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觀點:從“影子銀行”談起

不知從何時開始, 我們逐漸習慣了給事物貼標籤。 看一眼標籤便定了性, 簡單明瞭, 不再費神追究事情後面的是非曲直, 以減少煩惱。

曾幾何時, 影子銀行也成了這麼一個標籤, 從它誕生之日便帶著一絲邪惡。 好像隱藏了許多金融業的陰暗和不可告人。 事實果真如此嗎?

影子銀行, 顧名思義是發揮了一些銀行的功能, 但卻不在正常的銀行範圍內。 除非我們認為銀行不做的業務都是非法的, 否則僅以這一點就斷定它做了不該做的事, 似乎過於武斷 。

自從有了貿易交換和財富傳承, 便有了錢的概念。

有了錢, 便需要形形色色的機構説明管理打點 —— 有錢的人需要保值增值, 需要用錢的人也有了一個拆借的管道。 銀行就是這類機構的典型代表, 它讓富裕的人儲蓄, 彙集資金, 並為需要資金周轉的人提供貸款。

如果存款和貸款的規模(本金)和期限(久期)匹配, 這樣的交易, 銀行可以簡單作為中間人撮合了買賣雙方, 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利息差價), 並不承擔任何風險。 更多時候, 存款和借款的本金和久期並不相同, 所以銀行需廣泛吸納各類存款, 形成多元化的資金池, 再重新組合形成不同的貸款。 這樣做顯然更具靈活性, 但也帶來一系列問題。

首先便是流動性風險;假如安排不當, 當儲蓄客戶按約定支取他們的存款時,

如果相當數量的貸款客戶還沒有到他們的還款期, 銀行就沒有足夠的資金按約支付給存款人, 因此就有了擠兌。

其次是信用風險。 如果銀行在發放貸款時失察, 以至於貸款方無法按約支付本息, 也會導致資金不足, 支付困難, 這便是信用風險。

第三是道德風險。 由於銀行廣泛吸納社會公眾資金, 任何不當使用都會產生極大的社會效應, 所以銀行必須是特許經營的行業, 有著一系列嚴格的監管規範。 這樣的確向社會樹立了銀行業乃至金融業穩健安全的形象, 但也有可能造成一個錯覺, 即銀行所做的一切都有監管背書, 因此就是安全的。 這屬於道德風險範疇(moral hazard)。

以上三類主要風險意味著銀行必須有嚴格的流動性管理,

以及符合監管要求的風險撥備和準備金水準。 這就註定了銀行只能覆蓋經濟活動中風險相對容易理解和管理的部分。 事實上, 我們從日常的經驗可以發現, 銀行更樂於錦上添花, 而不善於雪中送碳, 這是因為經濟低迷時充分暴露了各類風險, 而經濟的蓬勃則會暫時掩蓋部分風險。 從這個角度看, 銀行註定是順週期的。

所以健康的金融體系就必須包括銀行之外的其它安排, 它可以是權益類的股權融資, 也可以是類銀行的債權融資, 甚至可以是股債雙棲的可轉換融資。 現代金融體系中這些安排尤為重要。 當發展新技術新領域時, 我們顯然面臨許多未知, 因而也將承擔更多風險, 但是不投資將失去未來;當經濟低迷時,

我們需要投資引導經濟進入正迴圈, 這是逆週期調節的重要手段。 顯然, 傳統的銀行在這方面面臨挑戰。

隨著經濟形態的發展, 這些新的金融安排必將佔據更加重要的位置。 其中屬於影子銀行的類存款或類貸款部分(類銀行產品)以及部分避險基金, 夾層基金等, 顯然是對現有銀行體系的重要補充。 關健是這類安排應該完全以風險收益為導向, 資訊結構對買賣雙方透明, 並有明確的合格投資者要求。 從這個角度看, 我們需要辯證地理解影子銀行。

在一個完全市場化的金融體系中, 影子銀行發揮著彌補現有銀行對風險承受力不足的作用, 所以其正面意義大於負面意義。 而在一個相對割裂和監管扭曲的市場中,

影子銀行似乎承載了更多功能。

以類存款類產品為例, 國內早期銀行理財產品(2003/2004)即是一個最好的注腳。 隨著債券市場的發展, 市場定價的國債和央票利率與行政規定的存貸款利率之間矛盾日益突出, 市場利率遠高於央行制定的存款利率。 在這個背景下, 銀行利用自身高品質債券投資收益來支援發行理財產品, 既達到了留住存款的目的, 也為廣大儲戶提供了接近市場利率的收益, 同時還正面促進了人民幣利率市場化。

顯然, 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順應了市場化趨勢, 不僅為銀行找到了新的業務增長點, 也為市場巨大的流動性找到了一個出口, 倒逼了利率市場化改革。 從這些方面看, 它都有巨大的正面意義。 但是,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是非標資產和久期匹配。

非標資產,顧名思義就是非標準化資產,它沒有透明的定價,也沒有必要的流動性。以它們為標的顯然超出了一般銀行客戶的風險判斷能力,須有判斷能力和相應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承擔。但在類似的產品中,由於缺乏資訊的對稱和透明,產品銷售往往基於隱性的銀行擔保,這就引發了了另一個問題,亦即剛性兌付。同理,以短期理財產品滾動支援長期資產也違背了市場公允性原理。再以類貸款類產品為例,為了繞開貸款額度的限制,或者為了解決資本充足率的要求,有些貸款就被包裝成形形色色的資產管理產品以便於銀行持有。

上述這些問題都不是影子銀行特有的,而是通過影子銀行擴散放大了。我們應認識到,影子銀行也好,某一類產品也好,都只是一個工具或者載體。它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比如投資產品匱乏;也可以放大一些瑕疵,比如一些監管條例與市場原則不適應。

在一個崇尚計畫的體系裡,影子銀行不時暴露一下政策法規的簡單粗暴,或者游走於不同的監管框架,鑽政策的空子,難免令人尷尬。但若僅僅糾纏於表像,對解決深層次的問題於事無補。這些深層次的問題其實大家都耳熟能詳,無非是統一監管,穿透監管,打破剛性兌付等等。

影子銀行可以是現有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應被簡單地妖魔化。當然我們要厘清邊界,把它納入正常的監管監測,以保證金融市場的平穩有序。我們更應該警惕的是以技術為名而行銀行之實,卻游離於監管之外的形形色色的創新。它將造成競爭的不平等,並可能在短期內急劇聚集風險。因此,我們需要實質重於形式的統一穿透式監管。

(作者系資深金融行業專家)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但是,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是非標資產和久期匹配。

非標資產,顧名思義就是非標準化資產,它沒有透明的定價,也沒有必要的流動性。以它們為標的顯然超出了一般銀行客戶的風險判斷能力,須有判斷能力和相應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承擔。但在類似的產品中,由於缺乏資訊的對稱和透明,產品銷售往往基於隱性的銀行擔保,這就引發了了另一個問題,亦即剛性兌付。同理,以短期理財產品滾動支援長期資產也違背了市場公允性原理。再以類貸款類產品為例,為了繞開貸款額度的限制,或者為了解決資本充足率的要求,有些貸款就被包裝成形形色色的資產管理產品以便於銀行持有。

上述這些問題都不是影子銀行特有的,而是通過影子銀行擴散放大了。我們應認識到,影子銀行也好,某一類產品也好,都只是一個工具或者載體。它可以解決一些問題,比如投資產品匱乏;也可以放大一些瑕疵,比如一些監管條例與市場原則不適應。

在一個崇尚計畫的體系裡,影子銀行不時暴露一下政策法規的簡單粗暴,或者游走於不同的監管框架,鑽政策的空子,難免令人尷尬。但若僅僅糾纏於表像,對解決深層次的問題於事無補。這些深層次的問題其實大家都耳熟能詳,無非是統一監管,穿透監管,打破剛性兌付等等。

影子銀行可以是現有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應被簡單地妖魔化。當然我們要厘清邊界,把它納入正常的監管監測,以保證金融市場的平穩有序。我們更應該警惕的是以技術為名而行銀行之實,卻游離於監管之外的形形色色的創新。它將造成競爭的不平等,並可能在短期內急劇聚集風險。因此,我們需要實質重於形式的統一穿透式監管。

(作者系資深金融行業專家)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