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電動摩托車即將取代燃油車,沒了發動機的轟鳴,還騎麼

說到內燃機, 我們總有那一些熱情與感性, 對於排氣管與汽缸交織傳達的餘音繞梁, 以及那關於離合器與變速箱如何令人魂牽夢縈。

但世代更迭, 電動世代的來臨更是勢在必行, 目前, 其實早已有許多技術純熟且在市場上行之有年的電動重機, 在新興能源未來願景的戰駒中, 他們有如舊瓶裝新酒一般的換上電動馬達, 然而面對這電動化的浪潮, 你是否依然有著那熱血的二輪魂呢?

風馳電掣的加州閃電 LIGHTING LS-218

首以IPM水冷馬達創造出驕傲的200匹馬力與相當於2000cc自然進氣引擎的23.2kgf/m的恐怖扭力, 極速成績正如其218之名, 218英哩的實力與來自美國加州的LIGHTING LS-218, 即便在懸吊、制動以及車架上都朝向追求極致輕量化為目標在製造, 不過因為電池重量較重的先天因素, 與現行跑車相比LS-218的225kg是稍微來得重了些, 不過這一點也無損LIGHTING LS-218在鹽湖以時速218英哩(約350km/hr)成為紀錄保持人那不敗金身的輝煌。

廠車候選人 ENERGICA Ego

一如去年所發佈令人期待又興奮的消息, Ego即將成為未來電動GP「Moto-e World Cup」的原生車型, 這台可說是來自義大利的ENERGICA帶著旗下F1與利曼的頂級工程師群一手打造的心血結晶。 雖然馬力不如LIGHTING LS-218那般狂暴野蠻, 但Ego依然也有145匹最大馬力輸出, 加上電動馬達的特性, 讓200牛頓米的可怕扭力從1至4,700轉時都能夠穩定放送。 而相較於LIGHTING的美型優雅, Ego在車體設計上就明顯的將義式風情的創意豪邁揮灑, 車頭顯眼的外露式魚眼頭燈以及後懸吊有別于現行跑車的位置設計, 再加上少了排氣管的後搖臂裸露的更是美的令人不忍移開視線。

少了內燃機那熟悉又親切的轟隆運轉, 取而代之的則是高轉速時如同噴射機般的馬達高頻尖叫, 這就是專屬於電動車沉默的熱血。

街車身, 廠車魂 ENERGICA Eva

運動街車挾著不輸跑車的動力與更親切的騎乘姿勢,

自然受到更多騎士青睞。 諸如在日系YAMAHA MT家族的黑暗和風、SUZUKI則直接拿GSX-R的引擎裝在GSX-S街車上的霸氣、KAWASAKI的兇猛Z系列與HONDA不敗的CB車系, 更不用說系出名門的BMW與DUCATI、APRILIA等歐系品牌, 旗下街車名稱相信你信手就能拈來。

而電動車亦然, ENERGICA當然不可能放過自己這擁有145匹馬力的動力單元, 褪下Ego的整流罩, 在動力完全保留的情況之下推出了街車版本的Eva, 同樣有著向外星人般的外露式於眼頭燈, 紅色的車架也展露無疑, 並有著較高的手把高度, 另外ENERGICA在街車版本的Eva上配置鋼絲框這點就真的把街車的味道完全的給抓了回來。

電動車也復古 ENERGICA Esse Esse 9

對於復古街車也是二輪摩托車中的不敗選項,從HONDA CB與TRIUMPH Boniville車系或是國產三陽的SB/SB CR車系等,這種圓燈高把街車永遠不會退流行。ENERGICA將入門版本108匹馬力的馬達裝在Esse Esse 9那重達270公斤的身軀上一點也不顯笨拙,與內燃機的概念不同,電動的Esse Esse 9以強大的180牛頓/米,轉速揚起的瞬間,讓無刷馬達的高頻顛覆你對於所謂復古街車該有的溫和表現。

美式平價街車 ZERO S / SR

美制電動摩托車中,LIGHTING那極度誇張的動力輸出,當然,價格也是無庸置疑的極度誇張。而同樣來自美國的ZERO則走出了不同的路線,以運動街車樣貌問世的ZERO S與性能版本的SR,在「僅有」54匹馬力與92牛頓米的扭力資料之下對於市區通勤用戶以足敷使用,而在車身設計以大眾較熟悉的運動線條與有棱有角的單燈造型來詮釋,但相較於上述幾位老大哥,ZERO家族在車重方面則是有顯著的表現,與現行的中量級街車相仿的180kg在電動重機界可謂輕量中的佼佼者,雖馬力資料不如義式的狂傲,但ZERO以較為實惠的價格與平順的操駕特性主打「黃牌級距」客群的芳心。

綜觀目前市面上較為大眾所知的電動重機,馬力與現行的內燃機車款不相上下,但扭力表現卻輕輕鬆松達到2.0升NA引擎汽車的可怕等級,但以臺灣市場而言,電動車多半還是以短程代步通勤為主流,我們相信要讓喜愛內燃機大型重型機車的愛好者,一時半刻就接受少了離合器與排氣聲浪的電動車可能性著實不高,但這些已經上市的車款也能夠先讓我們觀察目前的世界潮流與趨勢,在未來寂靜的巔峰之戰Moto-E舉行之後,對於電動車發展會朝向何種地步誰也說不準。在否定新能源車款之前,不如我們一起來期待未來吧!

電動車也復古 ENERGICA Esse Esse 9

對於復古街車也是二輪摩托車中的不敗選項,從HONDA CB與TRIUMPH Boniville車系或是國產三陽的SB/SB CR車系等,這種圓燈高把街車永遠不會退流行。ENERGICA將入門版本108匹馬力的馬達裝在Esse Esse 9那重達270公斤的身軀上一點也不顯笨拙,與內燃機的概念不同,電動的Esse Esse 9以強大的180牛頓/米,轉速揚起的瞬間,讓無刷馬達的高頻顛覆你對於所謂復古街車該有的溫和表現。

美式平價街車 ZERO S / SR

美制電動摩托車中,LIGHTING那極度誇張的動力輸出,當然,價格也是無庸置疑的極度誇張。而同樣來自美國的ZERO則走出了不同的路線,以運動街車樣貌問世的ZERO S與性能版本的SR,在「僅有」54匹馬力與92牛頓米的扭力資料之下對於市區通勤用戶以足敷使用,而在車身設計以大眾較熟悉的運動線條與有棱有角的單燈造型來詮釋,但相較於上述幾位老大哥,ZERO家族在車重方面則是有顯著的表現,與現行的中量級街車相仿的180kg在電動重機界可謂輕量中的佼佼者,雖馬力資料不如義式的狂傲,但ZERO以較為實惠的價格與平順的操駕特性主打「黃牌級距」客群的芳心。

綜觀目前市面上較為大眾所知的電動重機,馬力與現行的內燃機車款不相上下,但扭力表現卻輕輕鬆松達到2.0升NA引擎汽車的可怕等級,但以臺灣市場而言,電動車多半還是以短程代步通勤為主流,我們相信要讓喜愛內燃機大型重型機車的愛好者,一時半刻就接受少了離合器與排氣聲浪的電動車可能性著實不高,但這些已經上市的車款也能夠先讓我們觀察目前的世界潮流與趨勢,在未來寂靜的巔峰之戰Moto-E舉行之後,對於電動車發展會朝向何種地步誰也說不準。在否定新能源車款之前,不如我們一起來期待未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