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上牆”不如“入心”

會議室裡, 一面牆上裝了很多推拉門, 每扇門上都貼滿了規章制度, 哪個上級單位來檢查調研, 就把貼有對應這個部門相關規章制度的那扇門推出來以應付檢查。

上述情境, 很像大學教室裡的推拉式黑板。 推拉式黑板的優點, 就是可以互動式使用、充分利用牆面空間。 以推拉門形式將規章制度上牆, 就是充分利用牆面空間的“聰明”做法。 聽聽人家是怎麼解釋的:“上級要求‘制度上牆’, 但牆面積有限, 那麼多規章制度得貼多少面牆啊?我們絞盡腦汁, 才想出了這個辦法。 ”

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純屬令人啼笑皆非的形式主義,

同時也是被上面的形式主義作風逼迫的無奈之舉。

“制度上牆”是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方法, 就是將制度的核心內容以直觀的形式掛在牆上, 起到宣傳、告知和警示的作用。 制度上牆的初衷, 是為了建設完善的制度體系, 使大家言行有規範、行為有遵循, 起到督促人們切實增強制度意識、嚴格按制度辦事的作用。

制度制定出來且上了牆, 當然是好事, 但體現一套制度有沒有被執行, 不能只看它上沒上牆, 而要看實際執行效果。 如果只“上牆”而沒有“入心”, 上了牆的制度只能是“牆上君子”, 中看不中用。 更何況, 耍小聰明, 搞“推拉門式”的制度上牆, 制度被一層一層嚴嚴實實遮擋起來, 連看都看不見, 很難想像它能起到什麼實際的作用。

如此, 只是應付檢查而已, 就更是徹頭徹尾的形式主義了!

《習近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論述摘編》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指出, 我們的制度不少, 可以說基本形成, 但不要讓它們形同虛設, 成為“稻草人”, 形成“破窗效應”。 習近平告誡我們:“一分部署還要九分落實。 制定制度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抓落實, 九分氣力要花在這上面。 ”因此, 讓制度“上牆”更要“入心”。 在注重完善規章制度的同時, 在從嚴執行、務求實效上下功夫。 只有大家都“入心”“用心”了, 才能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用制度來規範和指導行動, 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實做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