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武則天的一項措施,讓寒門終於可以出貴子,一項發明沿用至今!

說起歷史上著名的女皇帝武則天, 可謂褒貶不一, 有的人說她政啟開元, 治宏貞觀, 成就滿滿。 當然也有人持批評態度, 比如文學批評家王夫之說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 臣民之所共怨”。 然而, 誇也好, 罵也罷, 武則天的一條措施的確讓人稱道, 從此寒門才可以出貴子。

自從隋朝科舉制度建立以來, 但是這時候的科舉制度也還不完善, 選拔人才的標準也還很不規範。 總的來說, 還是世族官僚的人家孩子繼續當官的多, 普通人家要進入體制內, 位列朝堂, 談何容易啊。

科舉再現場景

隨著時間流逝, 到了唐朝的時候, 科舉制度逐漸完善, 特別是歷史上著名的女皇帝武則天做了重大貢獻。 不管是為了自身的統治, 還是其他原因, 客觀上武則天扶植庶族, 發展科舉, 確實際的推動了科舉制度完善。

寒門學子不容易啊

舉個例子, 武則天網路人才的力度就很大, 要派遣官員到下面去搜羅人才, 送到京城後, 她開了殿試, 皇帝親自主持考試。 這個在之前可以說還是很少的。 另外, 武則天下令允許老百姓自薦, 從而有真才實學的人即使出生不好也可以做官。 往往武則天任用人才的時候也是不拘一格, 不管出生卑微貧寒。

寒門難出貴子?你怎麼看?

要知道, 在隋朝之前, 古代門第森嚴的社會裡, 老百姓哪有多少做官入仕途的機會?往往都是哪些門閥士族的弟子們, 說白了就是達官貴人的子弟們, 就是一個草包, 人家還是世襲罔替, 代代為官。

貧困學子

實際上現在我們現在考試時候糊卷, 不記名, 或者說把名字蓋起來改試卷, 還是唐朝初年武則天發明的呢。 這種做法保證了科舉的公正公平, 已知沿用到今天, 要不說武則天這個女人真的了不起, 後宮這麼多女人都鬥不過她, 人家的確是綜合實力超強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