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索奮起:我的九死一生(節選)

原刊於東籬書院

我一生命運多舛。 除文革陷入政治旋渦久經劫難外, 生命也歷經九死一生。 老來遊山玩水之餘, 在酒桌茶几上偶爾給年輕朋友講一講遠去的故事, 大家很感興趣, 鼓動我寫出來。 然而此類經歷多不堪回首。 特別是文革中的那幾次歷險, 是可歌可泣還是可歎可悲?靜心回顧, 長讓人扼腕汗顏。 所以那些血與火的往事雖常在腦際縈回卻遲遲沒有動筆。

今冬到上海居住, 協助妻照料老岳母和小外孫女, 一不遠遊, 二無應酬。 閒暇看看書, 品品茶, 由不得追憶最讓人難忘的往事。 儘管有些往事說出來不符合時下的“正能量”,

但畢竟都是特定歷史時期真實的印記, 讓人們知道知道也未嘗不可。 由此提筆把我九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逐一述來, 題目就叫《我的九死一生》吧。

(一)逃難路上

我有三父三母:養父母, 奶父母, 親生父母。 三家人同村同街, 所以我很小就知道了自己的這種身世。

奶媽家與親媽家是對門。 兒時每當我到奶媽家, 親媽看到總要挪著小腳到奶媽家看我幾眼, 這讓我非常反感。 在我幼小的心靈裡, 認為親爹親媽生我兄弟姐妹五人, 難道就多我一個?為何把我送給別人?由此心底對親生爹媽有一種敵意, 一直回避他們, 即使碰面也不理他們。

那一年開學前, 親媽看見我到了奶媽家, 就過來給我錢,

讓我買紙買筆好好學習。 那時農村人很窮, 奶父母養父母家是沒有錢的。 親媽家我的大哥是抗美援朝回來的殘疾軍人, 有撫恤金。 大哥孝敬父母錢, 親媽捨不得花, 特意留著給我。 我堅決不要, 她就硬塞到我口袋裡。 “誰要你的臭錢!”我大喊一聲, 掏出錢來使勁摔到地上扭頭便走。 在我扭頭的一刹那, 看到親媽眼淚奪眶而出, 欲說無語泣不成聲。

過了些日子我又到奶媽家, 奶媽說我不該那樣對自己的親媽。 奶媽知道我心裡想什麼, 就一五一十把我出生及被送人的經過告訴了我。

我生於1947年冬月。 那時我的老家原平市叫崞縣。 我們村叫閆莊, 在崞縣最西南角, 隔一條河就是忻州奇村。 那時崞縣已是解放區, 而忻州仍屬閆錫山敵佔區。

47年共產黨在崞縣搞土改, 我們村冬月剛完成土改工作, 逃亡地主組成還鄉團從忻州帶領敵軍打回閆莊一帶反攻倒算。 敵人一進我村抓住農會主席, 就綁在村中大槐樹上亂棍打死。 土改中分到地主土地財產的貧下中農紛紛往西邊雲中山逃難。 我的父母三家人都在逃難之列。

奶媽告訴我, 我的親父母帶著我們兄弟姐妹五個孩子逃難。 大哥大姐背著行李, 父親背著比我大兩歲的二姐。 母親是小腳, 又剛生孩子, 懷抱我騎在小毛驢上, 由二哥牽著走。 時值數九隆冬天寒地凍, 母親產後還沒過滿月, 身體非常虛弱。 她雙手抱我在驢背上搖搖晃晃坐不穩。 要不是父親一旁扶著, 幾次差點兒摔下地。 父親聽著遠處的槍炮聲,

眼看一家人走不出去, 一狠心把我從母親懷中奪下隨手扔在路邊溝中, 鞭打毛驢快步追趕逃難的人們。

母親號淘大哭, 不讓父親把我扔掉。 父親不理母親, 只管趕上毛驢跑。 走出一二裡地, 母親翻身下驢坐在地上, 說什麼也不走了, 非要讓父親把我找回來。 父親說不扔掉孩子, 拖累全家人都逃不走, 都活不了。 母親說我就是死也和孩子死在一起, 你要走就走吧, 逼得父親只好返回去找我。 找到時, 我已被凍成青紫色快要斷氣了。 母親把我緊緊地抱在懷裡, 溫暖我蘇醒過來。 無奈, 父親把母親扶上驢背, 他前抱我後背二姐艱難地行進。 一家人天黑時總算逃到剛入山的一個小村莊。

第二天, 閆莊那邊仍是槍聲不斷。 逃難的人繼續往山裡走,

道路更加崎嶇難行。 父親再次勸說母親把我扔掉, 母親死活不同意。 兩人正在爭執不下, 遇到鄰居夫婦, 就是我的奶爹奶媽。 奶媽看看這種情況, 說不如把孩子送人, 既保住孩子的命, 你們一家人也好逃命。 父母萬般無奈, 同意了這個建議。 可母親發愁把孩子送給誰?兵荒馬亂誰要?再說送給個好人家孩子不受罪還好, 如果送給個不好的人家孩子以後受了罪, 做父母的如何心安?

天無絕人之路。 正在這時候, 我的養父母也路過這裡。 他倆都是共產黨員村幹部, 負責往山裡轉移並保管農會的錢財。 奶媽一拍手說:孩子有救了!就給他家了。 為什麼?因為都是一個村的人, 左鄰右舍知道我的養母不生育, 養父三十多歲了還無兒女, 早有抱養孩子的意願。於是,奶媽一說即成。母親把我交給養母,叮嚀再三揮淚離去。

然而生身父母走後,養父母拖住奶父母不放了。養母說你們知道我不生育,更不會有奶水。孩子還沒過滿月,沒奶吃就是死路一條。救人救到底,快給孩子找個奶媽吧!可在兵荒馬亂的逃難途中,到哪裡去找奶媽?

恰巧,奶媽幾個月前生過一個孩子,不幸天折,現在還有些奶水。為了救我這條小命,奶媽在戰亂的槍炮聲中,咬咬牙收下我這個奶兒,帶著我走上逃難之路。

就這樣,我死裡逃生。

從此後,我有了三父三母。

這一天是陰曆十一月二十四日。養父母就把這天定為我的生日。確實,這是我的重生之日。

我是不幸的,更是幸運的。奶媽讓我消除了對親生父母的偏見。我深深感恩我的父母,深深體會到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於母愛!

(再補敘幾句。奶媽說,逃難路上,她把一條棉褥子折回來縫成個口袋,把我裝在裡邊,由奶爹揹著我走。聽到我哭聲,是餓了奶媽就把我抱出來餵奶。如果拉下屎巴巴了,則由奶爹把口袋翻過來,把屎尿刮鏟掉,擦一擦再把我裝進去。就這樣,一直到48年春節前夕,隨逃難的人們返回村中。)

(二)一把苦杏仁

1960年春,我經歷了饑餓的無情折磨,苦難中幾乎中毒身亡。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1959年,家鄉農民還在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吃大鍋飯。後來窩頭越來越小,人們靠喝玉米麵糊糊充饑。臨過年時食堂徹底斷糧,只好停灶關門。

父母是共產黨員,村幹部。成立人民公社,辦集體食堂,他們帶頭把家裡的糧食交公。全民大煉鋼鐵,他們帶頭砸鍋獻鐵。現在食堂關門,家裡一無米麵,二無油鹽,真正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父親東奔西走到鄰村找親友借糧,但到處都缺糧。父親除了搖頭歎氣,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我的奶媽就不同了。她覺得我識文斷字,就悄悄問我:毛主席甚也好,咋就叫人吃不飽?

那時我才是個六年級小學生,當然說不來為什麼。若干年後才知道,那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造成的。

我清楚記得,1958年地裡莊稼長得非常好。到秋收時,為支援“鋼鐵元帥升帳”,村中青壯勞力都調進山裡大煉鋼鐵,地裡莊稼無人收割。於是,“玉茭上了吊,高粱睡了覺,豆子放了炮,棉花吊了孝”,糧食豐產沒有豐收。更因為許多縣社領導在大躍進的狂潮中大放糧食高產“衛星”,虛報浮誇糧食產量,政府對農民征了過頭糧,掏空了農民的糧缸。在這種情況下,集體食堂斷炊,農民手裡又能有幾顆糧食呢!

1960年的春節,母親用僅有的一把白麵和兩個蘿蔔包了6個蘿蔔餡餃子,全家三口每人2個。其它就是高粱面餃子和窩窩頭了。春節過後,借來的一點高粱玉米麵也很快吃完。幸虧家裡存有一大甕谷糠,原來是準備喂豬的,現在把穀糠碾碎加點榆皮面捏成窩窩頭,成了全家人的救命食。

然而,榆皮面糠窩窩吃時難嚥,吃上難拉。那時家裡沒有窖存菜,地裡樹葉野菜還沒長出來。人們想到了草根,就到河邊下濕地挖苦菜根吃。苦菜根很好吃,吃上緩解便秘。但挖的人越來越多,沒有多久就挖不到了。人們通常用“吃糠嚥菜”來形容窮苦,而60年開春是吃糠無菜。這是三年困難時期最艱難困苦的一段時光,真真切切的饑寒交迫。我本家的一位叔伯兄長倒在街頭。有人說是凍死的。母親說,凍死的都是餓死的。

一天晚上,老支書讓隊長給我家送來半口袋玉米,說村幹部都分了點。父親說,這是庫裡留存的種籽,不能吃掉,堅決不要。父母親當村幹部多年,以公道正直廉潔著稱。父親在家裡惜子愛妻,有一點點糧食,總是讓我和母親吃。他只吃糠窩窩,以致嚴重便秘,連續幾天大便不下來,不能吃不能睡,只是跪爬在坑沿上痛苦地呻吟。母親和我流著淚為父親摳大便,可大便如鐵一樣硬絲毫摳不動。後來醫生給父親灌腸子,又有人從山裡尋來獾子油給父親吃,終於在第七天通了便。然而父親已是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明顯衰老了許多。

不久樹葉開始長出來。村裡也從太原弄回一些酒糟醋糟和做了醬油的渣渣分給各家。人們紛紛採摘樹葉拌糟渣穀糠充饑。對爬上樹仍夠不著的枝梢末葉,就用木杆綁上鐮刀砍下來採。樹葉長出有先有後,先是柳樹楊樹,然後榆樹槐樹桃杏樹,最後是棗樹。什麼樹葉長出來人們就吃什麼,差不多把所有的樹葉都吃光了。那個春天,村裡野外的樹都是光禿禿的,唯有臭椿樹上還有樹葉,因為臭,不能吃。

但是,我還是在臭椿樹上打開了主意。我爬上樹摘下一籃子嫩葉,回家用開水煮熟,一聞,臭的噁心,真是沒法吃,就放在一邊。誰知過了幾天這盆樹葉發了酵,走了臭味來了酸味。我高興得心花怒放,加點鹽調成一大碗涼菜,全家人糠窩窩就臭椿葉美餐一頓。隨後我把臭椿樹葉不分老嫩統統摘了回來煮熟發酵當萊吃,全家人過上了“好生活”。

然而這樣的好生活沒過幾天,臭椿葉也吃完了。我餓的團團轉,就到伯伯嬸嬸家亂找吃的充饑。一天,我在伯伯家窗臺上發現了一把杏核。砸開一個,杏仁苦的不能吃。我就把杏核拿回家,全都砸出杏仁,燒開灶火,把杏仁放到鐵鏟鏟上在火上燙起來。杏仁燙成半焦,聞到一股香味,吃起來也不怎麼苦了。於是,饑腸碌碌的我把杏仁一古腦兒吃了個淨光。

一會兒,我開始肚疼,而且一陣比一陣厲害。當母親從外面回到家裡,我已疼得口吐白沫滿地打滾說不出話來。當時父親外出開會不在,母親嚇得不知所措,抱住我大喊救人。鄰居們聞訊過來,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時有人說:快叫白耀文!有人就跑去找。

白耀文是誰?他是我的親大哥,在朝鮮戰場機勇立功,傷殘復員回鄉後安排在公社機械廠工作。他聰明能幹,樂於助人,在鄉里有很高的威望。機械廠就在我家南邊。大哥聞訊而來,一看情況就說這是吃杏仁中毒了,背起我就往公社醫院跑。經大夫搶救,我轉危為安。

(補充兩句:在此之前,母親一直反對我和親生父母來往。自此以後,母親改變了態度,不但同意我去親父母家,而且遇到什麼事就找我大哥商量。)

更多內容請關注“看晉中”後私信索取

早有抱養孩子的意願。於是,奶媽一說即成。母親把我交給養母,叮嚀再三揮淚離去。

然而生身父母走後,養父母拖住奶父母不放了。養母說你們知道我不生育,更不會有奶水。孩子還沒過滿月,沒奶吃就是死路一條。救人救到底,快給孩子找個奶媽吧!可在兵荒馬亂的逃難途中,到哪裡去找奶媽?

恰巧,奶媽幾個月前生過一個孩子,不幸天折,現在還有些奶水。為了救我這條小命,奶媽在戰亂的槍炮聲中,咬咬牙收下我這個奶兒,帶著我走上逃難之路。

就這樣,我死裡逃生。

從此後,我有了三父三母。

這一天是陰曆十一月二十四日。養父母就把這天定為我的生日。確實,這是我的重生之日。

我是不幸的,更是幸運的。奶媽讓我消除了對親生父母的偏見。我深深感恩我的父母,深深體會到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於母愛!

(再補敘幾句。奶媽說,逃難路上,她把一條棉褥子折回來縫成個口袋,把我裝在裡邊,由奶爹揹著我走。聽到我哭聲,是餓了奶媽就把我抱出來餵奶。如果拉下屎巴巴了,則由奶爹把口袋翻過來,把屎尿刮鏟掉,擦一擦再把我裝進去。就這樣,一直到48年春節前夕,隨逃難的人們返回村中。)

(二)一把苦杏仁

1960年春,我經歷了饑餓的無情折磨,苦難中幾乎中毒身亡。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1959年,家鄉農民還在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吃大鍋飯。後來窩頭越來越小,人們靠喝玉米麵糊糊充饑。臨過年時食堂徹底斷糧,只好停灶關門。

父母是共產黨員,村幹部。成立人民公社,辦集體食堂,他們帶頭把家裡的糧食交公。全民大煉鋼鐵,他們帶頭砸鍋獻鐵。現在食堂關門,家裡一無米麵,二無油鹽,真正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父親東奔西走到鄰村找親友借糧,但到處都缺糧。父親除了搖頭歎氣,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我的奶媽就不同了。她覺得我識文斷字,就悄悄問我:毛主席甚也好,咋就叫人吃不飽?

那時我才是個六年級小學生,當然說不來為什麼。若干年後才知道,那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造成的。

我清楚記得,1958年地裡莊稼長得非常好。到秋收時,為支援“鋼鐵元帥升帳”,村中青壯勞力都調進山裡大煉鋼鐵,地裡莊稼無人收割。於是,“玉茭上了吊,高粱睡了覺,豆子放了炮,棉花吊了孝”,糧食豐產沒有豐收。更因為許多縣社領導在大躍進的狂潮中大放糧食高產“衛星”,虛報浮誇糧食產量,政府對農民征了過頭糧,掏空了農民的糧缸。在這種情況下,集體食堂斷炊,農民手裡又能有幾顆糧食呢!

1960年的春節,母親用僅有的一把白麵和兩個蘿蔔包了6個蘿蔔餡餃子,全家三口每人2個。其它就是高粱面餃子和窩窩頭了。春節過後,借來的一點高粱玉米麵也很快吃完。幸虧家裡存有一大甕谷糠,原來是準備喂豬的,現在把穀糠碾碎加點榆皮面捏成窩窩頭,成了全家人的救命食。

然而,榆皮面糠窩窩吃時難嚥,吃上難拉。那時家裡沒有窖存菜,地裡樹葉野菜還沒長出來。人們想到了草根,就到河邊下濕地挖苦菜根吃。苦菜根很好吃,吃上緩解便秘。但挖的人越來越多,沒有多久就挖不到了。人們通常用“吃糠嚥菜”來形容窮苦,而60年開春是吃糠無菜。這是三年困難時期最艱難困苦的一段時光,真真切切的饑寒交迫。我本家的一位叔伯兄長倒在街頭。有人說是凍死的。母親說,凍死的都是餓死的。

一天晚上,老支書讓隊長給我家送來半口袋玉米,說村幹部都分了點。父親說,這是庫裡留存的種籽,不能吃掉,堅決不要。父母親當村幹部多年,以公道正直廉潔著稱。父親在家裡惜子愛妻,有一點點糧食,總是讓我和母親吃。他只吃糠窩窩,以致嚴重便秘,連續幾天大便不下來,不能吃不能睡,只是跪爬在坑沿上痛苦地呻吟。母親和我流著淚為父親摳大便,可大便如鐵一樣硬絲毫摳不動。後來醫生給父親灌腸子,又有人從山裡尋來獾子油給父親吃,終於在第七天通了便。然而父親已是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明顯衰老了許多。

不久樹葉開始長出來。村裡也從太原弄回一些酒糟醋糟和做了醬油的渣渣分給各家。人們紛紛採摘樹葉拌糟渣穀糠充饑。對爬上樹仍夠不著的枝梢末葉,就用木杆綁上鐮刀砍下來採。樹葉長出有先有後,先是柳樹楊樹,然後榆樹槐樹桃杏樹,最後是棗樹。什麼樹葉長出來人們就吃什麼,差不多把所有的樹葉都吃光了。那個春天,村裡野外的樹都是光禿禿的,唯有臭椿樹上還有樹葉,因為臭,不能吃。

但是,我還是在臭椿樹上打開了主意。我爬上樹摘下一籃子嫩葉,回家用開水煮熟,一聞,臭的噁心,真是沒法吃,就放在一邊。誰知過了幾天這盆樹葉發了酵,走了臭味來了酸味。我高興得心花怒放,加點鹽調成一大碗涼菜,全家人糠窩窩就臭椿葉美餐一頓。隨後我把臭椿樹葉不分老嫩統統摘了回來煮熟發酵當萊吃,全家人過上了“好生活”。

然而這樣的好生活沒過幾天,臭椿葉也吃完了。我餓的團團轉,就到伯伯嬸嬸家亂找吃的充饑。一天,我在伯伯家窗臺上發現了一把杏核。砸開一個,杏仁苦的不能吃。我就把杏核拿回家,全都砸出杏仁,燒開灶火,把杏仁放到鐵鏟鏟上在火上燙起來。杏仁燙成半焦,聞到一股香味,吃起來也不怎麼苦了。於是,饑腸碌碌的我把杏仁一古腦兒吃了個淨光。

一會兒,我開始肚疼,而且一陣比一陣厲害。當母親從外面回到家裡,我已疼得口吐白沫滿地打滾說不出話來。當時父親外出開會不在,母親嚇得不知所措,抱住我大喊救人。鄰居們聞訊過來,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時有人說:快叫白耀文!有人就跑去找。

白耀文是誰?他是我的親大哥,在朝鮮戰場機勇立功,傷殘復員回鄉後安排在公社機械廠工作。他聰明能幹,樂於助人,在鄉里有很高的威望。機械廠就在我家南邊。大哥聞訊而來,一看情況就說這是吃杏仁中毒了,背起我就往公社醫院跑。經大夫搶救,我轉危為安。

(補充兩句:在此之前,母親一直反對我和親生父母來往。自此以後,母親改變了態度,不但同意我去親父母家,而且遇到什麼事就找我大哥商量。)

更多內容請關注“看晉中”後私信索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