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宋心仿談養蜂機械化│本刊專訪

閱讀前先點 關注, 以免錯過明天的蜂業資訊!

養蜂機械化是實現養蜂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養蜂業轉型升級的基礎條件。 距離2013年5月農業部發佈的《農業部辦公廳關於促進發展養蜂業機械化的通知》快有5個年頭, 我國養蜂機械化現狀怎樣?還存在哪些主要問題?《通知》實施後, 對養蜂業有哪些促進作用?國家補貼的具體實施情況如何?帶著這些養蜂人最關心的問題, 本刊記者採訪了養蜂界赫赫有名的人大代表宋心仿老師。

宋心仿

原籍山東諸城, 1953年出生於利津縣。 兒時因家境貧困唯讀三年半小學, 後靠自學獲三專科、一本科學歷, 高級工程師、研究員職稱, 中國石油大學、福建農林大學蜂學學院兼職教授。 16歲闖關東學習養蜂, 長期致力於養蜂生產、科研、加工、培訓工作。 獲省部級科級進步二等獎二項, 獲國家專利18項。 發表學術論文116篇, 出版蜂學專著21部,

發行量130多萬冊。 現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養蜂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蜂產品協會副會長、山東省蜂業協會理事長、東營市蜜蜂研究所所長等職。

記者:宋老師您好!能否請您介紹一下向“人代會”提交“養蜂機械化”建議案的初衷以及建議案最終通過情況?

宋心仿: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的, 一是生產一線急需, 養蜂人受盡了蜂機具落後、勞動強度大、經濟效益低的苦頭, 期盼著以先進蜂機具解放生產力、促進養蜂經濟效益;二是民間研發方興未艾, 由一些熱心蜂業的民營企業和人士研製成功的養蜂車、移蟲機、全塑多功能蜂箱等養蜂機械, 深受養蜂人的青睞。 所以我就考慮, 如何加大投入, 促進養蜂機械化的發展。

多年來,

從促進養蜂機械化出發, 我先後七次向國家提交相關“加快推進養蜂機械化的建議”案, 這些建議不同程度地引起了國家主管部門的重視。 2013年3月我曾上書農業部韓長賦部長, 直陳我國養蜂現狀與問題, 強調了加快推進養蜂機械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緊迫性, 建議加大投入將機械化作為發展養蜂的瓶頸來突破。 韓部長看了我的信很快做出批示, 並安排農業部畜牧局王局長約我座談。 2013年5月22日韓部長又親自主持召開專題會議, 就發展養蜂及實現機械化進行了專題研究, 農業部辦公廳於5月31日下發了農辦機[2013] 22號《關於促進發展養蜂機械化的通知》檔, 就實現養蜂機械化做出了重點部署, 表示“積極支援鼓勵先進養蜂機械的研發推廣……,
進一步加大對養蜂業機械的補貼力度……, 加強養蜂機械化的宣傳服務……”。 這是我國養蜂主管部門主要領導首次高度關注養蜂機械化, 也是國家農業部第一次下發相關養蜂機械化的檔, 且提出了具體目標、方向、要求及實施措施等。

記者:您認為,

目前影響我國養蜂機械化進程主要問題有哪些?

宋心仿:一是重視不夠, 投入太少, 國家向蜂機具研發與推廣投入的財力、人力太少, 缺乏高尖端蜂機械研發團隊, 地方和企業研發蜂機具得不到扶持;二是認識不足, 安於現狀, 部分人不願接受新鮮事物, 只顧眼前小利益, 忽視長遠發展大計, 不敢或不善於投資;三是養蜂基礎條件薄弱, 絕大部分養蜂人仍沿用上世紀的蜂機具, 停頓在手工或半手工操作狀態;四是蜂機械化推廣困難, 部分蜂農左顧右盼等待觀望, 期盼國家補貼、嚮往高額補貼, 不願掏錢付出;五是養蜂人學習駕照難, 蜂機械市場缺乏推廣示範管道和網路。

記者:養蜂機械化對養蜂業發展可起到哪些作用?

宋心仿:實行養蜂機械化的作用與意義非常突出:一是減輕了養蜂人的勞動強度,解放了生產力;二是改善了養蜂人的工作生活條件,使養蜂人不再那麼苦那麼累;三是大大提高了養蜂的經濟效益,增加了養蜂人的收入;四是強化了生產主動性和抗風險能力,運行方便,抗災性能提升;五是可吸引更多年輕人從業,有效解除養蜂後繼乏人難題;六是提升了養蜂人的積極性和發展信心,提振了養蜂能力和熱情。

記者:近年來,我國研製出了哪些養蜂新機械?是否已被養蜂人所接受?

記者:您對養蜂機械化有什麼發展願景?

宋心仿:一是重點抓好養蜂車集成配套:養蜂專用車是轉地放蜂的基礎設備,以先進的養蜂機械與之集成配套,是裝備現代化養蜂場的先決條件。

二是蜂箱的改進提升:蜂箱是養蜂生產的基本設施,我們長期沿用木質十框標準蜂箱,需向著多功能、簡便實用、科學高產、材質耐用等方面發展。

三是養蜂生產機具改進提升:包括蜂王漿生產設備、蜂蜜生產機具、蜂花粉採集與乾燥設備、蜂蠟提取設備、蜂糧生產機具的研製,以及蜂膠、蜂毒生產提取機具的改進與提升。

四是蜂群管理及蜂情掌握系統:包括蜂群管理機具的改進提升、蜂群情況觀測系統、蜂群情緒控制裝置等等。

五是蜂病給藥機具的研製:包括物理防治設施、液體給藥機具、粉末藥物給藥機具等。

記者:養蜂補貼現狀如何?當前有哪些養蜂機械進入國家補貼範圍?

宋心仿:自2008年兩會,我每年都提對養蜂補貼的建議,已整10年,國家農業部、財政部、發改委答覆都很好,但付諸實施起來的確很難。

2011年12月養蜂專用車通過國家農機鑒定,其附帶著取漿機等幾種新型蜂機具。

2012年國家將養蜂移動平臺列入補貼目錄,運行5年間費力不小,卻只有山東省補出26台。我意識到按傳統的農機補貼方式沒法運作,便連續5年提出改進補貼方式、減少中間環節、實行專項補貼。這個建議於2016年得到支持,終於獲准專項蜂機械補貼試點。國家財政部、農業部責成山東省財政廳、農業廳從農機補貼經費中拿出1000萬元,專項對養蜂機械進行補貼。重點對養蜂車、移蟲機、電動搖蜜機補貼,並對蜂箱做了補貼試點。

記者:補貼試點是怎樣具體實施補貼工作的?

宋心仿:補貼主管部門原本只是考慮在山東省搞試點,經多方做工作,試點範圍擴展到了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慶10個省市。補貼額度為上限,最高為全價的30%。

為了使補貼落到實處真正使蜂農受益,大大簡化了補貼程式,由原來12道程式減少到了7道:購機者提出申請,到當地縣畜牧局或蜂協蓋章證明,報經省局或省蜂協審核,報山東省蜂協專案組,公示7天,購置蜂機具,最後憑發票報銷。

記者:請介紹下補貼試點專案完成情況?

宋心仿:本補貼項目從2017年的4月份開始至9月初基本完成,歷時5個月,補貼受益養蜂戶561戶和合作社77家。重點補貼了養蜂車、取漿設備、蜂箱。9月30日專案順利通過了驗收,驗收組對專案實施情況給予了嚴格審核,做出了高度評價。

專案運作中遇到很多困難,一是部分人缺乏發展意識,持觀望態度,不想投資或不敢投資;二是有些地方沒有蜂業組織,或有的部門不配合,蓋章審核很困難;三是多數養蜂人資訊不靈通,不會操作,或過於挑剔,貽誤時機;四是工作量太大,沒有分文運作經費,山東蜂協義務勞動,缺少人力財力;五是按規定執行,必須進行招標等多道工序,提高了發放成本。

記者:養蜂補貼的前景如何?

宋心仿:對養蜂機械實行補貼是行業需要、眾人期待,國家相關部門也意識到了這一點。2016年的補貼現已完成,2017年的補貼款還沒有下來,尚需進一步爭取。期待著對蜂機械補貼常規化、簡便化,實行專款定項、貼息貸款等多種形式;程式還應簡便,補貼額度還應提高,補貼範圍、品種還應擴展,力求多品種、全覆蓋。

編後語:國家養蜂補貼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把國家政策真正落實到位,使廣大養蜂人受益,才能全面助力和推動養蜂業發展。我國養蜂機械化發展任重道遠!

宋心仿:實行養蜂機械化的作用與意義非常突出:一是減輕了養蜂人的勞動強度,解放了生產力;二是改善了養蜂人的工作生活條件,使養蜂人不再那麼苦那麼累;三是大大提高了養蜂的經濟效益,增加了養蜂人的收入;四是強化了生產主動性和抗風險能力,運行方便,抗災性能提升;五是可吸引更多年輕人從業,有效解除養蜂後繼乏人難題;六是提升了養蜂人的積極性和發展信心,提振了養蜂能力和熱情。

記者:近年來,我國研製出了哪些養蜂新機械?是否已被養蜂人所接受?

記者:您對養蜂機械化有什麼發展願景?

宋心仿:一是重點抓好養蜂車集成配套:養蜂專用車是轉地放蜂的基礎設備,以先進的養蜂機械與之集成配套,是裝備現代化養蜂場的先決條件。

二是蜂箱的改進提升:蜂箱是養蜂生產的基本設施,我們長期沿用木質十框標準蜂箱,需向著多功能、簡便實用、科學高產、材質耐用等方面發展。

三是養蜂生產機具改進提升:包括蜂王漿生產設備、蜂蜜生產機具、蜂花粉採集與乾燥設備、蜂蠟提取設備、蜂糧生產機具的研製,以及蜂膠、蜂毒生產提取機具的改進與提升。

四是蜂群管理及蜂情掌握系統:包括蜂群管理機具的改進提升、蜂群情況觀測系統、蜂群情緒控制裝置等等。

五是蜂病給藥機具的研製:包括物理防治設施、液體給藥機具、粉末藥物給藥機具等。

記者:養蜂補貼現狀如何?當前有哪些養蜂機械進入國家補貼範圍?

宋心仿:自2008年兩會,我每年都提對養蜂補貼的建議,已整10年,國家農業部、財政部、發改委答覆都很好,但付諸實施起來的確很難。

2011年12月養蜂專用車通過國家農機鑒定,其附帶著取漿機等幾種新型蜂機具。

2012年國家將養蜂移動平臺列入補貼目錄,運行5年間費力不小,卻只有山東省補出26台。我意識到按傳統的農機補貼方式沒法運作,便連續5年提出改進補貼方式、減少中間環節、實行專項補貼。這個建議於2016年得到支持,終於獲准專項蜂機械補貼試點。國家財政部、農業部責成山東省財政廳、農業廳從農機補貼經費中拿出1000萬元,專項對養蜂機械進行補貼。重點對養蜂車、移蟲機、電動搖蜜機補貼,並對蜂箱做了補貼試點。

記者:補貼試點是怎樣具體實施補貼工作的?

宋心仿:補貼主管部門原本只是考慮在山東省搞試點,經多方做工作,試點範圍擴展到了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慶10個省市。補貼額度為上限,最高為全價的30%。

為了使補貼落到實處真正使蜂農受益,大大簡化了補貼程式,由原來12道程式減少到了7道:購機者提出申請,到當地縣畜牧局或蜂協蓋章證明,報經省局或省蜂協審核,報山東省蜂協專案組,公示7天,購置蜂機具,最後憑發票報銷。

記者:請介紹下補貼試點專案完成情況?

宋心仿:本補貼項目從2017年的4月份開始至9月初基本完成,歷時5個月,補貼受益養蜂戶561戶和合作社77家。重點補貼了養蜂車、取漿設備、蜂箱。9月30日專案順利通過了驗收,驗收組對專案實施情況給予了嚴格審核,做出了高度評價。

專案運作中遇到很多困難,一是部分人缺乏發展意識,持觀望態度,不想投資或不敢投資;二是有些地方沒有蜂業組織,或有的部門不配合,蓋章審核很困難;三是多數養蜂人資訊不靈通,不會操作,或過於挑剔,貽誤時機;四是工作量太大,沒有分文運作經費,山東蜂協義務勞動,缺少人力財力;五是按規定執行,必須進行招標等多道工序,提高了發放成本。

記者:養蜂補貼的前景如何?

宋心仿:對養蜂機械實行補貼是行業需要、眾人期待,國家相關部門也意識到了這一點。2016年的補貼現已完成,2017年的補貼款還沒有下來,尚需進一步爭取。期待著對蜂機械補貼常規化、簡便化,實行專款定項、貼息貸款等多種形式;程式還應簡便,補貼額度還應提高,補貼範圍、品種還應擴展,力求多品種、全覆蓋。

編後語:國家養蜂補貼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把國家政策真正落實到位,使廣大養蜂人受益,才能全面助力和推動養蜂業發展。我國養蜂機械化發展任重道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