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你還在給孩子和自己做微量元素檢查嗎?——中醫如何把控血液品質

我國歷史上有過一段缺衣少食的階段, 所以“缺乏營養”的心理陰影籠罩著好幾代人。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 總怕孩子缺乏營養, 長不高, 長不壯, 身體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健康, 在養育孩子時總有一種焦慮感。

父母們恨不得每天有一份孩子的營養報告用來指導飲食和生活

隨著醫療檢驗技術的發展和宣傳, 我們知道了微量元素檢查這回事兒——通過血液就能檢查身體的營養狀況。

這事兒乍一聽很科學啊, 但是為啥這項檢查在2013年就被衛計委叫停了?

2013年國家衛計委發佈“國衛辦醫發〔2013〕29號”通知, 禁止各類醫療機構對兒童展開非診斷類的微量元素檢查:

歸根結底, 這項檢查被叫停的原因是:

不管這項檢查是通過頭髮, 指血還是靜脈血來做檢查, 都無法做為診斷依據。

而目前國際上對於微量元素的檢測並沒有一個準確、統一的標準。

所有檢測微量元素的方法所顯示的結果都不能真實地反映體內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真實水準,

必須要結合臨床表現的症狀, 通過綜合的判斷, 才能明確孩子是否營養缺乏並需要治療。

那麼要知道孩子的營養與身體健康狀況, 中醫是怎麼實現呢?

中醫宏觀來把控

西醫的檢查手段越來越多, 查的東西越來越細, 越來越微觀。

在這一點上, 中醫天然跟西醫做出了分別——中醫是以宏觀、整體的角度來看待人體, 看待自然, 看待世界的。

放到微量元素檢查這件事上, 中醫只需要三個字:脾統血。 (牛×啊, 是不是很有“社會我中醫哥, 治病到位話不多”的趕腳!)

所謂“統”有統攝, 統管之意, 脾的功能就像三軍統帥, 掌管軍隊的數量和每一個士兵, 裁撤老弱病殘,

同時招募訓練新兵。 期間出了問題, 都是這個統帥的責任。

也就是說, 如果血液出了任何問題, 都是脾胃出了問題的反映。

所以只依據血液檢查來判斷孩子的營養和健康程度, 就是傳說中的“捨本逐末”:

舍的是脾胃功能:忽略了脾胃掌管血液品質的根本事實;

逐的是血液品質:只看重血液本身。

脾胃功能差, 除了表現在血液品質上, 還有啥表現?

我們不能只關注資料, 要關注孩子本身。

脾胃功能差, 孩子一定會有所表現。

典型的有以下這些, 來看看孩子有沒有:

① 手掌大魚際處發青

在手掌上, 大魚際的位置代表八卦中的艮卦, 主脾胃。

如果這個部位發青, 就說明有脾胃虛寒的現象。

② 挑食, 食欲差, 大便稀, 肚子痛

《黃帝內經·靈樞經·經脈第十》中在脾足太陰之脈裡提到:

是主脾所生病者…食不下, 心下急痛, 溏瘕泄…

也就是說, 如果脾出了問題, 就會影響食欲, 吃不下, 胃痛, 大便不成形。

③一個人吃掉全家的飯量, 肚子大, 便秘

《黃帝內經·靈樞經·經脈第十》中在胃足陽明之脈裡提到:

…身以前皆熱, 其有餘於胃, 則消穀善饑…

消穀善饑, 就是一直吃, 吃的很多, 吃過不久之後又餓了。 。

這裡說的熱, 是虛熱;是因為真寒才有的虛熱, 所以本質上還是脾胃虛寒引起的。

④ 其它表現

大家可能覺得自閉症跟脾胃沒啥關係,但是在《黃帝內經》中,關於胃經有這麼一句話:是動則病…獨閉戶塞牖而處。

就是描述一個人如果胃經出了問題,會變得孤僻,想一個人關上門關上窗戶自己呆著。

這非常像自閉症兒童的表現,所以中醫認為,自閉症和脾胃有關。

最新的西醫研究比中醫晚了許多年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可以看我們之前的文章:中西醫針鋒相對?有關“自閉症”他們竟然握手言歡!

你能為孩子做的其實很多~

腹瀉、便秘怎麼辦?

最溫暖的是粑粑麻麻的手哦~

粑粑麻麻可以先把自己手搓熱,然後順時針給孩子揉肚子,溫了就再搓熱,循環往復,一般輕微的腹瀉即可止住。

便秘的話,可以沿標線向尖頭方向單向推200下,通便即止。

此法大人孩子都適用哦~

還有一個小秘方——蘋果水

先將蘋果洗淨去皮,然後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入適當清水,大火燒開後,小火慢慢熬制15分鐘。

蘋果水對便秘和腹瀉都有效,可謂雙向調節的神器~

其實,想要孩子營養均衡又健康,從根本上恢復脾胃功能才是關鍵,你懂的~

恢復脾胃功能和津液水準,需要三大金剛三管齊下:

附子理中丸,金匱腎氣丸,大米湯!

一般建議附子理中丸1丸+金匱腎氣丸2丸,一日三次,飯後服用。

關於大米湯的一切,請看我們之前的文章:一碗米湯竟是人參湯!最便宜的補品!

經方顯神威

在整體恢復脾胃功能時,我們選擇階段性使用附子理中湯:

附子理中湯化裁自《傷寒論》的理中丸

理中丸原方:人參 乾薑 炙甘草 白術各三兩

參考用法:

①根據漢制一兩等於15.625g:

紅參30g 乾薑45g 炒白術30g 炙甘草30g 生地90g 石膏30g 附子30g(先煎90分鐘)

②根據一兩等於5g:

紅參10g 乾薑15g 炒白術10g 炙甘草10g 生地30g 石膏10g 附子10g(先煎90分鐘)

方劑解析:

附子理中湯溫中健脾,紅參把外周的氣血收斂到脾胃中參與消化吸收的工作,乾薑溫中,炒白術祛濕,炙甘草保水保津液,附子振奮身體機能。

加入石膏可以幫助清胃中的虛熱,生地則可以幫助補充津液。

此方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慎用!!具體應用一定要諮詢經方醫生!

所以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微量元素檢查不重要也不必要,只要脾胃功能恢復了,血液的品質肯定會杠杠的,經得起一切檢查~

希望大家學習中醫,實踐經方,在家人生病的時候,可以大顯身手!

⊙注: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更多精彩的養生內容、健康諮詢,不一樣的中醫知識,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小道經方

④ 其它表現

大家可能覺得自閉症跟脾胃沒啥關係,但是在《黃帝內經》中,關於胃經有這麼一句話:是動則病…獨閉戶塞牖而處。

就是描述一個人如果胃經出了問題,會變得孤僻,想一個人關上門關上窗戶自己呆著。

這非常像自閉症兒童的表現,所以中醫認為,自閉症和脾胃有關。

最新的西醫研究比中醫晚了許多年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可以看我們之前的文章:中西醫針鋒相對?有關“自閉症”他們竟然握手言歡!

你能為孩子做的其實很多~

腹瀉、便秘怎麼辦?

最溫暖的是粑粑麻麻的手哦~

粑粑麻麻可以先把自己手搓熱,然後順時針給孩子揉肚子,溫了就再搓熱,循環往復,一般輕微的腹瀉即可止住。

便秘的話,可以沿標線向尖頭方向單向推200下,通便即止。

此法大人孩子都適用哦~

還有一個小秘方——蘋果水

先將蘋果洗淨去皮,然後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入適當清水,大火燒開後,小火慢慢熬制15分鐘。

蘋果水對便秘和腹瀉都有效,可謂雙向調節的神器~

其實,想要孩子營養均衡又健康,從根本上恢復脾胃功能才是關鍵,你懂的~

恢復脾胃功能和津液水準,需要三大金剛三管齊下:

附子理中丸,金匱腎氣丸,大米湯!

一般建議附子理中丸1丸+金匱腎氣丸2丸,一日三次,飯後服用。

關於大米湯的一切,請看我們之前的文章:一碗米湯竟是人參湯!最便宜的補品!

經方顯神威

在整體恢復脾胃功能時,我們選擇階段性使用附子理中湯:

附子理中湯化裁自《傷寒論》的理中丸

理中丸原方:人參 乾薑 炙甘草 白術各三兩

參考用法:

①根據漢制一兩等於15.625g:

紅參30g 乾薑45g 炒白術30g 炙甘草30g 生地90g 石膏30g 附子30g(先煎90分鐘)

②根據一兩等於5g:

紅參10g 乾薑15g 炒白術10g 炙甘草10g 生地30g 石膏10g 附子10g(先煎90分鐘)

方劑解析:

附子理中湯溫中健脾,紅參把外周的氣血收斂到脾胃中參與消化吸收的工作,乾薑溫中,炒白術祛濕,炙甘草保水保津液,附子振奮身體機能。

加入石膏可以幫助清胃中的虛熱,生地則可以幫助補充津液。

此方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慎用!!具體應用一定要諮詢經方醫生!

所以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微量元素檢查不重要也不必要,只要脾胃功能恢復了,血液的品質肯定會杠杠的,經得起一切檢查~

希望大家學習中醫,實踐經方,在家人生病的時候,可以大顯身手!

⊙注: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更多精彩的養生內容、健康諮詢,不一樣的中醫知識,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小道經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