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太監的悲喜人生,兩次橫禍,一次轉運,一次名動京城

宮裡怎樣最安全?

幹好你的事, 沒才沒德, 做個普普通通的路人甲最安全。 否則, 經常會有無妄之災啊。

明朝末年, 太監劉若愚在《酌中志》裡講到了他的同事史賓。 史太監的遭遇, 那叫一個欲哭無淚。

史賓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選入宮中, 聰明伶俐, 勤奮好學。

我們知道, 明朝有專門教十歲左右的小太監讀書識字的地方, 找外廷的大臣們來當教官。 雖然不收學費, 但新入學的太監要準備一些禮物送給老師。 字默不出, 書背不好, 都要打板子的。 這些, 都跟外面的學童是一樣的。 之所以要違背朱元璋的祖訓, 只因明朝皇帝把太監當成牽制文官的一支重要力量,

需要他們有知識。

(明朝太監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 感謝原作者, 若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而史賓呢, 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劉若愚寫到, “多學能書, 頗複歐陽, 率更筆法……廣交遊, 善琴弈”。 意思是他學養豐富, 書法很棒,

琴也彈得好, 性格外向情商高, 跟人很合得來。

他字寫得好, 最大的愛好, 就是幫人題扇面。 “好寫扇, 其詩字之扇流布宮中”, 連萬曆皇帝最寵愛的鄭貴妃, 都知道他的大名, 而且覺得這傢伙真不錯。

事, 就壞在了這裡。

一次, 萬曆皇帝想選個中用的司禮監秉筆太監, 自有人送上花名冊。 當他念到史賓之名時, 鄭貴妃聽到了, 說皇上, 這史賓還可以呢。

說者無意, 聽者有心。 鄭貴妃不過是看他的字寫得好, 在朱翊鈞看來, 卻“疑其從宮闈中鑽營也”, 拉嬪妃們的線, 給自己造勢當“宮紅”, 從中漁利。

太監是自己的奴才, 絕不能讓這些工具有自主思維, 不能讓他們變“人工智慧”啊——萬曆皇帝一聲令下, 史賓就被甩到了南京, 給太祖高皇帝守墓去了。

列位,

這史賓一開始估計懵呆了……怎麼回事?我沒犯錯啊, 沒得罪誰啊……我跟誰關係都好啊……

是的——除了皇帝。

在南京過了幾年, 他的老上級們又把他調了回來。

禍不單行。

那日, 一件重要文件要送內閣, 輪到了史賓去。 一路無話, 回來之後, 說奴才史賓已送本至內閣……

(明朝閣臣 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 感謝原作者, 若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史賓?

內閣?

史賓到內閣, 是不是想借機認識閣臣, 攀上關係啊?“神廟益怒, 複疑其夤緣往閣中見輔臣也”。

可憐的史賓, 什麼都沒做錯, 卻又一次惹怒了皇帝。 這次, “複謫南京二十餘年, 至泰昌元年八月, 光廟登極, 始取回”。

算來算去, 這個太監才子史賓, 在南京那閑得鳥出的地方, 待了近三十年——人生有幾個三十年啊!

如果真犯了法還算了, 可根本就是皇上多疑啊……

沒辦法, 誰叫他只是個微不足道卻又命背的太監呢?兩次飛來橫禍, 毫無招架之功。

不過, 他時來運轉了。

為啥?

天啟元年(1621), 魏忠賢竟然力薦他出任秉筆太監。

有人要笑了, 這傢伙, 這次的命, 還是不好啊。 跟魏閹套一起,

最終不得成閹黨?

(魏忠賢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 感謝原作者, 若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列位, 我說他時來運轉, 有兩個意思。

其一是終於有機會當大太監了。

其二是魏忠賢因其性情“廉介”, 怕反而礙手礙腳, 最終沒把他薦上去。 否則, 一世清名, 算是毀了。

有人又要講了, 他只是運氣不好,哪裡來的清名?

沈德符說,史賓生活儉樸,但也有一點錢。京官米萬鐘曾向他借了七八百兩銀子,但卻總也還不起。於是史賓一把火把債券燒了,“都人多稱為義舉也”——以前是扇面聞名宮裡,現在是以義舉名震京城。

他只是運氣不好,哪裡來的清名?

沈德符說,史賓生活儉樸,但也有一點錢。京官米萬鐘曾向他借了七八百兩銀子,但卻總也還不起。於是史賓一把火把債券燒了,“都人多稱為義舉也”——以前是扇面聞名宮裡,現在是以義舉名震京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