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莫札特音樂能讓胎兒更聰明?所謂的胎教其實是偽科學!

文 | 魯尼媽媽

最近對腦科學產生了興趣, 看了一些相關的書, 解答了我之前很多的困惑。

而科學是一個好東西, 好就好在它既不偏不倚,

也不會強人所難。 一旦你知道了哪些研究結果值得信任, 不靠譜的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比如, 最近有一位同事問我, 妻子懷孕了, 要不要買一套專業的胎教設備天天放在她肚皮上播放莫札特的音樂呢?聽說經常聽莫札特音樂的胎兒生下來之後會更聰明哦。

最近正好在看美國最權威的腦神經科學家約翰·梅迪納寫的《讓孩子的大腦自由》一書, 我便立即回復他:“你妻子自己喜歡莫札特的音樂嗎?如果不喜歡, 那就沒必要浪費那個錢。 ”

因為, 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 胎教產品對提高胎兒的大腦發育有絲毫幫助。

所謂聽莫札特音樂能讓胎兒生下來之後更聰明的說法, 完全是偽科學。

01

胎兒需要安靜的環境

首先,

我們先來看看子宮裡的特點。

子宮裡黑暗、濕潤、溫暖, 對於泰爾來說, 就像防空洞一樣堅固, 而且沒有外部世界的各種紛擾, 非常安靜。

子宮的最大好處就是避免了各種刺激, 這是胎兒早期大腦發育所需的最佳環境。

發育過程一旦開始, 大腦胚胎每分鐘就會生產處50萬個神經元, 相當於每秒鐘誕生8000個神經細胞, 這樣的高速發展從懷孕三周一直持續到孕中期。 在這段時間裡, 胎兒要完成很多事情, 所以千萬不要打擾寶寶, 他們忙著呢。

一些遺傳生物學家也認為, 這段時期孕婦的早孕反應, 也是為了維持子宮環境的清靜。 因為早孕反應會讓孕婦感到噁心, 這種反應能她們儘量保持清淡的飲食。

在遠古時代, 我們的祖先在野外生存,

什麼都吃, 所以有早孕反應的孕婦不會隨便吃新奇和腐敗的食物, 以避免中毒。

此外, 早孕反應中伴之而來的無力感和嗜睡感也可防止孕婦做各種激烈的運動, 以保護胎兒免受傷害。

總而言之, 不管是子宮環境, 還是孕期嘔吐、噁心、乏力、嗜睡等現象都表明, 胎兒總是在想方設法讓自己獲得一份清靜。

02

外界的聲音對於胎兒來說是噪音

自從1974年, 美國的研究人員監測到胎兒能夠聽到外界的聲音後, 胎兒耳機誕生了。

這套被傳得神乎其神的系統通過緊貼孕婦腹部的耳機, 將母親的聲音、古典音樂和其它據說能夠促進智力發育的聲音傳入子宮。

此後, 也有了“讓寶寶在娘胎裡學會拼寫”、“多聽古典音樂能夠提高胎兒的數學能力”、“莫札特音樂能讓胎兒更聰明”等說法。

更神奇的是, 除了音樂胎教, 後來還盛行美學胎教(即讓准媽媽欣賞美麗的事物, 以期通過媽媽將這種美的感受傳給胎兒)、撫摸胎教、對話胎教、光照胎教、運動胎教、意念胎教(即讓准媽媽通過想像勾勒出理想寶寶的形象,

胎兒就會與之相似)。

事實上呢, 全是瞎折騰!

注意, 目前的科學研究只是證明了胎兒在發育4周之後, 就有了聽覺、視覺和觸覺, 至於這些胎教產品和胎教方法是否能促進胎兒的大腦發育, 目前還找不到任何科學證據。

約翰·梅迪納說, 到目前為止, 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能證實這些胎教產品對提高胎兒的大腦發育有絲毫幫助, 而且也找不到任何相關效果檢測的雙盲隨機試驗, 更沒有任何有力證據能說明胎教課程可以持久地提高孩子的智力水準, 並讓效果延續到高中階段。

相反的, 這種隔著肚皮聽到的音樂, 被胎兒的聽覺神經感受到時已不再是原有意義上的和諧的旋律與節奏, 而只是一個單純的物理聲波, 是有害的雜訊。

不信你可以照知乎大神采銅說的那樣,自己做個試驗:

在家裡把音響開大放莫札特音樂,在浴缸放滿水,然後把自己的頭栽進浴缸裡,這時你聽到的是什麼?

是噪音!這也就是寶寶在羊水裡聽到的“胎教”聲音,這種聲音只有一個作用:打攪寶寶的休息。

更可怕的是,如果直接將耳機放在孕婦肚皮上對宮內的寶寶進行音樂胎教,聲音長期超過50分貝(正常室內交談的聲音)的話,那很可能導致胎兒早產,或者損害胎兒的聽力,這種損害可能還不是短時間內能體現出來的。

03

胎教就是偽科學

也許你聽說過,接觸音樂可以讓所有年齡段的孩子在數學上更聰明,但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的神經科學研究先驅戈登·肖(Gordon Shaw)說,這些研究的重點是年齡較大的孩子,而不是胎兒。

例如,鋼琴課可以提高兒童的空間推理能力(理解三維空間的能力),但是研究人員只測試了3- 4歲的孩子。

另一些人說,新生兒可以識別出父母在子宮裡為他們播放的音樂,甚至在聽到熟悉的歌曲時,他們甚至會活躍起來或睡著。但是,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胎兒發育的發展心理學家Janet DiPietro說,這些結論純屬軼事,並不是基於真正的研究。

一些人還說,胎兒能隨著他們喜歡的音樂呼吸。加州產科醫生Rene Van de Carr說,他看到了一個33周大的胎兒,隨著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節拍有節奏地呼吸,很明顯他學到了一些關於節奏的東西,並且很享受。

但另一些研究者,如DiPietro則問,“我們為什麼要認為胎兒隨著音樂呼吸是一件好事呢?”

科學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嚴格的定義,可衡量,可重現,可測試,可預測,然而這一點在胎教中完全看不到。

比如,說音樂胎教有用的,那請問音量要多大?有專家回答“適中”,可這適中是什麼含義呢?是按照成年人的標準,還是某一年齡段孩子的標準,是多少分貝?

說撫摸有助於胎兒生長發育的,那撫摸的力度該多大?怎麼操作?這些必須有標準的參數說明,超過臨界點就有可能造成傷害,更不用說有促進作用了。

美學胎教就更存在一個審美觀點不一致的問題,你覺得美的東西別人不一定覺得美,另外,圖片在母親眼底的成像又是以什麼信號,經過怎樣的通路傳達給胎兒的,而這種傳遞又如何影響胎兒哪一部分的生長,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沒有人能回答和證實。

而且,心理學和腦科學都有研究證明,人的一生的經驗都對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沒有哪一個年齡階段在發展中居首要地位。早期經驗的影響可以被以後的經驗改變,你又如何證明孩子出生後表現出的高智商是胎教的結果?

說不清因果關係,說不清具體標準,完全無法衡量、測試,也不能重現,而且拿不出任何大規模的嚴謹而正規的試驗資料來證明其有效性,所以說,所謂的各種胎教完全是偽科學。

其實,胎教這個詞源於中國,美國和歐州在歷史上都沒有胎教這個概念,儘管從70年代初到現在,國外的一些研究機構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研究、試驗和驗證,也一直都沒有明確的證據來證明胎教的有效性,只證明了胎教的無直接反應和不可衡量性。

國際上的育兒權威機構美國兒科學會(AAP),在它的指南中對於孕期的建議從來沒有加入胎教的內容,連討論都沒有過。

04

有助於胎兒大腦發育的4個舉措

當然,如果孕婦確實喜歡聽莫札特,那就聽吧,只不過那並不是為了讓胎兒更聰明,而是因為音樂可以説明你放鬆,安穩睡眠,或者緩解孕期抑鬱。

“當一個孕婦放鬆的時候,那對胎兒肯定是有好處的,這是音樂帶來的間接效果,你可以放幾首歌,放鬆一下。” DiPietro說。

另外,關於怎樣做才有真正有助於胎兒的大腦發育,約翰·梅迪納在《讓孩子的大腦自由》一書中提到了四點:

一是控制體重。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20%取決於腦容量的大小,而嬰兒的腦容量與出生時的體重有關,在不超過3.6kg之前,嬰兒越重越聰明。

可是當體重超過該4kg之後,嬰兒的智商水準卻有所下降,有可能是因為過大的胎兒在腹中容易缺氧,或者由於體型過大而在出生時受到傷害。

所以,孕婦在孕期要注意控制體重。

根據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的建議,身體品質指數(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低於25的人(正常到偏瘦),為了生個聰明的寶寶,整個孕期你需要增重13~18kg,而且從第4個月開始,你只需要每週增重0.45kg。

BMI高於25的人(偏胖到肥胖),整個孕期增重7~12kg比較適合,而且從第4個月開始,只需要每週增重0.25kg。

二是均衡的營養。

大部分孕婦在孕期會發生飲食偏好,有人會突然喜歡以前厭惡的東西,而對曾經喜歡的食物失去興趣,但這不代表胎兒需要攝入這種特殊的營養成分,千萬不要任性而大吃特吃。

關於補充劑,目前只有兩種被證明有益於胎兒的大腦發育:一是葉酸,需要在懷孕初期服用;二是omega-3脂肪酸,它是神經元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少了它,神經元就無法正常運行。人體合成這種脂肪酸的能力不強,因此需要從外界補充。

研究者發現,在孕期第4~6個月之間食用魚類,特別是水銀富集程度較低的海魚(如三文魚、鱈魚、沙丁魚、黑線魚、金槍魚等),生下的寶寶會更加聰明。

但是,不管怎樣,都要遵從均衡飲食的原則,對於有益健康的食物,既不要吃太少,也不要吃太多,其他的建議沒啥幫助。

三是避免過度壓力。

少量適度的壓力對胎兒發育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壓力激素過量,激素就會穿過胎盤,進入胎兒的大腦,損害胎兒的認知能力。

有研究表明,如果你在懷孕期間壓力重重,那麼:

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寶寶出生後會變得易怒、難以安撫。

孩子的智力會下降。

孩子未來的運動技能、注意力集中能力下降。

孩子的腦容量減小。

繁重的工作、人際關係的重大變故(如夫妻分居離異、親人去世)、抑鬱等都會給孕婦造成巨大壓力,所以,對壓力非常敏感的孕婦要盡可能避免將自己暴露於各種壓力之下,為了生個聰明的寶寶,丈夫也要多關心妻子,為妻子減輕各種壓力。

四是進行適度鍛煉。

眾所周知,經常鍛煉的孕婦更容易順產,除此以外,如第一點所說,體重標準的媽媽更容易生下聰明的寶寶,原因有二,首先是有氧運動更有益於胎兒的大腦發育,第二是有氧運動有助於減壓。

美國產科醫生學會建議,沒有產科或其他併發症的孕婦每天至少要鍛煉半小時。

但是要注意的是,運動要適度,尤其是在孕期最後3個月,孕婦的氧儲備已經非常少,所以應該儘量減少太費體力的運動,為分娩做好準備。此時游泳是最佳選擇。

本文參考資料:

1、《讓孩子的大腦自由》約翰·梅迪納

2、知乎問答“所謂的胎教是否真的靠譜?”

3、Babycenter (https://www.babycenter.com/0_music-and-your-unborn-child_6547.bc)

魯尼媽媽:兩個男孩的媽媽,繪本狂熱愛好者,關注親子閱讀、兒童心理和自我成長,願做您身邊的親子閱讀顧問,與您分享交流育兒心得和感悟。

是有害的雜訊。

不信你可以照知乎大神采銅說的那樣,自己做個試驗:

在家裡把音響開大放莫札特音樂,在浴缸放滿水,然後把自己的頭栽進浴缸裡,這時你聽到的是什麼?

是噪音!這也就是寶寶在羊水裡聽到的“胎教”聲音,這種聲音只有一個作用:打攪寶寶的休息。

更可怕的是,如果直接將耳機放在孕婦肚皮上對宮內的寶寶進行音樂胎教,聲音長期超過50分貝(正常室內交談的聲音)的話,那很可能導致胎兒早產,或者損害胎兒的聽力,這種損害可能還不是短時間內能體現出來的。

03

胎教就是偽科學

也許你聽說過,接觸音樂可以讓所有年齡段的孩子在數學上更聰明,但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的神經科學研究先驅戈登·肖(Gordon Shaw)說,這些研究的重點是年齡較大的孩子,而不是胎兒。

例如,鋼琴課可以提高兒童的空間推理能力(理解三維空間的能力),但是研究人員只測試了3- 4歲的孩子。

另一些人說,新生兒可以識別出父母在子宮裡為他們播放的音樂,甚至在聽到熟悉的歌曲時,他們甚至會活躍起來或睡著。但是,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胎兒發育的發展心理學家Janet DiPietro說,這些結論純屬軼事,並不是基於真正的研究。

一些人還說,胎兒能隨著他們喜歡的音樂呼吸。加州產科醫生Rene Van de Carr說,他看到了一個33周大的胎兒,隨著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節拍有節奏地呼吸,很明顯他學到了一些關於節奏的東西,並且很享受。

但另一些研究者,如DiPietro則問,“我們為什麼要認為胎兒隨著音樂呼吸是一件好事呢?”

科學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嚴格的定義,可衡量,可重現,可測試,可預測,然而這一點在胎教中完全看不到。

比如,說音樂胎教有用的,那請問音量要多大?有專家回答“適中”,可這適中是什麼含義呢?是按照成年人的標準,還是某一年齡段孩子的標準,是多少分貝?

說撫摸有助於胎兒生長發育的,那撫摸的力度該多大?怎麼操作?這些必須有標準的參數說明,超過臨界點就有可能造成傷害,更不用說有促進作用了。

美學胎教就更存在一個審美觀點不一致的問題,你覺得美的東西別人不一定覺得美,另外,圖片在母親眼底的成像又是以什麼信號,經過怎樣的通路傳達給胎兒的,而這種傳遞又如何影響胎兒哪一部分的生長,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沒有人能回答和證實。

而且,心理學和腦科學都有研究證明,人的一生的經驗都對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沒有哪一個年齡階段在發展中居首要地位。早期經驗的影響可以被以後的經驗改變,你又如何證明孩子出生後表現出的高智商是胎教的結果?

說不清因果關係,說不清具體標準,完全無法衡量、測試,也不能重現,而且拿不出任何大規模的嚴謹而正規的試驗資料來證明其有效性,所以說,所謂的各種胎教完全是偽科學。

其實,胎教這個詞源於中國,美國和歐州在歷史上都沒有胎教這個概念,儘管從70年代初到現在,國外的一些研究機構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研究、試驗和驗證,也一直都沒有明確的證據來證明胎教的有效性,只證明了胎教的無直接反應和不可衡量性。

國際上的育兒權威機構美國兒科學會(AAP),在它的指南中對於孕期的建議從來沒有加入胎教的內容,連討論都沒有過。

04

有助於胎兒大腦發育的4個舉措

當然,如果孕婦確實喜歡聽莫札特,那就聽吧,只不過那並不是為了讓胎兒更聰明,而是因為音樂可以説明你放鬆,安穩睡眠,或者緩解孕期抑鬱。

“當一個孕婦放鬆的時候,那對胎兒肯定是有好處的,這是音樂帶來的間接效果,你可以放幾首歌,放鬆一下。” DiPietro說。

另外,關於怎樣做才有真正有助於胎兒的大腦發育,約翰·梅迪納在《讓孩子的大腦自由》一書中提到了四點:

一是控制體重。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20%取決於腦容量的大小,而嬰兒的腦容量與出生時的體重有關,在不超過3.6kg之前,嬰兒越重越聰明。

可是當體重超過該4kg之後,嬰兒的智商水準卻有所下降,有可能是因為過大的胎兒在腹中容易缺氧,或者由於體型過大而在出生時受到傷害。

所以,孕婦在孕期要注意控制體重。

根據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的建議,身體品質指數(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低於25的人(正常到偏瘦),為了生個聰明的寶寶,整個孕期你需要增重13~18kg,而且從第4個月開始,你只需要每週增重0.45kg。

BMI高於25的人(偏胖到肥胖),整個孕期增重7~12kg比較適合,而且從第4個月開始,只需要每週增重0.25kg。

二是均衡的營養。

大部分孕婦在孕期會發生飲食偏好,有人會突然喜歡以前厭惡的東西,而對曾經喜歡的食物失去興趣,但這不代表胎兒需要攝入這種特殊的營養成分,千萬不要任性而大吃特吃。

關於補充劑,目前只有兩種被證明有益於胎兒的大腦發育:一是葉酸,需要在懷孕初期服用;二是omega-3脂肪酸,它是神經元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少了它,神經元就無法正常運行。人體合成這種脂肪酸的能力不強,因此需要從外界補充。

研究者發現,在孕期第4~6個月之間食用魚類,特別是水銀富集程度較低的海魚(如三文魚、鱈魚、沙丁魚、黑線魚、金槍魚等),生下的寶寶會更加聰明。

但是,不管怎樣,都要遵從均衡飲食的原則,對於有益健康的食物,既不要吃太少,也不要吃太多,其他的建議沒啥幫助。

三是避免過度壓力。

少量適度的壓力對胎兒發育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壓力激素過量,激素就會穿過胎盤,進入胎兒的大腦,損害胎兒的認知能力。

有研究表明,如果你在懷孕期間壓力重重,那麼:

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寶寶出生後會變得易怒、難以安撫。

孩子的智力會下降。

孩子未來的運動技能、注意力集中能力下降。

孩子的腦容量減小。

繁重的工作、人際關係的重大變故(如夫妻分居離異、親人去世)、抑鬱等都會給孕婦造成巨大壓力,所以,對壓力非常敏感的孕婦要盡可能避免將自己暴露於各種壓力之下,為了生個聰明的寶寶,丈夫也要多關心妻子,為妻子減輕各種壓力。

四是進行適度鍛煉。

眾所周知,經常鍛煉的孕婦更容易順產,除此以外,如第一點所說,體重標準的媽媽更容易生下聰明的寶寶,原因有二,首先是有氧運動更有益於胎兒的大腦發育,第二是有氧運動有助於減壓。

美國產科醫生學會建議,沒有產科或其他併發症的孕婦每天至少要鍛煉半小時。

但是要注意的是,運動要適度,尤其是在孕期最後3個月,孕婦的氧儲備已經非常少,所以應該儘量減少太費體力的運動,為分娩做好準備。此時游泳是最佳選擇。

本文參考資料:

1、《讓孩子的大腦自由》約翰·梅迪納

2、知乎問答“所謂的胎教是否真的靠譜?”

3、Babycenter (https://www.babycenter.com/0_music-and-your-unborn-child_6547.bc)

魯尼媽媽:兩個男孩的媽媽,繪本狂熱愛好者,關注親子閱讀、兒童心理和自我成長,願做您身邊的親子閱讀顧問,與您分享交流育兒心得和感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