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何說“崖山之後,再無華夏”,宋亡後中國人從此缺失了什麼?

推薦:探秘三國特種部隊之無當飛軍(1):一千人對五萬, 一戰成名

文/李帥

【作者簡介】李帥, 筆名:萬里雪飄。 中國詩歌網認證詩人。 學生,

現就讀於四川綿陽某高校。 寫作方向:詩詞及散文。 發表文學作品多篇, 散見《詩選刊》《燕京詩刊》《上海文學》等。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一組崖山的圖片)

“崖山之後, 再無華夏。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話。 年少時, 曾經常在茶館聽聞長輩談論這個問題, 當時可謂一竅不通。

當如今深入學習了宋末歷史後, 回想起昔日長輩的談話, 才略些領略此話的含義。 這句話背後, 隱藏著一個個多麼悲壯的故事……

在西元1259年金榜題名之日, 榜單上出現了兩位足以讓沉浮300年的宋王朝刮目相看、讓擁有燦爛歷史文明的中國刮目相看的人:文天祥和陸秀夫。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句耳熟能詳的話就出自文天祥;而另一個陸秀夫雖沒有為後人留下膾炙人口的詩句, 卻為我們留下一個值得民族驕傲的故事。 這兩位名垂千古的英雄, 當然也是這句“崖山之後, 再無華夏”的主角。

話說宋朝末年, 國力衰微, 深受鄰族蒙古族侵略。 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領導下, 愈發強大, 先後滅掉後金、夏, 後來由他的兒子忽必烈建立起元朝。 西元1275年, 忽必烈率領元軍以排山倒海之勢, 揮師南下, 劍指弱小的南宋。 崇尚“文化、經濟、科技、手工業”的宋朝, 顯然不是“騎在馬背上民族”的對手。 很快, 南宋軍隊在蒙古軍的鐵蹄下潰不成軍, 一敗塗地。 最終被逼退到廣東、福建等狹小之地繼續抗爭。

當時, 時任宋朝右丞相的陸秀夫因在朝廷中, 與部分大臣政見不合, 而被排除出朝廷, 故而, 宋朝因此分裂成以文天祥為首、以張世傑、陸秀夫為首的兩派。 以文天祥一派的沒有隨大眾而逃跑, 而是在福建南平組織民眾繼續抗擊元軍。 另一派張世傑、陸秀夫則保護宋朝皇帝, 四處顛沛流離而躲避到了崖山。

後來, 因叛徒出賣, 文天祥被元軍將領張弘范俘獲。 隨後被押至潮陽, 張弘範並沒有立即處死他, 甚至還以賓客的禮節接見他, 還與他一起入崖山, 要求寫信招降宋朝另一派主帥張世傑。 文天祥悲憤說到:“我不能保衛父母, 難道還教別人叛離父母, 可能嗎?”因多次強迫索要書信, 於是, 寫了一首詩《過零丁洋》給張弘範。 這首詩的尾句就是傳唱千古的:“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張弘範笑著收藏它。 崖山戰敗後, 置酒宴犒軍時, 張弘範說道:“丞相的忠心孝義都盡到了, 若能改變態度, 像侍奉宋朝那樣侍奉大元皇上, 將不至於失去宰相的位置。 ”文天祥眼淚撲簌簌地說:“國亡而不能救,作為臣子,死有餘罪,怎敢懷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張弘范深感其仁義,派人護送至京師,聽候元太祖處置。

可到了京師的文天祥,依舊不降。甚至在元太祖忽必烈的親自勸說下,也無動於衷。忍無可忍的元太祖最終下令處死文天祥。文天祥臨上刑場時特別從容不迫,向南跪拜後方被處死。幾天以後,他的妻子歐陽氏收拾他的屍體時,發現衣服中有贊文說道:“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只有忠義至盡,仁也就做到了。讀聖賢的書,所學習的是什麼呢?自今以後,可算是問心無愧了。”

一位流傳千古的民族英雄就這樣死了,死得如此可惜,如此悲壯……在這位宋末士大夫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在遭遇外族侵略時,身為華夏兒女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現當代卻是如此缺失。試看抗日歷史,入侵中國的日軍總共也就一百來萬人,而所謂“皇協軍”、“偽軍”多達300多萬人……

講訴完文天祥的故事,當然也少不了陸秀夫。言歸正傳,說道崖山之後,必須要說到崖山這個地方。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是當時宋朝最後一座城池。在這裡元宋雙方經歷了一場大戰,最終以南宋滅亡而告終。

南宋祥興二年正月,張弘範兵至崖山。南宋殘軍與元軍在崖門海域展開歷時20多天的大海戰。二月初六日晨,崖門海域風雨交加,元軍發動總攻,宋軍血戰至黃昏,終究寡不敵眾。南宋的大臣陸秀夫再最後時刻對年僅9歲的少帝說道:“陛下,為了復興宋室,我們一直不停奮戰,但事到如今,已大勢已去,無力回天了。您是大宋的正統後裔,應該斷然作出不辱沒您血統的決定。"少帝靜靜地微笑著說到:“我明白了,秀夫,你沒有背棄我,並且自始至終侍奉我,太感謝了!”陸秀夫面對少帝這種勇敢地態度,不得不強忍住眼淚,背起少帝,用帶子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就這樣,陸秀夫背著少帝,投海自盡了,許多始終追隨宋朝的忠臣良將、平民百姓看到、聽聞此景此事後,追隨其後,紛紛投海自殺。據說達數十萬人之多,屍體幾乎浮變了江門海域……

這就是南宋最後一戰——崖山之戰。

南宋的陸秀夫背著最後一任皇帝跳海死了,宋朝終結了,古典意義上的中國也隨之滅亡,中國第一次被外族侵略而滅亡!由於當時很多人尾隨陸秀夫投海而死。故而,歷史上有許多中外學者稱中國在經歷崖山之戰後,民族中有氣節的人都死了。這就是“崖山之後,再無華夏”說法的由來。

宋滅後,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斷被外族融化,侵蝕,以至於逐漸缺失。宋朝雖武力上不如外族,甚至經常飽受欺淩。但卻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經濟、科技最發達的朝代,也是中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的時代。那個時代,中國占世界GDP總量還要超過一多半。宋朝的經濟實力、科學技術和文明程度在當時都是世界第一。對於傳統的中國而言,宋朝就是一個文藝復興時期。

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說過宋的一段評價:“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于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複振。”

在經歷宋亡,崖山海戰以後,民族中最優秀知識份子與傳統貴族精神成分基本喪失了,存活下來幾乎的都是“劣幣淘汰良幣”法則衍生出來的奴化人群,因此宋後社會總是充滿太多圓滑世故的保命哲學。再經歷宋明理學特別是明代以來的文化自我閹割後,剩下的古老中華文明基本屬於一種散發著腐朽氣息的文明!

宋是這樣一個銘記了漢源正朔的朝代,跨越時空和今天的中國人有著不解精神文化傳承。

普及英語,打倒孔家店,接受基督的洗禮,我們瘋狂地為自己的傳統挖掘墳墓,全然不知歷史的幽暗處,有多少前朝的渣滓在竊笑,有多少同胞的冤魂在哭泣。忘了成祖征大漠橫掃北元的那份榮耀,卻相信“農耕文化的懦弱性”;忘了國產紅夷令倭寇聞風喪膽的那份自豪,卻相信“古中國無科學”;忘了“為官應直諫,為史應直書”的那份尊嚴,卻相信“漢人奴性乃根深蒂固”。此之謂民族最大損失也!

我時常在想這樣一個問題:宋朝末年,大勢已去的宋軍怎會有如此大的決心、勇氣與元軍堅持鬥爭到底?連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這樣一個歷史中可以說微不足道的細節都引發了數十萬軍民自發跳海自殺,以身殉國,堪稱古往今來從未有之。這是多麼高風亮節的民族精神啊,這是有何等的團結與決心啊!這樣的氣節,何時能讓民族再次擁有?

我覺得,崖山海戰,應寫入教科書,告知後人,當代華夏兒女應當有那樣的氣節。中華文明的復興,仍需要當代人的努力。

(崖山)

推薦:

和珅:在一次次處分處理中官至“副國級”
詩經《有女同車》:思念是不可捉摸的網

投稿郵箱:

499020910@qq.com

125926681@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編輯:洪與、姚小紅、鄒舟

”文天祥眼淚撲簌簌地說:“國亡而不能救,作為臣子,死有餘罪,怎敢懷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張弘范深感其仁義,派人護送至京師,聽候元太祖處置。

可到了京師的文天祥,依舊不降。甚至在元太祖忽必烈的親自勸說下,也無動於衷。忍無可忍的元太祖最終下令處死文天祥。文天祥臨上刑場時特別從容不迫,向南跪拜後方被處死。幾天以後,他的妻子歐陽氏收拾他的屍體時,發現衣服中有贊文說道:“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只有忠義至盡,仁也就做到了。讀聖賢的書,所學習的是什麼呢?自今以後,可算是問心無愧了。”

一位流傳千古的民族英雄就這樣死了,死得如此可惜,如此悲壯……在這位宋末士大夫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在遭遇外族侵略時,身為華夏兒女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現當代卻是如此缺失。試看抗日歷史,入侵中國的日軍總共也就一百來萬人,而所謂“皇協軍”、“偽軍”多達300多萬人……

講訴完文天祥的故事,當然也少不了陸秀夫。言歸正傳,說道崖山之後,必須要說到崖山這個地方。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是當時宋朝最後一座城池。在這裡元宋雙方經歷了一場大戰,最終以南宋滅亡而告終。

南宋祥興二年正月,張弘範兵至崖山。南宋殘軍與元軍在崖門海域展開歷時20多天的大海戰。二月初六日晨,崖門海域風雨交加,元軍發動總攻,宋軍血戰至黃昏,終究寡不敵眾。南宋的大臣陸秀夫再最後時刻對年僅9歲的少帝說道:“陛下,為了復興宋室,我們一直不停奮戰,但事到如今,已大勢已去,無力回天了。您是大宋的正統後裔,應該斷然作出不辱沒您血統的決定。"少帝靜靜地微笑著說到:“我明白了,秀夫,你沒有背棄我,並且自始至終侍奉我,太感謝了!”陸秀夫面對少帝這種勇敢地態度,不得不強忍住眼淚,背起少帝,用帶子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就這樣,陸秀夫背著少帝,投海自盡了,許多始終追隨宋朝的忠臣良將、平民百姓看到、聽聞此景此事後,追隨其後,紛紛投海自殺。據說達數十萬人之多,屍體幾乎浮變了江門海域……

這就是南宋最後一戰——崖山之戰。

南宋的陸秀夫背著最後一任皇帝跳海死了,宋朝終結了,古典意義上的中國也隨之滅亡,中國第一次被外族侵略而滅亡!由於當時很多人尾隨陸秀夫投海而死。故而,歷史上有許多中外學者稱中國在經歷崖山之戰後,民族中有氣節的人都死了。這就是“崖山之後,再無華夏”說法的由來。

宋滅後,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斷被外族融化,侵蝕,以至於逐漸缺失。宋朝雖武力上不如外族,甚至經常飽受欺淩。但卻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經濟、科技最發達的朝代,也是中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的時代。那個時代,中國占世界GDP總量還要超過一多半。宋朝的經濟實力、科學技術和文明程度在當時都是世界第一。對於傳統的中國而言,宋朝就是一個文藝復興時期。

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說過宋的一段評價:“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于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複振。”

在經歷宋亡,崖山海戰以後,民族中最優秀知識份子與傳統貴族精神成分基本喪失了,存活下來幾乎的都是“劣幣淘汰良幣”法則衍生出來的奴化人群,因此宋後社會總是充滿太多圓滑世故的保命哲學。再經歷宋明理學特別是明代以來的文化自我閹割後,剩下的古老中華文明基本屬於一種散發著腐朽氣息的文明!

宋是這樣一個銘記了漢源正朔的朝代,跨越時空和今天的中國人有著不解精神文化傳承。

普及英語,打倒孔家店,接受基督的洗禮,我們瘋狂地為自己的傳統挖掘墳墓,全然不知歷史的幽暗處,有多少前朝的渣滓在竊笑,有多少同胞的冤魂在哭泣。忘了成祖征大漠橫掃北元的那份榮耀,卻相信“農耕文化的懦弱性”;忘了國產紅夷令倭寇聞風喪膽的那份自豪,卻相信“古中國無科學”;忘了“為官應直諫,為史應直書”的那份尊嚴,卻相信“漢人奴性乃根深蒂固”。此之謂民族最大損失也!

我時常在想這樣一個問題:宋朝末年,大勢已去的宋軍怎會有如此大的決心、勇氣與元軍堅持鬥爭到底?連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這樣一個歷史中可以說微不足道的細節都引發了數十萬軍民自發跳海自殺,以身殉國,堪稱古往今來從未有之。這是多麼高風亮節的民族精神啊,這是有何等的團結與決心啊!這樣的氣節,何時能讓民族再次擁有?

我覺得,崖山海戰,應寫入教科書,告知後人,當代華夏兒女應當有那樣的氣節。中華文明的復興,仍需要當代人的努力。

(崖山)

推薦:

和珅:在一次次處分處理中官至“副國級”
詩經《有女同車》:思念是不可捉摸的網

投稿郵箱:

499020910@qq.com

125926681@qq.com

顧問:朱鷹、鄒開歧

編輯:洪與、姚小紅、鄒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