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會上追訪:今年試點刷手機“無卡”乘公交

法制晚報2018-01-2813:12:23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讓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這是北京智慧城市建設的新願景。 下載量已經突破100萬的“北京通”手機App, 正是實現這一願景的重要掌上工具。

據瞭解, 今年北京計畫試點利用“北京通”手機App, 試點“無卡”乘公交地鐵, 同時也將在更多領域拓展服務, 通過資訊化手段給市民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人代會上, 人大代表們對利用“北京通”助力為民服務、精治共治和大資料建設開展了熱議。

“北京通”App於2017年1月APP成功上線, 不僅在市“兩會”上亮相, 同時2017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推廣‘北京通’”。

目前, “北京通”App下載量已經突破百萬, 成為全市政務服務統一移動門戶和重要的資訊化基礎設施。

另據瞭解, 北京市2018年重要民生實事初選項目中, 提出持續推進“北京通”建設, 新增多功能卡片200萬張, 利用“北京通”手機APP, 試點“無卡”乘公交地鐵。 同時, 計畫豐富政務公開惠民便民地圖內容, 實現“讓資訊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對於“無卡”應用, 北京市人大代表、時代集團公司總裁王小蘭就建議:北京擁有良好的科技創新基礎, 希望能率先在多個場景實現無卡生活應用, 比如“無卡”進地鐵、出入停車廠等等。

北京市人大代表、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作客“市民對話一把手”欄目時回應說:刷手機“無卡”體驗, 已具備這樣的技術,

正在完善系統。 首先要安全、保護隱私, 做到可靠、可信, 這樣經過一系列實踐驗證之後即可大面積推廣, 現在正在進行局部試驗。

張伯旭介紹說, 三年前, 本市開始推廣“北京通”一卡通, 用這張卡片可以實現購物、交通、金融服務甚至單位的門禁、食堂卡等功能。 隨後, 建立了“北京通”虛擬卡, 用12位碼對應市民的身份證號, 將卡的功能集成到手機裡邊, 在進行一次性身份識別之後, 不用帶卡片, 只用手機就可以“無卡”購物、看病、個人支付等。

對於“北京通”手機APP, 張伯旭表示, 此前一些政府提供、需要市民上網查詢的服務, 例如查詢公積金, 查詢小客車搖號, 要輸入身份證號、密碼, 比較煩瑣, 而使用“北京通”APP, 只需一次實名認證, 資訊和後臺進行捆綁後,

每次打開應用就會自動識別, 推送想要的資訊。 該項工作正在普及, 未來會向越來越多的方面進行集成, 這也是北京的創造。

此外, 在人代會上, 35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了《關於加快“北京通”資料和服務彙聚, 助力“精治共治”理念落地和大資料戰略實施的議案》。 議案提出, “北京通”App上線一年來, “無卡”乘公交地鐵等市民日常生活中高頻使用的關鍵民生服務接入得還很少, 導致智慧社會建設的大方向與市民的實際獲得感脫節, 同時也不利於各政府部門有效回應市民需求、獲得市民回饋、支援科學決策, 這是今後北京推動智慧社會和大資料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