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透過2017中國智慧餐飲報告 研判2018智慧餐飲發展趨勢|附報告

“堂食+外賣+微商城”三店合一將是未來餐飲智慧化運營的基本模式, 微信小程式+公眾號將成為餐飲智慧化運營的主要載體。

”“2017年餐飲企業應用移動支付的比例達到73.8%, 較2016年的47.74%提升近一倍;2017年餐飲企業應用線上點餐的比例從2016年的37.25%提升至50.6%。 ” ……

近日, 微盟研究院聯合餐飲界新媒體發佈了《2017中國智慧餐飲發展研究報告》, 對整個智慧餐飲發展背景、現狀、餐廳運營情況, 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做出了客觀全面的資料化分析。

報告一經發出, 便引起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與熱議, 各路媒體也隨之紛紛轉載與解讀。 那麼, 身為餐飲人, 我們能從報告中得到哪些有用資訊, 報告又釋放出哪些行業信號呢?且聽參某細細解讀。

行業現狀

消費者需求倒逼餐企智慧化程度提升

首先, 報告中, 微盟研究院借助資料向大家展示出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餐飲業。

△ 高淘汰率與高開店率並行

△ 餐飲業進入不折不扣的微利時代

△ 餐飲行業觸網程度越來越高

△ 消費場景發生根本性改變, 消費者線上習慣養成

△ 網紅餐飲引領智慧餐飲新風潮

通過資料, 我們不難看出, 移動互聯技術的高速發展, 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 正在倒逼著在紅海中沉浮的餐廳通過加快智慧化進程來提升競爭力。 那麼, 在這樣的背景下, 餐飲業的智慧化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1、協力廠商平臺和微信公眾號是餐企智慧化運營的主要載體

報告中顯示, 超過八成的餐飲企業選擇通過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式進行智慧化運營和服務;其中, 會員留存、提升複購、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積累消費資料、提升顧客體驗是餐企智慧化運營的四大主要目的;在微信各項功能模組的應用中, 超過七成的餐飲企業開通了微信公眾號,超過八成企業支持微信支付。

微盟研究院的問卷調查顯示,7成以上的餐廳開通了微信公眾號,近一半餐廳通過自有公眾號或朋友圈進行廣告宣傳;與此同時,應用微信會員的餐廳達到35%,在眾多會員類型中占比最高。

相對於微信公眾號的高應用率,作為微信線下商業場景重要工具的微信小程式目前的應用比例為12.4%,相較於其他功能較低。然而,這並不影響微信小程式的利好前景。

對此,微盟研究院指出:未來,已然成熟的微信公眾號與發展利好的微信小程式將成為支撐餐飲智慧化運營的主要載體。

2、線上外賣成為餐廳業務增長點

受“宅”文化與移動互聯技術的雙重趨動,消費者消費習慣發生改變,線上外賣成為繼堂食之外的第二大消費形式。資料顯示,約七成的餐飲企業開通了線上外賣服務,其中,以休閒餐飲的外賣應用水準最高,火鍋自助類餐飲企業的應用率最低。

3、“堂食+外賣+微商城”三店合一

微盟研究院的問卷資料顯示,目前,已約有11%的餐廳開通了線上商城,其中,休閒餐飲佔據的比重最高。

為此,微盟研究院在報告中強調:“堂食+外賣+微商城”三店合一的模式將是未來餐飲企業智慧化運營的基礎模式。而在三店合一進化的過程中,餐飲企業將更多地運用到餐飲服務商提供的智慧餐飲解決方案,通過“三店合一”實現使用者身份統一、訂單資料同步、會員權益互通。

4、線上線下充分融合

73.8%的餐企應用移動支付;50.06%的餐廳支持線上點餐;26%的餐廳支持線上排隊……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行為向線上轉移,互聯網與餐廳將不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將實現線上線下充分融合。

存在5大問題

智慧化運營效果不理想,缺乏專業人才

毋庸置疑,餐飲行業的智慧化應用程度越來越高,然而,隨著智慧化進程的加速,一些問題也暴露無遺。在報告中,微盟研究院對問題進行深度分析並給出了解決方案。

1、人員

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餐飲企業受到人員問題的困擾。招人難,缺乏專業行銷人才,以及無法達到人才與成本的平衡等問題更是其中的關鍵。對此,微盟研究院提出用“軟體+運營”的一體化服務來解決人員問題。

例如,肯德基以2015年推出的WOW會員為核心,通過自有APP、官方微信公眾號與小程式、支付寶生活號和口碑以及自助點餐等管道,實現為會員提供包括自助點餐、線上外賣、積分商城、會員卡包等多種智慧化服務,在綁定“會員”的同時,亦通過線上消費與支付場景的鋪設節省了人工成本。

2、預算

對於大多數餐廳來說,過高的成本是他們放棄像肯德基一樣定制開發智慧化系統的關鍵因素。對此,微盟研究院建議餐企可選擇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的智慧餐飲服務商來降低成本。

目前在中國有9家門店的全球知名西式餐飲連鎖品牌——澳拜客,在2016年與微盟達成合作,其利用微盟智慧餐廳提供的解決方案運營會員,在十個月內成功轉化了超過3萬的忠實會員,為門店帶來了千萬元以上的營業額。

3、習慣

餐企實現智慧化運營的過程事實上也是消費者消費習慣發生改變的過程。報告中提到,餐廳可以通過海報二維碼、店招物 料、店員推介等形式主動引導顧客,培養和提高消費者的習慣。

4、流量

協力廠商平臺引流效果不佳,無法實現流量沉澱等問題是阻礙很多餐企運營會員的主要問題。對此,微盟研究院提出自建平臺,多管道引流,同時依託於微信公眾號等載體沉澱線下門店自有流量。

代表案例綠茶餐廳即是通過與微盟智慧餐廳的合作,在2017年4月上線了微信會員系統,依託於微信公眾號,通過開卡禮、生日禮、消費禮、積分禮等會員專屬活動權益,深度運營流量與會員。至2017年底,綠茶餐廳會員數已突破百萬。

5、對接

對於智慧化應用與收銀系統的對接,微盟研究院建議餐企選擇具有開放技術介面的餐飲服務商。目前,微盟智慧餐廳就已與飛雅、三千客、大家來等廠商實現對接。

2018智慧餐飲發展趨勢展望

日前,餐飲界新媒體創始人鶴九先生曾提出2018餐飲發展的9大發展趨勢:品牌化、工業化、零售化、資本化、O2O普遍化、智慧化、場景化、白熱化、小而美。其中,零售化、O2O普遍化、智慧化三大趨勢就正與微盟研究院的2018展望不謀而合。

1、餐飲智慧化運營的中心從平臺向商家轉變

隨著協力廠商平臺流量紅利期的消失,導致平臺流量獲取成本節節攀升,加上平臺引流效果下降等問題的出現,餐飲企業普遍意識到自有資料經營的重要性,2018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餐企選擇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式等管道來搭建自有平臺。

2、微信公眾號+小程式將成餐飲智慧化運營的主要載體

報告中顯示,餐飲企業對微信各方面應用已經呈現普遍化,未來功能性將深化發展,而不是的單一的行銷管道。微盟研究院認為,公眾號作為餐廳行銷載體,能幫助餐飲沉澱用戶,積累會員,促進複購;作為新興事物的小程式也餐飲行業應用勢頭漸起,小程式可説明餐廳獲取使用者、為使用者提供智慧化服務。

3、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堂食+外賣+微商城”三店合一

線上流量變得越來越貴,原本自帶流量的線下管道凸顯價值,伴隨線上線下的邊界消失,線上與線下將深度融合。一方面,餐企作為典型的線下門店,借助微信等管道和流量入口最大限度挖掘線上流量,另一方面,也可利用互聯網工具和服務將線下流量引導到線上,將其變成可運營、可沉澱的流量。

對此,微盟研究院認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餐廳通過智慧餐飲服務商提供的專業解決方案,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堂食+外賣+微商城”三店合一等智慧化模式,最終實現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參某說

綜上所述,智慧餐飲市場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餐企最終將從單純的線下服務行業蛻變成“堂食+外賣+微商城”業務的“行銷型”公司,它們將基於微信公眾號、小程式等載體服務使用者、觸達使用者,為使用者提供智慧化服務,同時亦通過多樣化的行銷活動盤活用戶,促使餐廳效率、行銷效果,以及營收的提升。

而在這個蛻變過程中,需要像微盟這樣的專注於服務餐飲企業的餐飲服務商,針對存在的諸多問題提供便捷、輕量、適用性強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才能盡可能地與餐飲企業一起真正推動智慧餐飲行業的發展。

免費獲取《2017年中國智慧餐飲發展研究報告》與爆料熱線:17727967805.

原創聲明:本文屬餐飲界(微信ID:canyinj)策劃整編,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超過七成的餐飲企業開通了微信公眾號,超過八成企業支持微信支付。

微盟研究院的問卷調查顯示,7成以上的餐廳開通了微信公眾號,近一半餐廳通過自有公眾號或朋友圈進行廣告宣傳;與此同時,應用微信會員的餐廳達到35%,在眾多會員類型中占比最高。

相對於微信公眾號的高應用率,作為微信線下商業場景重要工具的微信小程式目前的應用比例為12.4%,相較於其他功能較低。然而,這並不影響微信小程式的利好前景。

對此,微盟研究院指出:未來,已然成熟的微信公眾號與發展利好的微信小程式將成為支撐餐飲智慧化運營的主要載體。

2、線上外賣成為餐廳業務增長點

受“宅”文化與移動互聯技術的雙重趨動,消費者消費習慣發生改變,線上外賣成為繼堂食之外的第二大消費形式。資料顯示,約七成的餐飲企業開通了線上外賣服務,其中,以休閒餐飲的外賣應用水準最高,火鍋自助類餐飲企業的應用率最低。

3、“堂食+外賣+微商城”三店合一

微盟研究院的問卷資料顯示,目前,已約有11%的餐廳開通了線上商城,其中,休閒餐飲佔據的比重最高。

為此,微盟研究院在報告中強調:“堂食+外賣+微商城”三店合一的模式將是未來餐飲企業智慧化運營的基礎模式。而在三店合一進化的過程中,餐飲企業將更多地運用到餐飲服務商提供的智慧餐飲解決方案,通過“三店合一”實現使用者身份統一、訂單資料同步、會員權益互通。

4、線上線下充分融合

73.8%的餐企應用移動支付;50.06%的餐廳支持線上點餐;26%的餐廳支持線上排隊……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行為向線上轉移,互聯網與餐廳將不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將實現線上線下充分融合。

存在5大問題

智慧化運營效果不理想,缺乏專業人才

毋庸置疑,餐飲行業的智慧化應用程度越來越高,然而,隨著智慧化進程的加速,一些問題也暴露無遺。在報告中,微盟研究院對問題進行深度分析並給出了解決方案。

1、人員

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餐飲企業受到人員問題的困擾。招人難,缺乏專業行銷人才,以及無法達到人才與成本的平衡等問題更是其中的關鍵。對此,微盟研究院提出用“軟體+運營”的一體化服務來解決人員問題。

例如,肯德基以2015年推出的WOW會員為核心,通過自有APP、官方微信公眾號與小程式、支付寶生活號和口碑以及自助點餐等管道,實現為會員提供包括自助點餐、線上外賣、積分商城、會員卡包等多種智慧化服務,在綁定“會員”的同時,亦通過線上消費與支付場景的鋪設節省了人工成本。

2、預算

對於大多數餐廳來說,過高的成本是他們放棄像肯德基一樣定制開發智慧化系統的關鍵因素。對此,微盟研究院建議餐企可選擇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的智慧餐飲服務商來降低成本。

目前在中國有9家門店的全球知名西式餐飲連鎖品牌——澳拜客,在2016年與微盟達成合作,其利用微盟智慧餐廳提供的解決方案運營會員,在十個月內成功轉化了超過3萬的忠實會員,為門店帶來了千萬元以上的營業額。

3、習慣

餐企實現智慧化運營的過程事實上也是消費者消費習慣發生改變的過程。報告中提到,餐廳可以通過海報二維碼、店招物 料、店員推介等形式主動引導顧客,培養和提高消費者的習慣。

4、流量

協力廠商平臺引流效果不佳,無法實現流量沉澱等問題是阻礙很多餐企運營會員的主要問題。對此,微盟研究院提出自建平臺,多管道引流,同時依託於微信公眾號等載體沉澱線下門店自有流量。

代表案例綠茶餐廳即是通過與微盟智慧餐廳的合作,在2017年4月上線了微信會員系統,依託於微信公眾號,通過開卡禮、生日禮、消費禮、積分禮等會員專屬活動權益,深度運營流量與會員。至2017年底,綠茶餐廳會員數已突破百萬。

5、對接

對於智慧化應用與收銀系統的對接,微盟研究院建議餐企選擇具有開放技術介面的餐飲服務商。目前,微盟智慧餐廳就已與飛雅、三千客、大家來等廠商實現對接。

2018智慧餐飲發展趨勢展望

日前,餐飲界新媒體創始人鶴九先生曾提出2018餐飲發展的9大發展趨勢:品牌化、工業化、零售化、資本化、O2O普遍化、智慧化、場景化、白熱化、小而美。其中,零售化、O2O普遍化、智慧化三大趨勢就正與微盟研究院的2018展望不謀而合。

1、餐飲智慧化運營的中心從平臺向商家轉變

隨著協力廠商平臺流量紅利期的消失,導致平臺流量獲取成本節節攀升,加上平臺引流效果下降等問題的出現,餐飲企業普遍意識到自有資料經營的重要性,2018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餐企選擇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式等管道來搭建自有平臺。

2、微信公眾號+小程式將成餐飲智慧化運營的主要載體

報告中顯示,餐飲企業對微信各方面應用已經呈現普遍化,未來功能性將深化發展,而不是的單一的行銷管道。微盟研究院認為,公眾號作為餐廳行銷載體,能幫助餐飲沉澱用戶,積累會員,促進複購;作為新興事物的小程式也餐飲行業應用勢頭漸起,小程式可説明餐廳獲取使用者、為使用者提供智慧化服務。

3、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堂食+外賣+微商城”三店合一

線上流量變得越來越貴,原本自帶流量的線下管道凸顯價值,伴隨線上線下的邊界消失,線上與線下將深度融合。一方面,餐企作為典型的線下門店,借助微信等管道和流量入口最大限度挖掘線上流量,另一方面,也可利用互聯網工具和服務將線下流量引導到線上,將其變成可運營、可沉澱的流量。

對此,微盟研究院認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餐廳通過智慧餐飲服務商提供的專業解決方案,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堂食+外賣+微商城”三店合一等智慧化模式,最終實現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參某說

綜上所述,智慧餐飲市場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餐企最終將從單純的線下服務行業蛻變成“堂食+外賣+微商城”業務的“行銷型”公司,它們將基於微信公眾號、小程式等載體服務使用者、觸達使用者,為使用者提供智慧化服務,同時亦通過多樣化的行銷活動盤活用戶,促使餐廳效率、行銷效果,以及營收的提升。

而在這個蛻變過程中,需要像微盟這樣的專注於服務餐飲企業的餐飲服務商,針對存在的諸多問題提供便捷、輕量、適用性強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才能盡可能地與餐飲企業一起真正推動智慧餐飲行業的發展。

免費獲取《2017年中國智慧餐飲發展研究報告》與爆料熱線:17727967805.

原創聲明:本文屬餐飲界(微信ID:canyinj)策劃整編,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