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文浩:用工業化理念來發展農業

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市長陳文浩。

■記者 范彬 李國平

春節剛過, 湖南休閒食品龍頭企業鹽津鋪子便登陸A股;3月7日, 長沙市糧食工作會議傳出消息,

該市糧食行業工業總產值年內有望突破200億元大關。

春風又綠江南岸。 面對良好的發展勢頭, 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市長陳文浩說,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主線;用工業化的理念來發展農業, 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思路。

讓更多企業

進入資本“鋪子”

2月8日, A股市場迎來“中國零食自主製造第一股”。 湖南企業鹽津鋪子在深交所敲鐘上市, 正式登陸中小板。 2005年成立于瀏陽的鹽津鋪子, 在正式進入資本市場這個“鋪子”後, 將堅持自主製造, 依託線下、線上全管道銷售, 努力實現百億目標, “成為中國食品界的華為”。

“我們將緊緊圍繞市場需求組織生產, 優化產品結構,

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 用工業化的理念來發展農業, 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品質安全監管。 ”陳文浩表示, 長沙將在現有寧鄉花豬、瀏陽黑山羊、鹽津鋪子、盼盼食品等特色品牌的基礎上, 培育更多優質品牌, 打造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 提升長沙農產品的整體競爭力。

為此, 長沙將積極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專業大戶等經營主體, 打造集團化新型農業組織, 力爭新增3-5家農業上市企業。 大力推進土地規模流轉、規模經營, 發展訂單式、託管式、合作式經營, 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解決農民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或辦起來不合算的事情, 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強化科技支撐, 積極推廣農業生產新技術、新裝備、新品種,

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大力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 為傳統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優化業態結構,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完善農業產加銷全產業鏈條, 推進一體化經營。

重振“長沙米市”輝煌

3月7日召開的長沙市糧食工作會議提出, 今年長沙將實施放心糧油工程, 推廣“互聯網+放心糧油”、城市配送、定點服務等新模式, 糧食行業工業總產值年內有望突破200億元大關。

“我們將全力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重振‘長沙米市’輝煌。 ”陳文浩說。

目前, 長沙市糧食倉容達166萬噸, 倉儲物流設施水準全省一流、全國領先, 地方糧食儲備規模全省第一。 2016年長沙市入統規模以上糧油加工企業135家, 擁有全國馳名商標10個,

全行業實現加工產值170億元, 銷售收入168億元, 實現利稅3.13億元, 同比增長18.56%。

陳文浩介紹, 下一步, 長沙將圍繞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致力於糧食產業轉型升級, 突出重點龍頭帶動、狠抓重點專案、發展園區經濟, 進一步深耕糧食精深加工擴大有效供給, 發展長沙主食產業化, 拓展糧食全產業鏈經營, 實現長沙糧食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鵲山模式”

將在全市逐步推廣

寧鄉縣大成橋鎮鵲山村吸引了全國的目光。 自2014年起, 該村以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為前提, 通過對土地經營權關係的重構, 實現了農村土地的統一整合、開發、經營, 探索出土地合作經營的“鵲山模式”。 從曾經面臨“有田無人種”的窘境, 到現在農民“搶著種地”,

“鵲山模式”僅用兩年時間就徹底解決了前些年村裡普遍存在的土地拋荒問題, 被評為2016年中國改革年度十大案例之一。 去年, 該村探索實施“互聯網+特色農業產業”, 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 全村人均增收1200元。

陳文浩表示, 全市將逐步推廣“鵲山模式”, 基本完成“一村一社”建設。 下一步, 將創新市場化投融資機制, 推進農村投融資體制改革, 整合涉農資金, 深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 探索財政資金“撥改投”試點, 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工商資本進入農村。 同時, 優化體系結構, 重新構建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 繼續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農村土地“三權分置”、不動產統一登記等改革試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