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iPhone未來要變樣?電池可拆卸法案現身

在2018年這個時間節點, 如果你想入手一台新手機, 大概主要會關注一下手機的主控、攝像頭以及外觀, 當然, 續航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隨著智慧手機性能的不斷增強, 電池技術在近年來卻並未隨之上升, 而在此前曾發生的蘋果電池門事件, 也就正是續航和性能之間不可調和矛盾的集中體現。

日前, 有外媒報導稱美國華盛頓州將為電子產品可維修性立法的計畫, 包括在電子產品設計和生產環節中必須考慮到“合理的可診斷和可維修性 ”, 其中例如電池必須是可拆卸可更換的。 在這一提案中,

還特別提到了蘋果, 指出其將手機電池黏在主機板上的做法, 人為增加了拆修和維修的難度, 不符合環保和重複利用的原則。

手機電池的前世今生

事實上, 電池在很早之前並未如今天這樣成為問題, 在功能機和智慧機的早期, 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這些巨頭所採用的也都是可拆卸電池設計,

但是這一情況隨著一體式機身設計的iPhone出世, 隨著蘋果將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等巨頭找不著北之後, 手機的一體化如今也已經成為了智慧手機的常規設計, 反而是可拆卸電池變得越來越少見。

隨著電子產品集成度越來越高, 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 也造成了維修難度和成本顯著提升, 用戶也越來越傾向只換不修, 這也就造成了大量電子垃圾的產生。 而在環保意識在全球範圍內成為共識的當下, 手機所造成的電子垃圾也日益嚴峻。

順應潮流的一體化機身設計

反本溯源來看, 手機一體化且不可拆卸的設計是約伯斯留給我們的遺產, 其確實能夠實現更輕薄更美觀的造型, 除了不用再花心思設計堅固耐用的電池倉之外, 一體化設計也讓機身更加渾然一體,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這一工業設計在當時獨步天下的基礎。

當然, 一體化設計除了帶來更高的顏值之外, 手機內部的空間可謂是寸土寸金, 可拆卸電池的外殼和卡槽等部件都需要佔用空間, 而一體化設計則帶來了更緊湊的手機內部空間, 電池內置的設計不僅能夠提供更大容量的電池, 也讓不可更換的原廠電池在安全性上更有保證。

俗話說, 有利自然有弊, 一體化機身的設計也讓手機廠商在保修策略上進行了相關修改,

最直觀的一點就是私拆後殼則立即保修失效, 因此也使得手機電池幾乎消失在了普通消費者的視線中。 但當智慧手機已然成為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可或缺的工具時, 對於重度用戶來說, 不能換電池也就直接催生了移動電源的蓬勃發展, 以及備用機的出現。

拆還是不能拆,這確實是個問題

在美國華盛頓州擬定的法案中所提到,電池必須是可拆卸可更換的做法,儘管在環保和重複利用上來看更為合理,卻也直接引起了不少科技企業的憂慮。其中除了電池安全性方面的因素外,資訊安全就成為了另一個需要考量的因素。

如果電子產品很容易被拆解維修,破解電子產品的硬體安全保護,並獲得相關資訊的可能性也將成倍提升,特別是在如今智慧手機已經承載了社交、支付等敏感性個人資訊的情況下,如若安全性出現問題,或將不是單一用戶的困擾,而是會對所有使用同類產品的使用者造成威脅。

儘管除了因為安全因素之外,手機企業並未對外界直言的原因,自然是利潤問題。按照美國的慣例,一定法律成文,很容易就會在聯邦內鋪開,當然美國的立法程式是相對漫長的,因此在今年我們還是能看到繼續沿用一體化機身設計的全新iPhone面世。

然而一旦這項法案被通過,今後凡是想要在美國市場發售的手機,就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因此在環保的訴求之下,以蘋果為首的廠商就需要準備電池可拆卸的產品,而這也就帶來了一個新問題,這類產品將會比目前更厚重,如何說服習慣了纖薄化手機的用戶逆潮流而動是個大問題。不妨試想一下,幾年後的iPhone手機在做出了真·全面屏的同時也變成了搬磚一樣厚,是不是有些辣眼睛呢?

儘管從目前來看,這一法案還並未真正落地,因此暫時還不會對行業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在追求高集成度所帶來高性能和便捷性的同時,環保和更平價的產品也同樣不該被忽視,至於如何把握二者之間的平衡,防止矯枉過正,或許就只能等到電池技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那天了。

拆還是不能拆,這確實是個問題

在美國華盛頓州擬定的法案中所提到,電池必須是可拆卸可更換的做法,儘管在環保和重複利用上來看更為合理,卻也直接引起了不少科技企業的憂慮。其中除了電池安全性方面的因素外,資訊安全就成為了另一個需要考量的因素。

如果電子產品很容易被拆解維修,破解電子產品的硬體安全保護,並獲得相關資訊的可能性也將成倍提升,特別是在如今智慧手機已經承載了社交、支付等敏感性個人資訊的情況下,如若安全性出現問題,或將不是單一用戶的困擾,而是會對所有使用同類產品的使用者造成威脅。

儘管除了因為安全因素之外,手機企業並未對外界直言的原因,自然是利潤問題。按照美國的慣例,一定法律成文,很容易就會在聯邦內鋪開,當然美國的立法程式是相對漫長的,因此在今年我們還是能看到繼續沿用一體化機身設計的全新iPhone面世。

然而一旦這項法案被通過,今後凡是想要在美國市場發售的手機,就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因此在環保的訴求之下,以蘋果為首的廠商就需要準備電池可拆卸的產品,而這也就帶來了一個新問題,這類產品將會比目前更厚重,如何說服習慣了纖薄化手機的用戶逆潮流而動是個大問題。不妨試想一下,幾年後的iPhone手機在做出了真·全面屏的同時也變成了搬磚一樣厚,是不是有些辣眼睛呢?

儘管從目前來看,這一法案還並未真正落地,因此暫時還不會對行業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在追求高集成度所帶來高性能和便捷性的同時,環保和更平價的產品也同樣不該被忽視,至於如何把握二者之間的平衡,防止矯枉過正,或許就只能等到電池技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那天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