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福建人帶回的番薯,創造了封建社會最後的輝煌

明宣宗朱瞻基下令停止下西洋的活動以後, 封建社會, 曾經遊弋稱雄海上的中國商船, 幾乎消失了。 明清兩朝, 雖然仍舊有官方組織的海洋貿易, 但是“寸板不下海”的命令, 仍舊被民間嚴格遵守著。
出於對遍地黃金東方的嚮往, 歐洲人進行了新航路的開闢。 美洲被發現, 大洋洲被發現, 原本支離破碎的世界逐漸形成了一個整體, 地球的輪廓, 在西方繪圖人的手中, 漸漸清晰起來。

雖然當時的中國沒有加入到航海的隊伍中, 但是新航路的開闢, 還是對中國產生了巨大影響。 西班牙在美洲瘋狂掠奪的黃金白銀, 幾乎全都因為茶葉、絲綢和瓷器的貿易而流入中國, 並不太產金銀的中國, 被西方稱作“白銀帝國”。

然而, 有一樣非常不起眼的東西, 卻對中國產生了比黃金白銀更大的影響——紅薯。
紅薯原本生長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 西班牙殖民者摧毀了古老的印加帝國的同時, 將甜美的紅薯帶回了馬德里, 獻給了西班牙女王。

之後, 紅薯隨著西班牙的殖民擴張, 在呂宋等地廣泛種植。 明朝萬曆年間, 福建華僑陳振龍, 在呂宋嘗到了甜美的紅薯, 想帶回國內種植。 然而當時, 紅薯是嚴禁被攜帶出去的。 陳振龍切下了一些紅薯藤, 塗抹上泥巴纏在船繩上, 帶回了明朝。
雖然江山易主, 但是潑皮的紅薯, 卻在中國大江南北廣泛種植, 迅速推廣開來。

由於紅薯非常容易成活, 而且不用費心照顧就能夠生長出大量的可食用塊根, 所以深受歡迎。 在缺乏耕地或者條件不好的山區, 紅薯使大量人口得以生存。


中國古代的人口, 直到宋朝時代才超越1億人, 因為戰爭等, 明朝人口又下降到7500萬左右, 然而到了清朝, 人口開始出現爆炸性增長, 乾隆年間人口已經逼近驚人的3億人, 到晚清已經超過4億人, 占當時全球總人口的30%以上。

在工業革命尚未成熟之前的世界,人口就意味著生產力。康熙、雍正與乾隆三朝,番薯的種植與“攤丁入畝”政策的實施,新生人口呈幾何式上升,這個江河日下的帝國,依舊佔據了當時整個世界40%的經濟總量,比整個歐洲的總和還要多,中國迎來了封建社會最後一抹迴光返照的輝煌——“康乾盛世”。

嚴正聲明:原創文章頭條首發,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抄襲。

在工業革命尚未成熟之前的世界,人口就意味著生產力。康熙、雍正與乾隆三朝,番薯的種植與“攤丁入畝”政策的實施,新生人口呈幾何式上升,這個江河日下的帝國,依舊佔據了當時整個世界40%的經濟總量,比整個歐洲的總和還要多,中國迎來了封建社會最後一抹迴光返照的輝煌——“康乾盛世”。

嚴正聲明:原創文章頭條首發,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抄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