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創辦農民夜校普及新知 涼山新風氣鼓足致富信心

核心閱讀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一個有52.88萬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11.9%的深度貧困地區, 如何走上脫貧路?扶志, 引導彝族同胞增強脫貧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扶智, 改善教育條件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移風易俗, 使得貧困戶養成文明習慣、融入現代生活。 三招齊下, 幫助涼山既告別物質貧困, 也遠離精神貧困。

鋼梯修好了、電通了、4G信號覆蓋了、農家樂開業了……一年多來, 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勒爾村勒爾社, 這個被外界稱為“懸崖村”的地方發生了很多變化。 最大的變化是這裡的村民致富信心被點燃了,

幹勁一個比一個大。

第一個農家樂業主莫沙拉洛家得到了涼山州商業銀行的20萬元扶貧貸款的授信額度。 而擅長攀岩的莫沙拉博被旅遊公司相中, 從放羊娃變身旅遊嚮導, 月收入3000餘元, 目前在西昌學習開車。

近年來, 四川省和涼山州堅持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 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移風易俗根治“精神貧困”, 協調推進“物質脫貧”和“精神脫貧”, 教育引導群眾用勤勞的雙手改變落後面貌、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將貧困戶適齡勞動力輪訓一遍

“‘懸崖村’曾面臨的困境, 是涼山深度貧困的縮影。 ”四川省扶貧移民局負責人介紹, 全州11個民族聚居縣均為國貧縣, 占全省總數的1/3;集中連片貧困地區4.16萬平方公里,

占全州總面積的68.9%。 貧困人口52.88萬人, 貧困發生率11.9%。

面對涼山州的深度貧困, 四川省委、省政府已連續開出藥方。 2014年4月25日, 《大小涼山彝區“十項扶貧工程”總體方案》印發, 瞄向彝家新寨建設、教育扶貧提升、現代文明普及等突出問題精准發力。 僅一年多後, 省裡再次出臺17條具體支持政策措施, 強化造血功能。 “目前, 省級財政已累計落實資金121.22億元。 ”省扶貧移民局負責人表示。

去年, 涼山州借鑒小涼山彝區“勞動收入獎勵計畫”, 創新深度貧困地區激勵引導機制, 在全州2072個貧困村開展“以購代捐”活動, 使扶貧幫扶從傳統輸血向持續造血轉變。

昭覺縣特布洛鄉谷莫村有141戶570人, 其中貧困戶32戶134人, 屬建檔立卡貧困村。

經州政府牽線, 廣東南海小農丁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與谷莫村簽訂了“以購代捐”農產品購銷協議。 駐村工作組通過“以獎代補”“以購代捐”的形式, 大力發展閹雞產業, 為谷莫村短期發展注入活力。 2017年出欄閹雞3000只, 實現產值45萬元, 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村民俄底曲西算了一筆賬, “政府幫我們聯繫好買主, 1只雞市價在150元左右, 僅這一項今年我家就可以收入3000元左右。 以後, 按一年養三批次、每批次養20只算, 一年可以賣60只閹雞, 就有9000多元的收入。 ”

“培訓1人、改變1家、脫貧1戶”, 涼山州依託縣委黨校三年內將12.73萬名貧困戶適齡勞動力輪訓一遍, 培養新型農民。 涼山州創辦“農民夜校”3745所, 組織群眾學漢語、學政策、學法律、學技能, 幫助算清政策賬、收入帳,

由“要我脫貧”轉變成“我要脫貧”, 依靠勤勞的雙手創造小康幸福生活。

“抓住走出大山的機會, 才有告別貧困的希望”

前不久, 省委某部門一位領導到涼山州調研, 發現貧困戶家的桌椅板凳和衣櫃都是鐵皮的, 這讓他很好奇。 後來才得知, 以前為了改善困難群眾生活狀況, 政府給他們配的都是木制傢俱, 結果天一冷都被老鄉烤火燒了。

這樣的怪事還不少, 比如捐贈的洗衣機, 老鄉沒有用來洗衣服, 而是當容器裝東西了。

事後他分析, 涼山是我國典型的“直過民族”特困地區, “曾經一步跨千年, 而今跑步奔小康”, 經歷了幾千年奴隸制社會之後, 大涼山彝族同胞在新中國短短幾十年間經歷巨大變遷, 社會發育不全, 物質生活雖然接觸到了現代社會,

精神生活還沒有融入現代文明。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 涼山州把教育扶貧作為治本之策, “砸鍋賣鐵”改善辦學條件, 全面落實民族地區15年免費教育, 創辦“一村一幼”幼教點3070個、招收幼兒11.5萬名, 幫助彝區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習慣, 過好“語言關”,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舉債24億元新建鄉鎮幼稚園450所, 改擴建寄宿制學校475所、新建158所, 學前教育毛入學率及小學、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分別達83.35%、99.54%、93.17%;3047名彝區“9+3”職業教育畢業生實現就業。

畢業于成都鐵路衛校的杜基布池是涼山首批“9+3”免費教育計畫學生之一, 目前留校負責“9+3”工作。 “抓住走出大山的機會, 才有告別貧困的希望。 ”杜基布池說, 教育有助於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消除陳規陋習, 從洗臉洗腳坐板凳做起

“兩個叔叔過世時,我殺了幾十頭牛羊,兩萬多元欠債現在也沒還上。”金陽縣馬依足鄉馬依足村貧困戶賈巴日者至今還後悔。受傳統文化影響,涼山貧困地區群眾“養豬過年、養羊禦寒、養雞換鹽巴錢”的輕商觀念,“以酒當茶、殺牲待客、好要面子”的傳統習俗,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尚未消除。

精神貧困是一大頑疾。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曾痛陳窮根,貧困群眾觀念落後、幹部工作能力不夠,都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攔路虎。涼山不僅要解決“物質貧困”,更要下決心解決“精神貧困”。改變落後傳統習慣是一場艱巨的思想革命,移風易俗融入現代生活絕非一日之功。

涼山堅持教育與引導並舉,以“板凳工程”為切入點,引導群眾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鋪、不用鍋莊用灶台,從“五洗”做起,養成現代文明習慣。

普格縣特補鄉特補乃烏村是四川省某公司精准扶貧暨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定點幫扶村,全村轄有6個村民小組,307戶1122人,其中,貧困建卡戶63戶216人,村民均為彝族。自2016年3月以來,在該公司的幫扶下,村民“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的條件已基本形成,也在慢慢克服“歷史遺留問題”,逐漸形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氛圍。

村民莫日聰家裡5口人,之前經濟收入一直較低,近幾年種烤煙,家裡攢了一點錢。按照標準,他得到了3.5萬元的建房補助,住進了樓房。現在生活過得好一些了,習慣也在改變。以前妻子蹲在地上做飯,大家圍著火在地上吃飯;現在改用灶台做飯,一家人上桌吃飯。今年以來,村裡開展“五洗工程”(洗臉、洗腳、洗碗、洗衣、洗澡),莫日聰家的習慣也慢慢改變,家裡人衣著更整潔,臉上乾乾淨淨。

向陳規陋習宣戰,昭覺實施的“五項革命”,首先針對的就是紅白事。普格縣東山鄉的《村規民約》第九條規定:“喪事宰牛不超過10頭,喜事殺豬不超過15頭,鄰里之間紅白喜事禮尚往來不准超過200元。”

涼山全面開展“四好”村、“四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引導群眾主動移風易俗,摒棄陳規陋習,培育新風正氣。今年1月,四川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命名首批“四好”村1481個,涼山占了76個。

從洗臉洗腳坐板凳做起

“兩個叔叔過世時,我殺了幾十頭牛羊,兩萬多元欠債現在也沒還上。”金陽縣馬依足鄉馬依足村貧困戶賈巴日者至今還後悔。受傳統文化影響,涼山貧困地區群眾“養豬過年、養羊禦寒、養雞換鹽巴錢”的輕商觀念,“以酒當茶、殺牲待客、好要面子”的傳統習俗,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尚未消除。

精神貧困是一大頑疾。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曾痛陳窮根,貧困群眾觀念落後、幹部工作能力不夠,都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攔路虎。涼山不僅要解決“物質貧困”,更要下決心解決“精神貧困”。改變落後傳統習慣是一場艱巨的思想革命,移風易俗融入現代生活絕非一日之功。

涼山堅持教育與引導並舉,以“板凳工程”為切入點,引導群眾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鋪、不用鍋莊用灶台,從“五洗”做起,養成現代文明習慣。

普格縣特補鄉特補乃烏村是四川省某公司精准扶貧暨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定點幫扶村,全村轄有6個村民小組,307戶1122人,其中,貧困建卡戶63戶216人,村民均為彝族。自2016年3月以來,在該公司的幫扶下,村民“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的條件已基本形成,也在慢慢克服“歷史遺留問題”,逐漸形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氛圍。

村民莫日聰家裡5口人,之前經濟收入一直較低,近幾年種烤煙,家裡攢了一點錢。按照標準,他得到了3.5萬元的建房補助,住進了樓房。現在生活過得好一些了,習慣也在改變。以前妻子蹲在地上做飯,大家圍著火在地上吃飯;現在改用灶台做飯,一家人上桌吃飯。今年以來,村裡開展“五洗工程”(洗臉、洗腳、洗碗、洗衣、洗澡),莫日聰家的習慣也慢慢改變,家裡人衣著更整潔,臉上乾乾淨淨。

向陳規陋習宣戰,昭覺實施的“五項革命”,首先針對的就是紅白事。普格縣東山鄉的《村規民約》第九條規定:“喪事宰牛不超過10頭,喜事殺豬不超過15頭,鄰里之間紅白喜事禮尚往來不准超過200元。”

涼山全面開展“四好”村、“四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引導群眾主動移風易俗,摒棄陳規陋習,培育新風正氣。今年1月,四川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命名首批“四好”村1481個,涼山占了76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