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衡水中學進浙江引熱議 當地校長:是在辦學還是在開工廠

一個學校落戶浙江引發熱議, 杭城高中校長們擔憂——

持續了十多年的浙江教改不能被干擾

不要破壞浙江教育生態

“衡水中學落戶浙江”, 其實就是用直面高考的旗幟, 以招商引資的方式“綁架”教育, 讓浙江罕見的“開工廠型”教育模式落戶平湖。

我對這件事有三個態度:一, 要靜觀更要反思, 不就是所學校來嘛, 同時反思我們招商引資的目的, 如果企業綁架政府, 政府綁架教育, 今天可能是一個“平湖”, 明天可能是N個“平湖”;二, 在反思中自省, 自省教育發展中存在的短板問題, 比如教育的“窪地現象”;三, 透過自省展現自信,

那麼一點浪花絲毫動搖不了浙江的教育大局, 更何況我們尊重法規, 強化法則, 沒有什麼過不了的坎。

這件事引發這麼大的關注, 我們要有警覺。

第一個問題, 它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規模?144個班6000多學生, 我們需要這麼大的學校嗎?教育界曾有過討論, 不少人覺得一個以學生為本的校園最好不要突破40個班3000個學生。

第二個問題, 為什麼要設50萬元這樣的莫名獎勵?這種設獎行為其實在收買學生, 是教育的異化, 肯定會導致一部分學生誤入歧途。

第三個問題, 它為什麼這樣招生?中考都沒開考, 它就開始招生了, 還是全國招生, 這顯然有用少數優秀學生流入來包裝學校的嫌疑。

到底是在辦學還是在開工廠?

現在衡水橫空出世,

其實根源還是缺乏社會各界公認的教育品質的衡量標準。 我認為世界教育的潮流, 還是往人本主義的路徑走, 也就是人的成長比成績重要。

浙江有自己人文的底子, 它是理性的。 從2006年開始的高中課程改革, 到2009年的進一步深化, 2012年選修課的推進, 一直到2014年的新高考改革, 這一浪高過一浪的變革當中, 我覺得浙江還是在往世界教育的潮流走, 不唯分數, 這個是了不起的。

浙江有自己的教育主見, 浙江教育關注人的發展。 衡水落戶浙江, 要拿捏浙江教育的本質、內涵和節奏, 不要搞小動作, 不要破壞浙江教育生態。 否則會是一場鬧劇。

好學校能給予孩子終身的學習觀

我質疑高考工廠式的高中教育對孩子們成長的價值。

浙江老百姓對孩子接受優質教育要求迫切, 對許多教育現象存有疑惑。 讓老百姓瞭解我們浙江教育的今天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未來將發展成什麼樣, 這點很重要的。 當今中國社會, 對一種教育模式的評價與説明貧寒家庭孩子成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長河高級中學17年前在浙江省內首創宏志班。 為了説明杭州地區家庭貧寒品學兼優的學子實現求學夢想, 經過杭州市教育局批准招收宏志生, 17年來累計有1200多孩子實現了他們的求學之夢, 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益。

社會各界向宏志生伸出了援助之手, 雖然現在杭州市的困難學生的資助體系完備, 已經完全能夠保證孩子基本的生活需要, 但孩子們更喜歡社會各界的關注,

宏志生們缺的不是錢, 更需要社會的愛。

我多年來做學習心理研究, 在一線可以把成熟的理論與實踐銜接, 豐富理論。 加班加點嚴格訓練的學習模式, 把孩子管得緊, 越是低年級這種超量學習的短期效果會很明顯, 因為知識內容不多評價簡單。 我研究發現, 越到後期, 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變得非常重要, 且對孩子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 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 家庭教育是首要的, 其次是學校教育, 第三個是同伴引領。 我們家長為什麼希望孩子讀一所好的學校?好學校能給予孩子終身學習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