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上,有一種“挨駡”叫成長

點擊題目下方泰山管理學院 訂閱小而美管理雜誌

在職場上, 任何人都少不了被罵、被羞辱的時候, 無論你處於什麼職位。 即便知道這一點,

但很多人也無法接受, 明明是對方的錯, 憑什麼讓我承擔怒火?所以, 控制情緒沒有那麼容易。 但我們知道, 越不易的事情, 當你辦到的時候收穫就會越大, 當你控制好情緒, 就離成功不遠了。

以前在廣告公司工作時, 有位製作公司老闆曾告訴我, 他剛入行時, 是從製片助理開始做起的, 前兩年主要的工作內容, 就是訂便當和指揮交通, 或是騎機車當人肉快遞。

這對製片工作來說也沒什麼大不了, 大家都是這樣從打雜訓練起的。 直到有一天, 他遇到了一個震撼教育, 他說那次工作是要拍攝一支威士卡廣告影片, 擔任導演的是某位國際知名大導演。

當場景燈光與攝影機準備就緒時, 導演一聲令下, 要他把水晶酒杯送上來。

沒想到他一放下酒杯, 就被導演破口飆罵了近十分鐘, 現場幾十個人沒人敢出聲, 他自己則覺得丟臉到想挖洞自埋。

被辱駡完後他才明白, 因為自己一時疏忽, 沒戴手套就直接拿起擦到晶亮的酒杯, 透明酒杯沾滿他的指紋, 美術人員只好重新準備道具。

導演認為, 由於他的低級錯誤, 浪費了團隊人員的時間, 才不管他是不是新人上陣, 就當眾“問候他的媽媽”。

我這位當時還是製片助理的朋友, 覺得自己被羞辱了, 氣到發抖又不敢回嘴, 因而得了內傷。

事後, 製片經理安慰他, 人不會因為被羞辱而變得更差, 也不會因為被稱讚而變得更好, 重點是, 要誠實檢討自己的不足, 爭取不被罵的資格。

經過這次教訓, 他開始想到要“爭取不被罵的資格”,

漸漸讓自己表現又往上提升一級, 可以開始負責一些排程、調度等較重要的工作, 這是受辱時的他所看不到的結果。

的確, 不管是被罵對還是被錯罵, 都要學會把這種被“壓落底”的壓力, 轉為向上的動力。 這種轉念, 就像是旋轉門, 轉過去, 就能進入另一個更高規格的殿堂。

我同事聽我講完這個故事後, 也跟我分享了他的經驗。

他說在前公司時, 有一個業界知名難搞的客戶, 已經換過很多業務視窗了, 但客戶都不滿意, 最後輪到我同事接手。

某次簡報會議, 客戶大人還是不滿意, 不但以言語人身攻擊, 把之前累積的不滿宣洩在他身上, 更把企劃案丟在地上, 要我同事認錯道歉。

我同事說, 他可以為了無法給客戶滿意的服務道歉,

但是客戶把企劃案丟到地上, 他實在無法接受, 覺得這是人格傷害, 當場很想翻桌甩門離開。

不過他念頭一轉, 若這樣隨這個瘋子起舞, 公司肯定要處置他, 而他還有另一個8000萬的年度大案就快結案, 這可是能幫他進入集團圓桌領袖的代表作。

他想, 為了8000萬元的目標, 給500萬磕頭道歉, 非常值得。 於是, 他暫時放下自尊心, 撿起企畫書, 90度鞠躬說:“對不起, 我們會再努力。 ”

客戶被他的舉動嚇到了, 卻從此對他的企劃完全埋單。

即使被羞辱還是咬著牙做下去, 為什麼?我同事說, 沒有受到羞辱之前, 每個月的薪水加獎金他已經很滿足。 可是在服務客戶這方面, 他沒有選擇權。

但這件事之後, 比起薪水報酬的滿足感,

他更想要在專業能力上證明自己, 以便讓客戶認為沒有他會很可惜, 讓公司認為失去他會很遺憾, 他說:“這樣我才有真正的選擇權。 ”

後來他要離開前公司時, 這位元客戶真的對他老闆說:“你怎麼沒有把他留下來。 ”

這就是有競爭力的人, 才懂得的道理。如果能把每次的羞辱和傷害,視作“轉骨”所需的營養珍饈,絕對能喂大你的格局。

否則事過境遷後,別人只會記得你爆發的情緒,卻不記得原因,徒留給別人你容忍力不夠的印象。

在職場上,我們都沒有避免受屈辱的選擇權;然而當屈辱來臨時,你也毋須懼怕。

只要你能訓練自己,每次受傷害時,都有脫胎換骨的能力,就必定能在職場上破繭而出,而你所吞下的屈辱和傷害,也才值得。

把你討厭的人,當客戶看

我以前公司有個年輕同事馬克,負面情緒能量很強,有時候,主管稍微挑剔他的工作缺失,他就會一直把“討厭主管”掛在嘴巴上。

當時,跟他同組的某位同事說話比較囂張,愛吹噓自己,馬克也會控制不了厭惡之情,甚至跟主管反應,他不想跟討厭的人一起工作。

有一回,我跟馬克在討論工作時,覺得老闆的指示頗有道理,於是表達了我的看法,但馬克竟然很不理智地說:“我才不管她說的有沒有道理,反正我就是討厭她。”

我只能誠實地勸告馬克,雖然老闆的“討厭”礙到他,但他自己的情緒,卻只會阻礙到工作,最後倒楣的是自己。

孔老夫子曾說:“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如果討厭一個人就不聽他的建言,不但會阻礙你的工作,也會讓自己錯失良機。

有個年輕朋友跟我說,要做到控制討厭的情緒實在很困難,我非常同意。因為我也曾經陷入厭惡的情緒泥沼裡爬不出來,繳了很多“學費”,才讓自己學會管理它。

事實上,這種能力是可以訓練的,我的訓練心法就是,把你討厭的人,當“客戶”看。一旦你修煉成功,你的競爭力就能再往上爬一層。

在職場上,“客戶”就是能為你帶來“利益”的人,只有客戶讓公司獲利時,你才能得到金錢、地位和成就感;相反地,如果沒有客戶,你就得不到你要的。

同樣地,你討厭的主管,是能給你機會,決定你加薪升官的人,至於你討厭的同事,可以做你不會做或不想做的工作,有些任務還要靠他幫忙才能完成。

再說,你的部屬如果有貢獻度,身為主管的你,也應該控制討厭部屬的情緒,否則,你的團隊競爭力就會下降。

所以,把你討厭的人當“客戶”看,其實是為了你自己的“大局”著想,當你想通了這點,你就能夠不以情緒礙事。

我以前在廣告公司工作時,有個很折磨人的大客戶,時常改變想法,又無法下定決策。我們團隊曾經提案過三十幾個廣告腳本,他都不滿意。

有一次提案,這位元客戶硬是要求我們照他的意思去做,誰曉得,勉強照他的意思做了,他又說這麼普通他不要。團隊所有人都被他折磨到人仰馬翻,差點要妻離子散了。

在這段期間,這位元客戶不只在工作上讓大家倍感辛苦,有時候他承受了上級的壓力,還會轉嫁情緒來羞辱其他人。

直到截止日期漸漸逼近,大家已經做到窮途末路,於是把第一次提案的內容,也是我們認為最好的方案,再度提報給他。

沒想到,客戶竟然很滿意,還說怎麼不早點提出來(他根本忘記了,這是被自己殺掉的舊方案)。大家明明心裡咬牙切齒,還是要微笑地對他說謝謝,因為他給的預算非常高,高到可以讓全公司員工的年終獎金加碼一個月。每當大家被搞得快做不下去時,想到客戶的預算,才能收起討厭的情緒,持續撐下去。

只不過,有幾位同事因為受不了這位元客戶而相繼離職,他們辛苦了幾個月,卻沒能撐到最後拿獎金,實在虧大了。

我想,他們當時已經沒有把客戶當“客戶”看,只把他當仇人,抱著滿腹厭惡和報復之心在工作,才會讓自己跟“錢(客戶)”過不去。

其實在職場上,你我難免都會遇到討厭的人,有一種討厭是個人的主觀感覺,看到對方嘴臉就是不順眼,很想給他一拳;還有一種是眾人都討厭,對方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公憤。

不管是哪一種討厭的人,如果你能夠把討厭的情緒收起來,回家再發洩,當你的同儕或對手做不到時,你就能比別人強。

否則,當別人可以賣掉一百台車領獎金,你才賣了五十台,被老闆釘得很慘時,你卻還在忙著討厭客戶,忙著討厭薪水和獎金,跟自己的利益過不去,又有什麼資格喊累哭窮。

誰能吞下更多委屈,誰就擁有說話權利

我有一個表妹在外商公司擔任祕書,有一回,她老闆因為自己記錯會議時間,結果到客戶那裡撲了個空。

老闆負氣回到公司,當眾對我表妹大發雷霆。我表妹認為她明明有給老闆行程表,是他自己記錯了,覺得受到委屈,忍不住也動怒和老闆對質起來,還脫口說出:“你每次都這樣。”

這下好了,本來是個小誤會,卻演變成算總帳,老闆沒有臺階下,當場拍桌子不歡而散。

後來,雖然老闆找她喝咖啡和解,也互相道了歉,但自此以後,老闆與她的互動已經不像以前那般親切熱絡,我表妹也愈做愈不快樂,便來找我訴苦。

我告訴她,因為她不想承受委屈,當下急著想替自己說話,但事實上,她正在失去她的發言權,反而讓自己陷入危機。

相反地,如果當時她能沉住氣,給老闆臺階下,等情緒過後,再以平和的方式讓老闆知道事情原委,並且日後更積極地按時做提醒,老闆會對她另眼相看,一定更加重視她的意見。

經歷過這一回,我表妹完全能理解我所說的,這次經驗算是為她上了一課。

其實,這也只是一個小例子,因為職場上會碰到的委屈,實在是多不勝數,但我想告訴你的是,誰能吞下更多委屈,誰就擁有說話權利。

名廚阿基師十幾歲就開始學徒生涯,苦熬了三十年才出頭,他曾在接受訪問時說道:“忍受委屈可以讓人更成熟,對事情的判斷更淡定。”

而每次能吞下委屈的那份淡定與成熟,皆是涵養自己氣度更大的養分。有朝一日必須面對更大場面的挑戰,你也才能夠頂得住。

當你格局打開以後,便能承擔比別人更重要的任務,上司對你的信賴度提高,你所說的話也將更有分量。

在80年代,賈伯斯成功開發麥金塔電腦,卻因為董事會的鬥爭被踢出蘋果公司,他帶著這份屈辱另創NeXT軟體公司與皮克斯(Pixar)動畫公司。

結果迪士尼收購了皮克斯,他不僅成為迪士尼最大個人股東,後來也成功重返蘋果公司,開啟另一波事業巔峰。

當年吞下的那份委屈,使賈伯斯擁有更大的舞臺,為自己爭取更多說話權利。

請記住,遭受委屈時,通常伴隨著一股動力,但是這種想證明自己的動力,並非像八點檔鄉土劇那種低下的反擊復仇。

南非民族鬥士曼德拉,因為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他被關在大西洋的一個荒涼的小島上,即使已屆高齡,他在獄中仍然遭受嚴酷的勞役與虐待。

然而,由於他所遭受的極大委屈,讓國際社會不斷為他發聲,終於在27年後被釋放,更獲頒了諾貝爾和平獎,並且成為南非歷史上第一任黑人總統。

在總統就職典禮上,曼德拉竟然邀請當年看守他的三名獄卒觀禮,他說,那段牢獄歲月使他學會控制情緒,也學會處理苦難帶來的痛苦。並在眾目睽睽之下,起立表達對這三名獄卒的敬意。

這項舉動,令在場及全世界的人肅然起敬,不僅讓虐待他多年的南非白人無地自容,更展現了曼德拉非凡的氣度和格局。誰擁有說話權利,不言而喻。

面對委屈時,你真的不需要太在意旁人的眼光,只要記得,永遠對自己負責。

中國阿裡巴巴創辦人馬雲說:“男人的胸懷是委屈撐大的。”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面對各種委屈時,你要學會一笑置之,你要學會超然待之,你更要學會轉化勢能。

事實上,這個道理男女都適用,尤其是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如果能及早悟透它,在職場上,就愈能突顯自己的重要性。

你的氣度和格局,將在老板眼中佔領一席之地,讓老闆不得不挺你,這就是競爭力。

當委屈來臨時,你要把自己桎梏在憤恨不平的牢獄裡,或是擁有說話權利,你現在應該已經懂得如何選擇。

本文摘自《薪水是假的,競爭力才是真的》第5章,轉自管理智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最新好文推薦:

管理大師德魯克說:管理是一種實踐,

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

更適合民營企業老闆和高管學習的

不是總裁班,而是實戰MBA

因為實戰MBA是系統學習+實用落地

實戰MBA摒棄紙上談兵,聚焦民營企業實際經營管理問題,即學即用,邊學邊練,現場生成落地改進方案。讓學生課上學,課後用;今天學,明天用!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課程資訊 才懂得的道理。如果能把每次的羞辱和傷害,視作“轉骨”所需的營養珍饈,絕對能喂大你的格局。

否則事過境遷後,別人只會記得你爆發的情緒,卻不記得原因,徒留給別人你容忍力不夠的印象。

在職場上,我們都沒有避免受屈辱的選擇權;然而當屈辱來臨時,你也毋須懼怕。

只要你能訓練自己,每次受傷害時,都有脫胎換骨的能力,就必定能在職場上破繭而出,而你所吞下的屈辱和傷害,也才值得。

把你討厭的人,當客戶看

我以前公司有個年輕同事馬克,負面情緒能量很強,有時候,主管稍微挑剔他的工作缺失,他就會一直把“討厭主管”掛在嘴巴上。

當時,跟他同組的某位同事說話比較囂張,愛吹噓自己,馬克也會控制不了厭惡之情,甚至跟主管反應,他不想跟討厭的人一起工作。

有一回,我跟馬克在討論工作時,覺得老闆的指示頗有道理,於是表達了我的看法,但馬克竟然很不理智地說:“我才不管她說的有沒有道理,反正我就是討厭她。”

我只能誠實地勸告馬克,雖然老闆的“討厭”礙到他,但他自己的情緒,卻只會阻礙到工作,最後倒楣的是自己。

孔老夫子曾說:“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如果討厭一個人就不聽他的建言,不但會阻礙你的工作,也會讓自己錯失良機。

有個年輕朋友跟我說,要做到控制討厭的情緒實在很困難,我非常同意。因為我也曾經陷入厭惡的情緒泥沼裡爬不出來,繳了很多“學費”,才讓自己學會管理它。

事實上,這種能力是可以訓練的,我的訓練心法就是,把你討厭的人,當“客戶”看。一旦你修煉成功,你的競爭力就能再往上爬一層。

在職場上,“客戶”就是能為你帶來“利益”的人,只有客戶讓公司獲利時,你才能得到金錢、地位和成就感;相反地,如果沒有客戶,你就得不到你要的。

同樣地,你討厭的主管,是能給你機會,決定你加薪升官的人,至於你討厭的同事,可以做你不會做或不想做的工作,有些任務還要靠他幫忙才能完成。

再說,你的部屬如果有貢獻度,身為主管的你,也應該控制討厭部屬的情緒,否則,你的團隊競爭力就會下降。

所以,把你討厭的人當“客戶”看,其實是為了你自己的“大局”著想,當你想通了這點,你就能夠不以情緒礙事。

我以前在廣告公司工作時,有個很折磨人的大客戶,時常改變想法,又無法下定決策。我們團隊曾經提案過三十幾個廣告腳本,他都不滿意。

有一次提案,這位元客戶硬是要求我們照他的意思去做,誰曉得,勉強照他的意思做了,他又說這麼普通他不要。團隊所有人都被他折磨到人仰馬翻,差點要妻離子散了。

在這段期間,這位元客戶不只在工作上讓大家倍感辛苦,有時候他承受了上級的壓力,還會轉嫁情緒來羞辱其他人。

直到截止日期漸漸逼近,大家已經做到窮途末路,於是把第一次提案的內容,也是我們認為最好的方案,再度提報給他。

沒想到,客戶竟然很滿意,還說怎麼不早點提出來(他根本忘記了,這是被自己殺掉的舊方案)。大家明明心裡咬牙切齒,還是要微笑地對他說謝謝,因為他給的預算非常高,高到可以讓全公司員工的年終獎金加碼一個月。每當大家被搞得快做不下去時,想到客戶的預算,才能收起討厭的情緒,持續撐下去。

只不過,有幾位同事因為受不了這位元客戶而相繼離職,他們辛苦了幾個月,卻沒能撐到最後拿獎金,實在虧大了。

我想,他們當時已經沒有把客戶當“客戶”看,只把他當仇人,抱著滿腹厭惡和報復之心在工作,才會讓自己跟“錢(客戶)”過不去。

其實在職場上,你我難免都會遇到討厭的人,有一種討厭是個人的主觀感覺,看到對方嘴臉就是不順眼,很想給他一拳;還有一種是眾人都討厭,對方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公憤。

不管是哪一種討厭的人,如果你能夠把討厭的情緒收起來,回家再發洩,當你的同儕或對手做不到時,你就能比別人強。

否則,當別人可以賣掉一百台車領獎金,你才賣了五十台,被老闆釘得很慘時,你卻還在忙著討厭客戶,忙著討厭薪水和獎金,跟自己的利益過不去,又有什麼資格喊累哭窮。

誰能吞下更多委屈,誰就擁有說話權利

我有一個表妹在外商公司擔任祕書,有一回,她老闆因為自己記錯會議時間,結果到客戶那裡撲了個空。

老闆負氣回到公司,當眾對我表妹大發雷霆。我表妹認為她明明有給老闆行程表,是他自己記錯了,覺得受到委屈,忍不住也動怒和老闆對質起來,還脫口說出:“你每次都這樣。”

這下好了,本來是個小誤會,卻演變成算總帳,老闆沒有臺階下,當場拍桌子不歡而散。

後來,雖然老闆找她喝咖啡和解,也互相道了歉,但自此以後,老闆與她的互動已經不像以前那般親切熱絡,我表妹也愈做愈不快樂,便來找我訴苦。

我告訴她,因為她不想承受委屈,當下急著想替自己說話,但事實上,她正在失去她的發言權,反而讓自己陷入危機。

相反地,如果當時她能沉住氣,給老闆臺階下,等情緒過後,再以平和的方式讓老闆知道事情原委,並且日後更積極地按時做提醒,老闆會對她另眼相看,一定更加重視她的意見。

經歷過這一回,我表妹完全能理解我所說的,這次經驗算是為她上了一課。

其實,這也只是一個小例子,因為職場上會碰到的委屈,實在是多不勝數,但我想告訴你的是,誰能吞下更多委屈,誰就擁有說話權利。

名廚阿基師十幾歲就開始學徒生涯,苦熬了三十年才出頭,他曾在接受訪問時說道:“忍受委屈可以讓人更成熟,對事情的判斷更淡定。”

而每次能吞下委屈的那份淡定與成熟,皆是涵養自己氣度更大的養分。有朝一日必須面對更大場面的挑戰,你也才能夠頂得住。

當你格局打開以後,便能承擔比別人更重要的任務,上司對你的信賴度提高,你所說的話也將更有分量。

在80年代,賈伯斯成功開發麥金塔電腦,卻因為董事會的鬥爭被踢出蘋果公司,他帶著這份屈辱另創NeXT軟體公司與皮克斯(Pixar)動畫公司。

結果迪士尼收購了皮克斯,他不僅成為迪士尼最大個人股東,後來也成功重返蘋果公司,開啟另一波事業巔峰。

當年吞下的那份委屈,使賈伯斯擁有更大的舞臺,為自己爭取更多說話權利。

請記住,遭受委屈時,通常伴隨著一股動力,但是這種想證明自己的動力,並非像八點檔鄉土劇那種低下的反擊復仇。

南非民族鬥士曼德拉,因為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他被關在大西洋的一個荒涼的小島上,即使已屆高齡,他在獄中仍然遭受嚴酷的勞役與虐待。

然而,由於他所遭受的極大委屈,讓國際社會不斷為他發聲,終於在27年後被釋放,更獲頒了諾貝爾和平獎,並且成為南非歷史上第一任黑人總統。

在總統就職典禮上,曼德拉竟然邀請當年看守他的三名獄卒觀禮,他說,那段牢獄歲月使他學會控制情緒,也學會處理苦難帶來的痛苦。並在眾目睽睽之下,起立表達對這三名獄卒的敬意。

這項舉動,令在場及全世界的人肅然起敬,不僅讓虐待他多年的南非白人無地自容,更展現了曼德拉非凡的氣度和格局。誰擁有說話權利,不言而喻。

面對委屈時,你真的不需要太在意旁人的眼光,只要記得,永遠對自己負責。

中國阿裡巴巴創辦人馬雲說:“男人的胸懷是委屈撐大的。”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面對各種委屈時,你要學會一笑置之,你要學會超然待之,你更要學會轉化勢能。

事實上,這個道理男女都適用,尤其是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如果能及早悟透它,在職場上,就愈能突顯自己的重要性。

你的氣度和格局,將在老板眼中佔領一席之地,讓老闆不得不挺你,這就是競爭力。

當委屈來臨時,你要把自己桎梏在憤恨不平的牢獄裡,或是擁有說話權利,你現在應該已經懂得如何選擇。

本文摘自《薪水是假的,競爭力才是真的》第5章,轉自管理智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最新好文推薦:

管理大師德魯克說:管理是一種實踐,

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

更適合民營企業老闆和高管學習的

不是總裁班,而是實戰MBA

因為實戰MBA是系統學習+實用落地

實戰MBA摒棄紙上談兵,聚焦民營企業實際經營管理問題,即學即用,邊學邊練,現場生成落地改進方案。讓學生課上學,課後用;今天學,明天用!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課程資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