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跪舔特斯拉的人,知道比亞迪正在幹嘛嗎?

目前, 全世界的汽車品牌多達數百個, 正是它們為我們創造了便利的出行。 有的品牌低調耕耘, 有的品牌卻是各種風頭出盡。

在近年興起的電動汽車領域, 更是爭奪激烈, 其中很多品牌那是各種PPT各種講故事, 真要讓它們拿出點產品來卻又慫了。

在國產品牌中, 偏偏是默默耕耘的比亞迪備受吐槽, 前不久, 比亞迪的新產品--無人駕駛雲軌列車, 正式通車, 不知道那些吐槽它的人又作何感想?

雲軌列車發展歷程:

2011年, 比亞迪組建1000多人的研發團隊, 歷時5年, 耗資50億, 打造了擁有100%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雲軌列車;2017年8月, 首條雲軌列車在銀川投入運營;2018年1月10日, 全自動無人駕駛雲軌列車, 正式運行。

那麼它都有哪些功能呢?

全自動無人駕駛、斷電無人駕駛、自動診斷、休眠喚醒、客流即時監測、人臉識別、刷臉進站、高速無線寬頻服務等等, 看這一長串的名詞就知道這雲軌列車有多牛了。

在運行時, 雲軌列車基本上實現了全自動運行:工作前會完成牽引、制動、車門、照明、電池、空調等多項檢測;之後自動上線運行, 過程中, 列車會進行自我診斷, 完成包括全系統的300多項檢測;完成每天的工作後, 會自動休眠。

本列車能適應﹣40℃~80℃環境,

另外, 出現斷電的情況時, 列車可自動切換成車載動力電池供電, 並在無人駕駛模式下, 驅動車輛安全運行至車站。

意義

“全自動無人駕駛雲軌列車”, 除了比亞迪的控制技術及定位技術之外, 還離不開華為的eLTE通信技術, 這一強強聯手的產物, 造就了全球首條搭載100%自主智慧財產權無人駕駛系統的跨座式單軌列車,

這樣的成就值得我們驕傲。

如今, 新能源、無人駕駛、人工智慧、互聯網等名詞不斷的出現在汽車領域, 很多新老品牌更是鼓吹自己的技術有多麼的先進, 概念車一款接一款, 可是真相卻是極其簡單的:

在電池和快充技術沒有突破前, 電動汽車將很難推廣;至於人工智慧無人駕駛那更是不靠譜, 因為現在電腦的運算能力和網路傳送速率完全滿足不了這一技術的運用;現在的道路狀況以及配套設施建設更是相差甚遠。

大量的鼓吹不如埋頭實幹!

同樣是耕耘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的電動大巴已經走進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雲軌列車也已經在國內投入使用,放眼國際都是領先水準,其它品牌誰又能比得上?

很多人喜歡拿比亞迪與特斯拉做對比,跪舔特斯拉的同時不斷的吐槽比亞迪,只是優勢不同罷了,這種缺乏理性的認知簡直可怕。

馬斯克曾表示比亞迪一無是處,這又說明了什麼?

同樣是耕耘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的電動大巴已經走進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雲軌列車也已經在國內投入使用,放眼國際都是領先水準,其它品牌誰又能比得上?

很多人喜歡拿比亞迪與特斯拉做對比,跪舔特斯拉的同時不斷的吐槽比亞迪,只是優勢不同罷了,這種缺乏理性的認知簡直可怕。

馬斯克曾表示比亞迪一無是處,這又說明了什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