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蔡公時:民國第一位抗日烈士

蔡公時(1881-1928)江西九江人, 老同盟會會員, 曾留學日本, 後任國民政府外交官。

這是慘烈的一幕。 史家稱, 外交官持節被戕, 亙古未有!

1928年, 南京國民政府北伐, 日本以保護僑民為由, 出兵山東。 5月1日, 北伐軍進入濟南, 日本軍隊和浪人在街道上設置防禦工事, 雙方發生衝突。 為平息事態,

5月3日, 國民政府戰地政務委員會外交處主任兼山東特派交涉員蔡公時, 率領外交隨員來到濟南與日軍交涉。

當晚, 50餘名日本兵闖入交涉署, 大肆搶掠, 將外交檔、地圖等棄置滿地, 國民政府旗幟和孫中山畫像也被撕毀。 蔡公時用日語同日本兵理論:“這是中國政府外交機關, 非軍事單位……日本皇軍應尊重睦鄰友誼和外交禮節……”日本兵不等蔡公時說完, 就用槍托將他打翻在地, 又將署內其他中方外交人員一齊捆綁, 輪番毒打。

此時, 一日軍士兵進來宣讀其司令官所下屠殺外交官員的命令,

蔡公時鎮定地將這個消息翻譯給大家:“日本兵要剝去衣服, 槍斃我們。 我們沒法, 赴死可也。 ”

日本兵上前, 先將蔡公時的耳朵割掉, 又殘忍地將其鼻子割下, 雙目剜掉。 據後來僥倖逃出的勤務兵張漢儒回憶:“當時我雖已血流滿面, 痛之徹骨, 但還惦記著蔡公時主任不知被日軍作踐成什麼樣子。 我借手電筒所見:諸人大多有耳無鼻、有鼻無耳、血肉模糊, 其狀之慘, 令人毛骨悚然。 蔡主任被削下鼻子, 割去雙耳, 挖去雙目後, 整個頭部和胸前被鮮血染紅。 ”

在極度痛楚中, 蔡公時仍大聲怒斥不止:“日軍決意殺害我們, 惟此國恥, 何時可雪?野獸們, 中國人可殺不可辱!”日本兵見蔡公時罵不絕口, 便將刺刀捅入他嘴裡, 使勁旋轉, 將其舌頭剜掉。

是夜, 蔡公時與交涉署十余名隨員全部被槍斃。 他們在赴任不到一天之內, 壯烈殉國。

日軍進而重炮攻城, 5月11月, 濟南城失陷, 日軍屠戮中國軍民近8000人, 是為“五三慘案”、“濟南慘案”或“山東慘禍”。 史學家稱, 這是南京大屠殺之前, 現代國際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一幕。

蔡公時是詩人, 早年他曾寫過謁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的七律。 “英雄血和杜鵑開”、“不抱丹心莫錯來”、“功名都在死中求”等句, 忠義之氣溢於言表, 讀來讓人盪氣迴腸。

蔡公時是民國以來第一位抗日烈士。 他殉國後, 人們給予他最高的評價和緬懷。

李烈鈞的題詞稱讚他為“外交史上第一人”, 馮玉祥為他題詞“誓雪國恥”, 李宗仁題詞“民族精神, 千古卓絕”;徐悲鴻曾創作過巨幅油畫《蔡公時濟南被難圖》, 電影《蔡公時》也是一代名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