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越調——一代耆宿申鳳梅的藝術成就

自幼家境貧寒, 11歲入本縣張藩鎮越調科班學戲, 14歲登臺搭班演出。 1947年, 她所在的民間戲班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劇團, 後改為河南省越調劇團。 1949年轉為漯河市人民越調劇團。 1951年隨團到項城改為項城縣越調劇團, 後調入開封專區、商丘專區、周口地區越調劇團。 195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7年10月當選為河南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8年任劇團團長, 1979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同年被推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 1980年被選為河南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83年改任為河南省越調劇團名譽團長, 1984年被為河南省勞動模範和優秀共產黨員;1987年10月選任為河南省第六屆政協委員,

並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1988年11月任劇團黨支部書記, 同年12月被評聘為國家一級演員;198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1990年被河南省文化廳樹立為焦裕祿式的文藝戰士, 號召全省文化藝術界向她學習;1992年當選為河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 同年再次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代表。

她是一位成績卓著的越調表演藝術家, 在她五十七年的藝術生涯中, 先後在傳統戲、新編歷史劇及現代戲等近二百個劇碼中扮演過生、旦、淨、醜等各種行當的角色, 塑造了各色類性格迥異的眾多的藝術形象。 她在傳統戲《過街樓》中飾演李天保, 在《擂鼓戰金山》中飾演過巾幗英雄梁紅玉, 在《梁山伯與祝英台》中飾演花旦閻惜姣, 在新編歷史劇《明鏡記》中飾演過創業皇帝李世民, 在現代戲《苦菜花》中還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革命老媽媽的形象。 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為她題詞, 稱讚她是“越調能手”, 演戲“生旦不擋,

悲喜咸宣”。 尤其是她在《孔明出山》、《舌戰群儒》、《華容放曹》、《臥龍奔喪》(《諸葛亮弔孝》)、《七擒孟獲》、《收薑維》、《失空斬》等劇碼中塑造的諸葛亮這一藝術形象深得廣大觀眾好評。 在許多觀眾心目中申鳳梅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就是申鳳梅, 以“活諸葛”蜚聲劇壇。

申鳳梅藝術造詣高深,

1963年至於1995年她曾帶團先後六次晉京演出, 受到党和國家領導人、文藝界專家及廣大觀眾的高度讚譽。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晚報》、《戲劇報》、《中國文化報》、《河南日報》、《文匯報》、《天津晚報》等二十多家報刊雜誌發表評論她的文章近四百餘篇。

申鳳梅1963年帶團首次赴京演出,

一舉轟動京華, 內外行爭譽成功,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先生收她為徒, 使她在藝術上受益非淺。 她一生為了越調事業的繁榮和發展, 嘔心瀝血, 執著追求, 無私奉獻, 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963年, 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為她拍攝了紀錄片《申鳳梅的藝術生涯》。 1965年, 她主演的現代戲《扒瓜園》, 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戲曲藝術品片。 她的代表作《李天保娶親》、《諸葛亮弔孝》、《收薑維》, 1979年至1981年先後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和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成了彩色藝術品片。 1994年, 由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音像工作室、河南省直越調劇團聯合拍攝了她主演的七部十四集越調電視系列藝術片《諸葛亮》, 1996年被評為河南省“十大文化藝術優秀成果”獎。 1992年應邀赴上海演出《諸葛亮弔孝》、《吵鬧親家》,申鳳梅榮獲上海第四屆“白玉蘭”獎。1995年,新編歷史劇《七擒孟獲》參加中國戲曲“金三角”第二屆交流演出,申鳳梅榮獲表演“特別獎”,該劇同年還獲得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和河南省“十大文化藝術優秀民果”獎。

1992年應邀赴上海演出《諸葛亮弔孝》、《吵鬧親家》,申鳳梅榮獲上海第四屆“白玉蘭”獎。1995年,新編歷史劇《七擒孟獲》參加中國戲曲“金三角”第二屆交流演出,申鳳梅榮獲表演“特別獎”,該劇同年還獲得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和河南省“十大文化藝術優秀民果”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