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唐朝人最愛的旅遊地,美到讓漢朝皇帝想死,99%西安人都去過

對於許多土生土長的西安人來說, 黃土台原並不僅僅意味著一種特色地貌。 這種由古代渭河衝擊形成的階地, 因風吹不息而被黃土覆蓋, 最後經過悠久歲月斧鑿磨礪形成的階梯狀或台狀的黃土台原, 曾上演了無數耐人尋味的歷史。 今天開始, 航船君帶著大家一起去尋訪其中的歷史淵源, 咱們第一個先講講樂游原。

樂游原

古都長安, 名原眾多。 要說起最有名的, 樂游原應該算提名最高的。 樂游原位于南郊曲江池以北的鐵爐廟附近, 在秦朝屬於宜春苑的範圍之內。 到了西漢神爵三年的春天, 漢宣帝偕許皇后出遊至此, 對這裡的絢麗風光十分迷戀, 以至於“樂不思歸”, 所以將“宜春苑”改名為“樂游苑”。 大概這漢宣帝很喜歡這裡的風景, 還囑咐隨行大臣, 自己百年之後, 要將陵寢建在曲江對面的原上, 自己要與樂游原隔水永遠相伴。 後來, 為紀念此事,

人們便在此處修建了樂游廟, 樂游原的名字也正由此而來。

漢宣帝

到了唐朝, 樂遊廟已經沒有了, 但樂游原卻越來越有名氣, 成為了長安城最有名的旅遊區。 大唐的首都長安城, 是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 大唐王朝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鼎盛時期。

此時, 大唐帝國的首都長安城的東南以曲江為中心, 大雁塔、樂游原為側翼, 形成了大唐長安著名的遊覽區。

樂游原上青龍寺

唐時的樂游原, 西起雁塔東北隅, 東延伸到滻河岸邊的“月登閣”附近, 東西長約十餘裡。 原坡地勢較高, 登臨後視野開闊,

南可近覽曲江煙雨, 遠望終南霽雪。 北隔市井與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三大宮殿區遙遙相望。 天氣晴朗之日, 遠在渭北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歷歷在目。 因此, 這裡也成為了登高望遠踏青尋春的好去處。 王維、玉昌齡、裴迪、李白、白居易、朱慶餘、張祜、郎士元等眾多的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足跡和詩篇。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李商隱的“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了。

樂游原上青龍寺

千年之後, 樂游原當然已不是登高望遠的好地方, 但卻依然是西安人最愛的踏青地之一。 樂游原上的青龍寺, 當櫻花開遍, 整個西安的春天似乎也提前來到。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腳下的土地竟有著如許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