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閻錫山的晚年生活:饅頭配青菜就是一餐,臨終前給後人留下7句話

民國時期執掌山西38年的土皇帝, 人稱“山西王”的閻錫山到後來沒兵也沒權了, 什麼也沒有了, 就剩下自己了, 閻錫山接受了這個事實, 移住臺北陽明山!人生大起大落, 而拿得起放得下也是閻錫山的閃光之處。

閻錫山生命中的最後十年是在臺灣度過的。 這十年裡,用隨從原馥庭的話說,閻錫山的"心裡沒有風景"。 因為心裡沒有風景,所以他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他隱居生活的決定, 我們是可以理解的, 正所謂心中無宏圖便波瀾不驚了!

閻錫山的晚年都是獨自藉寫作打發時間, 據他友人張日明回憶, 閻錫山在辭去“行政院長”一職後, 先是住在麗水街, 對面鄰居是當時的上將彭孟緝, 過了半年才搬到陽明山的。

閻錫山因為懷念故鄉山西, 將屋子的門窗砌成家鄉窯洞的型狀, 也曾嘗試建築窯洞, 不過臺灣的土質與氣候都不適合, 最後只得作罷。 閻錫山的飲食簡單, 平日愛吃饅頭、麵條等麵食, 加上一些炒青菜和豆腐、雞蛋就是一餐。

在這十年間, 他先後寫了20多本書, 這些書籍的主旨思想是“物勞主張”和“中的哲學”為內容的“大同之路”。 1960年元月, 閻錫山的《三百年的中國》一書終於完稿, 隨軍開始重新研究《二十五史》及《十三經》, 然而死神卻悄悄來到了他的身邊。

1960年5月23日, 閻錫山在臺北病逝, 終年78歲。 閻錫山生前曾留下遺囑, “一、一切宜簡, 不宜奢;二、收挽聯, 不收挽幛;三、靈前供無花之木;四、早日出殯, 不要久停;五、不要放聲大哭;六、墓碑刻他的日記第100段和128段;七、七日之內,

每天早晚各讀他選作的《補心錄》一遍。 ”

“有大需要時來, 終能成大事業;無大把握而去, 終難得大機緣。 ”這是山西王閻錫山給自己寫的挽聯。 閻生前, 一生從政從軍, 得意的時候少, 不得意的時候多。 這副挽聯, 就是他臨死前的心境表露和無可奈何的哀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