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蘋果開賣電動牙刷,智慧口腔護理要解決這三個問題才能突破藍海

最近, 牙膏大品牌高露潔推出了一款智慧電動牙刷E1, 作為強關聯的產品本沒有什麼稀奇, 但僅在蘋果官網開賣無疑吸引了一波關注。

這款牙刷定價 99.95 美元(約合人民幣 643 元), 除了需要結合蘋果系統下的 APP 使用外, 它還內置結合了 Apple ResearchKit, 一個用於醫學研究的軟體基礎架構。 這意味著每天刷牙的資料也將被用於口腔健康研究。

事實上, 除了蘋果, 國內創業品牌Oclean、米家等越來越多的玩家在牙刷這個小東西上的“智慧”上做文章。 口腔護理這個老行當, 迎來了新藍海。

智慧化加速口腔護理藍海形成

口腔護理的需求一直都在, 藍海的形成, 原因無非是需求被進一步激發, 以及當下的技術也可以更好滿足這種需求。

1、全球口腔護理還處於“零狀態”

先看最接近成熟市場上的口腔護理狀況。 在美國, 精英階層的護牙已經成為生活習慣, 定期洗牙、電動牙刷、牙線等口腔護理產品十分盛行。

而分析電動牙刷的使用率資料如下:

如果以歐美, 特別是美國市場為發展標杆, 全球各主要發展中國家的電動牙刷占比還處在萌芽期, 幾乎是零的狀態。 “懸崖差”現象既反映了口腔護理巨大差距, 但結合人口基數也證明市場空間十分龐大。

中國市場更為典型, 目前為止電動牙刷的普及率只在5%左右, 而另一邊是糟糕的口腔健康狀況:根據《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調查報告》, 我國35~44歲人群各種牙周病合起來看, 患病率高於98%, 幾乎人人都有口腔疾患。 與之對應的是, 線上電動牙刷年增長率在40%-50%之間。

2、暴利的“治療”讓提前的“防禦”越來越被看重

龐大的口腔健康護理產業又可以分兩個部分:以牙膏、牙刷、牙線、洗牙等服務和產品為代表的“防禦”陣營, 和以口腔專科為主的“治療”陣營。

“防禦”的不給力, 造成“治療”水漲創高。 大多數國家牙醫治療(包括補牙、種植牙等)的費用都已經十分昂貴。 近些年頻繁出現的移民美國的華人回國治牙現象, 直接表明美國治牙費用的高昂,

國內治療加上機票都不及。 而中國國內也未必就真的便宜, 好的種植牙已達幾萬一顆, 一些專科醫院的客單價已經在六七萬左右。

這種反向刺激, 無疑讓“防禦”更被看重, 對牙越重視, 這種刺激越強。

3、AI 感測器等技術趨勢讓牙刷能有更多作為

E1可繪製用戶的“口腔地圖”, 並將其分為 16 個區域, 刷牙資料會被傳輸到配套APP中, 幫助用戶瞭解自己的刷牙習慣並改進, 特別是經常被漏刷的區域, 從而改善口腔健康。 Oclean也有APP個性護理方案、語音備忘錄等健康管理功能, 還能監測到刷牙力度的大小並給予提醒。

這些技術在過去是不敢想像的, 其依賴於兩大技術創新:軟體上的AI演算法以及硬體上的感測器, 從而電動牙刷從“刷得更乾淨”走向全面的口腔護理,

更好、更效率地解決口腔健康問題。 電動牙刷的市場維度也得以通過智慧化從“器具”變成“解決方案”, 加速了口腔護理藍海的形成。

​“電動牙刷”痛點多, 開拓者策略各不相同

電動牙刷這個行當本來就有不少老玩家, 但痛點同樣不少, 這或許也是蘋果、Oclean、米家這些廠商在大藍海面前機會所在。

1、沒有扎眼的品牌

電動牙刷是一個全球性的大行業, 但並沒有一個深入人心的品牌。 從業者知道飛利浦、歐樂B, 但消費者未必清楚。 至少, 沒有像手機裡的蘋果(好用)、小米(實用)、華為(國產、AI)這樣特徵鮮明的品牌, 無法與人群聯繫。

其結果就是儘管飛利浦、歐樂B做得很大了, 但後進者仍有充分的市場可能。

2、產品缺陷頻頻

充電時間長,普遍超過16個小時,超出一次刷牙的週期,且續航時間有限,與電動牙刷“方便”一詞背道而馳;接觸潮濕環境,長期使用機身掉漆、長黴;電機使用壽命短;外觀常年不更新……

這些缺陷讓人很難相信這已經是一個發展了60多年的品牌,反過來也給了後進者發揮的空間。

3、功勞簿厚,技術長期停滯

說來說去,電動牙刷多年來的創新都圍繞“把牙刷得更乾淨”進行,而這個技術在長年累月的發展中已經非常成熟,對許多品牌來說,技術已經到了“頂峰”了,一些主流機型賣了很長時間,甚至十幾年沒有更新換代。

而看起來,處在某種靜默期的傳統市場上,廠商們也沒有動力和需要去更新技術,躺在功勞簿上就足夠吃飽。

也許是看到了其中隱含的大量機會,在互聯網顛覆一切的背景下,蘋果、Oclean、米家這些廠商開始涉足其中,而同樣的機遇下,他們的策略又不盡相同:

1、產品理念

雖然都是一把牙刷,但產品身上承載的夢想並不一樣。

蘋果 CEO 蒂姆·庫克多次表示,健康產業是一個新的“商業發展機遇”,E1的出現明顯是其大健康戰略佈局之一。

Oclean對外宣稱的理念是“關注每一個用戶的體驗”,至少在現階段,這個創業公司的主要注意力還在牙刷產品本身的革新上,例如如何把刷牙這件事的過程體驗做得更好。

2、硬體技術

E1官方公佈的續航時間僅為10天,遠低於其他互聯網品牌,甚至傳統品牌(知名型號中,歐樂B P9000的續航最低,但也有12天)。

Oclean宣稱在傳統品牌已有的專利之外,自主掌握了30余項專利,並實現了快充、長續航的目標。例如傳統品牌充電16小時,使用10-30天不等,而Oclean實現了充電3.5小時、續航60天的便利性。

不同品牌而言,在硬體上是否和傳統品牌對剛,實現全面超越,各產品意見並不一致。

3、軟體解決方案

Oclean還是本土品牌,目前電動牙刷品牌都有對應APP幫助形成良好健康習慣,增強用戶粘性。而除了高露潔專用 App “Colgate Connet”,E1的資料還將Apple ResearchKit,既有刷牙本身的智慧化,也有資料延展使用,顯然,蘋果的策略有近有遠,更加綜合,野心更大。

4、價格

在價格策略上,電動牙刷的定價區間區別于傳統產品,在硬體品質保證的情況下都偏親民,也符合互聯網產品的一貫特點。

用“智慧”來突破藍海,還需要注意三個問題

在電動牙刷前加上智慧二字固然對開疆拓土更為有利,但要突破藍海,從口腔健康市場的內在邏輯角度,還有三個問題要注意。

1、如何在消費升級的同時又做消費降級?

口腔健康市場藍海的興起,還與消費升級有關。不只是中國,在巴西、印度這些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也是如此。也即,崛起的中產階級對產品品質和生活格調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口腔健康、產品好用、體現逼格都是他們的要求。

但是反過來看,伴隨消費升級而來的消費降級同樣在口腔健康這裡有所體現,摒棄冗餘的品牌溢價回歸“更好地刷牙,更好的體驗”,類似飛利浦成本8到10倍定價的情況應該會越來越少。

消費升級+消費降級看似矛盾,但在一隻牙刷這裡是完全統一的,既要讓用戶從傳統牙刷進化到電動智慧牙刷,又不能用市場佔有率和品牌來要脅客戶。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論是米家還是Oclean,在硬體投入、打磨以及價格策略上都符合這個特徵,根據Oclean負責人透露,其399元產品的成本已經超過飛利浦2000元產品的成本。而蘋果的E1和蘋果生態裡的其他產品一樣,還存在一些品牌溢價的空間。

2、如何滿足懶人文化需要?

在許多知名大學的研究中,通過普通牙刷採用正確的刷牙方式,其清潔能力與電動牙刷差別並不大,很多口腔健康問題是由於不良習慣、不正確的方式造成。

替代通過“勤勞”本來能夠實現的功能,電動牙刷某種程度上是懶人文化的表現。也因此,加上智慧二字,電動牙刷也應該圍繞如何讓懶人“更舒適地懶下去”來做文章。

E1可以隨著資料的積累,通過人工智慧演算法經由“Coach(教練)”功能向用戶提出建議,逐漸引導用戶優化刷牙習慣,為了給小朋友刷牙的動力,還在在APP內置了一個名為“Go Pirate”的遊戲,使刷牙也有了更多樂趣。Oclean的智慧語音提醒、同步手機備忘錄的功能實現對懶人的監督,而通過感測器對刷牙手勢、壓力的識別,也可以有個性化的口腔護理方案,幫助不想動腦動手的用戶培養良好的刷牙習慣。

3、如何讓口腔健康成為大健康入口?

按照CNBC(全球知名財經媒體)的說法,蘋果準備把iPhone轉變為“一台既可供使用者系統地整合自身健康資訊,亦可供專業醫療機構用作調查資料樣本收集管道的一體化健康工具”。所以E1對蘋果而言就是大健康的一個入口。

而蘋果選擇口腔領域作為突破口,原因就在於這個領域是最頻繁、最穩定接觸用戶的入口,在AI和感測器加持下,無論是收集資料的品質還是頻率都有充分的保證,對於ResearchKit的應用有非常明顯的價值。Oclean負責人在採訪中關於“降低硬體成本,從使用者身上做文章”的未來設想也帶有類似的思維。

這種直接接觸使用者採集而來的資料在大健康產業上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智慧電動牙刷的夢想最終都不應該在牙刷本身。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充電時間長,普遍超過16個小時,超出一次刷牙的週期,且續航時間有限,與電動牙刷“方便”一詞背道而馳;接觸潮濕環境,長期使用機身掉漆、長黴;電機使用壽命短;外觀常年不更新……

這些缺陷讓人很難相信這已經是一個發展了60多年的品牌,反過來也給了後進者發揮的空間。

3、功勞簿厚,技術長期停滯

說來說去,電動牙刷多年來的創新都圍繞“把牙刷得更乾淨”進行,而這個技術在長年累月的發展中已經非常成熟,對許多品牌來說,技術已經到了“頂峰”了,一些主流機型賣了很長時間,甚至十幾年沒有更新換代。

而看起來,處在某種靜默期的傳統市場上,廠商們也沒有動力和需要去更新技術,躺在功勞簿上就足夠吃飽。

也許是看到了其中隱含的大量機會,在互聯網顛覆一切的背景下,蘋果、Oclean、米家這些廠商開始涉足其中,而同樣的機遇下,他們的策略又不盡相同:

1、產品理念

雖然都是一把牙刷,但產品身上承載的夢想並不一樣。

蘋果 CEO 蒂姆·庫克多次表示,健康產業是一個新的“商業發展機遇”,E1的出現明顯是其大健康戰略佈局之一。

Oclean對外宣稱的理念是“關注每一個用戶的體驗”,至少在現階段,這個創業公司的主要注意力還在牙刷產品本身的革新上,例如如何把刷牙這件事的過程體驗做得更好。

2、硬體技術

E1官方公佈的續航時間僅為10天,遠低於其他互聯網品牌,甚至傳統品牌(知名型號中,歐樂B P9000的續航最低,但也有12天)。

Oclean宣稱在傳統品牌已有的專利之外,自主掌握了30余項專利,並實現了快充、長續航的目標。例如傳統品牌充電16小時,使用10-30天不等,而Oclean實現了充電3.5小時、續航60天的便利性。

不同品牌而言,在硬體上是否和傳統品牌對剛,實現全面超越,各產品意見並不一致。

3、軟體解決方案

Oclean還是本土品牌,目前電動牙刷品牌都有對應APP幫助形成良好健康習慣,增強用戶粘性。而除了高露潔專用 App “Colgate Connet”,E1的資料還將Apple ResearchKit,既有刷牙本身的智慧化,也有資料延展使用,顯然,蘋果的策略有近有遠,更加綜合,野心更大。

4、價格

在價格策略上,電動牙刷的定價區間區別于傳統產品,在硬體品質保證的情況下都偏親民,也符合互聯網產品的一貫特點。

用“智慧”來突破藍海,還需要注意三個問題

在電動牙刷前加上智慧二字固然對開疆拓土更為有利,但要突破藍海,從口腔健康市場的內在邏輯角度,還有三個問題要注意。

1、如何在消費升級的同時又做消費降級?

口腔健康市場藍海的興起,還與消費升級有關。不只是中國,在巴西、印度這些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也是如此。也即,崛起的中產階級對產品品質和生活格調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口腔健康、產品好用、體現逼格都是他們的要求。

但是反過來看,伴隨消費升級而來的消費降級同樣在口腔健康這裡有所體現,摒棄冗餘的品牌溢價回歸“更好地刷牙,更好的體驗”,類似飛利浦成本8到10倍定價的情況應該會越來越少。

消費升級+消費降級看似矛盾,但在一隻牙刷這裡是完全統一的,既要讓用戶從傳統牙刷進化到電動智慧牙刷,又不能用市場佔有率和品牌來要脅客戶。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論是米家還是Oclean,在硬體投入、打磨以及價格策略上都符合這個特徵,根據Oclean負責人透露,其399元產品的成本已經超過飛利浦2000元產品的成本。而蘋果的E1和蘋果生態裡的其他產品一樣,還存在一些品牌溢價的空間。

2、如何滿足懶人文化需要?

在許多知名大學的研究中,通過普通牙刷採用正確的刷牙方式,其清潔能力與電動牙刷差別並不大,很多口腔健康問題是由於不良習慣、不正確的方式造成。

替代通過“勤勞”本來能夠實現的功能,電動牙刷某種程度上是懶人文化的表現。也因此,加上智慧二字,電動牙刷也應該圍繞如何讓懶人“更舒適地懶下去”來做文章。

E1可以隨著資料的積累,通過人工智慧演算法經由“Coach(教練)”功能向用戶提出建議,逐漸引導用戶優化刷牙習慣,為了給小朋友刷牙的動力,還在在APP內置了一個名為“Go Pirate”的遊戲,使刷牙也有了更多樂趣。Oclean的智慧語音提醒、同步手機備忘錄的功能實現對懶人的監督,而通過感測器對刷牙手勢、壓力的識別,也可以有個性化的口腔護理方案,幫助不想動腦動手的用戶培養良好的刷牙習慣。

3、如何讓口腔健康成為大健康入口?

按照CNBC(全球知名財經媒體)的說法,蘋果準備把iPhone轉變為“一台既可供使用者系統地整合自身健康資訊,亦可供專業醫療機構用作調查資料樣本收集管道的一體化健康工具”。所以E1對蘋果而言就是大健康的一個入口。

而蘋果選擇口腔領域作為突破口,原因就在於這個領域是最頻繁、最穩定接觸用戶的入口,在AI和感測器加持下,無論是收集資料的品質還是頻率都有充分的保證,對於ResearchKit的應用有非常明顯的價值。Oclean負責人在採訪中關於“降低硬體成本,從使用者身上做文章”的未來設想也帶有類似的思維。

這種直接接觸使用者採集而來的資料在大健康產業上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智慧電動牙刷的夢想最終都不應該在牙刷本身。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