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子、尹喜與伯陽地名辨疑

老子、尹喜與伯陽地名辨疑

艾 葉

伯陽是距天水市以東35公里的一個鄉鎮。 那裡濱臨渭水, 氣候溫暖, 因出產桃子而聞名。 在伯陽鎮對面的山上, 有座柏林觀和尹道寺, 供奉著老子和尹喜。 且因老子字伯陽, 於是, 有人“考證”得這個尹喜, 就是函谷關令, 也是伯陽鎮人, 伯陽自然也就成了“尹喜故里”。 老子出關後, 被尹喜接到了家鄉伯陽並在那裡著了《道德經》。 同時, 老子還帶領群眾修了一條灌溉渠, 當地人民為了紀念老子, 便將地名命名為“伯陽渠”。 附近還有一條教化溝, 相傳是老子尹喜他們教化過人的地方······初讀到這些文字,

確實令人驚喜, 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但細究其理, 卻疑惑不少。

其實, 伯陽的真正名稱叫“伯陽渠”, 伯陽只是人們的習慣稱謂。 就像北道本名“北道埠”, 街子本名“街子口”一樣。 “渠”應該是河流的意思。 《遁甲開山》謂:“刑馬之山, 伯陽水出”。 伯陽水今稱毛峪河, 是自伯陽谷向北流入渭河的一條河流。 這樣說來, 伯陽渠名稱的由來就和伯陽水有關而和老子沒有關係了, 況且老子字“伯陽”而並非“伯陽渠”。 再說, 古代人起名, 往往是按照伯仲叔季的次序, 如伯夷、叔齊、仲尼、季孫之類。 光“伯陽”的人名見諸典籍的就不少。 如《墨子·所染》:“舜染于許由、伯陽”。 此伯陽為舜時賢人;伯陽父為西周宣王、幽王時的太史等等, 這些人都早於老子。 還有叫伯陽的地名,

如《史記·趙世家》:“十七年, 樂毅將趙師, 攻魏伯陽。 ”此伯陽為戰國時魏邑, 在今河南安陽市西北。 可見, 無論是叫“伯陽”的人還是地方, 自古都不只一個。 出現人名和地名相同的現象, 也並不奇怪。 就拿現代來說, 紫陽縣與趙紫陽、天水縣與馬天水都無任何關係就是明證。

我們再看看《道德經》的成書時間。 老子的時代本來還沒有著書的風氣, 就是他的後輩孔子、墨子的書, 也不是他們自己所著。 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竊比于我老彭”。 老彭即老子與彭祖。 可見, 老子“述而不作”, 是有孔子為見證的。 老子和孔子、墨子一樣, 是有弟子的人。 其微言大義, 是經他的再傳或三傳弟子筆錄傳諸於世的。 《道德經》和《論語》、《墨子》一樣,

都是語錄體。 只不過老子的弟子沒有像孔子的弟子那樣質樸, 老子的弟子用自己的文筆來潤色了先師的遺說, 所以初看起來似不像語錄體, 但仔細玩味, 確應是語錄體, 足見其為後世弟子所撰。 《道德經》的成書時間, 梁啟超、郭沫若、羅根澤諸學者都認為在戰國中葉, 顧頡剛則認為更遲, 應該在秦漢間。 根據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老子》考證, 其成書時間大概在西元前200年—西元前190年, 即在漢高祖、惠帝時期。 當然, 這也許是漢人抄錄前人的作品, 但這也是有實物可考證的最早的《道德經》了。 按照考古原則, 在沒有發現更新的證據之前, 這就可以作為定論。 如果再合理地向前推移百十年, 其成書時間也就在戰國中葉。
所以, 《道德經》的成書時間, 應該是在戰國中葉至秦漢之間, 即在老子死後100—200年左右, 而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是由老子本人完成的。

關於尹喜其人, 眾說甚紛。 《史記》中說:“至關, 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 強為我著書。 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 ”“關令尹喜曰”這句話, 郭沫若先生釋為“關令尹、喜曰”, 並非關令姓尹名喜。 “尹”在這裡不是作為姓氏, “喜”不是作為人名。 也就是說, “關令尹”是官名。 “喜”是高興的意思。 所以“關令尹喜曰”就是“守關的長官高興的說”的意思。 故將“關令尹喜”釋為“關令、尹喜”本來就是一種誤讀。 所以, 尹喜本來就是憑空產生的一個人。 同樣, 司馬遷在《史記·孟荀列傳》上說:“慎到趙人, 田駢、接子齊人, 環淵楚人, 皆學黃老道學,

因發明其旨意。 故慎到著《十二論》, 環淵著《上下篇》。 ”這個《上下篇》不就是老子的《道德經》嗎?這就是說, 是環淵著了《道德經》。 而前面所說的“老子乃著書《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顯然是後起的傳說了。 郭沫若先生在《老聃、關尹、環淵》一文中, 經過對諸多典籍的考證, 認為為老子著錄《道德經》的就是環淵。 所以, 他最後說:老子《上下篇》乃環淵所錄老聃遺訓, 唯文經潤色。 環淵生於楚而游于齊, 大率與孟子同時, 蓋老聃之再傳或三傳弟子。 也就是說, 我們平常說的尹喜即環淵, 是老子的再傳或三傳弟子, 他為老子記錄整理了《道德經》。 他本人和老子一樣, 是楚國人, 其主要活動在齊國。 他和孟子為同時代人, 比老子小180多歲, 故他整理《道德經》時,老子已經死去一百多年了。

《史記》中還有一句話:“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蓋老子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詹見秦獻公······或曰,詹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也就是說,早在司馬遷作《史記》之時,由於史料的缺乏,對於老聃、老萊子、太史詹是三個人還是同一個人,已經很難分得清了。由於從孔子時代到秦獻公時代,時間跨度很大,不是一個人的壽命所能達到的,所以,司馬遷就用了一個“蓋”字,說老子活了“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調和其說法上的矛盾。至於《漢書·藝文志》更說出關尹名喜的話來,那更是誤解了“關令尹喜曰”這句話。其中所載《關尹子》九篇,當是漢初人的偽託。古人喜歡偽託前人的書,我們現在看到的許多書,都是出於他們的偽託。就連《莊子》、《墨子》、《孫子》等都有內外篇,內篇大概是本人所作,而外篇都是後人的偽託。

我們再看看老子生活的時代,看老子有沒有向西出遊的可能。按照孔老同時代的說法,老子生活的時代大約在西元前571年—西元前471年之間,也就是周靈王至周元王時代。當時,東周王室早已式微,王畿愈來愈小,諸侯勢力日益強大,諸侯根本就不服從王命。而關中的大片地方,早在平王時都由秦人佔據了。至於隴山以西的地方,更是在諸戎的勢力範圍之內,就連秦人都奈何不得,周王室更是鞭長莫及了。在這種形勢下,老子大概連關中都到不了,更別說要千里迢迢地到西戎佔據的天水來。雄心勃勃、以周遊列國著稱的孔子,一生遊歷備嘗艱辛。到陳、蔡等國被人圍困,七天沒有吃飯,差點連命都喪了。但終其一生,也不過在周王室周圍打轉轉,沒有出關一步,更何況以“無為”自居的老子!況且,“古人把由漢民族居地移往外域,便認為是竄謫或降居”(郭沫若<李白與杜甫>)。老子既沒有犯罪的記錄,到秦人居住的關中尚可,但到被視為竄謫的西戎之地來幹什麼呢?有人可能要說,他要傳道。但道教的產生是在東漢後期的順帝時期,那是老子死後600多年後的事了。可見,老子出關之說,大概出於後來的演義。就算果真的有“出關”之事,但這個“關”到底是哪個“關”也還是個要待考證的問題,因為東周四面還有諸多的關隘。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老子的《道德經》不是老子本人所著,而是他的後代弟子環淵等人記錄老子的遺訓。《道德經》成書之時,老子已經死去100多年了。

二、我們常說的為老子著書的尹喜,其實就是環淵。環淵為楚人,游于齊。伯陽雖然有一座尹道寺,但因此而說伯陽是尹喜故里,顯然欠妥。就像天水有孔廟而不能說天水就是孔子故里一樣。 柏林觀裡供奉“三清”,是道觀裡的通例,不獨是為了紀念老子而專門供奉的。至於“教化溝”,原本就是“叫花溝”,“教化”是後人的附會。

三、老子生活的時代,王室式微,諸侯強大,關中為秦人佔據,伯陽一帶有綿諸戎盤踞,都非王室勢力所能及。所以老子是很難越關中度隴山,千里迢迢到戎人佔領的地方來的。

考證不是寫小說,而是一件嚴肅認真的事情。一定要力求資料來源的真實可靠,絕不能憑空設想和一廂情願,不能把道聼塗説和附會演義作為依據,更不能以訛傳訛。因此,尹喜是伯陽人,老子隨尹喜一起到伯陽著《道德經》的事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故事”。至於修渠之事,更是因伯陽本名“伯陽渠”而附會成說的。

2010年3月

以上關點,可參考郭沫若《青銅時代》

老子、尹喜與伯陽地名辨疑

艾 葉

伯陽是距天水市以東35公里的一個鄉鎮。那裡濱臨渭水,氣候溫暖,因出產桃子而聞名。在伯陽鎮對面的山上,有座柏林觀和尹道寺,供奉著老子和尹喜。且因老子字伯陽,於是,有人“考證”得這個尹喜,就是函谷關令,也是伯陽鎮人,伯陽自然也就成了“尹喜故里”。老子出關後,被尹喜接到了家鄉伯陽並在那裡著了《道德經》。同時,老子還帶領群眾修了一條灌溉渠,當地人民為了紀念老子,便將地名命名為“伯陽渠”。附近還有一條教化溝,相傳是老子尹喜他們教化過人的地方······初讀到這些文字,確實令人驚喜,自豪之感油然而生。但細究其理,卻疑惑不少。

其實,伯陽的真正名稱叫“伯陽渠”,伯陽只是人們的習慣稱謂。就像北道本名“北道埠”,街子本名“街子口”一樣。 “渠”應該是河流的意思。《遁甲開山》謂:“刑馬之山,伯陽水出”。伯陽水今稱毛峪河,是自伯陽谷向北流入渭河的一條河流。這樣說來,伯陽渠名稱的由來就和伯陽水有關而和老子沒有關係了,況且老子字“伯陽”而並非“伯陽渠”。再說,古代人起名,往往是按照伯仲叔季的次序,如伯夷、叔齊、仲尼、季孫之類。光“伯陽”的人名見諸典籍的就不少。如《墨子·所染》:“舜染于許由、伯陽”。此伯陽為舜時賢人;伯陽父為西周宣王、幽王時的太史等等,這些人都早於老子。還有叫伯陽的地名,如《史記·趙世家》:“十七年,樂毅將趙師,攻魏伯陽。”此伯陽為戰國時魏邑,在今河南安陽市西北。可見,無論是叫“伯陽”的人還是地方,自古都不只一個。出現人名和地名相同的現象,也並不奇怪。就拿現代來說,紫陽縣與趙紫陽、天水縣與馬天水都無任何關係就是明證。

我們再看看《道德經》的成書時間。老子的時代本來還沒有著書的風氣,就是他的後輩孔子、墨子的書,也不是他們自己所著。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老彭即老子與彭祖。可見,老子“述而不作”,是有孔子為見證的。老子和孔子、墨子一樣,是有弟子的人。其微言大義,是經他的再傳或三傳弟子筆錄傳諸於世的。《道德經》和《論語》、《墨子》一樣,都是語錄體。只不過老子的弟子沒有像孔子的弟子那樣質樸,老子的弟子用自己的文筆來潤色了先師的遺說,所以初看起來似不像語錄體,但仔細玩味,確應是語錄體,足見其為後世弟子所撰。《道德經》的成書時間,梁啟超、郭沫若、羅根澤諸學者都認為在戰國中葉,顧頡剛則認為更遲,應該在秦漢間。根據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老子》考證,其成書時間大概在西元前200年—西元前190年,即在漢高祖、惠帝時期。當然,這也許是漢人抄錄前人的作品,但這也是有實物可考證的最早的《道德經》了。按照考古原則,在沒有發現更新的證據之前,這就可以作為定論。如果再合理地向前推移百十年,其成書時間也就在戰國中葉。所以,《道德經》的成書時間,應該是在戰國中葉至秦漢之間,即在老子死後100—200年左右,而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是由老子本人完成的。

關於尹喜其人,眾說甚紛。《史記》中說:“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關令尹喜曰”這句話,郭沫若先生釋為“關令尹、喜曰”,並非關令姓尹名喜。“尹”在這裡不是作為姓氏,“喜”不是作為人名。也就是說,“關令尹”是官名。“喜”是高興的意思。所以“關令尹喜曰”就是“守關的長官高興的說”的意思。故將“關令尹喜”釋為“關令、尹喜”本來就是一種誤讀。所以,尹喜本來就是憑空產生的一個人。同樣,司馬遷在《史記·孟荀列傳》上說:“慎到趙人,田駢、接子齊人,環淵楚人,皆學黃老道學,因發明其旨意。故慎到著《十二論》,環淵著《上下篇》。”這個《上下篇》不就是老子的《道德經》嗎?這就是說,是環淵著了《道德經》。而前面所說的“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顯然是後起的傳說了。郭沫若先生在《老聃、關尹、環淵》一文中,經過對諸多典籍的考證,認為為老子著錄《道德經》的就是環淵。所以,他最後說:老子《上下篇》乃環淵所錄老聃遺訓,唯文經潤色。環淵生於楚而游于齊,大率與孟子同時,蓋老聃之再傳或三傳弟子。也就是說,我們平常說的尹喜即環淵,是老子的再傳或三傳弟子,他為老子記錄整理了《道德經》。他本人和老子一樣,是楚國人,其主要活動在齊國。他和孟子為同時代人,比老子小180多歲,故他整理《道德經》時,老子已經死去一百多年了。

《史記》中還有一句話:“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蓋老子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詹見秦獻公······或曰,詹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也就是說,早在司馬遷作《史記》之時,由於史料的缺乏,對於老聃、老萊子、太史詹是三個人還是同一個人,已經很難分得清了。由於從孔子時代到秦獻公時代,時間跨度很大,不是一個人的壽命所能達到的,所以,司馬遷就用了一個“蓋”字,說老子活了“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調和其說法上的矛盾。至於《漢書·藝文志》更說出關尹名喜的話來,那更是誤解了“關令尹喜曰”這句話。其中所載《關尹子》九篇,當是漢初人的偽託。古人喜歡偽託前人的書,我們現在看到的許多書,都是出於他們的偽託。就連《莊子》、《墨子》、《孫子》等都有內外篇,內篇大概是本人所作,而外篇都是後人的偽託。

我們再看看老子生活的時代,看老子有沒有向西出遊的可能。按照孔老同時代的說法,老子生活的時代大約在西元前571年—西元前471年之間,也就是周靈王至周元王時代。當時,東周王室早已式微,王畿愈來愈小,諸侯勢力日益強大,諸侯根本就不服從王命。而關中的大片地方,早在平王時都由秦人佔據了。至於隴山以西的地方,更是在諸戎的勢力範圍之內,就連秦人都奈何不得,周王室更是鞭長莫及了。在這種形勢下,老子大概連關中都到不了,更別說要千里迢迢地到西戎佔據的天水來。雄心勃勃、以周遊列國著稱的孔子,一生遊歷備嘗艱辛。到陳、蔡等國被人圍困,七天沒有吃飯,差點連命都喪了。但終其一生,也不過在周王室周圍打轉轉,沒有出關一步,更何況以“無為”自居的老子!況且,“古人把由漢民族居地移往外域,便認為是竄謫或降居”(郭沫若<李白與杜甫>)。老子既沒有犯罪的記錄,到秦人居住的關中尚可,但到被視為竄謫的西戎之地來幹什麼呢?有人可能要說,他要傳道。但道教的產生是在東漢後期的順帝時期,那是老子死後600多年後的事了。可見,老子出關之說,大概出於後來的演義。就算果真的有“出關”之事,但這個“關”到底是哪個“關”也還是個要待考證的問題,因為東周四面還有諸多的關隘。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老子的《道德經》不是老子本人所著,而是他的後代弟子環淵等人記錄老子的遺訓。《道德經》成書之時,老子已經死去100多年了。

二、我們常說的為老子著書的尹喜,其實就是環淵。環淵為楚人,游于齊。伯陽雖然有一座尹道寺,但因此而說伯陽是尹喜故里,顯然欠妥。就像天水有孔廟而不能說天水就是孔子故里一樣。 柏林觀裡供奉“三清”,是道觀裡的通例,不獨是為了紀念老子而專門供奉的。至於“教化溝”,原本就是“叫花溝”,“教化”是後人的附會。

三、老子生活的時代,王室式微,諸侯強大,關中為秦人佔據,伯陽一帶有綿諸戎盤踞,都非王室勢力所能及。所以老子是很難越關中度隴山,千里迢迢到戎人佔領的地方來的。

考證不是寫小說,而是一件嚴肅認真的事情。一定要力求資料來源的真實可靠,絕不能憑空設想和一廂情願,不能把道聼塗説和附會演義作為依據,更不能以訛傳訛。因此,尹喜是伯陽人,老子隨尹喜一起到伯陽著《道德經》的事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故事”。至於修渠之事,更是因伯陽本名“伯陽渠”而附會成說的。

2010年3月

以上關點,可參考郭沫若《青銅時代》

故他整理《道德經》時,老子已經死去一百多年了。

《史記》中還有一句話:“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蓋老子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詹見秦獻公······或曰,詹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也就是說,早在司馬遷作《史記》之時,由於史料的缺乏,對於老聃、老萊子、太史詹是三個人還是同一個人,已經很難分得清了。由於從孔子時代到秦獻公時代,時間跨度很大,不是一個人的壽命所能達到的,所以,司馬遷就用了一個“蓋”字,說老子活了“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調和其說法上的矛盾。至於《漢書·藝文志》更說出關尹名喜的話來,那更是誤解了“關令尹喜曰”這句話。其中所載《關尹子》九篇,當是漢初人的偽託。古人喜歡偽託前人的書,我們現在看到的許多書,都是出於他們的偽託。就連《莊子》、《墨子》、《孫子》等都有內外篇,內篇大概是本人所作,而外篇都是後人的偽託。

我們再看看老子生活的時代,看老子有沒有向西出遊的可能。按照孔老同時代的說法,老子生活的時代大約在西元前571年—西元前471年之間,也就是周靈王至周元王時代。當時,東周王室早已式微,王畿愈來愈小,諸侯勢力日益強大,諸侯根本就不服從王命。而關中的大片地方,早在平王時都由秦人佔據了。至於隴山以西的地方,更是在諸戎的勢力範圍之內,就連秦人都奈何不得,周王室更是鞭長莫及了。在這種形勢下,老子大概連關中都到不了,更別說要千里迢迢地到西戎佔據的天水來。雄心勃勃、以周遊列國著稱的孔子,一生遊歷備嘗艱辛。到陳、蔡等國被人圍困,七天沒有吃飯,差點連命都喪了。但終其一生,也不過在周王室周圍打轉轉,沒有出關一步,更何況以“無為”自居的老子!況且,“古人把由漢民族居地移往外域,便認為是竄謫或降居”(郭沫若<李白與杜甫>)。老子既沒有犯罪的記錄,到秦人居住的關中尚可,但到被視為竄謫的西戎之地來幹什麼呢?有人可能要說,他要傳道。但道教的產生是在東漢後期的順帝時期,那是老子死後600多年後的事了。可見,老子出關之說,大概出於後來的演義。就算果真的有“出關”之事,但這個“關”到底是哪個“關”也還是個要待考證的問題,因為東周四面還有諸多的關隘。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老子的《道德經》不是老子本人所著,而是他的後代弟子環淵等人記錄老子的遺訓。《道德經》成書之時,老子已經死去100多年了。

二、我們常說的為老子著書的尹喜,其實就是環淵。環淵為楚人,游于齊。伯陽雖然有一座尹道寺,但因此而說伯陽是尹喜故里,顯然欠妥。就像天水有孔廟而不能說天水就是孔子故里一樣。 柏林觀裡供奉“三清”,是道觀裡的通例,不獨是為了紀念老子而專門供奉的。至於“教化溝”,原本就是“叫花溝”,“教化”是後人的附會。

三、老子生活的時代,王室式微,諸侯強大,關中為秦人佔據,伯陽一帶有綿諸戎盤踞,都非王室勢力所能及。所以老子是很難越關中度隴山,千里迢迢到戎人佔領的地方來的。

考證不是寫小說,而是一件嚴肅認真的事情。一定要力求資料來源的真實可靠,絕不能憑空設想和一廂情願,不能把道聼塗説和附會演義作為依據,更不能以訛傳訛。因此,尹喜是伯陽人,老子隨尹喜一起到伯陽著《道德經》的事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故事”。至於修渠之事,更是因伯陽本名“伯陽渠”而附會成說的。

2010年3月

以上關點,可參考郭沫若《青銅時代》

老子、尹喜與伯陽地名辨疑

艾 葉

伯陽是距天水市以東35公里的一個鄉鎮。那裡濱臨渭水,氣候溫暖,因出產桃子而聞名。在伯陽鎮對面的山上,有座柏林觀和尹道寺,供奉著老子和尹喜。且因老子字伯陽,於是,有人“考證”得這個尹喜,就是函谷關令,也是伯陽鎮人,伯陽自然也就成了“尹喜故里”。老子出關後,被尹喜接到了家鄉伯陽並在那裡著了《道德經》。同時,老子還帶領群眾修了一條灌溉渠,當地人民為了紀念老子,便將地名命名為“伯陽渠”。附近還有一條教化溝,相傳是老子尹喜他們教化過人的地方······初讀到這些文字,確實令人驚喜,自豪之感油然而生。但細究其理,卻疑惑不少。

其實,伯陽的真正名稱叫“伯陽渠”,伯陽只是人們的習慣稱謂。就像北道本名“北道埠”,街子本名“街子口”一樣。 “渠”應該是河流的意思。《遁甲開山》謂:“刑馬之山,伯陽水出”。伯陽水今稱毛峪河,是自伯陽谷向北流入渭河的一條河流。這樣說來,伯陽渠名稱的由來就和伯陽水有關而和老子沒有關係了,況且老子字“伯陽”而並非“伯陽渠”。再說,古代人起名,往往是按照伯仲叔季的次序,如伯夷、叔齊、仲尼、季孫之類。光“伯陽”的人名見諸典籍的就不少。如《墨子·所染》:“舜染于許由、伯陽”。此伯陽為舜時賢人;伯陽父為西周宣王、幽王時的太史等等,這些人都早於老子。還有叫伯陽的地名,如《史記·趙世家》:“十七年,樂毅將趙師,攻魏伯陽。”此伯陽為戰國時魏邑,在今河南安陽市西北。可見,無論是叫“伯陽”的人還是地方,自古都不只一個。出現人名和地名相同的現象,也並不奇怪。就拿現代來說,紫陽縣與趙紫陽、天水縣與馬天水都無任何關係就是明證。

我們再看看《道德經》的成書時間。老子的時代本來還沒有著書的風氣,就是他的後輩孔子、墨子的書,也不是他們自己所著。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老彭即老子與彭祖。可見,老子“述而不作”,是有孔子為見證的。老子和孔子、墨子一樣,是有弟子的人。其微言大義,是經他的再傳或三傳弟子筆錄傳諸於世的。《道德經》和《論語》、《墨子》一樣,都是語錄體。只不過老子的弟子沒有像孔子的弟子那樣質樸,老子的弟子用自己的文筆來潤色了先師的遺說,所以初看起來似不像語錄體,但仔細玩味,確應是語錄體,足見其為後世弟子所撰。《道德經》的成書時間,梁啟超、郭沫若、羅根澤諸學者都認為在戰國中葉,顧頡剛則認為更遲,應該在秦漢間。根據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老子》考證,其成書時間大概在西元前200年—西元前190年,即在漢高祖、惠帝時期。當然,這也許是漢人抄錄前人的作品,但這也是有實物可考證的最早的《道德經》了。按照考古原則,在沒有發現更新的證據之前,這就可以作為定論。如果再合理地向前推移百十年,其成書時間也就在戰國中葉。所以,《道德經》的成書時間,應該是在戰國中葉至秦漢之間,即在老子死後100—200年左右,而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是由老子本人完成的。

關於尹喜其人,眾說甚紛。《史記》中說:“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關令尹喜曰”這句話,郭沫若先生釋為“關令尹、喜曰”,並非關令姓尹名喜。“尹”在這裡不是作為姓氏,“喜”不是作為人名。也就是說,“關令尹”是官名。“喜”是高興的意思。所以“關令尹喜曰”就是“守關的長官高興的說”的意思。故將“關令尹喜”釋為“關令、尹喜”本來就是一種誤讀。所以,尹喜本來就是憑空產生的一個人。同樣,司馬遷在《史記·孟荀列傳》上說:“慎到趙人,田駢、接子齊人,環淵楚人,皆學黃老道學,因發明其旨意。故慎到著《十二論》,環淵著《上下篇》。”這個《上下篇》不就是老子的《道德經》嗎?這就是說,是環淵著了《道德經》。而前面所說的“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顯然是後起的傳說了。郭沫若先生在《老聃、關尹、環淵》一文中,經過對諸多典籍的考證,認為為老子著錄《道德經》的就是環淵。所以,他最後說:老子《上下篇》乃環淵所錄老聃遺訓,唯文經潤色。環淵生於楚而游于齊,大率與孟子同時,蓋老聃之再傳或三傳弟子。也就是說,我們平常說的尹喜即環淵,是老子的再傳或三傳弟子,他為老子記錄整理了《道德經》。他本人和老子一樣,是楚國人,其主要活動在齊國。他和孟子為同時代人,比老子小180多歲,故他整理《道德經》時,老子已經死去一百多年了。

《史記》中還有一句話:“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蓋老子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詹見秦獻公······或曰,詹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也就是說,早在司馬遷作《史記》之時,由於史料的缺乏,對於老聃、老萊子、太史詹是三個人還是同一個人,已經很難分得清了。由於從孔子時代到秦獻公時代,時間跨度很大,不是一個人的壽命所能達到的,所以,司馬遷就用了一個“蓋”字,說老子活了“百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調和其說法上的矛盾。至於《漢書·藝文志》更說出關尹名喜的話來,那更是誤解了“關令尹喜曰”這句話。其中所載《關尹子》九篇,當是漢初人的偽託。古人喜歡偽託前人的書,我們現在看到的許多書,都是出於他們的偽託。就連《莊子》、《墨子》、《孫子》等都有內外篇,內篇大概是本人所作,而外篇都是後人的偽託。

我們再看看老子生活的時代,看老子有沒有向西出遊的可能。按照孔老同時代的說法,老子生活的時代大約在西元前571年—西元前471年之間,也就是周靈王至周元王時代。當時,東周王室早已式微,王畿愈來愈小,諸侯勢力日益強大,諸侯根本就不服從王命。而關中的大片地方,早在平王時都由秦人佔據了。至於隴山以西的地方,更是在諸戎的勢力範圍之內,就連秦人都奈何不得,周王室更是鞭長莫及了。在這種形勢下,老子大概連關中都到不了,更別說要千里迢迢地到西戎佔據的天水來。雄心勃勃、以周遊列國著稱的孔子,一生遊歷備嘗艱辛。到陳、蔡等國被人圍困,七天沒有吃飯,差點連命都喪了。但終其一生,也不過在周王室周圍打轉轉,沒有出關一步,更何況以“無為”自居的老子!況且,“古人把由漢民族居地移往外域,便認為是竄謫或降居”(郭沫若<李白與杜甫>)。老子既沒有犯罪的記錄,到秦人居住的關中尚可,但到被視為竄謫的西戎之地來幹什麼呢?有人可能要說,他要傳道。但道教的產生是在東漢後期的順帝時期,那是老子死後600多年後的事了。可見,老子出關之說,大概出於後來的演義。就算果真的有“出關”之事,但這個“關”到底是哪個“關”也還是個要待考證的問題,因為東周四面還有諸多的關隘。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老子的《道德經》不是老子本人所著,而是他的後代弟子環淵等人記錄老子的遺訓。《道德經》成書之時,老子已經死去100多年了。

二、我們常說的為老子著書的尹喜,其實就是環淵。環淵為楚人,游于齊。伯陽雖然有一座尹道寺,但因此而說伯陽是尹喜故里,顯然欠妥。就像天水有孔廟而不能說天水就是孔子故里一樣。 柏林觀裡供奉“三清”,是道觀裡的通例,不獨是為了紀念老子而專門供奉的。至於“教化溝”,原本就是“叫花溝”,“教化”是後人的附會。

三、老子生活的時代,王室式微,諸侯強大,關中為秦人佔據,伯陽一帶有綿諸戎盤踞,都非王室勢力所能及。所以老子是很難越關中度隴山,千里迢迢到戎人佔領的地方來的。

考證不是寫小說,而是一件嚴肅認真的事情。一定要力求資料來源的真實可靠,絕不能憑空設想和一廂情願,不能把道聼塗説和附會演義作為依據,更不能以訛傳訛。因此,尹喜是伯陽人,老子隨尹喜一起到伯陽著《道德經》的事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故事”。至於修渠之事,更是因伯陽本名“伯陽渠”而附會成說的。

2010年3月

以上關點,可參考郭沫若《青銅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