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電動車不只是特斯拉,國產電動車有望領跑全球

如今全球面臨著氣候變暖和環境污染問題, 新能源一直是當今的熱門話題。 新能源汽車同樣受到全球範圍內的關注, 作為經濟增長的突破口, 以及未來交通方式的轉變, 其未來的機遇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提起純電動車, 很多人會想到到美國的純電動車汽車品牌特斯拉, 但是僅僅只是特斯拉嗎?

特斯拉的創業團隊大多來自矽谷, 與美國傳統的汽車廠商大相徑庭, 有著很強的互聯網思維, 沒有受到傳統汽車廠家思路和供應鏈的限制, 而有著大膽前衛的風格。 先後就發佈了多款電動車, 如Roadster、Model S、Model X、 Model 3。 在2017年2月份的時候,

已經由原來的“特斯拉汽車公司”改名為特斯拉, 這意味著不再僅僅從事汽車業務。

Model 3

相比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 中國在汽車市場上, 經過多年的奮鬥, 國產汽車也迎來了飛速發展, 也擁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相比國外汽車品牌, 更加的實惠,

先後湧現出不少優秀國產汽車品牌, 比如一汽、長城、比亞迪、長安等。 但如果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競爭, 國產汽車在高端領域以及發動機核心技術上, 國產汽車仍然有不小差距。

但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下, 中國品牌汽車在電動化、互聯化以及對市場需求的反應速度上有著自己的優勢。 中國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也是最大的應用資料市場, 汽車廠商與國內像BAT這樣的大型互聯網公司攜手合作, 借助強大的資料能力, 以及為快不破的造車能力, 相信定會提高在純電動汽車的國際競爭力。 比如先後就有廣汽和騰訊在廣州簽訂合作協定, 雙方將在車聯網服務、智慧駕駛、雲平臺、大資料、汽車生態圈、智慧網聯汽車行銷和宣傳等領域開展業務合作;上汽與阿裡合作,

共同打造的斑馬智慧互聯系統;長安汽車也已攜手華為、百度、蔚來、科大訊飛等科技企業朝智慧互聯電動汽車發力。

廣汽和騰訊在廣州簽訂合作協定

2017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關鍵一年, 2017年, 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01.5萬輛和2887.9萬輛,

相比上年同期分別僅增長3.2%和3%, 這說明我國汽車行業面臨著不小的市場壓力, 但是新能源汽車, 我國產銷量為79.4萬輛和77.7萬輛, 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 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接近80萬輛, 完成了年初的目標, 預計2018年將達到100萬輛, 新能源汽車快速的增長, 離不開國家對於新能源車仍有政策扶持和財政補貼。

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不斷對產品、技術、製造方面的升級, 如今, 中國汽車品牌正逐步站穩腳跟並積累起自身的優勢, 中國消費者對中國品牌汽車的認同度也在不斷提升。 2017年除了在銷量上的平穩提升上, 也是國產汽車轉型升級的一個里程碑, 多個汽車廠商就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 長城和吉利就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品牌WEY和LYNK & CO, 打破了國產車只能賣10左右的格局。 在品質方面, 國產汽車也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在發展。

WEY-P8

國內有哪些優秀的純電動車呢,這就必須要說比亞迪,比亞迪基於德國戴姆勒卓越的工藝標準,結合比亞迪全球領先的電池技術,成為中國首個基於 C-NCAP 評分標準達到碰撞測試5星安全的電動汽車。截至2017年底,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佔有率攀升至13%,比亞迪新能源車已經連續3年排名全球銷量第一。從F3DM到唐,比亞迪已經取得了3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業績。

比亞迪EV300

另外國內汽車商家推出了新能源汽車,如榮威汽車的E50 EV,東風S30 EV,北汽的E150等,最近長安汽車也推出了新款的純電動車長安CS15EV。共用汽車也在快速發展中,主要是輕量化的電動車,在全國各大城市都可以親眼看到,充電樁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未來純電動汽車也將會更加的便捷。

長安CS15EV

最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為中國汽車產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這也將為中國汽車品牌在未來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WEY-P8

國內有哪些優秀的純電動車呢,這就必須要說比亞迪,比亞迪基於德國戴姆勒卓越的工藝標準,結合比亞迪全球領先的電池技術,成為中國首個基於 C-NCAP 評分標準達到碰撞測試5星安全的電動汽車。截至2017年底,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佔有率攀升至13%,比亞迪新能源車已經連續3年排名全球銷量第一。從F3DM到唐,比亞迪已經取得了3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業績。

比亞迪EV300

另外國內汽車商家推出了新能源汽車,如榮威汽車的E50 EV,東風S30 EV,北汽的E150等,最近長安汽車也推出了新款的純電動車長安CS15EV。共用汽車也在快速發展中,主要是輕量化的電動車,在全國各大城市都可以親眼看到,充電樁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未來純電動汽車也將會更加的便捷。

長安CS15EV

最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為中國汽車產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這也將為中國汽車品牌在未來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