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俄軍拋棄windows 買辦開發Win10中國政府特供版

日前, 俄羅斯國防部作出正式決定, 所有辦公電腦皆將作業系統改為Astra Linux。 同時, Astra Linux將配套俄羅斯國產的厄爾布魯士、貝加爾湖-T1等國產處理器。 也就是說, 俄羅斯的軍用和政府採購的電腦、平板、手機等設備都將逐步拋棄微軟、Intel、穀歌、蘋果、ARM等公司的產品, 開創一個屬於俄羅斯自己的體系。

俄羅斯國家指揮中心

拋棄四處漏風的Windows實屬明智之舉

根據斯諾登披露的資料, 美國微軟、雅虎、Google、Facebook、Paltalk、YouTube、Skype、美國線上、蘋果等公司先後加入了棱鏡專案為美國政府收集情報。 因此, 如果在基礎軟硬體上依賴美國科技公司提供的產品, 就很難保證國外的軟體或者硬體裡沒有刻意植入的後門。 像“永恆之藍”肆虐就是因為駭客盜取了美國情報部門所使用的“御用漏洞”。

其實, 掌握在美國情報部門手中的殺手鐧還有很多。 根據維琪解密資料, CIA針對從Windows XP覆蓋至Windows 10的間諜攻擊計畫——優先組代號雅典娜, 後備組代號赫拉。 雅典娜和赫拉由CIA和著名主動式安全軟體公司Siege Technologies合作開發。 雅典娜的攻擊範圍從Windows XP至Windows 10;赫拉的的攻擊範圍從Windows 8到Windows10。

根據維琪解密介紹:雅典娜和赫拉可以在使用者毫無知覺的情況下取得控制設備的最高許可權, 並且竊取、或者是刪除特定的檔,

亦或者將特定的檔傳送至CIA的伺服器。 而且雅典娜和赫拉可以無視諸如卡巴斯基這類殺毒軟體或安全工具。

安全領域替代Intel的CPU是大勢所趨

Windows不安全, Intel的CPU同樣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雖然最近曝出的Meltdown和Spectre漏洞極有可能是設計之初考慮不周詳所致但Intel Management Engine中的問題就非常值得商榷了。

對於ME存在的漏洞, 國外科技曝料網站Semiaccurate表示:5年前就開始向Intel公司提這個漏洞, Intel公司10年來對該漏洞不屑一顧。 雖然最終Intel公司承認:近十年來的固件晶片都存在高危級別安全性漏洞。 但這並非自發的主動行為, 而是因為2017年3月底安全研究者Maksim提交了該漏洞, 證實了其存在的安全風險。 也就是說, 直到Intel公司被抓了個現行, 才不得不承認問題。

由於Intel的CPU對於用戶來說就是一個黑箱, 根本搞不清內部的運行機理。 俄羅斯採用國產的厄爾布魯士、貝加爾-T1等國產處理器替換掉Intel的處理器也就理所當然了。

俄羅斯的處理器和作業系統究竟怎麼樣

由於Astra Linux系統極有可能是基於Linux的二次開發, 國內的作業系統也處於這個階段, 加上缺乏其他資訊, 也就不太好比較了。 在CPU設計上, 中國已經超越了俄羅斯, 以俄羅斯的厄爾布魯士、貝加爾-T1處理器為例。

厄爾布魯士處理器由莫斯科SPARC技術中心開發。 最新的一款產品是2015年開發的厄爾布魯士-8S, 由於SUN將SPARC處理器開源了, 厄爾布魯士-8S極有可能是基於開原始程式碼做修改的產物。

貝加爾電子公司的貝加爾-T1處理器於2016年量產,這款晶片集成了MIPS P5600 CPU核。其內核P5600大致與龍芯的GS264性能相當,明顯弱于龍芯的GS464E。貝加爾-T1是由貝加爾電子公司做集成,由台積電代工的一款SoC,其中的俄羅斯血統,恐怕也只有一系列集成工作了。

可以說,相對于中國申威自主完成指令集、處理器、編譯器等的開發工作,俄羅斯的國產處理器主要是買IP做集成,或者基於國外開原始程式碼進行修改。在國產化血統純度上,厄爾布魯士-8S和貝加爾-T1是不如龍芯和申威的。

俄羅斯比中國更具決心

近年來,俄羅斯制定和實施了《2013-2025年前電子和廣播電子工業發展規劃》、《國防工業綜合體發展規劃》等計畫發展本國微電子產品。

即便俄羅斯國產的處理器性能有限,且國產血統也不夠純正,俄羅斯依舊拋開Wintel體系和AA體系,決心自己獨立搞一套體系。

相比之下,國內無論在官方還是民間非常傾向於給Wintel體系和AA體系當馬仔的發展之路。不少人就認為,自己搞一套實在太難,必須融入西方體系才能發展。

簡言之,就是自己另起爐灶是找死,只有跟在洋人身後吃土才是正途。

正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一些企業把買IP做集成包裝成“自主智慧財產權”、“國產驕傲”,某企業把安卓重寫虛擬機器就宣傳自主研發,CETC、神州網信、聯想還和微軟搞起了Win10中國政府版......

可以說,過去幾年中,國家的錢大多用在跟著洋人身後吃土的企業上,而沒有花在刀刃上。

總的來說,以中國目前的人才儲備、技術積累、黨政軍市場規模是完全能夠自立門戶、另起爐灶的,只是大量資源被跟在洋人身後吃土的企業佔用。

相比之下,俄羅斯政府的財力、企業技術水準,以及國內市場都不如中國,特別是受政府控制的黨政軍市場規模遠遠不能和中國相比,但是俄羅斯比中國卻更具有決心。

厄爾布魯士-8S極有可能是基於開原始程式碼做修改的產物。

貝加爾電子公司的貝加爾-T1處理器於2016年量產,這款晶片集成了MIPS P5600 CPU核。其內核P5600大致與龍芯的GS264性能相當,明顯弱于龍芯的GS464E。貝加爾-T1是由貝加爾電子公司做集成,由台積電代工的一款SoC,其中的俄羅斯血統,恐怕也只有一系列集成工作了。

可以說,相對于中國申威自主完成指令集、處理器、編譯器等的開發工作,俄羅斯的國產處理器主要是買IP做集成,或者基於國外開原始程式碼進行修改。在國產化血統純度上,厄爾布魯士-8S和貝加爾-T1是不如龍芯和申威的。

俄羅斯比中國更具決心

近年來,俄羅斯制定和實施了《2013-2025年前電子和廣播電子工業發展規劃》、《國防工業綜合體發展規劃》等計畫發展本國微電子產品。

即便俄羅斯國產的處理器性能有限,且國產血統也不夠純正,俄羅斯依舊拋開Wintel體系和AA體系,決心自己獨立搞一套體系。

相比之下,國內無論在官方還是民間非常傾向於給Wintel體系和AA體系當馬仔的發展之路。不少人就認為,自己搞一套實在太難,必須融入西方體系才能發展。

簡言之,就是自己另起爐灶是找死,只有跟在洋人身後吃土才是正途。

正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一些企業把買IP做集成包裝成“自主智慧財產權”、“國產驕傲”,某企業把安卓重寫虛擬機器就宣傳自主研發,CETC、神州網信、聯想還和微軟搞起了Win10中國政府版......

可以說,過去幾年中,國家的錢大多用在跟著洋人身後吃土的企業上,而沒有花在刀刃上。

總的來說,以中國目前的人才儲備、技術積累、黨政軍市場規模是完全能夠自立門戶、另起爐灶的,只是大量資源被跟在洋人身後吃土的企業佔用。

相比之下,俄羅斯政府的財力、企業技術水準,以及國內市場都不如中國,特別是受政府控制的黨政軍市場規模遠遠不能和中國相比,但是俄羅斯比中國卻更具有決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