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追憶一個有良知,有擔當的日本政治家——趙啟正眼中的野中廣務

2013年6月趙啟正在北京貴賓樓飯店會見日本前自民党幹事長野中廣務

近期中日兩國大片區域都在寒冬中遭遇大雪。 1月26日是週末,

伴隨著寒風, 一個令人難過的消息從日本傳到中國。 日本對華友好人士、92歲高齡的原自民党幹事長野中廣務先生這天下午在日本京都的一家醫院去世。 很多關注中日關係的人接到這個消息, 整個週末心情沉重。 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連夜通過電話、微信, 與包括我們兩位在內的多位對日公共外交和文化傳播的資深人士聯繫, 結合著對中日關係的思考, 追憶和野中先生交往的一個個故事。 隨著趙啟正的追憶, 一位有良知, 有擔當的日本政治家的肖像在我們眼前清晰、生動了起來。 我們痛感失去這樣一位朋友, 對於中日友好事業是一重大損失。

野中廣務先生生於1925年, 曾在舊日本軍隊短暫服役, 戰後從50年代起活躍於地方政壇, 80年代以後進入東京政壇, 作為自民党政治家7次當選眾議院議員, 1994年村山內閣時首次入閣。 他也曾任京都府副知事、自治大臣、公安委員會委員長、自民党幹事長、內閣官房長官等多個重要職務, 為推進中日關係發展做出過很多積極貢獻。

上個世紀90年代初, 趙啟正被任命為上海副市長。 他肩挑上海市外事、外貿和浦東開發重任, 後又任國務院新聞辦和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 30年來, 頻繁訪問日本, 在多個場合與活躍於日本政壇的野中先生相遇, 進而相識, 並成為忘年之交、跨國知己。 中日關係發展的不同階段, 野中先生表現出的政治家的良知與擔當給趙啟正留下深刻印象。

1971年野中廣務先生率領當年參加侵華戰爭的老兵訪問南京。 後來他見到趙啟正時, 講起了那次南京之行帶給他的衝擊。 野中先生說, 當年的日本老兵坐在南京的城牆上, 撫今追昔, 良心的苛責湧上心頭。 其中有的老兵一踏上城牆就突發眩暈,

身體異常不適, 他們自己說這大概是自己當年作孽的報應。 野中先生說, 這些日本老兵都為當年發生南京大屠殺的事實追悔不已。

1998年, 野中廣務先生再次帶領一些年輕政治家以及20多名隨訪記者訪問南京。 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他面對眾多媒體坦言, 日本必須深刻反省和認識侵略歷史, 對此做個了斷, 不要將錯誤的歷史認識帶入21世紀。 他的言論見報後, 日本右翼分子將子彈裝在信封中寄到他家裡進行恐嚇, 但他完全不為之所動。

1999年野中廣務先生見到趙啟正時說, “我去年訪問南京是第二次。 當年我第一次來南京, 帶領前日本軍人到南京城牆邊回顧當年的情形, 為的是對過去進行深刻反省。 如今, 這些軍人都已經去世了,

但當年的情形我記得很清楚。 去年5月我帶領日本年輕的政治家訪問中國, 就是要讓他們親身體會‘以史為鑒’, 不能讓下一代忘記歷史教訓。 做不到這一點, 就無法建立真正的兩國友好關係。 ”

趙啟正非常讚賞野中先生在歷史問題上的正確觀點, 對他兩次去南京時披露心扉的話語深深打動。 他告訴野中廣務, “您去年在南京的講話, 《人民日報》專門作了題為‘以史為鑒, 祈禱和平’的報導, 中國互聯網上也有您的講話。 在日本、在中國都一樣, 年長的人說話年輕人愛聽。 ”

趙啟正說, 野中廣務先生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正確立場是始終一貫的。 野中先生在回憶錄中說, 戰爭期間, 接受軍國主義教育, 自己曾經是一名“軍國青年”。 戰後,出於自己的戰爭體驗,他在日本國內著書或接受採訪時始終力主反對戰爭,維護和平,必需徹底地清算日本的戰爭責任,才能對歷史欠帳進行了斷。他在接受日本共產黨機關報《赤旗報》的採訪時說,“政治的最大作用就是不使戰爭發生。”

2008年12月13日,東京都市民團體舉辦有關南京大屠殺發生71周年的紀念集會上,83歲高齡的野中廣務先生又一次講述了1971年他率團訪問南京時,親耳聽到一位團裡的成員當眾坦白自己當年在南京參與暴行的事實,自己因此瞭解到發生在歷史現場的慘無人道的行為,指出為了日本的未來,必須正視歷史。

野中廣務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趙啟正記得,野中廣務先生作為政治家的擔當,還表現在處理兩國關係時明朗的是非觀。2008年,一些西方國家借西藏問題做文章,使奧運聖火傳遞在沿途受阻。野中先生明確表示,“西藏問題是中國內政,我們反對利用這一問題抵制或拆臺北京奧運會。”

野中廣務先生認准中日互信合作是大勢所趨,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始終非常有擔當地堅持促進日本與中國的多方面合作。當得知中國在考慮發展高速鐵路時,他數次表示合作願望,希望與中國分享日本新幹線的成功經驗,進而推動發展深度日中合作。

趙啟正清楚地記得,野中廣務先生提議為了合作建設京滬高鐵,或可先在上海和昆山之間修建一段,作為中國考察和試驗之用。他甚至表示,“我們先不談貸款,只談合作,先修一段試運行,我們無償提供,算是對歷史的一個補償。”這個建議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把對歷史認識的良知融入其中。趙啟正說,儘管由於日本政府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等原因導致的中日關係低谷,這項合作沒有能夠進行,但是野中先生推進日中友好合作的良好願望還是值得我們記在心中。趙啟正感歎,這樣的政治家今天在日本是越來越少了。

2002年5月,有多名朝鮮“脫北者”突然闖入日本駐瀋陽總領館。守衛大門的中國武警沒有全部攔住,但最終應總領館要求是把闖入者請了出來。這個突發事件發生時,正巧趙啟正在日本訪問。日本各電視臺每小時的新聞節目,都以日本一個大通訊社預先埋伏在領館門前的現場錄影做片頭,再作為每小時的頭條新聞,反復播放。日本輿論喧囂一時,要求中國“道歉”。甚至有日本政客表示,中國武警把“脫北者”帶出日本總領館,就是入侵了日本領土。聲稱如果是在過去,這就等於發動了戰爭。

由於這種情況,趙啟正參加的中日互聯網傳播論壇變成了日本記者集中追問此事的新聞發佈會。趙啟正表態說,中國武警忠於職守,堅決果斷地保衛日本總領館的安全,阻擋入侵者,應該向他們致敬才對。如果日本政府不這樣認為,可以正式照會中國外交部,以後中國武警可不再強行阻攔闖入者。但是,請日本方面考慮好,需要準備足夠多的房間接待連續不斷的闖入者。

在日本國內輿論一邊倒的情形下,野中廣務先生再次表現出一位優秀政治家的擔當與良知。他專程與趙啟正會面,態度明朗,表示十分理解,說中國武警戰士在這件事上做得對,不該受到指責。

在釣魚島問題上,野中廣務先生多次向趙啟正表示,當年建交時,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跟中國領導人確實達成了擱置爭議的共識。針對日本出現的各種非議,他多次鮮明地表示,日本應以中日關係大局為重,不應該在這個問題糾纏中國。他認為,那些在這個問題上說三道四的日本政客實際上是利用這件事在嘩眾取寵,撈取個人政治資本,應該受到譴責。

2012年,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他再次表現出難能可貴的擔當精神。他對央視記者說,“發生(政府購島導致中日關係受損)這樣不幸事件,作為日本人感到非常丟臉,要向各位中國朋友說對不起。”

作為自民党元老政治家,他對近年來自民黨的政治走向和領導人的主張深表憂慮。對自民党領導人的施政演說,他評價“就好像中學那會兒,昭和十六年(1941年)聽東條英機在大政翼贊會的國會演說廣播一樣”。

2013年6月,野中廣務先生再次來到中國會見老朋友。他說,他已經88歲了,這將是最後一次訪華,看到在中國有這麼多人對改善日中關係努力用心,他可以放心了。他堅信,日本和中國發展友好合作才是兩國關係的唯一出路。

2014年3月,趙啟正在東京砂防會館與野中廣務會面向野中贈送中國剪紙藝術畫冊

野中廣務先生去世讓趙啟正感到非常難過與失落。在和野中先生交往的許多記憶碎片中,最讓他難忘的是,這位情商極高的政治家對朋友的款款深情。

一次趙啟正來日本訪問,野中廣務先生聽說後,從京都專程趕到東京,在一條藏於深巷的老宅中安排了午宴。雙方交談甚為動情。中國客人離開時,野中先生帶著多位日本老朋友依依不捨地沿著深深的巷子相送,一直送到巷子口的大路上,才頻頻揮手目送中國客人乘車離開。

得知野中先生逝世這一刻,趙啟正似乎又看到這位老者站在路口,依依不捨地轉過身來揮手。這一次,這位為日中友好奔波了幾十年的老朋友是在向人們真的告別了,他一定是想囑託大家要為中日友好合作和東亞持久和平繼續前行。

(文:黃友義 王眾一)

戰後,出於自己的戰爭體驗,他在日本國內著書或接受採訪時始終力主反對戰爭,維護和平,必需徹底地清算日本的戰爭責任,才能對歷史欠帳進行了斷。他在接受日本共產黨機關報《赤旗報》的採訪時說,“政治的最大作用就是不使戰爭發生。”

2008年12月13日,東京都市民團體舉辦有關南京大屠殺發生71周年的紀念集會上,83歲高齡的野中廣務先生又一次講述了1971年他率團訪問南京時,親耳聽到一位團裡的成員當眾坦白自己當年在南京參與暴行的事實,自己因此瞭解到發生在歷史現場的慘無人道的行為,指出為了日本的未來,必須正視歷史。

野中廣務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趙啟正記得,野中廣務先生作為政治家的擔當,還表現在處理兩國關係時明朗的是非觀。2008年,一些西方國家借西藏問題做文章,使奧運聖火傳遞在沿途受阻。野中先生明確表示,“西藏問題是中國內政,我們反對利用這一問題抵制或拆臺北京奧運會。”

野中廣務先生認准中日互信合作是大勢所趨,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始終非常有擔當地堅持促進日本與中國的多方面合作。當得知中國在考慮發展高速鐵路時,他數次表示合作願望,希望與中國分享日本新幹線的成功經驗,進而推動發展深度日中合作。

趙啟正清楚地記得,野中廣務先生提議為了合作建設京滬高鐵,或可先在上海和昆山之間修建一段,作為中國考察和試驗之用。他甚至表示,“我們先不談貸款,只談合作,先修一段試運行,我們無償提供,算是對歷史的一個補償。”這個建議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把對歷史認識的良知融入其中。趙啟正說,儘管由於日本政府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等原因導致的中日關係低谷,這項合作沒有能夠進行,但是野中先生推進日中友好合作的良好願望還是值得我們記在心中。趙啟正感歎,這樣的政治家今天在日本是越來越少了。

2002年5月,有多名朝鮮“脫北者”突然闖入日本駐瀋陽總領館。守衛大門的中國武警沒有全部攔住,但最終應總領館要求是把闖入者請了出來。這個突發事件發生時,正巧趙啟正在日本訪問。日本各電視臺每小時的新聞節目,都以日本一個大通訊社預先埋伏在領館門前的現場錄影做片頭,再作為每小時的頭條新聞,反復播放。日本輿論喧囂一時,要求中國“道歉”。甚至有日本政客表示,中國武警把“脫北者”帶出日本總領館,就是入侵了日本領土。聲稱如果是在過去,這就等於發動了戰爭。

由於這種情況,趙啟正參加的中日互聯網傳播論壇變成了日本記者集中追問此事的新聞發佈會。趙啟正表態說,中國武警忠於職守,堅決果斷地保衛日本總領館的安全,阻擋入侵者,應該向他們致敬才對。如果日本政府不這樣認為,可以正式照會中國外交部,以後中國武警可不再強行阻攔闖入者。但是,請日本方面考慮好,需要準備足夠多的房間接待連續不斷的闖入者。

在日本國內輿論一邊倒的情形下,野中廣務先生再次表現出一位優秀政治家的擔當與良知。他專程與趙啟正會面,態度明朗,表示十分理解,說中國武警戰士在這件事上做得對,不該受到指責。

在釣魚島問題上,野中廣務先生多次向趙啟正表示,當年建交時,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跟中國領導人確實達成了擱置爭議的共識。針對日本出現的各種非議,他多次鮮明地表示,日本應以中日關係大局為重,不應該在這個問題糾纏中國。他認為,那些在這個問題上說三道四的日本政客實際上是利用這件事在嘩眾取寵,撈取個人政治資本,應該受到譴責。

2012年,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他再次表現出難能可貴的擔當精神。他對央視記者說,“發生(政府購島導致中日關係受損)這樣不幸事件,作為日本人感到非常丟臉,要向各位中國朋友說對不起。”

作為自民党元老政治家,他對近年來自民黨的政治走向和領導人的主張深表憂慮。對自民党領導人的施政演說,他評價“就好像中學那會兒,昭和十六年(1941年)聽東條英機在大政翼贊會的國會演說廣播一樣”。

2013年6月,野中廣務先生再次來到中國會見老朋友。他說,他已經88歲了,這將是最後一次訪華,看到在中國有這麼多人對改善日中關係努力用心,他可以放心了。他堅信,日本和中國發展友好合作才是兩國關係的唯一出路。

2014年3月,趙啟正在東京砂防會館與野中廣務會面向野中贈送中國剪紙藝術畫冊

野中廣務先生去世讓趙啟正感到非常難過與失落。在和野中先生交往的許多記憶碎片中,最讓他難忘的是,這位情商極高的政治家對朋友的款款深情。

一次趙啟正來日本訪問,野中廣務先生聽說後,從京都專程趕到東京,在一條藏於深巷的老宅中安排了午宴。雙方交談甚為動情。中國客人離開時,野中先生帶著多位日本老朋友依依不捨地沿著深深的巷子相送,一直送到巷子口的大路上,才頻頻揮手目送中國客人乘車離開。

得知野中先生逝世這一刻,趙啟正似乎又看到這位老者站在路口,依依不捨地轉過身來揮手。這一次,這位為日中友好奔波了幾十年的老朋友是在向人們真的告別了,他一定是想囑託大家要為中日友好合作和東亞持久和平繼續前行。

(文:黃友義 王眾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