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從九型人格術看玄武門兵變之骨肉相殘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西元626年7月2日)由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長安城大內皇宮的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

一母所生親兄弟三人, 究竟各有著怎樣的性格引得骨肉相殘, 且讓我們循著歷史的足跡, 探個究竟……

義甯元年(617年)十一月, 李淵被隋恭帝封為唐王, 五日後, 長子李建成被立為唐世子。 武德元年(618年)5月, 李淵即皇帝位, 六月便立李建成為太子。 可見, 把李建成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李淵從來沒有猶豫過。 在建立唐王朝中屢立戰功、有智有勇有才幹的李世民只被封為秦王。

李建成因此對李世民非常不放心。 他與李元吉結成同黨, 拉攏李淵寵愛的妃子們, 讓她們在李淵面前說李世民的壞話, 使李淵逐漸疏遠了李世民。 他們還不甘休, 想進一步謀害李世民。 武德九年(626年), 李建成請李世民去太子宮喝酒。 誰知他在酒裡下了毒,

李世民喝了幾口就腹痛嘔吐。 多虧陪席的李淵弟弟、淮安王李神通救護及時, 李世民才保住了性命。

太子集團步步緊逼, 李世民的僚屬也感到形勢的嚴重性, 積極謀劃應對。 就在雙方鬥爭你死我活之際, 突厥數萬騎兵入塞南攻, 李建成乘機向高祖要求帶兵去抵敵,

高祖應允。 李元吉提出要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三員猛將歸他指揮, 並調秦王府的精兵充實自己的部隊, 企圖借此剝奪李世民的兵權。

李世民面臨危局, 和妻舅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商量對策。 兩人力勸李世民先發制人, 李世民猶豫。 長孫無忌、尉遲敬德兩人急了, 說如果再不動手, 他們不願跟著白白等死, 李世民這才決定先發制人。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 李世民做好一切準備之後, 上朝揭發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罪行, 說他們在後宮胡作非為, 與張婕妤和尹德妃關係曖昧。 李淵聽後十分愕然, 馬上決定明日一早即六月初四三人一起入宮當面對質!這為李世民贏得了寶貴的一天時間, 就在這一天, 許多人的命運發生了改變!

後宮張婕妤探聽了李世民的活動, 立刻派人報告李建成。 李建成隨即找李元吉商量。 李元吉提出:“要趕快佈置兵馬, 同時稱病不上朝, 觀察一下動靜再說。 ”李建成卻認為:“怕什麼, 這裡都是我們的軍隊守衛, 他們能怎麼樣?”

六月初四, 李世民帶了一支人馬埋伏在玄武門。 不多久, 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也騎著馬來了。 到了玄武門, 二人已感覺氣氛有些異樣, 但環顧四周, 未見有任何動靜。 行至臨湖殿時, 他們突然發現殿側的伏兵, 頓時大驚失色, 慌忙調轉馬頭奔向玄武門, 但為時已晚, 玄武門已被關閉。

李世民率兵襲殺過來,二人倉皇應戰,難免被動。李元吉張弓射李世民,但心裡慌張,他拉了幾次弓都沒有將弓弦拉滿。李世民躲過李元吉的冷箭,拉開弓箭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元吉見建成喪命,慌忙棄馬往樹林裡逃跑,李世民縱馬緊追,不巧樹枝掛住衣服,墜馬落地,元吉趁機用弓弦勒住李世民的脖子,危急時刻,尉遲敬德帶了七十名騎兵趕到,一陣亂箭把李元吉射下馬來。

李淵在宮中等著三個兒子,卻聽到外面亂成一片。正不知是怎麼回事,尉遲敬德已手持長矛帶著人馬湧了進來。他向李淵稟報說,李建成、李元吉陰謀作亂,已被秦王殺了,“秦王怕亂兵驚動皇上,特派我來護駕。”他又要李淵下令,讓太子宮和齊王府的護衛停止抵抗。 李淵大吃一驚!面對這樣的形勢,他只好順勢應變,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他又傳位給李世民,史稱唐太宗。

李世民出生時,父親李淵時任隋朝官員,母親是北周皇族竇氏。李世民4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對其父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童年時代的李世民聰明果斷,不拘小節,接受儒家教育,學習武術,擅長騎射。

李世民隨父多次出征,平服發生在今山西省內的各種叛亂和抗擊東突厥人的入侵。西元617年,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李淵稱帝,改國號為唐,李世民進封秦王。

李世民很積極,很激進,而且個性張揚,因此很容易被誤判為3號人實幹者,但他在戰爭中展現了很多以人為本的行為,照顧平民百姓,所以很難令人信服他是3號人。李世民和李淵打天下時,軍隊兵臨西河城下,他命令軍隊把城門撞開,當他看到歸城的百姓一窩蜂湧進城裡,他就發號給城上的敵兵,大意是:為人民著想,我們今天就不打了,明天再來,等著瞧吧!可見他是對人多於對事 ,基本排除3號人可能性,更多是9號調停者。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李世民信任身邊的人,他能使上下臣民打成一片,以和諧的領導方式使整個朝廷氛圍士氣高昂,這就是9號的領導方式。其次,李世民謙遜,願意聽取朝廷的官史,職位不論高低,只要意見是對朝廷及社會有利的,他都會聽取。尤其,李世民願意接受別人的建議批評。從這一點看,其它性格類型人物是很難忍受別人的建議的,更何況是皇上!只有9號的謙遜特徵最有可能做到這一點。

在玄武門之變中,面對兄弟殘殺,有一點比較特殊的是,李世民勇敢、果斷的行動力。9號通常是猶豫不決的,而且主動性差一些,為什麼李世民能做到?一個不尋常的9號行為,也許是因為他是有8號的強勢霸氣羽翼吧!

李建成是李淵與竇氏之長子,大唐開國太子。隋朝大業十二年(西元616年),李建成奉李淵之命留在河東,結交大批能人志士。他對當時的形勢和李淵的處境十分瞭解,是李淵反隋建唐的重要參與者。

唐朝建立後李建成又多次率軍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斬與突厥勾結的劉黑闥,平定山東。李建成的功業並不亞于李世民,也決不是舊史書描寫的“建成殘忍,豈主申易之才,”而是有勇有謀的軍事統帥和出色的政治家。

西河之戰時期間,由於李淵缺乏穩固的根據地,四面是敵,再加上士兵缺乏訓練,軍事上不佔優勢,此次戰役是起兵後一次大戰。為了迅速攻取西河,李建成進行認真準備,周密部署:一是制訂軍法,整肅軍紀,提高軍隊戰鬥力,二是進行嚴密的戰役部署,李建成兵臨西河,親自察看地形,做好攻擊準備。三是與士兵同甘共苦,激發了士兵的勇氣。

李建成直率、寬簡、仁厚,還特別注重招攬人才,早在晉陽兵變之前就廣結天下才俊,為起兵做人才儲備。史載建成 “卑身下士”,能與人傾心相交。可見,李建成是典型的8號性格,是九型人格中的“統治者”,他們希望依靠自己的實力主宰一切,喜歡控制身邊的一切人和事。他們處於優勢時,毫不掩飾自己的王者風範。處於劣勢時,也常常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他們霸氣十足,有勇有謀,他們的人生信條是,一切聽我的。

8號人在安全的狀態下,也會向2號給予型靠近,當他感覺到身邊的人是安全的,就會變得不那麼強勢,願意給予,也容易被別人的關懷和靠近所深深打動。對於李世民奪取皇位繼承權的行為,李建成採取穩固其位,逐步削奪李世民權勢的策略並得到李淵的支持。李淵自己也為避免二子爭鬥採取了相應措施,但二人的努力均未能阻止李世民發動蓄謀已久的玄武門之變。死年三十八歲,五子一併遇害。

李世民繼位後為了安撫人心,於貞觀二年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諡“隱”,以禮改葬。貞觀十六年五月,又追贈建成皇太子稱號,史稱“隱太子”。

李元吉出生時,其母竇夫人厭惡他的長相,不願意撫養,命令家人將之拋棄。侍女陳善意偷偷將他抱回,秘密撫養,等李淵回家稟告了他,方才使得李元吉沒有夭折在繈褓之中。然而陳善意的善舉卻未得善報,後反而因事被李元吉命壯士拉死。

李元吉愛好打獵,裝載羅網的車子就有三十多輛,還放縱他身邊的人掠奪百姓的財物,境內的家禽家畜,幾乎被他們搶光。他站在大路中間放箭射人,觀賞人們躲避,作為娛樂。把兵卒分成左右兩方,做打仗遊戲,直到互相毆鬥砍殺,造成傷殘甚至死亡。夜晚敞開府門,到別人家裡公然幹些淫猥勾當。

武德六年(623年),李元吉聯合李建成算計李世民,分頭招募勇猛死士,收容逃亡罪犯。還勾結後宮妃嬪,挨個兒奉承,又重金賄賂中書令封倫作為幫兇。李世民曾經陪同高祖到齊王府,李元吉讓自己的護軍宇文寶潛伏在臥室,準備暗殺李世民。李建成擔心不能成功就制止了,李元吉氣憤地說:“只是為大哥著想而已,對我有什麼相干!”

李元吉有被遺棄的經歷,在心理上認知上認為外界是危險的,因此,他是典型的6號——懷疑主義者,他認為這個世界危機四伏,人心叵測,稍有不慎就會被人利用或者陷害,他害怕自己被孤立,被拋棄,並渴望得到他人保護。

同時,6號性格裡典型的局限點是多疑,因為6號人隨時感到不安全,對一切持懷疑態度,懷疑他人背後的動機,懷疑所處的環境不安全,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越是懷疑,越是導致拖延行動……

李元吉在整個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當然並不光彩,很多時候他也充當著挑撥離間的小人,但這更多似乎是出自忌恨。倒是李建成,聲色不動地反擊。

李淵也許看到三兄弟之間已到了“置之死地而後快”的地步,他對於骨肉殘殺肯定感到無比的驚訝、無奈、痛心。因而六十歲的李淵退居幕後,小心翼翼地過起了太上皇的生活,這也註定了這位太上皇的晚年生活,是淒慘而悲涼的……

李世民率兵襲殺過來,二人倉皇應戰,難免被動。李元吉張弓射李世民,但心裡慌張,他拉了幾次弓都沒有將弓弦拉滿。李世民躲過李元吉的冷箭,拉開弓箭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元吉見建成喪命,慌忙棄馬往樹林裡逃跑,李世民縱馬緊追,不巧樹枝掛住衣服,墜馬落地,元吉趁機用弓弦勒住李世民的脖子,危急時刻,尉遲敬德帶了七十名騎兵趕到,一陣亂箭把李元吉射下馬來。

李淵在宮中等著三個兒子,卻聽到外面亂成一片。正不知是怎麼回事,尉遲敬德已手持長矛帶著人馬湧了進來。他向李淵稟報說,李建成、李元吉陰謀作亂,已被秦王殺了,“秦王怕亂兵驚動皇上,特派我來護駕。”他又要李淵下令,讓太子宮和齊王府的護衛停止抵抗。 李淵大吃一驚!面對這樣的形勢,他只好順勢應變,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他又傳位給李世民,史稱唐太宗。

李世民出生時,父親李淵時任隋朝官員,母親是北周皇族竇氏。李世民4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對其父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童年時代的李世民聰明果斷,不拘小節,接受儒家教育,學習武術,擅長騎射。

李世民隨父多次出征,平服發生在今山西省內的各種叛亂和抗擊東突厥人的入侵。西元617年,李世民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李淵稱帝,改國號為唐,李世民進封秦王。

李世民很積極,很激進,而且個性張揚,因此很容易被誤判為3號人實幹者,但他在戰爭中展現了很多以人為本的行為,照顧平民百姓,所以很難令人信服他是3號人。李世民和李淵打天下時,軍隊兵臨西河城下,他命令軍隊把城門撞開,當他看到歸城的百姓一窩蜂湧進城裡,他就發號給城上的敵兵,大意是:為人民著想,我們今天就不打了,明天再來,等著瞧吧!可見他是對人多於對事 ,基本排除3號人可能性,更多是9號調停者。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李世民信任身邊的人,他能使上下臣民打成一片,以和諧的領導方式使整個朝廷氛圍士氣高昂,這就是9號的領導方式。其次,李世民謙遜,願意聽取朝廷的官史,職位不論高低,只要意見是對朝廷及社會有利的,他都會聽取。尤其,李世民願意接受別人的建議批評。從這一點看,其它性格類型人物是很難忍受別人的建議的,更何況是皇上!只有9號的謙遜特徵最有可能做到這一點。

在玄武門之變中,面對兄弟殘殺,有一點比較特殊的是,李世民勇敢、果斷的行動力。9號通常是猶豫不決的,而且主動性差一些,為什麼李世民能做到?一個不尋常的9號行為,也許是因為他是有8號的強勢霸氣羽翼吧!

李建成是李淵與竇氏之長子,大唐開國太子。隋朝大業十二年(西元616年),李建成奉李淵之命留在河東,結交大批能人志士。他對當時的形勢和李淵的處境十分瞭解,是李淵反隋建唐的重要參與者。

唐朝建立後李建成又多次率軍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斬與突厥勾結的劉黑闥,平定山東。李建成的功業並不亞于李世民,也決不是舊史書描寫的“建成殘忍,豈主申易之才,”而是有勇有謀的軍事統帥和出色的政治家。

西河之戰時期間,由於李淵缺乏穩固的根據地,四面是敵,再加上士兵缺乏訓練,軍事上不佔優勢,此次戰役是起兵後一次大戰。為了迅速攻取西河,李建成進行認真準備,周密部署:一是制訂軍法,整肅軍紀,提高軍隊戰鬥力,二是進行嚴密的戰役部署,李建成兵臨西河,親自察看地形,做好攻擊準備。三是與士兵同甘共苦,激發了士兵的勇氣。

李建成直率、寬簡、仁厚,還特別注重招攬人才,早在晉陽兵變之前就廣結天下才俊,為起兵做人才儲備。史載建成 “卑身下士”,能與人傾心相交。可見,李建成是典型的8號性格,是九型人格中的“統治者”,他們希望依靠自己的實力主宰一切,喜歡控制身邊的一切人和事。他們處於優勢時,毫不掩飾自己的王者風範。處於劣勢時,也常常在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他們霸氣十足,有勇有謀,他們的人生信條是,一切聽我的。

8號人在安全的狀態下,也會向2號給予型靠近,當他感覺到身邊的人是安全的,就會變得不那麼強勢,願意給予,也容易被別人的關懷和靠近所深深打動。對於李世民奪取皇位繼承權的行為,李建成採取穩固其位,逐步削奪李世民權勢的策略並得到李淵的支持。李淵自己也為避免二子爭鬥採取了相應措施,但二人的努力均未能阻止李世民發動蓄謀已久的玄武門之變。死年三十八歲,五子一併遇害。

李世民繼位後為了安撫人心,於貞觀二年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諡“隱”,以禮改葬。貞觀十六年五月,又追贈建成皇太子稱號,史稱“隱太子”。

李元吉出生時,其母竇夫人厭惡他的長相,不願意撫養,命令家人將之拋棄。侍女陳善意偷偷將他抱回,秘密撫養,等李淵回家稟告了他,方才使得李元吉沒有夭折在繈褓之中。然而陳善意的善舉卻未得善報,後反而因事被李元吉命壯士拉死。

李元吉愛好打獵,裝載羅網的車子就有三十多輛,還放縱他身邊的人掠奪百姓的財物,境內的家禽家畜,幾乎被他們搶光。他站在大路中間放箭射人,觀賞人們躲避,作為娛樂。把兵卒分成左右兩方,做打仗遊戲,直到互相毆鬥砍殺,造成傷殘甚至死亡。夜晚敞開府門,到別人家裡公然幹些淫猥勾當。

武德六年(623年),李元吉聯合李建成算計李世民,分頭招募勇猛死士,收容逃亡罪犯。還勾結後宮妃嬪,挨個兒奉承,又重金賄賂中書令封倫作為幫兇。李世民曾經陪同高祖到齊王府,李元吉讓自己的護軍宇文寶潛伏在臥室,準備暗殺李世民。李建成擔心不能成功就制止了,李元吉氣憤地說:“只是為大哥著想而已,對我有什麼相干!”

李元吉有被遺棄的經歷,在心理上認知上認為外界是危險的,因此,他是典型的6號——懷疑主義者,他認為這個世界危機四伏,人心叵測,稍有不慎就會被人利用或者陷害,他害怕自己被孤立,被拋棄,並渴望得到他人保護。

同時,6號性格裡典型的局限點是多疑,因為6號人隨時感到不安全,對一切持懷疑態度,懷疑他人背後的動機,懷疑所處的環境不安全,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越是懷疑,越是導致拖延行動……

李元吉在整個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當然並不光彩,很多時候他也充當著挑撥離間的小人,但這更多似乎是出自忌恨。倒是李建成,聲色不動地反擊。

李淵也許看到三兄弟之間已到了“置之死地而後快”的地步,他對於骨肉殘殺肯定感到無比的驚訝、無奈、痛心。因而六十歲的李淵退居幕後,小心翼翼地過起了太上皇的生活,這也註定了這位太上皇的晚年生活,是淒慘而悲涼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