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娃傳》,這篇白居易弟弟寫的傳奇故事,就像是趙本山變形記

《李娃傳》,這篇白居易弟弟寫的傳奇故事, 就像是唐朝版的趙本山變形記

《李娃傳》, 是唐代傳奇小說著名的一篇, 作者白行簡。 他的哥哥名氣比他大多了, 就是家喻戶曉的白居易, 而他就是憑著這一篇短文, 讓後人記住了他的名字。

《李娃傳》描寫的故事, 現在看來, 有些俗套, 其實我們看這樣的故事, 感到視覺貧乏, 是後來的模仿者太多, 而唐朝的這篇傳奇, 是開先河的, 在當時可是引起了轟動;

公子鄭生到長安應試, 在平安裡與名妓李娃一見傾心, 後來資財耗盡, 被老鴇無情逐出。 輾轉入凶肆, 就是當年承辦殯儀的鋪子, 靠唱挽歌苟且偷生。 在後來舉辦的挽歌比賽中, 鄭生以聲情並茂的動人表演為其所在的東肆打敗了西肆, 卻被他進京辦事的父親認出。 其父以他玷辱門庭, 與他斷絕父子關係, 棄之而去。 經凶肆同輩搭救, 鄭生保住了性命, 卻淪為乞丐。

在一個大雪之夜, 鄭生行乞到安邑東門, 被李娃認出。 經李娃調護, 鄭生恢復了健康, 並且科舉連中, 登第為官, 與李娃結為夫婦。 李娃被封為汧國夫人, 鄭生也與其父和好。

故事並不複雜, 寄託了多少趕考舉子的美好願望, 以至於後來模仿者眾多, 拋開時代局限, 身為妓女的李娃多情敢愛, 與鄭生邂逅, 鄭生徘徊不去, 李娃亦"回眸凝睇, 情甚相慕"。 鄭生重來, 日暮時刻, 老鴇催鄭生速歸, 李娃則大膽留宿。 一年之後, 鄭生資財耗盡, "鴇亦懈怠, 娃情甚篤"。

李娃善良、冷靜、果斷:當她認識到自己與鄭生的愛情不可能有結果時, 便參與了逐棄鄭生的計謀。 但當看到鄭生淪為乞丐時, 她又毅然贖身, 與鴇母決斷, 傾全力為鄭生調養身體。 幫助鄭生購書溫課,

通過各種考試。

當鄭生為官之後, 李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身份低微, 不是鄭生的良配, 提出離開。 傳奇的結尾寫李娃受到鄭生父親的尊重, 得到皇帝的封賞, 也體現了作者對李娃的喜愛, 表現了市井文藝"善有善報"的傳統觀念。

唉!一個行為放蕩的妓女, 節操行為竟能達到這種程度, 即使是古代的烈女, 也不能超過, 怎麼能不為她感慨呢?

《李娃傳》堪稱唐人小說的精品, 還在於它的情節架構, 通篇故事如春雲舒卷, 層出不窮;而結構佈局, 又極嚴整細密, 絲絲入扣, 鋪墊烘托到位。

細節的描寫也到了傳神的地步, 例如鄭生李娃相遇一節中, 鄭生故意遺下馬鞭這個小小的細節, 起到了很大的連綴作用。 一方面, 鄭生以此來延長他看見李娃的事件, 表現出鄭生的聰穎, 又表現出鄭生對李娃一見鍾情下的無盡愛慕;另一方面, 又為後文的情節做了鋪墊。 鄭生去拜訪李娃時, 侍兒不及回答鄭生的問題, 便“疾走大呼曰:‘前時遺策郎也!’”這又表現出李娃對鄭生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兩人之間的愛情提供了可能。 這樣高超的藝術手法相信絕不會是妙手偶得, 正是唐人有意識創作小說的例證, 也是唐代小說藝術逐漸成熟的體現。

至於這篇小文提到了趙本山變形記, 也是感慨平民百姓落魄時刻, 也是苦苦支撐, 趙本山當年也隨著小團體到處演出, 也唱過挽歌,在紅白喜事上表演度日,不過後來機緣巧合,成名成家,也算是高中科舉了。

《李娃傳》之所以傳頌千年,正是因為其中的情,超脫階層,超脫物質,具有別樣的美。

是愛情也不是愛情,只餘下一篇朦朧,這就是傳奇獨到的美。

也唱過挽歌,在紅白喜事上表演度日,不過後來機緣巧合,成名成家,也算是高中科舉了。

《李娃傳》之所以傳頌千年,正是因為其中的情,超脫階層,超脫物質,具有別樣的美。

是愛情也不是愛情,只餘下一篇朦朧,這就是傳奇獨到的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