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朝歷史: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

炎漢開國

參見:秦末農民起義、楚漢之爭

漢高祖劉邦是沛豐邑中陽裡人, 平時不參加農業勞動。 到青年時代, 秦始皇已統一中國, 他當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長, 並與郡縣小吏關係非常密切。 劉邦在生活上有失檢點, 但他為人仗義, 胸懷大志, 待人寬厚, 能孚眾望。 秦二世元年(前209), 秦末農民起義爆發。 劉邦也在家鄉沛縣起兵, 稱沛公。 後加入項氏叔侄的反秦義軍。 前207年, 劉邦率部攻入關中, 秦王子嬰降, 秦亡。 秦朝滅亡以後, 前206年, 項羽封劉邦為漢王, 後來項羽和劉邦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 劉邦在手下蕭何、韓信、張良等人的輔助下,

在垓下之戰打敗了項羽, 於前202年在定陶正式稱皇帝, 仍用“漢”號, 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休養生息

參見:布衣將相、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呂後專權、諸呂之亂

劉邦登基後, 採用叔孫通的建議, 恢復禮法, 設三公和九卿, 任蕭何為丞相, 採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休養生息的黃老政策。 鼓勵生產, 輕徭薄賦。 在政治上, 則先分封功臣韓信、彭越、英布等為王, 等到政權穩固, 為了防止反叛和鞏固皇權穩定則又以種種罪名取消他們的王爵, 或貶或殺, 改封劉氏宗親為王, 訂立了“非劉氏而王者, 天下共擊之”的誓言。 此時, 由於歷經多年動亂, 國力較弱, 而漢高祖劉邦在攻打匈奴時, 曾被匈奴冒頓單于圍困于白登, 即白登之圍事件,

從此以後, 漢朝採用和親政策, 以婚姻和財寶換取帝國和平, 於是, 漢朝初期並沒有什麼戰事, 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劉邦死後, 劉盈繼位, 即漢惠帝, 但是在此期間, 實際是呂後稱制。 呂後尊劉邦遺囑用曹參為丞相, 蕭規曹隨, 沿用漢高祖劉邦的黃老政治的政策, 達到了“政不出房戶, 天下晏然”的效果, 為史家所稱道, 但呂後同時又任用外戚, 壓制功臣, 釀成“諸呂之亂”。

參見:文景之治、七國之亂、南越國

呂後死後, 諸呂之亂被以周勃為領袖的大臣剷除, 眾臣迎立漢文帝。 在漢文帝的皇后竇漪房的影響下文帝和兒子漢景帝即位期間, 繼續採取黃老無為而治的手段, 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 恩威並施, 恢復了多年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

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雖然漢景帝時期發生了此時期唯一的動亂—“七國之亂”, 但是僅經歷三個月便為周亞夫、欒布所平定, 並未對漢朝帶來實質影響。 這段時期, 匈奴雖然幾次入寇中原, 但大多數時間裡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 漢朝方面則不斷積蓄國力, 透過一系列措施來積極備戰。 這一時期史稱“文景之治”, 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第一個治世, 被後世歷史學家稱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