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路綜合症怎麼辦?

隨著電腦的發展, 許多人都會使用網路了, 但是也隨之而來了網路綜合症。 網路綜合症是一種對人們生理、心理的綜合疾病, 多會影響人們的生活。 由於長時間操作電腦, 不少人缺少必要的運動和休息, 影響了身體健康。 日常上網4小時以上者, 就有可能患了網路綜合症。 那我們該如何預防與保健, 遠離網路綜合症?

一、什麼是網路綜合症

網路綜合症是指人們由於沉迷於網路而引發的各種生理、心理障礙的總稱, 這是新出現的疾病之一。

1、網路成癮症的主要症狀有:

上網後精神極度亢奮並樂此不疲, 長時間使用網路以獲得心理滿足, 上網後行為不能自製, 或通過上網來逃避現實, 並時常出現焦慮、憂鬱、人際關係淡漠、情緒波動、煩躁不安等現象;

上網時間每次都超過原來計畫, 甚至整夜地遊蕩在虛幻的環境中, 而到白天工作時則昏昏欲睡, 對現實生活無興趣;不上網時手指會不停地運動,

嚴重時全身打顫、痙攣、摔毀器物;甚至只是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吃飯和睡覺。

因此, 網路綜合症有以下特點:

①成癮性(依賴性)。

②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障礙。

③與此有關的肩、肘、腕綜合症。

2、網路綜合症的形成

專家發現,

網路綜合症患者由於上網時間過長, 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於高度興奮狀態, 會引起腎上腺素水準異常增高, 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血壓升高,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此外, 還會誘發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症、緊張性頭痛等病症。

3、網路綜合症對身體帶來的相關傷害

(1)微波輻射

電腦的微波對身體有危害, 它的輻射有兩類:低能量的X射線和低頻電磁聲輻射。 如果人們較長時間處於這種輻射環境中又沒有進行必要保健的話, 就會引起中樞神經失調。

(2)免疫力低下

長期操作, 會產生精神和心理壓力, 為避免出現差錯, 人們在操作電腦過程中往往注意力高度集中, 眼、手指快速頻繁運動, 使得人的生理、心理都不堪重負, 從而產生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部酸脹、機體免疫力下降等病症,

甚至誘發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

(3)定勢錯位, 心理失衡

與人類交流需要協調各種關係, 解決各種問題。 而與電腦交流只需下達正確的命令, 這樣就容易使長期從事電腦操作的人養成要麼堅持、要麼放棄的思維定勢, 並推廣到處理人際關係中, 從而出現了“定勢錯位”。 這種人容易喪失自信, 工作難做好, 因而加重了其內心的緊張、煩躁、焦慮和不安, 最終導致身心疲憊, 出現各種生理、心理症狀。

(4)滑鼠手

長期擊鍵會對手指和上肢不利, 人們在使用滑鼠時, 總是機械地活動一兩個手指, 長期密集、重複和過度的活動逐漸形成了手腕關節的麻痹和疼痛。 隨著電腦的普及,

本不常見的“腕管綜合征”的發病率在日益提高, 而且病源大多都在這“鼠”上。

(5)視頻眼

在操作電腦時, 人們總是“目不轉睛”地盯著顯示幕, 較長時間接觸後, 常感雙眼乾澀、酸脹、看不清東西、經常犯困等等。 經眼科醫生檢查, 雙眼視力、眼球、眼壓都沒有問題。 許多眼科大夫將這一症狀稱為“網路綜合症”之眼科新疾病。

二、穴位保健

取穴:百會與四神聰、四白、大椎、曲池與少海、大陵與陽池。

1、百會

定位:在後髮際正中直上7寸處。

簡易取穴法:兩耳尖連線中點, 頭頂正中是穴。

主治:頭痛、眩暈、中風失語、癲狂、脫肛、泄瀉、健忘、不寐。

2、四神聰

定位:在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處, 共4穴。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健忘、癲癇。

操作:自然站立, 兩掌從左右兩側抬起, 慢慢吸氣, 雙手從耳朵兩側舉過頭頂,雙手重疊(右掌按百會、四神聰處,左掌放在右手背上),順時針按揉36次,兩手下落,恢復預備式。

再次兩掌從左右兩側抬起,慢慢吸氣,雙手從耳朵兩側舉過頭頂,雙手重疊(左掌按百會、四神聰處,右掌放在左手背上),逆時針按揉36次,兩手下落,收勢。按揉百會、四神聰可調補中氣、益智寧神、醒腦開竅、回陽固脫、平肝熄風。

3、四白

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

主治:目澀酸脹、目赤痛癢、迎風流淚、目翳、眼瞼瞤動、口眼㖞斜、頭面疼痛。

操作:握拳,伸出兩食指置於四白穴,拇指抵在下頜角,餘指指背放在口角旁。食指點、壓、按、揉四白2~3分鐘。治療網路綜合症之視頻眼、頭痛目眩。

4、大椎

定位:大椎穴在第七頸椎與第1胸椎棘突之間,恰好與肩相平。使病人正坐平肩,略低頭,在第7頸椎下、第1胸椎上陷凹處取穴。當低頭時,頸後與肩平處,出現一個高突,即第7頸椎,其下即大椎穴。

作用:①呼吸系統疾患:治上呼吸道感染、肺氣腫、咳嗽、哮喘、支氣管炎。②神經系統疾患:治癲癇、精神分裂症。③主治發熱:為全身退熱穴。

操作:先用右手掌從右肩頸用力向後甩,拍打大椎一下,再用左手掌從左頸肩往後甩,拍打大椎一下,兩手交替,各拍打50~100下。然後兩手交叉,放在後頸部,左右按摩頸項。

5、曲池

定位:曲池穴在肱骨上髁與橈骨小頭之關節間,當肘窩橫紋之端,屈肘略成直角,手心向裡,在肘窩橫紋頭下陷中是穴位。

作用:①古代認為曲池是“目灸”名穴,灸曲池可使眼睛清亮,治眼瞼炎、結膜炎等,容易奏效。

②用於肱橈神經痛、臂肘神經痛、肩胛神經痛以及肩胛關節周圍炎、風濕痛、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肘關節炎、上肢神經麻痹。

③各種發熱、血壓亢進、面赤頭脹、半身不遂。

④胸膜炎、扁桃體炎、牙痛、鼻炎、口腔炎、頭痛等。

6、少海

定位:屈肘,在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心痛、肘臂攣痛、手顫、頭項痛、腋脅痛、瘰鬁、健忘、暴暗。

操作:曲池與少海一起做。屈左肘,放在胸前,左手掌附在右脅肋,右手拇指按壓在曲池,中指頂住少海,松肩,松肘,拇指與中指同時揉按,力量由輕到重,感覺兩穴發脹、酸麻。

如果感覺不明顯,可以活動一下肘關節,調整一下位置。對於網路綜合症引起的微波輻射、免疫力低下、視頻眼均有針對性治療。

7、大陵

定位:在腕掌側橫紋正中,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癲狂、瘡瘍、胸脅痛、橈腕關節疼痛。

8、陽池

定位: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主治:目赤腫痛、耳聾、咽喉腫痛、瘧疾、消渴、臂腕痛。

操作:大陵與陽池是相對的兩個穴位,同時操作較為方便。先用右手拇指按壓左手大陵,右中指托住腕背陽池穴,兩指同時用力,一捏一松50下,再換左手捏按右手大陵與陽池50下。

兩個穴位同時按摩,有助於定心神,解憂鬱,消除網路成癮性,調整定勢錯位與心理失衡。對於滑鼠手更是有特效。

三、膳食搭配

1、菟絲五味杞棗粥

配方:菟絲子、五味子、枸杞子各10克,黑棗20枚,白糖30克,大米150克。

制法:菟絲子、五味子、枸杞子分別洗淨,黑棗洗淨去核,一起放於砂鍋中,水煎2次,每次用水150毫升,煎半小時,2次合併共取藥汁100毫升。大米淘淨,放在砂鍋中,注入清水900毫升,先用大火燒開,下藥汁,轉小火慢熬至粥,加入白糖,攪勻熬至溶化。分2~3次服。

功效:補肝腎,益精髓,安心神。適用於腎氣不足,腰膝酸軟,頭暈眼花,心煩心悸,四肢無力。

2、黃精粥(《飲食辨錄》)

制法:選用乾淨的黃精10~30克,煎取濃汁後去渣,或用新鮮黃精30~60克,洗淨後切成片,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後加入白糖適量即可。

功效:本藥膳功能補脾胃,潤心肺。適用於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心煩不眠、飲食不佳。

3、五圓全雞(《滋補保健藥膳食譜》)

原料:淨母雞一隻(約1250克),桂圓肉、荔枝肉、烏棗、蓮子肉、枸杞子各15克,冰糖30克,調料各適量。

製作:雞腹部朝上放在大碗中,桂圓肉、荔枝肉、烏棗、蓮子肉、枸杞子置於四周,再加上冰糖及精鹽、料酒、蔥、姜、清水各適量,上籠蒸2小時取出,調味,撒上胡椒粉。

功效:補血養陰,益精明目。適用於體虛多病、注意力不集中、多夢不寐、抑鬱不歡、視頻眼。

五、預防保健

1、加強室外活動,比如外出旅遊、和朋友聊天、散步、參加一些體育鍛煉等。分散注意力,減輕大腦負荷,把思維從虛無的網路中拖拽出來。

2、控制上網時間,要明確目的,有選擇性地流覽自己所需要的內容,上網時間不宜過長,不宜過分投入。

3、遠離一切色情、暴力性節目。兒童、青少年正處於成長發育時期,家長更應對他們注意監督,從嚴控制,以免成為網路癮的受害者。

4、飲食調理:在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胡蘿蔔、薺菜、芥菜、苦瓜、動物肝臟、豆芽、瘦肉等含豐富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

雙手從耳朵兩側舉過頭頂,雙手重疊(右掌按百會、四神聰處,左掌放在右手背上),順時針按揉36次,兩手下落,恢復預備式。

再次兩掌從左右兩側抬起,慢慢吸氣,雙手從耳朵兩側舉過頭頂,雙手重疊(左掌按百會、四神聰處,右掌放在左手背上),逆時針按揉36次,兩手下落,收勢。按揉百會、四神聰可調補中氣、益智寧神、醒腦開竅、回陽固脫、平肝熄風。

3、四白

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

主治:目澀酸脹、目赤痛癢、迎風流淚、目翳、眼瞼瞤動、口眼㖞斜、頭面疼痛。

操作:握拳,伸出兩食指置於四白穴,拇指抵在下頜角,餘指指背放在口角旁。食指點、壓、按、揉四白2~3分鐘。治療網路綜合症之視頻眼、頭痛目眩。

4、大椎

定位:大椎穴在第七頸椎與第1胸椎棘突之間,恰好與肩相平。使病人正坐平肩,略低頭,在第7頸椎下、第1胸椎上陷凹處取穴。當低頭時,頸後與肩平處,出現一個高突,即第7頸椎,其下即大椎穴。

作用:①呼吸系統疾患:治上呼吸道感染、肺氣腫、咳嗽、哮喘、支氣管炎。②神經系統疾患:治癲癇、精神分裂症。③主治發熱:為全身退熱穴。

操作:先用右手掌從右肩頸用力向後甩,拍打大椎一下,再用左手掌從左頸肩往後甩,拍打大椎一下,兩手交替,各拍打50~100下。然後兩手交叉,放在後頸部,左右按摩頸項。

5、曲池

定位:曲池穴在肱骨上髁與橈骨小頭之關節間,當肘窩橫紋之端,屈肘略成直角,手心向裡,在肘窩橫紋頭下陷中是穴位。

作用:①古代認為曲池是“目灸”名穴,灸曲池可使眼睛清亮,治眼瞼炎、結膜炎等,容易奏效。

②用於肱橈神經痛、臂肘神經痛、肩胛神經痛以及肩胛關節周圍炎、風濕痛、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肘關節炎、上肢神經麻痹。

③各種發熱、血壓亢進、面赤頭脹、半身不遂。

④胸膜炎、扁桃體炎、牙痛、鼻炎、口腔炎、頭痛等。

6、少海

定位:屈肘,在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心痛、肘臂攣痛、手顫、頭項痛、腋脅痛、瘰鬁、健忘、暴暗。

操作:曲池與少海一起做。屈左肘,放在胸前,左手掌附在右脅肋,右手拇指按壓在曲池,中指頂住少海,松肩,松肘,拇指與中指同時揉按,力量由輕到重,感覺兩穴發脹、酸麻。

如果感覺不明顯,可以活動一下肘關節,調整一下位置。對於網路綜合症引起的微波輻射、免疫力低下、視頻眼均有針對性治療。

7、大陵

定位:在腕掌側橫紋正中,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癲狂、瘡瘍、胸脅痛、橈腕關節疼痛。

8、陽池

定位: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主治:目赤腫痛、耳聾、咽喉腫痛、瘧疾、消渴、臂腕痛。

操作:大陵與陽池是相對的兩個穴位,同時操作較為方便。先用右手拇指按壓左手大陵,右中指托住腕背陽池穴,兩指同時用力,一捏一松50下,再換左手捏按右手大陵與陽池50下。

兩個穴位同時按摩,有助於定心神,解憂鬱,消除網路成癮性,調整定勢錯位與心理失衡。對於滑鼠手更是有特效。

三、膳食搭配

1、菟絲五味杞棗粥

配方:菟絲子、五味子、枸杞子各10克,黑棗20枚,白糖30克,大米150克。

制法:菟絲子、五味子、枸杞子分別洗淨,黑棗洗淨去核,一起放於砂鍋中,水煎2次,每次用水150毫升,煎半小時,2次合併共取藥汁100毫升。大米淘淨,放在砂鍋中,注入清水900毫升,先用大火燒開,下藥汁,轉小火慢熬至粥,加入白糖,攪勻熬至溶化。分2~3次服。

功效:補肝腎,益精髓,安心神。適用於腎氣不足,腰膝酸軟,頭暈眼花,心煩心悸,四肢無力。

2、黃精粥(《飲食辨錄》)

制法:選用乾淨的黃精10~30克,煎取濃汁後去渣,或用新鮮黃精30~60克,洗淨後切成片,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後加入白糖適量即可。

功效:本藥膳功能補脾胃,潤心肺。適用於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心煩不眠、飲食不佳。

3、五圓全雞(《滋補保健藥膳食譜》)

原料:淨母雞一隻(約1250克),桂圓肉、荔枝肉、烏棗、蓮子肉、枸杞子各15克,冰糖30克,調料各適量。

製作:雞腹部朝上放在大碗中,桂圓肉、荔枝肉、烏棗、蓮子肉、枸杞子置於四周,再加上冰糖及精鹽、料酒、蔥、姜、清水各適量,上籠蒸2小時取出,調味,撒上胡椒粉。

功效:補血養陰,益精明目。適用於體虛多病、注意力不集中、多夢不寐、抑鬱不歡、視頻眼。

五、預防保健

1、加強室外活動,比如外出旅遊、和朋友聊天、散步、參加一些體育鍛煉等。分散注意力,減輕大腦負荷,把思維從虛無的網路中拖拽出來。

2、控制上網時間,要明確目的,有選擇性地流覽自己所需要的內容,上網時間不宜過長,不宜過分投入。

3、遠離一切色情、暴力性節目。兒童、青少年正處於成長發育時期,家長更應對他們注意監督,從嚴控制,以免成為網路癮的受害者。

4、飲食調理:在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胡蘿蔔、薺菜、芥菜、苦瓜、動物肝臟、豆芽、瘦肉等含豐富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