烈殉國,

被國民黨政府殺害者有:

鄭桂林:東北義勇軍四十八路軍總指揮,1933年11月在北平被國民黨政府殺害。

黃顯聲:東北義勇軍的締造者之一。1949年11月27日被國民黨軍統秘密殺害于重慶白公館監獄。

投敵的有:

丁超、程志遠、王之佑、邢占清等

由於日寇的殘酷進攻和義勇軍本身的嚴重缺陷,轟轟烈烈的東北義勇軍運動,其主力僅僅只堅持了2年左右就走向失敗。但是做為民間自發的武裝,已經是一個奇跡了,更何況主力雖然失敗了,但義勇軍運動並未停止,許多東北抗日義勇軍殘部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動接受中共的領導,一部加入東北抗日聯軍,一部與抗日聯軍聯合戰鬥,一部繼續獨立戰鬥。

有資料稱:東北義勇軍在日寇侵佔十餘年中,歷經大小戰鬥2萬餘次,斃傷俘日軍達5萬餘人,給日寇以沉重打擊。為東北抗日聯軍的作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及戰鬥精華,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推動了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義勇軍的廣大將士的愛國熱情是值得我們尊敬;而在抗日戰鬥中犧牲了的烈士們更是永遠受到中國人民歌頌的。

英勇的東北義勇軍可歌可泣的事蹟將永存於中華民族的史冊!

【專題文章導讀】

♦ 蔣介石警告閻錫山:若敢投日剿共我親帥中共滅你

♦ 日軍關於地雷戰的回憶:一顆地雷阻滯一支討伐隊

♦ 侵華日軍主將、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的後代今何在?

回復關鍵字“ 抗日02”,獲取以上文章!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鑒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