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命運賦》,一部流傳千年的奇文!

說起呂蒙正, 可能大家都不知道。 但是說起“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這句話, 大家都知道。 這出自《命運賦》, 而呂蒙正就是《命運賦》的作者。 據元脫脫等《宋史》卷265記載, 呂蒙正, 字聖功, 是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科舉狀元, 他先後三次擔任宰相, 為人寬厚正直, 對上剛直敢言、對下寬容有度, 死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 享年68歲。

這則流傳了1000多年的《寒窯賦》, 如今讀來, 朗朗上口, 其狀物之精、明理之深, 堪稱一代奇文。 它比喻恰切, 字字真言, 句句哲理。 悉心讀之, 如獲至寶, 甚感幸運, 常作反省, 勉己克勤。 當今社會, 風雲變幻莫測, 世事如棋, 起落無常, 故人適應社會, 宜順應人生之命運發展規律, 懂其自然之道,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得失由然, 或為可逆!

命運賦:

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蜈蚣百足, 行不及蛇。 家雞翼大, 飛不如鳥。

馬有千里之程, 無人不能自往。 人有淩雲之志, 非運不能騰達。

文章蓋世, 孔子尚困于陳邦。 武略超群, 太公垂釣于渭水。

盜蹠年長, 不是善良之輩。 顏回命短, 實非兇惡之徒。

堯舜至聖, 卻生不肖之子。 瞽叟頑呆, 反生大聖之兒。

張良原是布衣, 簫何稱謂縣吏。 晏子身無五尺, 封為齊國首相。

孔明居臥草廬, 能作蜀漢軍師。

韓信無縛雞之力, 封為漢朝大將。

馮唐有安邦之志, 到老半官無封。 李廣有射虎之威, 終身不第。

楚王雖雄, 難免烏江自刎;漢王雖弱, 卻有河山萬里。

滿腹經綸, 白髮不第;才疏學淺, 少年登科。

有先富而後貧, 有先貧而後富。

蛟龍未遇, 潛身於魚蝦之間。

君子失時, 拱手於小人之下。

天不得時, 日月無光;地不得時, 草木不長。

水不得時, 風浪不平;人不得時, 利運不通。

昔時, 餘在洛陽, 日投僧院, 夜宿寒窯。

布衣不能遮其體, 淡粥不能充其饑。

上人憎, 下人厭, 皆言餘之賤也。

餘曰:非吾賤也, 乃時也運也命也。

余及第登科,

官至極品, 位列三公, 有撻百僚之杖,

有斬鄙吝之劍, 出則壯士執鞭, 入則佳人捧秧,

思衣則有綾羅錦緞, 思食則有山珍海味, 上人寵, 下人擁,

人皆仰慕, 皆言餘之貴也。

餘曰:非吾貴也, 乃時也運也命也。

蓋人生在世, 富貴不可捧, 貧賤不可欺。

此乃天地迴圈, 終而複始者也。

簡評:

在此賦中,呂蒙正用相當大的篇幅,例舉自古以來歷史上諸多名人各種命運起伏之得失、成敗的巨大落差,他為何特意例舉這麼多例子?很多人想人定勝天,實際是一半以上的人,都無法勝於天的!很多人活在這世上,不懂得接受現實和應對其中的變化。有的人雖“滿腹經綸”,但“白髮不第”,有的人雖“才疏學淺”,卻“少年登科”,這就叫“時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好命”。

《命運賦》正是提示我們天道無常和人情冷暖,皆是人世間之常態,所以我們要接受現實,並且學會從容應對天地時空之變化奧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為衣食住行奔波勞碌,很多人被工作、事業、經濟、婚姻、家庭等各種事情煩惱壓抑;還有一部分有能力,卻懷才不遇,因而鬱鬱不得志的人,這其中,有些人認為“人生在世,貧賤不能移”,從而輕易改變自己的理想;或是處處指責和為難自己,而非坦然接受或自強面對!

在這複雜的社會之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的不公平和煩惱,在現實生活裡,許多人與事,是我們不可強求的。再怎麼順利的人,人生中也總有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正所謂”人生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許多人承受命運之不公,或最終人生結局不佳,於是自怨自艾,不得其法;多少先賢尚且面對命運無能為力,何況你我凡人?當我們再面對“天道不公”,而“鬱鬱不得志”或“困境而不能自拔”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對這世界的常態,多一份坦然和豁達?是否應該從“貧賤而移其志、貧賤而自欺”中走出來呢?

我們該對人生看開一點,不管貧賤與富貴,不管得時與失時,我們都要好好地努力著,切忌太過功利,也不刻意為難自己!我們不能期望事事如意,在人為和自然變化迴圈之中,坦然面對坦途與坎坷!

《命運賦》講的就是在順境莫過於得意,在逆境莫過於悲觀。其實這並非是”聽天由命“的消極思想,而是人為和天地自然變化迴圈之理!把自己的人生和心態以及思想,溶入到一個更深遠的世界之中,珍惜生命、愛惜成果、善待自我、活在當下,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體驗,更是一種深進天地迴圈變化的“與時進退,天人合一”的智慧之本!

簡評:

在此賦中,呂蒙正用相當大的篇幅,例舉自古以來歷史上諸多名人各種命運起伏之得失、成敗的巨大落差,他為何特意例舉這麼多例子?很多人想人定勝天,實際是一半以上的人,都無法勝於天的!很多人活在這世上,不懂得接受現實和應對其中的變化。有的人雖“滿腹經綸”,但“白髮不第”,有的人雖“才疏學淺”,卻“少年登科”,這就叫“時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好命”。

《命運賦》正是提示我們天道無常和人情冷暖,皆是人世間之常態,所以我們要接受現實,並且學會從容應對天地時空之變化奧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為衣食住行奔波勞碌,很多人被工作、事業、經濟、婚姻、家庭等各種事情煩惱壓抑;還有一部分有能力,卻懷才不遇,因而鬱鬱不得志的人,這其中,有些人認為“人生在世,貧賤不能移”,從而輕易改變自己的理想;或是處處指責和為難自己,而非坦然接受或自強面對!

在這複雜的社會之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的不公平和煩惱,在現實生活裡,許多人與事,是我們不可強求的。再怎麼順利的人,人生中也總有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正所謂”人生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許多人承受命運之不公,或最終人生結局不佳,於是自怨自艾,不得其法;多少先賢尚且面對命運無能為力,何況你我凡人?當我們再面對“天道不公”,而“鬱鬱不得志”或“困境而不能自拔”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對這世界的常態,多一份坦然和豁達?是否應該從“貧賤而移其志、貧賤而自欺”中走出來呢?

我們該對人生看開一點,不管貧賤與富貴,不管得時與失時,我們都要好好地努力著,切忌太過功利,也不刻意為難自己!我們不能期望事事如意,在人為和自然變化迴圈之中,坦然面對坦途與坎坷!

《命運賦》講的就是在順境莫過於得意,在逆境莫過於悲觀。其實這並非是”聽天由命“的消極思想,而是人為和天地自然變化迴圈之理!把自己的人生和心態以及思想,溶入到一個更深遠的世界之中,珍惜生命、愛惜成果、善待自我、活在當下,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體驗,更是一種深進天地迴圈變化的“與時進退,天人合一”的智慧之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