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世界遺產奇觀:衣索比亞的拉利貝拉岩石教堂

拉利貝拉是在衣索比亞北部的一個城鎮, 是衣索比亞東正教的一個聖城。 拉利貝拉自西元4世紀開始歸信基督教東正教會。 在耶路撒冷被穆斯林所佔據後, 拉利貝拉更一度被提倡為新的耶路撒冷城。

基督教在西元330年前後進入衣索比亞的阿克森姆王國。 5世紀末, 基督教在來自安蒂奧克的僧侶的努力下開始傳播, 但衣索比亞的基督徒卻忠誠於科普特教會。 到9世紀, 阿克森姆王國在伊斯蘭和貝賈人入侵的壓力下解體。 隨著拜占廷帝國的逐漸衰落, 信仰基督教的衣索比亞愈來愈孤立。 繼阿克森姆王國瓦解後發生的起義及其政治與宗教中心的南移, 導致了12世紀紮格王朝的出現, 該王朝加強了與科普特教會的聯繫, 並鼓勵傳教活動。

王國的新首都建於拉斯塔地區一座山的旁邊, 它現在是坐落在緯度2, 600米處的一個小鎮, 是拉利貝拉的隱修中心,

是以在那裡開鑿教堂的紮格國王的名字命名的, 意在將它建成一個新“聖城”。

獨石教堂矗立在7-12米深的井狀通道的中央, 是在由深溝將高原的其他部分與之分離出來的岩石上直接雕刻出來的。 雕刻自頂部(穹頂、天花板、拱門和上層窗戶)始, 一直延續到底部(地板、門和基石)。

為了使夏季影響這一地區的滂沱大雨能通暢地排掉, 用這種方法創造的空間平面呈輕度傾斜狀。 建築物的突出部分, 如屋頂、檐溝、飛簷、過梁和窗臺的突出程度視雨水的主要方向而定。 開鑿工程顯然分幾個階段進行, 這樣, 建築師、工人和手工藝人可平視工作, 不用樹腳手架。 一些人負責開鑿獨石, 將它與周圍岩石分離, 別外一些人則負責制作成型。 碎石是通過開口(如窗戶和門)搬運的, 使用的工具很簡單——用鎬和杠杆挖掘, 用小斧和鑿子進行細部加工。

拉利貝拉的教堂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許是耶穌基督教堂, 它長33米, 寬23米, 高11米, 精雕細刻的飛簷由34根方柱支撐。 這是衣索比亞唯一一個有五個中殿的教堂, 據16世紀葡萄牙使館派往所羅門宮廷的神父法蘭西斯科•阿爾瓦雷斯教父說, 過去的阿克森姆大教堂也有五個中殿。 根據基督教的慣例, 有三個分別面向東、北和南的門通向教堂內部。 這是按長方形廊柱大廳式基督教堂修建的。 呈東西向,

隔成八間, 28根支撐半圓形拱頂的支柱成行排列其間。

相鄰的聖瑪麗亞教堂比耶穌基督教堂的面積小些, 高度為9米。 牆上的窗戶為阿克森姆風格, 裡面有三個中殿, 其獨特之處在於它們從上到下都覆蓋著代表幾何圖案(希臘十安、萬字飾、星形和圓花飾)和動物(鴿子、鳳凰、孔雀、瘤牛、大象和駱駝)的裝飾性繪畫及按福音書描繪耶穌和瑪麗亞生活場景的壁畫, 但大多均已損壞。一些專家認為這些繪畫可追溯到紮拉·雅各國王(1434-1465)統治時期。主門之上是一個描繪兩個騎手殺死一條龍的淺浮雕,由於衣索比亞的聖所中很少有動畫雕刻(實際上,在基督教的中東地區都是這樣),所以這幅雕塑屬珍品之列。

聖邁克爾、各各他教堂和三位一體教堂組成一個教堂群,其中最大的教堂聖邁克爾教堂被用十字形支柱和諧地分為三個中殿,供奉耶穌受難像的各各他教堂的最顯著特徵,是在其兩個中殿的牆壁上雕刻的七個真人大小的牧師系列像。此外,它的壁龕中還有一個基督墓。

供奉聖子、聖父、聖靈的小教堂要經過各各他教堂才能到達。它的佈局呈不規則四邊形,內設三個獨石聖壇。聖壇組成一個半圓,並飾以十字架,中央有一個洞,你彌撒時,牧師用它放置“托博特”(衣索比亞禮拜儀式用語吉茲語中的“約櫃”。在教堂地下室的後面,有兩個雙手合十進行祈禱的神秘人物站立在一個空壁龕的兩邊,壁龕的頂部是一個圓圈環繞著的十字架——或許代表三位一體。

墨丘利教堂和天使長加百列與拉斐爾教堂為地下教堂,起初用於非宗教目的,後被聖化。它們一度可能是王室住宅。往前不遠,利巴諾斯教堂既有獨石教堂的特點,又有地下教堂的特點。它的四邊被一個環繞四周、內部挖空的高高的長廊與山分開,而其頂部卻與高處的岩石塊連為一體。埃馬努埃爾教堂是一個有著三個中殿的長方形教堂,具有阿克森姆古典風格的所有特點。

聖喬治教堂坐落在一個近乎方形的豎井狀通道(22×23米)的底部,與其他教堂相分離,形似希臘十字架。它的地基很高,裡面既無繪畫,也無雕塑,因為這些東西會轉移人們對其和諧而簡單的線條的注意力。天花板上,十字架的每個臂都與一個半圓拱相交,而這些半圓拱是在矗立在中央空間的四個角的壁柱上雕刻出來的。雖然這個建築的低層窗戶屬阿克森姆風格,但高層窗戶上卻有著與各各他教堂相類似的帶花飾的尖拱。

除了它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11個教堂外,拉利貝拉還有一些建築成就不太傑出的遺址,這些遺址有助於我們理解整個建築群及其統一性的更為廣泛的意義。這種統一性是拉利貝拉國王的組織意識的產物,即使所有的鑿石工程不可能全部是在他統治時期(1190-1225)進行的。這個特殊地點的意義在其地形和地名上表現得非常明顯:將前首都一分為二的溪流名為約旦河,而一個石制十字架標示著施洗禮者約翰為耶穌洗禮的地方。

各各他教堂的基督墓、十字架教堂、聖餐麵包教堂、亞當墓以及天使長加百列與拉斐爾教堂前被當地人稱為“彼拉多的普列托裡姆”的平臺——所有這些遺址都集中於一個地點,說明拉利貝拉旨在再現聖城耶路撒冷,因為耶路撒冷在1187年被薩拉丁佔領,而且由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香客在當時無法前往朝拜。

1978年衣索比亞的拉利貝拉岩石教堂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但大多均已損壞。一些專家認為這些繪畫可追溯到紮拉·雅各國王(1434-1465)統治時期。主門之上是一個描繪兩個騎手殺死一條龍的淺浮雕,由於衣索比亞的聖所中很少有動畫雕刻(實際上,在基督教的中東地區都是這樣),所以這幅雕塑屬珍品之列。

聖邁克爾、各各他教堂和三位一體教堂組成一個教堂群,其中最大的教堂聖邁克爾教堂被用十字形支柱和諧地分為三個中殿,供奉耶穌受難像的各各他教堂的最顯著特徵,是在其兩個中殿的牆壁上雕刻的七個真人大小的牧師系列像。此外,它的壁龕中還有一個基督墓。

供奉聖子、聖父、聖靈的小教堂要經過各各他教堂才能到達。它的佈局呈不規則四邊形,內設三個獨石聖壇。聖壇組成一個半圓,並飾以十字架,中央有一個洞,你彌撒時,牧師用它放置“托博特”(衣索比亞禮拜儀式用語吉茲語中的“約櫃”。在教堂地下室的後面,有兩個雙手合十進行祈禱的神秘人物站立在一個空壁龕的兩邊,壁龕的頂部是一個圓圈環繞著的十字架——或許代表三位一體。

墨丘利教堂和天使長加百列與拉斐爾教堂為地下教堂,起初用於非宗教目的,後被聖化。它們一度可能是王室住宅。往前不遠,利巴諾斯教堂既有獨石教堂的特點,又有地下教堂的特點。它的四邊被一個環繞四周、內部挖空的高高的長廊與山分開,而其頂部卻與高處的岩石塊連為一體。埃馬努埃爾教堂是一個有著三個中殿的長方形教堂,具有阿克森姆古典風格的所有特點。

聖喬治教堂坐落在一個近乎方形的豎井狀通道(22×23米)的底部,與其他教堂相分離,形似希臘十字架。它的地基很高,裡面既無繪畫,也無雕塑,因為這些東西會轉移人們對其和諧而簡單的線條的注意力。天花板上,十字架的每個臂都與一個半圓拱相交,而這些半圓拱是在矗立在中央空間的四個角的壁柱上雕刻出來的。雖然這個建築的低層窗戶屬阿克森姆風格,但高層窗戶上卻有著與各各他教堂相類似的帶花飾的尖拱。

除了它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11個教堂外,拉利貝拉還有一些建築成就不太傑出的遺址,這些遺址有助於我們理解整個建築群及其統一性的更為廣泛的意義。這種統一性是拉利貝拉國王的組織意識的產物,即使所有的鑿石工程不可能全部是在他統治時期(1190-1225)進行的。這個特殊地點的意義在其地形和地名上表現得非常明顯:將前首都一分為二的溪流名為約旦河,而一個石制十字架標示著施洗禮者約翰為耶穌洗禮的地方。

各各他教堂的基督墓、十字架教堂、聖餐麵包教堂、亞當墓以及天使長加百列與拉斐爾教堂前被當地人稱為“彼拉多的普列托裡姆”的平臺——所有這些遺址都集中於一個地點,說明拉利貝拉旨在再現聖城耶路撒冷,因為耶路撒冷在1187年被薩拉丁佔領,而且由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香客在當時無法前往朝拜。

1978年衣索比亞的拉利貝拉岩石教堂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