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孫春香:社區“幫大嫂”

孫春香,女,48歲,漢族,邢臺市橋東區西關街社區居民。

她是丈夫眼中勤勞能幹、體貼關心的好妻子;兒女眼中和藹慈祥、樸實善良的好母親;公婆叔嫂眼中通情達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婦;鄰居同事眼中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好心人。 同事朋友都親切地稱她“四嫂”,年輕的都親切地稱她“四嬸”。

孫春香是一個具有親和力特點的好大姐、好阿姨,她熱心公益,助人為樂,深得同事朋友和群眾的喜愛。 她樂於助人,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她把助人為樂當作自己人生重要的一部分,傾力去服務社會説明別人,不斷充實自己的人生。

她常說:“我現在最想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對社會盡一份自己的責任。 ”她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在鐵工街十道灣有一公共廁所,位置偏僻,離垃圾點很遠,周圍住戶密集,有些不自覺的居民在公廁周圍亂扔垃圾,幾天就是一大堆,每隔幾天,孫春香就帶頭用自家的手推車把垃圾一車一車推往指定垃圾點,十年如一日,保持了巷內衛生的清潔,得到了周圍居民的讚揚和認可。

貫穿西關街和大通街的十道灣巷灣兒又多又窄,巷內下水道,經常堵塞,污水到處流,她經常召集居民清理, 2011年下水道再次擁堵,她聯繫專業人員清理整條巷子的下水道,還硬化了路面。 衛生好了,環境好了,居民住著也舒心了。 在轄區內不管誰家生活上遇到困難,甚至家裡吵架、鄰里矛盾都找她來解決。

孫春香所做的這些事很平常,但是卻贏得了周圍居民的好評和認可,她成了大忙人,經常穿梭於大街小巷。 幫助殘疾家庭或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謀求生路。

轄區居民鄭文霞是一名下崗職工,丈夫因病去世,自己帶著一個孩子,生活非常困難,她在社區和辦事處之間來回跑,為鄭文霞申請了低保和廉租房補貼,解決了她的困難生活。 單親家庭張華格因股骨頭壞死成為殘疾人,兒子又是椎間盤突出,生活舉步維艱,孫春香幫助她在西關街擺了一個針織品地攤維持生活,還幫她申請了低保和廉租房補貼,擺脫了生活困境。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給居民生活帶來了恐懼,她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走門串戶,把防治防控知識和宣傳單發放到居民家中,每日奔波勞累,人曬黑了,變瘦了,但換來了轄區居民無一例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

群眾的心穩定了,從根本上也維護了社區的和諧安定,為廣大居民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生活環境。

她助人為樂,熱心服務社區孤寡老人。 社區孤寡老人徐世敏戶口本丟失,孫春香知道後主動到派出所為她補了戶口本送到家中,她孤寡老人理髮,送過冬白菜,為免費體檢的老人節省時間幫他們填表,調解鄰里糾紛長期以來,她堅持和社區困難黨員、孤寡老人結對幫扶,定期到其家中交流談心、打掃衛生、清潔家居、慰問。 她總是說:“能幫助別人也是自己福氣。

獻愛心不一定要做出很偉大的事,只要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你能伸出友愛之手,點點滴滴地幫助他人,給他人帶來希望、帶來快樂,那就是獻愛心”,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了良好的黨員義工形象。

多年來,正常吃飯點她在入戶,正常睡覺點她在整理材料,白天還要工作。 長時間沒有規律的工作生活使她患上胃痙攣。 她的樂於助人和敬業精神,感動了片區居民,大家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近幾年來轄區內無政策外生育,為創建城區和諧計生、人文計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她有親和力,深得同事和朋友們的喜愛,她熱心助人,深得居民熱愛,她助人為樂,自得其樂。 她對同事、對鄰里、對朋友以誠相待、友好相處,不論是誰、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找到她,她都會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幫助或安慰別人。

她常說:“同事鄰里相聚都是一種緣分,多做一些好事善事,大家的關係和睦了,不僅工作起來有勁,自己心裡也舒坦”。 她在社區積極組織和參與“助人為樂、敬老愛親”、“文明從我做起”等活動,通過她的努力,社區居民群眾的思想政治水準和遵紀守法意識提高了,社區處處呈現出人人講助人為樂、敬老愛親話,人人做助人為樂、敬老愛親事,人人爭當助人為樂、敬老愛親模範的濃厚氛圍。

她始終認為人生要有善心,多點愛心,能為他人多辦點好事,多幫一份忙,就多一份快樂,社會就多一份和諧,助人是一種美德,是快樂之本。 多年來,她助人為樂之舉一直得到丈夫和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得到群眾和社區的認可。 她個人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小組長”,她的家庭多次獲得“文明示範戶”、“五好家庭”。

她個人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小組長”,她的家庭多次獲得“文明示範戶”、“五好家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