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經的九朝古都,只有牡丹和盧舍那大佛還剩最後一點莊嚴典雅

提起洛陽, 首先想到的是魏晉南北朝, 讀了魏晉那段歷史便知道, 洛陽可真是出帥哥的地方, 成語“擲果盈車”, 說的便是古往今來身為帥哥代名詞的潘安坐車到洛陽城外郊遊, 沿途秒殺眾女子, 連老嫗也拜倒在其“如花美貌”之中不能倖免, 由於潘大帥哥外表太過轟動, 結果各年齡段女子爭相往其車裡扔水果以表達仰慕之情。

此外還有嵇康, 衛玠等等, 在洛陽史上出現過的帥哥不一而足, 不過魏晉尚清秀陰柔之風, 我對這些長得比女人還美的帥哥並不感冒, 或許是我嫉妒。

相比之下還是龍門石窟的那些佛像更吸引我。

來到龍門石窟, 我才明白之前盛同學說的“到處都是人群”所言非虛, 舉目望去, 華麗麗的全是人, 我和陶在人群中舉步維艱, 看著完全裸露於露天之下, 一柵憑欄之外便無任何保護措施的石窟塑像, 不禁想, 這些已是千年高齡的文物, 究竟還能活多久?

成堆成捆如排山倒海般壯觀的人群對門票收入是件好事, 也反映了人們對歷史文物的熱度, 可僅憑熱度, 僅有經濟, 是不是能讓這些文物更長久?

我對陶坦言, 這些石窟就精雕細琢的程度實在是遠不及莫高窟, 而且這些塑像都沒有顏色。 陶反問:你怎麼知道它當年不是彩色的?如此日曬雨淋又怎能保存色彩。

最精彩的是盧舍那大佛, 它豐頤秀目,

典雅莊嚴, 無論站在哪個位置, 都能感覺那雙含笑的眼睛注視著其下的芸芸眾生。 有了它, 我和陶於烈日下暴走幾小時也不算枉然了。

龍門石窟之外, 牡丹是最能代表洛陽的, 洛陽城裡, 到處都是牡丹的宣傳畫或是以牡丹命名的商家店鋪, 市政府也不遺餘力的將牡丹節打包成商品或是文化廣而告之。

次日一早, 去王城公園看牡丹, 這座公園很有名, 據說是東周王城遺址。 實地一看, 才知道裡面真是包羅萬象, 不僅有遊樂場, 居然還有動物園, 所謂的牡丹花圃, 所占的面積只不過是小小的點綴。 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我以為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牡丹, 其實只不過是大一點的盆景, 就好像你以為你能在這裡看到動物, 其實動物都呆在籠子裡,

早就失去了自然的野性和靈性。

我終於有點明白為什麼牡丹象徵著富貴, 它的花朵大都開得豪邁, 只一朵便芳華絕代, 而其他的花卉, 或許單看漫不經心, 但大片大片一起就很有感覺, 可是牡丹, 是唯我獨尊的, 多了便爭相鬥豔, 反倒俗氣。

若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我很想用最大的細心去留意當今洛陽的美麗, 可我真的看不到一個九朝古都曾有過的輝煌, 甚至也看不到現代化城市的蓬勃生機, 離開洛陽時, 腦子裡浮現的是盧舍那大佛那淡淡的微笑與典雅的面容, 盧舍那, 佛語裡是光明之意, 千年帝都洛陽, 或者是若干個像洛陽這般有濃郁深厚歷史底蘊的古都, 它們的光明在哪裡?會不會迎來下一個千年的光明?

要看的就是這個-龍門石窟

多數石窟的頭像已經毀損

這樣的彩雕在龍門石窟裡很罕見, 或許顏色已經隨歲月脫落

像極了蜂巢

要看的就是它-盧舍那大佛

這樣完整的雕塑已經很少見

寶相莊嚴

據說參照的是武則天的原型

華麗麗的人群

東山看西山石窟

石窟,洛水

洛陽的另一主角-牡丹

蜜蜂來采蜜

喜歡這一朵

像極了蜂巢

要看的就是它-盧舍那大佛

這樣完整的雕塑已經很少見

寶相莊嚴

據說參照的是武則天的原型

華麗麗的人群

東山看西山石窟

石窟,洛水

洛陽的另一主角-牡丹

蜜蜂來采蜜

喜歡這一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