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手機寒冬已至?為啥華為增長,vivo和OPPO卻大幅下降

今日, 全球技術分析公司Canalys發佈的一份手機統計報告顯示, 2017年國內手機市場年首次出現總出貨量下滑的情況, 較2016年下跌4%, 達到4.59億台。 其中, 華為出貨量增長了9%, 超過2400萬部。 OPPO和vivo的出貨量則分別下降了16%和7%, 達到1900萬部和1700萬部。

國內手機市場猶如一塊“肥肉”, 國產品牌眾多, 國外品牌強勢, 優勝劣汰每年都在上演。 回顧國內手機品牌一年的表現, 華為展開多品牌戰略, 互聯網品牌榮耀依靠性價比優勢與小米一較高下。 針對OPPO和vivo的Nova品牌主打外觀設計, 搶奪女性用戶。 mate系和P系成功突圍高端市場被消費者認可, 具有與三星蘋果競爭的實力。 華為在2017年兼顧多品牌, 發力高中低端市場, 即使在寒冬中也依然保持著增長勢頭。

雖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市場, 但2017年, 增長最快的智慧手機市場卻是中東歐和拉丁美洲地區, 銷售量均增長9%, 銷售額分別增長26%和19%。 而中國智慧手機市場這些年增速逐漸放緩甚至下滑, 國產手機廠商開始將目光對準東南亞市場。 vivo、OPPO和小米就是最先在印度市場站穩腳跟的三大國產品牌。 進入印度市場第三年, 三個品牌的總銷售額均大幅增長。 其中vivo約增長6倍, 小米和OPPO的銷售額增長近8倍。

出海雖好, 競爭猶在, 2017年小米與印度零售商合作, 建設小米之家, 對vivo與OPPO的線下銷售模式產生了衝擊。 2017年第四季度, 小米在印度的出貨量首次超過三星奪得第一名。 小米這些年逐漸將眼光放到國外市場, 雖然第四季小米在國內市場的增幅出現下滑, 但2017年第四季度的全球市場的出貨量卻依然保持增長態勢。

對比之下, OPPO和vivo在國內一向以廣告行銷和管道銷售為主, 主打中低端市場。 單2017年OPPO就邀請了9位代言人, vivo則有5位代言人, 它們是代言人最多的兩家廠商。 顯然這樣的模式已經不能與其他品牌抗衡了, OPPO和vivo必須改變高價低配的現狀, 向小米和榮耀的性價比看齊。 而作為排名靠前的手機品牌, OPPO和vivo雖然在中低端市場有優勢, 但沒有高端手機品牌依然不是生存的長久之計。

另外, 中國智慧手機市場此次首次下滑, 打破了8年的連續增長。 顯然, 國內手機市場已經從“更新換代”走向“停滯”。 智慧手機的更新換代週期正在變長, 預計已經達到26.8個月, 新的創意和技術是當下的突破點, 5G手機與折疊手機就是新的轉折。

誰先成功, 誰就是新時代的領軍人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