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有美酒相伴的人生是快樂的

一次偶然的機會, 我在酒席上結識了一名黎族作家, 與他成了好友。 以酒為緣, 居然在短短的時間裡交上了本縣的幾位文人墨客。 週末, 總免不了要與他們結伴到這位黎族朋友家去喝上幾杯。 一碟花生米, 幾個小菜, 也喝得臉紅心跳, 道個海闊天空, 天南地北, 其樂融融。 以往很少喝酒的我, 每每那醇濃的酒液滑入心脾, 便從心底裡滋生出無限的愜意與滿足。 久而久之也就染上了羞於啟齒的癖好——嗜酒, 時有因酒而失態, 酒醒後又總要捫心自責, 暗下決心與酒“絕情”, 但終不成功。 為此, 我真恨透了酒。

其實, 酒是功不可沒、情之所至的, 它幾乎同中華民族的文明時代一起誕生。 自從畜牧業和種植業形成, 人類歷史上有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 穀物有了豐餘, 也就釀造其精華成了酒。 從此, 祭祀神靈要酒, 慶祝豐收要酒, 治水驅寒要酒, 部族之間的廝殺征戰或睦鄰聯誼也要酒。

試想, 在“北風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的冷凍氛圍中, 怎能沒有“中軍置酒”?在黃雲蕭索的邊塞, 從龜茲的器樂幻變出上林的繁華, 怎能少了“美酒一杯”?唐朝詩人王翰的《涼州詞》, 四句有三句說的是酒:晶瑩澄澈的夜光杯裡盛滿了酒;哀怨淒涼的琵琵曲勸進著酒;披掛上陣慷慨悲歌乃至醉臥沙場, 餞行壯膽的還是酒。 是酒賦予殘酷的廝殺征戰以詩情畫意, 是酒奠立了今日統一的多民族團結和睦的共和國。 長征途中的劉伯承將軍, 不是曾和彝族兄弟交懷共飲雞血酒嗎?當年, 紅色黎人王國興派出的代表找到了瓊崖縱隊, 與瓊縱的代表盟誓後, 大家不是破指擠血, 和著雞血酒, 一飲而盡嗎?

武夫愛酒,

文人也愛酒, 酒為多少文人墨客提供了靈感——“竹林七賢”的阮籍才高八斗嗜酒如命;“詩仙”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 其豪邁綺麗的想像, 很大一部分是美酒所賜。 至於蒼顏白髮的醉翁被貶, 仍能“觥籌交錯”、與民同樂, 這該是飲酒的最高境界吧?

酒, 不僅達官貴人需要它,

尋常百姓家也需要它。 有朋自遠方來, 拿出本地出產的好酒好菜為其洗塵, 不亦樂乎。 今天, 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 不僅物質生活要富裕, 活得氣派, 而且精神生活要充實, 活得瀟灑, 這些都離不開酒。 酒能發揮其全方位、多層次的作用。 怪不得一位旅遊城市的市領導說, 酒能出生產力。 這話或許言過其實, 但試想, 如果沒有酒, 單是迎賓待客都成了問題。 每想及此, 嗜酒之羞也便有了依託似的, 徹底戒酒的決心也就動搖了, 酒情也就一直延續。

有美酒相伴的人生是快樂的。 其實, 人生何嘗不是一杯佳釀?如意時, 芳樽恐淺;失意時, 舉杯邀月。 不過千萬別忘:酒是具有水的外形火的性格的精靈, 它會使你豪情滿杯, 也會偷走你的理性。

聰明的人能淺斟低吟, 而愚蠢的人卻暴飲狂歡。 因而, 飲酒需有節制, 切不可因酒失態, 更別忘了舔舐傷口, 繼續趕路。 有理智的喝吧, 讓那釅釅的感覺點綴生活中單調的日子, 振奮起萬丈豪情, 迎接新生活的挑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