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第一所綜合性國立高等藝術學府的誕生

4月, 中國美術學院即將迎來建校90周年。 即日起, 中國美術學院官方微信將陸續推出校史往事, 撫今追昔, 展望未來!

1928年, 中國第一所綜合性國立高等藝術學府在杭州西湖之畔誕生了!

這所學校的創始人, 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卓越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先生像

早在20世紀初,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出現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文化思潮和以偉大的「五四」運動為標誌的新文化運動, 提出了對美育的時代要求。

1912年4月, 蔡元培在擔任教育總長時, 發表了著名的《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 提出了「注意道德教育, 軍國民教育輔之, 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主張, 並明確指出培養人才對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四個方面的要求。 在「五四」運動前夕, 蔡元培又大聲疾呼「文化運動中不要忘記美術」, 在《新青年》上發表《以美育代宗教說》的論文, 引起海內外的注意。

1927年, 蔡元培任大學院院長(全國最高學術教育行政機關), 銳意推行「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張, 在全國開展藝術運動。 於是在大學院下設立了一個藝術教育員會, 來整頓發展藝術教育, 並邀請原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林風眠來主持這個員會。

林風眠像

藝術教育員會乃於1927年12月在南京舉行第一次會議。 會上通過籌辦國立藝術大學的提案。 該會建議大學院「欲謀全國藝術之普及, 須于長江流域, 環境適宜, 風景佳勝之地, 先建設一藝術學院, 次及其他各地。 」

目的是為了團結全國的藝術家, 一方面從事美育的理論宣傳和藝術創作;一方面培養眾多的青年藝術人才, 把全國的藝術運動開展下去, 以收到從藝術角度喚起中華民族的民族性, 美育社會的最終目的。 提案得到大學院的批准和支持, 並派藝術教育員會主任員林風眠、大學院秘書林文錚和王代之三人負責建校。

國立藝術院第一任總務長王代之 《創辦國立藝術大學計畫書》

載《貢獻》1927年1月15日第1卷第5期

第一所國立藝術院決定建在杭州。 但是當時軍費開支浩繁, 教育經費甚微, 無力新建校舍。 於是蔡元培, 林風眠親與國立第三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前身)校長蔣夢麟商借西湖羅苑作為國立藝術院校舍。 複向杭州市當局租得照膽台、白蘇兩公合祠、三賢祠等處為校舍。學院設國畫、西畫、雕塑、圖案四系及預科和研究部。原計劃中有建築系,因師資不足,暫未開辦。

國立藝術院舊址校門

1928年4月9日,西湖初春,國立藝術院在孤山羅苑舉行開學典禮。教職員三十余人、學生七十余人、來賓多人,歡聚一堂。蔡元培發表熱情洋溢的演說:

「大學院在西湖設立藝術院,創造美,使以後的人,都改其迷信的心為愛美的心,藉以真正完成人們的生活。」()

1928年國立藝術院院友錄

國立藝術院及國立藝專時期早期的主要教師有:

林文錚(教務長兼西洋美術史教授)、吳大羽(西畫主任教授)、潘天壽(國畫主任教授)、李金髮(雕塑主任教授)、劉既漂(圖案主任教授)、李樹化(音樂主任教授)、李風白(西畫教授)、李驤(超士)(西畫教授)、王悅之(劉錦堂)(油畫教授)、蔡威廉(女,西畫教授)、王靜遠(女,雕塑教授)、孫福熙(圖案教授)、陶元慶(圖案教授)、方幹民(西畫教授)、葉雲(西畫教授)、黃紀興(法語教授)、李苦禪(國畫教授)、張光(女,國畫教授)、朱荇青(琵琶專家)、王子雲(圖案教授)、劉開渠(雕塑教授)、雷圭元(圖案教授)、姜丹書(中國美術史、解剖、透視講師)、李朴園(美術史論講師)、鐘敬文(文藝導師)、張天翼(國文教師)。

此外還有一些外籍教師:

克羅多(法籍,研究班教授,擅油畫)、齋藤佳藏(日籍,圖案教授)、杜勞(俄籍,建築藝術教授)、魏達(英籍,雕塑教授)、馬巽(俄籍,聲樂教授)、薛洛夫斯基(俄籍,雕塑教授)、沙拉契夫(愛沙尼亞籍,音樂教授)、普洛克(奧地利籍,器樂教授)等。

學院有四句標語:

介紹西洋藝術;

整理中國藝術;

調和中西藝術;

創造時代藝術。

當時國立藝術院的校歌是:

莫道西湖好,雷峰已倒;

莫道國粹高,保俶傾凋;

看,四百兆生靈快變虎豹!

不有新藝宮,情感何以靠?

藝校健兒,齊揮毫橫掃!

藝校健兒,齊揮錘痛敲!

要把亞東藝壇重造,要把藝光遍地耀!

(林文錚作詞,李樹化作曲)

學校平面圖

就這樣,蔡元培先生崇高的「美育」理想被安放在西子湖畔,孕育出了中國第一所綜合性國立高等藝術學府。

它吹奏著「為藝術戰」的號角,在中華大地歷經沉浮之際,始終不忘歷史使命,凝聚藝術火種,成為中國20世紀上半葉藝術發展歷程的縮影。

它有著既開放也傳統的學院氣質,以林風眠為代表的融合派與以潘天壽為代表的傳統派,其主張大相徑庭,但卻不是互相輕視,互相攻訐,而是互相促進、互相發展,不僅造就了寬鬆自由的藝術發展環境,也反映了學院大師們的廣闊胸襟和高瞻遠矚、以學術為公器的哲人氣魄。這一點正是國立藝術院的卓然不群之處,並逐漸渾融成學院自身傳統的重要部分,使它成為中國藝術教育史上貢獻最大的學院之一。

文| 鄭朝 藍鐵 陳傳忠

編輯|廖垣

複向杭州市當局租得照膽台、白蘇兩公合祠、三賢祠等處為校舍。學院設國畫、西畫、雕塑、圖案四系及預科和研究部。原計劃中有建築系,因師資不足,暫未開辦。

國立藝術院舊址校門

1928年4月9日,西湖初春,國立藝術院在孤山羅苑舉行開學典禮。教職員三十余人、學生七十余人、來賓多人,歡聚一堂。蔡元培發表熱情洋溢的演說:

「大學院在西湖設立藝術院,創造美,使以後的人,都改其迷信的心為愛美的心,藉以真正完成人們的生活。」()

1928年國立藝術院院友錄

國立藝術院及國立藝專時期早期的主要教師有:

林文錚(教務長兼西洋美術史教授)、吳大羽(西畫主任教授)、潘天壽(國畫主任教授)、李金髮(雕塑主任教授)、劉既漂(圖案主任教授)、李樹化(音樂主任教授)、李風白(西畫教授)、李驤(超士)(西畫教授)、王悅之(劉錦堂)(油畫教授)、蔡威廉(女,西畫教授)、王靜遠(女,雕塑教授)、孫福熙(圖案教授)、陶元慶(圖案教授)、方幹民(西畫教授)、葉雲(西畫教授)、黃紀興(法語教授)、李苦禪(國畫教授)、張光(女,國畫教授)、朱荇青(琵琶專家)、王子雲(圖案教授)、劉開渠(雕塑教授)、雷圭元(圖案教授)、姜丹書(中國美術史、解剖、透視講師)、李朴園(美術史論講師)、鐘敬文(文藝導師)、張天翼(國文教師)。

此外還有一些外籍教師:

克羅多(法籍,研究班教授,擅油畫)、齋藤佳藏(日籍,圖案教授)、杜勞(俄籍,建築藝術教授)、魏達(英籍,雕塑教授)、馬巽(俄籍,聲樂教授)、薛洛夫斯基(俄籍,雕塑教授)、沙拉契夫(愛沙尼亞籍,音樂教授)、普洛克(奧地利籍,器樂教授)等。

學院有四句標語:

介紹西洋藝術;

整理中國藝術;

調和中西藝術;

創造時代藝術。

當時國立藝術院的校歌是:

莫道西湖好,雷峰已倒;

莫道國粹高,保俶傾凋;

看,四百兆生靈快變虎豹!

不有新藝宮,情感何以靠?

藝校健兒,齊揮毫橫掃!

藝校健兒,齊揮錘痛敲!

要把亞東藝壇重造,要把藝光遍地耀!

(林文錚作詞,李樹化作曲)

學校平面圖

就這樣,蔡元培先生崇高的「美育」理想被安放在西子湖畔,孕育出了中國第一所綜合性國立高等藝術學府。

它吹奏著「為藝術戰」的號角,在中華大地歷經沉浮之際,始終不忘歷史使命,凝聚藝術火種,成為中國20世紀上半葉藝術發展歷程的縮影。

它有著既開放也傳統的學院氣質,以林風眠為代表的融合派與以潘天壽為代表的傳統派,其主張大相徑庭,但卻不是互相輕視,互相攻訐,而是互相促進、互相發展,不僅造就了寬鬆自由的藝術發展環境,也反映了學院大師們的廣闊胸襟和高瞻遠矚、以學術為公器的哲人氣魄。這一點正是國立藝術院的卓然不群之處,並逐漸渾融成學院自身傳統的重要部分,使它成為中國藝術教育史上貢獻最大的學院之一。

文| 鄭朝 藍鐵 陳傳忠

編輯|廖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