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鴻章意外發明了“李鴻章雜碎”,美國紅了100多年,紐約300家店

誰也想不到, 滿漢全席中有一道根正苗紅的“硬菜”, 居然是出口轉內銷的, 它就是紅燒總理事物衙門, 前身是大名鼎鼎的李鴻章雜碎。

在清朝, 與美國人打交道最多的中國人, 李鴻章請老外吃“亂燉”

這道菜曾在中美外交史上傳為美談, 大意是說當年李鴻章訪美, 款待嘉賓時中餐供不應求, 李鴻章臨時吩咐廚師將主班下腳料“亂燉”成了一道佳餚, 結果客人大塊朵頤, 問這是一道什麼菜, 李鴻章不明白對方什麼意思, 胡亂答曰“好吃好吃”, 結果跟英語的“雜碎”的“Hotch-potch”發音差不多, 結果這道菜稀裡糊塗被命名“李鴻章雜碎”, 這個小插曲被守候在李鴻章下榻的華爾道夫酒店外的記者獲知並大書特書, 結果此菜知名度暴漲, 從那以後, 很多海外華人餐館都售賣此菜, 這大概是中國美食第一次走向世界吧!

不過從用料之考究來看, 既有鮑魚還有鹿筋, 估計不會是臨時起意的亂燉。 還有一種說法比較靠譜, 那就是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 當地人的“雜碎”意指“雜燴”, 這倒是比較有道理, 符合這道菜的烹飪技法。

至於說此次由李鴻章進獻給皇宮, 也有可能, 因為按照李鴻章的級別, 是有資格向宮廷進獻美食的, 但是菜名不可能用“雜碎”這麼粗俗的詞, 更不可能用“紅燒總理事物衙門”的不敬之語, 因為總理各國事物衙門的地位在六部之上, 由親王任首席大臣, 打死李鴻章, 他也不敢紅燒。

“李鴻章雜碎”偶然問世, 在美國風靡至今!

一百多年前, 李鴻章作為大清朝的特使出訪歐美八國。 在美國訪問期間, 李鴻章無意的一次解決難題時的創意, 竟然創造了一道風靡美國的中國名菜——“李鴻章雜碎”。 那時在美國各地, 經營“李鴻章雜碎”的餐館, 突然出現在大街小巷, 掛在窗外招牌上寫著“chop suey”(雜碎)的店比比皆是。 1903年, 梁啟超遊歷美國後,

在《新大陸遊記》書中對雜碎館的起源有詳細記述。 梁啟超做了統計, 當時單是在紐約就有三四百家“雜碎”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