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宜家創始人:只有改變大多數普通人生活的人,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人

這是新消費內參第201期文章

作者 | 龍貓君

編輯 | 王君

新消費導讀

2018年1月28日, 對於整個家居業來說是讓人悲傷的一天。 著名的家居品牌宜家家居創始人,

英格瓦·坎普拉德去世, 終年91歲。

對於我們來說, 這位節儉的億萬富翁的故事可能離我們很遠。 但對於每一個個體而言, 他所創立的宜家品牌卻離我們很近, 實實在在的改變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所以, 作為一枚簡單的新消費創業者, 我們試圖從他過去的簡單經歷以及他留下的那些語錄中尋找到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

這或許是一種最好的緬懷和致敬, 那就是把他的品牌精神傳達給更多人。

5歲的小商人

1926年, 英格瓦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南部一個叫艾姆赫特的小村落。 他祖上是德國人, 後來移民瑞典。 他的祖父是個農場主, 因經營不善而開槍自殺。 父親也不怎麼會經營。 但英格瓦從小就有做生意的天份。

後來, 他的生意範圍不斷擴大, 他賣過聖誕卡, 他還騎著自行車到處兜售自己抓來的魚。 11歲那年, 他做成了一筆大買賣, 他賣掉了一批花種。 他把賺來的錢買了賽車和打字機, 那以後, 他簡直是迷上了銷售這個行當。 他曾用父親給的錢和銀行匯票去進貨, 賣掉500枝巴黎鋼筆。 他上高中時, 床底下放了一個紙箱, 裡面塞滿了他的“貨物”:皮帶、皮夾子、手錶、鋼筆……

1943年, 英格瓦已經17歲了, 父親對兒子十分瞭解, 決定送給他一份特殊的畢業禮物, 就是幫助他創建自己的公司。 就這樣, 宜家(IKEA)誕生了, “I”代表英格瓦, “K”代表坎普拉德, “E”代表艾姆赫特, “A”是自己所在村莊的名字——阿根納瑞德。

宜家起初銷售鋼筆、皮夾子、畫框、裝飾性桌布、手錶、珠寶以及尼龍襪等。

只要英格瓦能夠想到的低價格產品, 他就去經營。 對這個17歲孩子開的公司, 誰都沒有在意, 只是把它當成了孩子的一個玩意, 但是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 後來的宜家竟成了全球知名企業。

可以說英格瓦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已經開始展露出卓越的經商天賦, 下面我們將會分享關於宜家這位創始人有趣的一些經歷和觀點。

坎普拉德的經營與管理的藝術

坎普拉德認為:“真正的宜家精神, 是由我們的熱忱, 我們持之以恆的創新精神, 我們的成本意識, 我們承擔責任和樂於助人的願望, 我們的敬業精神, 以及我們簡潔的行為所構成的。 ”

經營理念有了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將理念能貫穿到具體的實踐之中,

基於這個理論基礎, 坎普拉德進行了非常重要的三個行為:

1、平民風格與大眾家居

既然要改變的是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 那麼如何走平價和平民路線就很重要了。 所以他在很早的時候就將自己的奮鬥目標確定為了為大眾創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 提供種類繁多、美觀實用、老百姓買得起的家居用品, 所以坎普拉德說, 我認為一種好的傢俱產品, 其價格應該使錢包不是太癟但也不是太鼓的中產階級不僅喜歡而且能夠承受得起。 從市場情況來看, 我認為我已實現了這個目標。 ”

所以要想實現這個目標, 還需要做的事情是去優化產品的成本, 這中間坎普拉德對傳統的家居模式進行了革新也就有了下面第二個行為,

低價策略, 把自己的顧客變成合作夥伴。

2 、把自己的顧客變成合作夥伴

顧客自己動手、自己運輸和自己組裝來換取產品的低價格。 宜家試圖帶給消費者一種感受——可以在這裡買到不可思議的便宜貨, 按照宜家的說法叫作“窒息貨”(breath-taking items)。 這是宜家的商業模式的一部分, 為整個商場製造出一層物美價廉的光環。

要知道, 在中國市場, 有些商品價格之低令人咋舌——宜家脆皮冰淇淋僅售人民幣1元。 為了保證低價, 80%中國市場銷售的宜家產品都是當地生產的, 以減少運輸費用。

執著于成本控制, 宜家總是能把商品價格壓低。 有時, 它不會給桌子底部上漆, 因為反正沒人會在意。 在人力資源方面, 宜家也是出了名的摳門, 那些過去由銷售商幹的活,現在得由消費者自己動手。

3 、堅持不上市被資本所裹挾

宜家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坎普拉德沒有退休之前,一切由他說了算。他從不希望自己的公司進入股市,不願意接受股東們的控制。他覺得既然公司不缺錢,就沒有必要上市自找麻煩。

或許這樣跟他所提倡的家文化有很大關係,他一直強調公司就是家,家就是公司。這種樸素的經營哲學倒是跟中國很多公司文化很接近的。

而上面的三個哲學邏輯,可能保證了宜家這家公司的理念、行動和智慧不至於被執行變形。

天問:中國為什麼沒有宜家?

看到這裡所有人都會有一個天問,為什麼宜家這麼優秀的企業在中國攻城掠地,而中國的本土卻沒有一家能夠學習或者超越宜家這樣優秀的企業呢?

關於這個問題,龍貓君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到過:

事實上中國企業的製造生產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向前探一步走向品牌端卻是一個長久之痛,幾乎所有人都曾經討論過微笑曲線的問題,作為製造業很顯然是處於微笑曲線下端的。

我想進一步的擴展同類型問題,為什麼中國是世界健身器材製造業大國,但中國卻也沒有誕生頂級的健身器材品牌?

為什麼中國是寵物用品外貿出口大國,但為什麼中國的寵物食品市場卻依然被洋品牌所佔據。

相信很多人都會問過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依然可以拋向傢俱製造業。

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也在服裝產業鏈裡出現過,龍貓君的一個做柔性服裝供應鏈的朋友想要重新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尋找一家可以滿足服裝小批量製造的工廠,但這個需求在服裝產業外貿危機爆發之前是幾乎無解的,因為沒有人會去製造這樣的小批量訂單,而這兩年這個口子終於被穿透了一個口子,就是閒置的機器也終於願意開始接小批量單子了。

所以,總結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內在前置做品牌動力不足,慣性力量向前探太困難了。對於很多製造業工廠而言,每年只在產業鏈環節中穩定很熟練通過外包承接一兩個客戶就可以讓自己的活的很好,而如果自己去做品牌的冒險太大了,除非危機的倒逼。

這也讓製造業企業們動力機制實在不高,同時長久以來的成產端的滋潤已經讓他們遺忘了品牌這件事和優化自己綜合製造能力的打算。

如果不是因為整個歐洲經濟的不景氣,估計很多外貿企業依然不會有嘗試向國內消費品做品牌的想法和打算,所以,問你一個問題:如果是你選擇在慣性下做一個雖然在產業鏈下游穩定收入風險低的環節,還是貿然進入上游而需要投入大量的風險還不一定有清晰回報的產業呢?我相信很多人選擇前者,畢竟所有是不願意在一件事沒有確定之前去貿然歷險的。

除了製造業企業自身的轉型慣性之外,過高和過難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和學習成本也是製造業企業不願意付出的成本精力。

宜家作為物流倉儲一體的品牌公司,在對庫存的容忍度和供應鏈全球採購能力上的學習經驗曲線領先度是一般製造業企業難以企及的。

去年12月份,我去見了一位從事家居生活方式品牌的創始人,由於整個家居生活方式產品SKU眾多,在這位創始人切入到家居產業的前五年幾乎就沒有時間待在中國,因為要花大量時間去找後端供應鏈。

這位創始人舉例,我們看到的一個杯子看起來結構簡單,但光杯子本身的一個類目就是一條上下游產業鏈,當你想要切入到這條產業鏈的時候,你光學習完杯子這樣一個產品的產業鏈就花掉了大量的時間成本。

而當你的產品SKU多達幾千的時候,其實背後的每一個SKU就意味著一條供應鏈,而這個供應鏈找到了並不是結束,因為你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比對供應鏈的優劣和價格上差異,以及你需要定義清楚這個行業什麼是好產品。

可能這樣的一個過程做完所付出的時間就在好幾年上面了,有這樣的苦功夫,其實還不如老老實實賺點外貿的單子的錢,你說對不對,最後這位家居領域創業者說到,而他和他的合夥人已經為了創建一個新品牌在這個領域耕耘了12年。

而投資人顯然對這個行業更有發言權,一位投資家居品牌失敗的投資人告訴我至少他們機構最近幾年是不會投資傢俱品牌了,投資人認為這個行業太多看不見的坑,難度太大了,主要就是搞定複雜的供應鏈上就是一個漫長的時間。

更不用說傳統家居品牌不是直營而是對經銷商體系使得這個這個行業很容易囤積很大的庫存,而這些庫存很容易吃掉這些利潤。“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宜家確實是很了不起。”

其實除了這些原因之外,我相信這些背後肯定還有很多其他我們未知的原因,你們認為還有什麼原因呢?

除了上面所提示到的商業層面的思考,其實也有很多理念是中國的企業所不具備的,比如:

抓住顧客先得抓住顧客的胃。宜家的餐廳絕對是世界上經營最成功的餐飲之一。宜家的餐廳的美食據說是吸引很多人去逛宜家的一個秘密殺器。如果說在很多人視野裡新零售就是餐飲+某個空間業態,宜家是最早用餐廳來做營收的公司,宜家的餐廳的美食據說是吸引很多人去逛宜家的一個秘密殺器。如果說在很多人視野裡新零售就是餐飲+某個空間業態,宜家是最早用餐廳來做營收的公司,宜家的餐飲據說單獨拆分出來也是能在中國餐飲圈排名前列的連鎖餐飲。

這樣的通過餐飲再吸引用戶粘合在生態體系拉長用戶生命週期的手法,可以說是一招高明的經營手段,一方面用戶本身在這麼大空間體內逛累了,就是天然需要消費餐飲這樣的剛性產品的。

另外一方面把餐飲開在家居賣場內,也可以繼續拉長用戶在這個品牌內的體驗,可以說宜家是最早真正意義上給eattly這樣的品牌以啟發的家居品牌。

點開國內某知名餐廳點評網,不難發現關於宜家餐廳的好評如潮。“好吃不貴”、“環境真好”、“咖啡免費”、“瑞典肉圓超級好吃”、“1元冰淇淋比那兩家好吃太多了”……各種傳聞散佈江湖。

甚至有人“專程來宜家吃飯、排隊買冰淇淋,順便逛逛”。中國的第一家宜家餐廳(上海徐匯店),每週二和週四有一個中老年人自發組織的相親角,聽說四元橋店已有外教將課堂開設到了這裡。

總之宜家給人的映射就是感覺做什麼都還不錯,除了自己的家居幹的很棒,自己的餐飲也做的很極致。

而對比下中國的家居大賣場,能跨界進入到餐飲的可謂是屈指可數。

宜家創始人留給世界34條忠告

1.只有睡著了的人不犯錯誤。

2. 我本能擁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辦公室,但我的夥伴沒有,於是我選擇在公用辦公室中擁有一張桌子,對此我依然很高興。

3. 對顧客有利的,就是在長跑中對我們有利的。

4. 犯錯誤是積極的特權。消極的人總是花時間證明他們沒有錯,所以他們碌碌無為。

5. 有人說我很廉價,我不在乎。

6. “不可能”這個詞必須並且已經從我們的字典中刪除。

7. 幸福不在於到達目的地,幸福在於常在路上。

8. 我不畏懼80歲。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沒有時間去死。

9. 十分鐘不只是你每小時工資的六分之一,十分鐘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你需要把自己分成十個單位,越少耗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越好。大部分的事情還沒做呢。

10. 擴張是我們的義務,那些不能或不會加入我們的人都是可憐蟲。

11. 時間是你最重要的資源,你可以在十分鐘內完成很多工作。每過去一個十分鐘,事情就會好轉一些。

12. 創新和相信自己絕對是成功的必要組成部分。

13. 宜家不是完全完美的。我不太喜歡聽別人說宜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我們向這個目標進發著,可是我們還沒有到達終點。

14. 我對自己的開銷控制得很嚴格,但那又怎樣?錢花出去之前我經常問自己,這筆錢宜家的客戶付不付得起。我有很多錢,可以經常坐頭等艙旅行,但這不是一個浪費的理由。

15. 我很吝嗇,我為此自豪。

16. 宜家精神是堅強而務實。行為的樸素給我們力量。我們和客戶、供應商的關係就是用樸實和謙遜去描述的。

17. 如果說什麼比領導力更重要,就是做一個好榜樣。我要為所有的宜家員工這麼做。

18. 規劃和戰略方向應該是簡單的、依賴常識的。

19. 我們要在管理職位上安插更多女性,畢竟在家裡,事務也總是由女性來決策。

20. 讓日常工作變得簡單帶來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大。這不僅意味著我們要降低成本,避免豪華酒店,也意味著我們不需要昂貴的汽車、豪華的頭銜、量身定做的制服或其他身份的象徵。

21. 如果我自己出差旅行都很鋪張,還怎麼要求樸素出行的員工們為我工作呢?

22. 我們必須繼續發展宜家集團。我們需要數十億瑞士法郎向中國或俄羅斯進發。犯錯誤是積極的人的專屬,從而讓他們糾正錯誤、走向正確的方向。

23. 最危險的毒藥是成就感,解決的辦法就是每天晚上想想明天有什麼可以做得更好。

24. 花錢小氣總比把錢往窗外扔好。

24. 一個公司,一旦覺得它已經達到了它的目標就會很快就會停滯並失去活力。

25. 把事情做完是最好的安眠藥。一個人如果在退休後覺得他的使命結束了,那他很快就會枯萎。27. 我知道,如果有需要,有人會糾正我的錯誤,只要他知道我犯過多少錯誤。

28. “問心無愧”是一種值得付出的態度。我們必須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重拾對環境的尊重。

29. 更好的生活意味著擺脫現狀和公約——做更自由、更自在的人。

30.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或者我已經寫了很多次了。我在幾百個演講結束時說:我們才剛剛開始。美好的未來!

31. 我們賺到的一切都在為未來存儲。

32. 我們的宗旨是服務每一個人,包括窮人。

33. 謙虛和低調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有重要的事情要說,就說出來。謙虛是承認你的弱點並且勇敢地改正它們。

34. 當我們聲稱不需要強調身份地位,我們真正的意思是,樹立一個好榜樣永遠是經理的最有說服力的品質。

最後在文章的末尾,我們再次緬懷和感謝一下這位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的企業家,正是有了這群人的奮鬥,世界才慢慢逐漸變成我們期待的樣子。

【主要內容】:①連鎖企業如何結合互聯網、金融工具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供應鏈、產業鏈升級;②單店盈利的提升,標準化打造,督導體系,連鎖六大系統建設;③連鎖招商資源盤點,招商策劃,連鎖擴張模式設計,招商運營等;④連鎖股權合夥,人才激勵,股權激勵,企業融資,企業估值,門店眾籌等;⑤如何快速實現規模收益,連鎖體系規劃建設,連鎖企業爆品打造方法等;⑥連鎖人才複製系統,標準體系建設,招商運營實操,經典落地案例分析等內容。

《新連鎖變革》之創新商業模

那些過去由銷售商幹的活,現在得由消費者自己動手。

3 、堅持不上市被資本所裹挾

宜家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坎普拉德沒有退休之前,一切由他說了算。他從不希望自己的公司進入股市,不願意接受股東們的控制。他覺得既然公司不缺錢,就沒有必要上市自找麻煩。

或許這樣跟他所提倡的家文化有很大關係,他一直強調公司就是家,家就是公司。這種樸素的經營哲學倒是跟中國很多公司文化很接近的。

而上面的三個哲學邏輯,可能保證了宜家這家公司的理念、行動和智慧不至於被執行變形。

天問:中國為什麼沒有宜家?

看到這裡所有人都會有一個天問,為什麼宜家這麼優秀的企業在中國攻城掠地,而中國的本土卻沒有一家能夠學習或者超越宜家這樣優秀的企業呢?

關於這個問題,龍貓君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到過:

事實上中國企業的製造生產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向前探一步走向品牌端卻是一個長久之痛,幾乎所有人都曾經討論過微笑曲線的問題,作為製造業很顯然是處於微笑曲線下端的。

我想進一步的擴展同類型問題,為什麼中國是世界健身器材製造業大國,但中國卻也沒有誕生頂級的健身器材品牌?

為什麼中國是寵物用品外貿出口大國,但為什麼中國的寵物食品市場卻依然被洋品牌所佔據。

相信很多人都會問過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依然可以拋向傢俱製造業。

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也在服裝產業鏈裡出現過,龍貓君的一個做柔性服裝供應鏈的朋友想要重新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尋找一家可以滿足服裝小批量製造的工廠,但這個需求在服裝產業外貿危機爆發之前是幾乎無解的,因為沒有人會去製造這樣的小批量訂單,而這兩年這個口子終於被穿透了一個口子,就是閒置的機器也終於願意開始接小批量單子了。

所以,總結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內在前置做品牌動力不足,慣性力量向前探太困難了。對於很多製造業工廠而言,每年只在產業鏈環節中穩定很熟練通過外包承接一兩個客戶就可以讓自己的活的很好,而如果自己去做品牌的冒險太大了,除非危機的倒逼。

這也讓製造業企業們動力機制實在不高,同時長久以來的成產端的滋潤已經讓他們遺忘了品牌這件事和優化自己綜合製造能力的打算。

如果不是因為整個歐洲經濟的不景氣,估計很多外貿企業依然不會有嘗試向國內消費品做品牌的想法和打算,所以,問你一個問題:如果是你選擇在慣性下做一個雖然在產業鏈下游穩定收入風險低的環節,還是貿然進入上游而需要投入大量的風險還不一定有清晰回報的產業呢?我相信很多人選擇前者,畢竟所有是不願意在一件事沒有確定之前去貿然歷險的。

除了製造業企業自身的轉型慣性之外,過高和過難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和學習成本也是製造業企業不願意付出的成本精力。

宜家作為物流倉儲一體的品牌公司,在對庫存的容忍度和供應鏈全球採購能力上的學習經驗曲線領先度是一般製造業企業難以企及的。

去年12月份,我去見了一位從事家居生活方式品牌的創始人,由於整個家居生活方式產品SKU眾多,在這位創始人切入到家居產業的前五年幾乎就沒有時間待在中國,因為要花大量時間去找後端供應鏈。

這位創始人舉例,我們看到的一個杯子看起來結構簡單,但光杯子本身的一個類目就是一條上下游產業鏈,當你想要切入到這條產業鏈的時候,你光學習完杯子這樣一個產品的產業鏈就花掉了大量的時間成本。

而當你的產品SKU多達幾千的時候,其實背後的每一個SKU就意味著一條供應鏈,而這個供應鏈找到了並不是結束,因為你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比對供應鏈的優劣和價格上差異,以及你需要定義清楚這個行業什麼是好產品。

可能這樣的一個過程做完所付出的時間就在好幾年上面了,有這樣的苦功夫,其實還不如老老實實賺點外貿的單子的錢,你說對不對,最後這位家居領域創業者說到,而他和他的合夥人已經為了創建一個新品牌在這個領域耕耘了12年。

而投資人顯然對這個行業更有發言權,一位投資家居品牌失敗的投資人告訴我至少他們機構最近幾年是不會投資傢俱品牌了,投資人認為這個行業太多看不見的坑,難度太大了,主要就是搞定複雜的供應鏈上就是一個漫長的時間。

更不用說傳統家居品牌不是直營而是對經銷商體系使得這個這個行業很容易囤積很大的庫存,而這些庫存很容易吃掉這些利潤。“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宜家確實是很了不起。”

其實除了這些原因之外,我相信這些背後肯定還有很多其他我們未知的原因,你們認為還有什麼原因呢?

除了上面所提示到的商業層面的思考,其實也有很多理念是中國的企業所不具備的,比如:

抓住顧客先得抓住顧客的胃。宜家的餐廳絕對是世界上經營最成功的餐飲之一。宜家的餐廳的美食據說是吸引很多人去逛宜家的一個秘密殺器。如果說在很多人視野裡新零售就是餐飲+某個空間業態,宜家是最早用餐廳來做營收的公司,宜家的餐廳的美食據說是吸引很多人去逛宜家的一個秘密殺器。如果說在很多人視野裡新零售就是餐飲+某個空間業態,宜家是最早用餐廳來做營收的公司,宜家的餐飲據說單獨拆分出來也是能在中國餐飲圈排名前列的連鎖餐飲。

這樣的通過餐飲再吸引用戶粘合在生態體系拉長用戶生命週期的手法,可以說是一招高明的經營手段,一方面用戶本身在這麼大空間體內逛累了,就是天然需要消費餐飲這樣的剛性產品的。

另外一方面把餐飲開在家居賣場內,也可以繼續拉長用戶在這個品牌內的體驗,可以說宜家是最早真正意義上給eattly這樣的品牌以啟發的家居品牌。

點開國內某知名餐廳點評網,不難發現關於宜家餐廳的好評如潮。“好吃不貴”、“環境真好”、“咖啡免費”、“瑞典肉圓超級好吃”、“1元冰淇淋比那兩家好吃太多了”……各種傳聞散佈江湖。

甚至有人“專程來宜家吃飯、排隊買冰淇淋,順便逛逛”。中國的第一家宜家餐廳(上海徐匯店),每週二和週四有一個中老年人自發組織的相親角,聽說四元橋店已有外教將課堂開設到了這裡。

總之宜家給人的映射就是感覺做什麼都還不錯,除了自己的家居幹的很棒,自己的餐飲也做的很極致。

而對比下中國的家居大賣場,能跨界進入到餐飲的可謂是屈指可數。

宜家創始人留給世界34條忠告

1.只有睡著了的人不犯錯誤。

2. 我本能擁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辦公室,但我的夥伴沒有,於是我選擇在公用辦公室中擁有一張桌子,對此我依然很高興。

3. 對顧客有利的,就是在長跑中對我們有利的。

4. 犯錯誤是積極的特權。消極的人總是花時間證明他們沒有錯,所以他們碌碌無為。

5. 有人說我很廉價,我不在乎。

6. “不可能”這個詞必須並且已經從我們的字典中刪除。

7. 幸福不在於到達目的地,幸福在於常在路上。

8. 我不畏懼80歲。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沒有時間去死。

9. 十分鐘不只是你每小時工資的六分之一,十分鐘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你需要把自己分成十個單位,越少耗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越好。大部分的事情還沒做呢。

10. 擴張是我們的義務,那些不能或不會加入我們的人都是可憐蟲。

11. 時間是你最重要的資源,你可以在十分鐘內完成很多工作。每過去一個十分鐘,事情就會好轉一些。

12. 創新和相信自己絕對是成功的必要組成部分。

13. 宜家不是完全完美的。我不太喜歡聽別人說宜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我們向這個目標進發著,可是我們還沒有到達終點。

14. 我對自己的開銷控制得很嚴格,但那又怎樣?錢花出去之前我經常問自己,這筆錢宜家的客戶付不付得起。我有很多錢,可以經常坐頭等艙旅行,但這不是一個浪費的理由。

15. 我很吝嗇,我為此自豪。

16. 宜家精神是堅強而務實。行為的樸素給我們力量。我們和客戶、供應商的關係就是用樸實和謙遜去描述的。

17. 如果說什麼比領導力更重要,就是做一個好榜樣。我要為所有的宜家員工這麼做。

18. 規劃和戰略方向應該是簡單的、依賴常識的。

19. 我們要在管理職位上安插更多女性,畢竟在家裡,事務也總是由女性來決策。

20. 讓日常工作變得簡單帶來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大。這不僅意味著我們要降低成本,避免豪華酒店,也意味著我們不需要昂貴的汽車、豪華的頭銜、量身定做的制服或其他身份的象徵。

21. 如果我自己出差旅行都很鋪張,還怎麼要求樸素出行的員工們為我工作呢?

22. 我們必須繼續發展宜家集團。我們需要數十億瑞士法郎向中國或俄羅斯進發。犯錯誤是積極的人的專屬,從而讓他們糾正錯誤、走向正確的方向。

23. 最危險的毒藥是成就感,解決的辦法就是每天晚上想想明天有什麼可以做得更好。

24. 花錢小氣總比把錢往窗外扔好。

24. 一個公司,一旦覺得它已經達到了它的目標就會很快就會停滯並失去活力。

25. 把事情做完是最好的安眠藥。一個人如果在退休後覺得他的使命結束了,那他很快就會枯萎。27. 我知道,如果有需要,有人會糾正我的錯誤,只要他知道我犯過多少錯誤。

28. “問心無愧”是一種值得付出的態度。我們必須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重拾對環境的尊重。

29. 更好的生活意味著擺脫現狀和公約——做更自由、更自在的人。

30.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或者我已經寫了很多次了。我在幾百個演講結束時說:我們才剛剛開始。美好的未來!

31. 我們賺到的一切都在為未來存儲。

32. 我們的宗旨是服務每一個人,包括窮人。

33. 謙虛和低調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有重要的事情要說,就說出來。謙虛是承認你的弱點並且勇敢地改正它們。

34. 當我們聲稱不需要強調身份地位,我們真正的意思是,樹立一個好榜樣永遠是經理的最有說服力的品質。

最後在文章的末尾,我們再次緬懷和感謝一下這位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的企業家,正是有了這群人的奮鬥,世界才慢慢逐漸變成我們期待的樣子。

【主要內容】:①連鎖企業如何結合互聯網、金融工具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供應鏈、產業鏈升級;②單店盈利的提升,標準化打造,督導體系,連鎖六大系統建設;③連鎖招商資源盤點,招商策劃,連鎖擴張模式設計,招商運營等;④連鎖股權合夥,人才激勵,股權激勵,企業融資,企業估值,門店眾籌等;⑤如何快速實現規模收益,連鎖體系規劃建設,連鎖企業爆品打造方法等;⑥連鎖人才複製系統,標準體系建設,招商運營實操,經典落地案例分析等內容。

《新連鎖變革》之創新商業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