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潮汕蘇氏概況

潮汕蘇氏概況

奎光門

姓源久遠寬廣

蘇姓之源古老。 《百家姓考略》載:“顓頊裔孫陸終子樊, 封於昆吾, 世為夏伯。 支子封于蘇, 蘇公仇生,

為周司寇”。 顓頊是傳說中黃帝之孫, 陸終是顓頊的玄孫, 有六子, 長子名樊, 封於昆吾(今山西運城安邑鎮), 史稱昆吾氏, 為已姓。 夏朝帝槐封昆吾氏後裔于有蘇(今河南輝縣蘇嶺), 史稱有蘇氏。 西周時, 昆吾的裔孫仇生被周武王任為司寇, 因執法公正, 被封于蘇國, 遷都于溫(今河南溫縣)。 春秋時(前650), 蘇國被狄國所滅, 子孫以國為姓, 稱蘇氏。 此外, 漢晉時遼東烏桓部有蘇氏, 南北朝鮮卑族拔略氏等有改為蘇姓;滿、白、瑤、回、壯、藏蒙古等十多個少數民族均有蘇姓。 望族居扶風、武功、武邑、藍田、洛陽。 蘇姓在宋代列為第33位大姓, 人口約46萬餘人。 當今為全國第41位大姓, 占總人口0.47%, 約700萬人。

蘇琳入潮創業

蘇姓入潮始祖之一蘇琳(809至888), 世居莆田白石鄉,

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 貶謫潮州, 于唐開成四年(839)定居潮陽興仁鄉, 創湄州(今貴嶼), 故有“未有貴嶼埠, 先有湄州蘇”之說。 歷盡艱辛, 代出文武英才。 唐宋有蘇琳、蘇茂、功銳“三大夫”及以後“二將軍”。 二將軍因有功朝廷, 卒後由朝廷派欽差“禦葬”, 極具“哀榮”。 創寨湄州歷經滄海桑田, 但武威將軍蘇萬萱題寨門石匾“陽德門”、“奎光門”, 及蘇琳夫人劉氏墓碑至今仍保留於村中, 給後代留下千年創業的遺跡。 蘇琳後裔除在湄州耕讀兼顧, 艱苦創業, 並先後向潮汕各地蕃衍。

蘇祿, 于宋太平興國四年(979)遷居海陽縣鶴隴東門, 裔孫分創楓溪(今潮安)等地。

蘇鏡, 于宋嘉定十一年(1218)遷居桂花籃(今普寧碧嶼), 明初裔孫再創青洋山(今普甯南徑)。

蘇赫, 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遷居惠來都神泉(今惠來縣)。

蘇東洲, 於明正德五年(1510)分創洋烏都橫溪(今普寧下架山鎮)。

蘇存義, 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分創陸豐甲子鎮湖東。

蘇一傳, 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分創絨水都占隴、占蘇(今普寧)。

蘇挺嶺及其裔孫于明隆慶六年(1572)由碧嶼、青洋山分創潮陽和平、赤寮(谷饒)、陳店內圍等地。

蕃衍潮汕城鄉

潮汕蘇姓, 據不完全資料統計, 人口30萬人。 其中汕頭金平、龍湖、濠江區約1萬多人;潮陽區約2萬多人, 分佈貴嶼湄州,南安, 和平, 金玉, 文光、城南、棉北街道, 以及谷饒、海門、關埠等處;潮南區3000多人, 分佈峽山、陳店、兩英、沙隴等處;澄海區的5000多人, 分佈東裡、隆都、鹽鴻、壩頭、澄城等處;南澳約1000多人;揭陽市區約6000人;揭東約6000多人, 分佈錫場、炮臺、曲溪、支路、新亨等處;揭西約1000人,

散居河婆、棉湖、京溪、四等處;普甯5萬多人, 聚居青洋山,碧嶼、占蘇、流沙、南溪新蘇、古安,洪陽寶鏡院,下架山橫溪、等鎮;惠來1萬多人, 分佈惠城、葵潭、神泉等鎮;潮州湘橋區1萬多人;潮安7萬多人, 聚居古卷、鳳塘、楓溪等鎮;饒平黃岡、聯饒1500多人;汕尾地區約8萬多人。 (資料只供參考,歡迎提寶貴意見)

縱覽天下蘇氏資訊, 請移步到天下蘇氏資訊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