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大畢業生:我才拉黑父母6年,他們控制了我30年

有多少中國父母都有這種口頭禪:

“你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都是為了你好!”

“你怎麼就不聽話呢?”

……

有多少人從小被爸媽氣到發抖?人格被摧殘到終身抬不起頭?

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王猛(化名)拉黑父母6年, 寫了一封數落父母的萬字長信, 勾起了很多網友多年的心理陰影。

王猛是一個讓父母很有面子的孩子:從小成績數一數二, 四川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 被北大生物專業錄取, 本科後又成功申請了美國一所名校的研究生……

然而, 12年前, 他不再回家過春節;6年前, 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他甚至還準備到北大再讀個心理學方面的博士,

以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問題。

王猛到底經歷了什麼, 竟不惜與父母徹底決裂?

我媽從來沒有接納我

王猛的母親一直不認可他的性別, 因為她想要一個女兒。 她甚至很陶醉地跟王猛說, 在他兩三歲的時候, 總把他打扮成女孩, 給他穿裙子, 在他面前對自己想像中的女兒“芽芽”說話。

王猛寫的萬字書

王猛想起, 母親在他受欺負後, 要求他去跟老師哭訴。 他意識到, 這是母親不能接受、認同他作為男孩子具有的“剛強、自主”氣質。

瘋狂的控制欲

王猛的母親一直把他綁在身邊, 不願意他以任何形式離家太遠。

小學時, 一次全班的文藝匯演, 老師要求全班統一服裝穿短褲。 但母親執意要王猛穿著長褲上學。

王猛提出要帶一條短褲備用, 母親也不同意。

母親似乎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權威。

結局是王猛被班主任當眾怒斥。 他一個孩子的尊嚴, 成了兩個成年人權威的犧牲品。

後來王猛得到機會去市里上奧數班, 母親卻一直不樂意。

一次上奧數班, 王猛的資料夾被劃壞塗抹, 母親知道後, 居然頗為得意:“這下你知道,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

似乎是因為自己的權威得到了佐證, 母親自鳴得意。 而王猛的父母對他的控制欲, 沒有隨著他長大而減弱。

初中升高中的時候, 王猛父母的單位合併成立了一所中學。 這所中學很普通, 而王猛的成績非常好, 能為學校提升升學率。

“你太小不能騎車”“你受不了當地名校的競爭”“二五一中會重點培養你”……王猛的父母用這些理由, 強迫他留在自己的單位中學。

從不保護我, 一切都是我的錯

然而, 王猛的母親對王猛的控制欲, 只表現在壓迫他就範上, 當他被其他人欺負的時候, 母親從來不會保護他。

小學時,

王猛曾一度遭遇霸淩, 對此母親要求他“去給老師講, 而且要哭著講”。

但讓王猛崩潰的是, 母親只能控制他, 卻對外界所有傷害王猛的人和事反應冷淡, 顯得無動於衷。

王猛小時候不會剝雞蛋, 二姨總是取笑他, 但是父母從來不站出來阻攔。 王猛因此被長期嘲笑, 陷入焦慮, 總是抑制不住地摳指甲。 但是王猛的父母並沒有關心他為什麼會染上這個壞習慣, 反而責備他。

“你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是很多中國父母的口頭禪。

無論是心理、行為還是學習, 王猛身上只要出現讓父母不滿意的事情, 父母只會責怪王猛。

王猛上高中的時候, 學校想要以部分好學生來帶動差生的成績, 而其他優秀學生要麼是領導子女, 要麼是教師子女,

於是王猛成為那個帶動差生的工具, 周圍坐滿了對成績滿不在乎的同學。

王猛跟爸爸說, 自己被調去跟差生做同桌。 但他沒想到, 他卻遭到了爸爸的一頓痛駡:“同桌有什麼影響?”“最卑賤的狗才想要什麼公平!”

後來王猛再次主動提起想跟校方談談時, 父母拒絕:“你必須學會跟任何人相處, 聽著, 任何人”, “人家的學生管他(老師)一口一個先生地叫, 你怎麼對校方這麼大意見?”

王猛在學校被欺負、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整天受到來自環境家庭和學業的壓力, 父母都無動於衷, 永遠都是王猛自己的錯。

你是爸爸媽媽製造的成功產品啊

高中畢業, 王猛考上了北大, 作為學校唯一一個考上北大的人, 學校敲鑼打鼓拉橫幅。

王猛以為, 自己的努力可以換來父母的理解。但他萬萬沒想到,他咬牙堅持,換來的成果,居然成為了父母得意洋洋反駁他的理由:“你覺得學校整你,可是慶祝成績的橫幅上寫的是你的名字。”

快上北京的前幾天,父母強制帶他一起參加了一次旅遊。同旅遊團都是父母的同事。一路上,王猛媽媽都在用非常誇張的語言,吹噓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並反復炫耀自己家孩子多麼優秀。

這直接導致了導遊在一起安排住宿的時候,諷刺道:“考上北大的尖子生王猛和兩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

所謂的小姑娘是同事家的兩個小學剛畢業的孩子,氣氛立馬僵住了。王猛窘迫得恨不得鑽進地裡。

回到房間後,王猛問父母為什麼導遊會這樣說,母親歇斯底里語無倫次地大罵了他一頓。第二天,父親跟王猛說:你馬上要出去讀書了,別人亂說話這類事會常見……言下之意,閒言碎語很常見,王猛應該忍受,父母沒有錯。

在王猛的心裡,家庭只能給他帶來傷害,而非保護。

你首先是父母的孩子其次才是你自己

王猛洋洋灑灑15000字的長信,全是年少時的壓抑和對父母的怨恨。很多網友看完以後,都說被喚起了多年的心理陰影。

有的人,被父母控制到30歲……

有的人,從未得到母親肯定……

有的人,莫名其妙被打了十多年,卻一直被教育要孝順,不許反抗……

有人反抗說:我首先是我,其次才是您的兒子。

然而在王猛的父母眼中,孩子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個人,而是父母的孩子,是他們可以控制的“玩偶”。

看了美劇才知道父母進孩子房間還要敲門

前陣子有個非常火爆的視頻,被貼上了搞笑的標籤。視頻內容是一個被家長罵哭的小女孩,用非常兇狠的語氣,說著非常慫的話。

但奇怪的是,很多人轉發、點贊的原因,不是覺得好笑,居然是因為看哭了。

很多網友都表示,在這個小女孩身上看見了自己曾經的影子:就算已經氣到發抖,父母也不給你平靜下來的機會,不斷地逼迫,把你逼到絕境。不准關門,沒有個人空間。

這種虐心式教育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根本不把孩子當作一個“人”來看待,孩子在父母面前沒有獨立的人格,所以父母根本不在乎孩子的想法、感受,也不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有的網友形容,這就是一個大型慘烈人格摧殘現場。

父母完全無視孩子的崩潰,只在乎如何馴化孩子,讓她一遍遍地承認自己的錯誤,逼迫她向父母的權威和規矩就範。就如同王猛的父母一樣,一定要在孩子面前保持自己絕對的權威。

第一次看美劇時,我才意識到,原來父母進孩子的房間是要敲門的。美劇裡的孩子只要關上自己房間的門,就像進入了自己的空間,只要不同意,父母就不能進來,就不會被打擾。

那時候我才意識到,關門=自我空間=安全。

然而,中國人似乎只有長大了才有自我空間。甚至有人回憶,媽媽會用菜刀砍開門。簡直就是噩夢!

就像視頻裡的小女孩一樣,家長永遠不准你關門,一旦發現關上了門,就會把門打開,如果反鎖了更恐怖,家長會在外面不停地砸門,直到門被打開。

我的同事,回憶她第一次鎖門,直接被她爸踹崩了,那是一扇新的木門,到現在那個木門也保留著被踹壞的樣子。因為她父母不允許她鎖門。

節目《放學別走》中小嘉賓朱子然說自己躲進房間,他媽媽也會追進來打,只能抵著門。

小女孩被罵哭的那個視頻,最讓很多人覺得憤懣不平的是,家長居然把孩子的崩潰反應拍下來,還放到了網上。

小孩子歇斯底里的模樣,在家長卻覺得非常有趣,所以才會拍下來,發到網上跟大家分享。似乎在家長的眼中,孩子只是一個小玩具、小寵物,而不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

你不結婚,我就上吊自殺

中國父母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ta還是個小孩子,懂什麼”。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小孩子沒有思想。

正是因為,父母認為“小孩子沒有思想”,所以他們不會在乎小孩子的感受,覺得孩子只要不哭就行,只要乖就可以,所有的教育都是為了“乖”,乖孩子,就是最好的孩子。

就像王猛的父母,對他所有的教育,中心思想就是聽話。我的同學李偉,接受的也是這樣的教育。

李偉的爸爸是個物理老師,他非常鄙視文科,信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悲劇就悲劇在,李偉非常喜歡文科。父親為了讓他學物理,就把他吊起來打。

父親對他的所有人生教育,都是建立在恐嚇上的,用恐嚇達到讓李偉聽話的目的。

孩子的一切都被家長掌控、操縱。

當然,李偉父親所有的管教都是“為了他好”,包括打他,恐嚇他,不准他學喜歡的文科,逼迫他學討厭的物理,這一切都是出於愛他。

有人說,不要苛責父母了,他們也只是用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在教育你。

但是,拿愛來勒索孩子,是世上最可怕的行為。打著愛的幌子,就可以隨便操控,打和罵,都成了合理的。

比如有一次,同學和李偉玩到比較晚,就跟著李偉一起回他家。李偉家的兩個房間是分在樓梯兩側的,樓梯左邊是父親的房間,右邊是他的房間。

右邊的房間黑燈瞎火,李偉和同學一起走進去,突然一束手電筒的光就照了過來。居然是父親悄無聲息地躺在他床上,對他一聲吼:“李偉!你是不是想挨打!”

因為父親的常年恐嚇,李偉變成了一個極度缺乏自信、缺少安全感的人。

畢業後,父親為了逼李偉結婚,一直用自殺威脅他:“你結不結婚?不結婚我就上吊自殺!”後來李偉還是結婚了,但是他再也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最終,為了找點心靈依託,李偉成了佛門俗家弟子。

李偉和王猛一樣,因為父母在教育中超強的控制欲,讓他們的心理變得不正常。在整個成長過程中,他們都沒有被當作一個人來對待。他們的意志、他們的情感,對於父母來說,完全不重要。

粗俗一點說,在這種父母眼裡,孩子說話連放屁都不如,如果是放屁,他們還會捂一下鼻子。然而受欺負的王猛、哭泣的小女孩和想學文科的李偉,他們的想法絲毫沒有被父母接收,就好像是噪音,直接被耳塞過濾了一樣。

而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的人格塑造毫無益處,童年時期的陰影甚至可能伴隨他們一生,並影響他們的婚戀和擇偶。

中國最大的謊言,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因為有這句話做幫兇,所以有些父母就為所欲為。

如果你有機會成為了父母,千萬不要讓這種悲劇延續下去。

請記住,你是在培養一個人,而不是在馴化動物。

你父母對你說過傷害最大的一句話,是什麼?歡迎文末留言!

自己的努力可以換來父母的理解。但他萬萬沒想到,他咬牙堅持,換來的成果,居然成為了父母得意洋洋反駁他的理由:“你覺得學校整你,可是慶祝成績的橫幅上寫的是你的名字。”

快上北京的前幾天,父母強制帶他一起參加了一次旅遊。同旅遊團都是父母的同事。一路上,王猛媽媽都在用非常誇張的語言,吹噓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並反復炫耀自己家孩子多麼優秀。

這直接導致了導遊在一起安排住宿的時候,諷刺道:“考上北大的尖子生王猛和兩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

所謂的小姑娘是同事家的兩個小學剛畢業的孩子,氣氛立馬僵住了。王猛窘迫得恨不得鑽進地裡。

回到房間後,王猛問父母為什麼導遊會這樣說,母親歇斯底里語無倫次地大罵了他一頓。第二天,父親跟王猛說:你馬上要出去讀書了,別人亂說話這類事會常見……言下之意,閒言碎語很常見,王猛應該忍受,父母沒有錯。

在王猛的心裡,家庭只能給他帶來傷害,而非保護。

你首先是父母的孩子其次才是你自己

王猛洋洋灑灑15000字的長信,全是年少時的壓抑和對父母的怨恨。很多網友看完以後,都說被喚起了多年的心理陰影。

有的人,被父母控制到30歲……

有的人,從未得到母親肯定……

有的人,莫名其妙被打了十多年,卻一直被教育要孝順,不許反抗……

有人反抗說:我首先是我,其次才是您的兒子。

然而在王猛的父母眼中,孩子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個人,而是父母的孩子,是他們可以控制的“玩偶”。

看了美劇才知道父母進孩子房間還要敲門

前陣子有個非常火爆的視頻,被貼上了搞笑的標籤。視頻內容是一個被家長罵哭的小女孩,用非常兇狠的語氣,說著非常慫的話。

但奇怪的是,很多人轉發、點贊的原因,不是覺得好笑,居然是因為看哭了。

很多網友都表示,在這個小女孩身上看見了自己曾經的影子:就算已經氣到發抖,父母也不給你平靜下來的機會,不斷地逼迫,把你逼到絕境。不准關門,沒有個人空間。

這種虐心式教育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根本不把孩子當作一個“人”來看待,孩子在父母面前沒有獨立的人格,所以父母根本不在乎孩子的想法、感受,也不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有的網友形容,這就是一個大型慘烈人格摧殘現場。

父母完全無視孩子的崩潰,只在乎如何馴化孩子,讓她一遍遍地承認自己的錯誤,逼迫她向父母的權威和規矩就範。就如同王猛的父母一樣,一定要在孩子面前保持自己絕對的權威。

第一次看美劇時,我才意識到,原來父母進孩子的房間是要敲門的。美劇裡的孩子只要關上自己房間的門,就像進入了自己的空間,只要不同意,父母就不能進來,就不會被打擾。

那時候我才意識到,關門=自我空間=安全。

然而,中國人似乎只有長大了才有自我空間。甚至有人回憶,媽媽會用菜刀砍開門。簡直就是噩夢!

就像視頻裡的小女孩一樣,家長永遠不准你關門,一旦發現關上了門,就會把門打開,如果反鎖了更恐怖,家長會在外面不停地砸門,直到門被打開。

我的同事,回憶她第一次鎖門,直接被她爸踹崩了,那是一扇新的木門,到現在那個木門也保留著被踹壞的樣子。因為她父母不允許她鎖門。

節目《放學別走》中小嘉賓朱子然說自己躲進房間,他媽媽也會追進來打,只能抵著門。

小女孩被罵哭的那個視頻,最讓很多人覺得憤懣不平的是,家長居然把孩子的崩潰反應拍下來,還放到了網上。

小孩子歇斯底里的模樣,在家長卻覺得非常有趣,所以才會拍下來,發到網上跟大家分享。似乎在家長的眼中,孩子只是一個小玩具、小寵物,而不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

你不結婚,我就上吊自殺

中國父母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ta還是個小孩子,懂什麼”。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小孩子沒有思想。

正是因為,父母認為“小孩子沒有思想”,所以他們不會在乎小孩子的感受,覺得孩子只要不哭就行,只要乖就可以,所有的教育都是為了“乖”,乖孩子,就是最好的孩子。

就像王猛的父母,對他所有的教育,中心思想就是聽話。我的同學李偉,接受的也是這樣的教育。

李偉的爸爸是個物理老師,他非常鄙視文科,信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悲劇就悲劇在,李偉非常喜歡文科。父親為了讓他學物理,就把他吊起來打。

父親對他的所有人生教育,都是建立在恐嚇上的,用恐嚇達到讓李偉聽話的目的。

孩子的一切都被家長掌控、操縱。

當然,李偉父親所有的管教都是“為了他好”,包括打他,恐嚇他,不准他學喜歡的文科,逼迫他學討厭的物理,這一切都是出於愛他。

有人說,不要苛責父母了,他們也只是用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在教育你。

但是,拿愛來勒索孩子,是世上最可怕的行為。打著愛的幌子,就可以隨便操控,打和罵,都成了合理的。

比如有一次,同學和李偉玩到比較晚,就跟著李偉一起回他家。李偉家的兩個房間是分在樓梯兩側的,樓梯左邊是父親的房間,右邊是他的房間。

右邊的房間黑燈瞎火,李偉和同學一起走進去,突然一束手電筒的光就照了過來。居然是父親悄無聲息地躺在他床上,對他一聲吼:“李偉!你是不是想挨打!”

因為父親的常年恐嚇,李偉變成了一個極度缺乏自信、缺少安全感的人。

畢業後,父親為了逼李偉結婚,一直用自殺威脅他:“你結不結婚?不結婚我就上吊自殺!”後來李偉還是結婚了,但是他再也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最終,為了找點心靈依託,李偉成了佛門俗家弟子。

李偉和王猛一樣,因為父母在教育中超強的控制欲,讓他們的心理變得不正常。在整個成長過程中,他們都沒有被當作一個人來對待。他們的意志、他們的情感,對於父母來說,完全不重要。

粗俗一點說,在這種父母眼裡,孩子說話連放屁都不如,如果是放屁,他們還會捂一下鼻子。然而受欺負的王猛、哭泣的小女孩和想學文科的李偉,他們的想法絲毫沒有被父母接收,就好像是噪音,直接被耳塞過濾了一樣。

而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的人格塑造毫無益處,童年時期的陰影甚至可能伴隨他們一生,並影響他們的婚戀和擇偶。

中國最大的謊言,就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因為有這句話做幫兇,所以有些父母就為所欲為。

如果你有機會成為了父母,千萬不要讓這種悲劇延續下去。

請記住,你是在培養一個人,而不是在馴化動物。

你父母對你說過傷害最大的一句話,是什麼?歡迎文末留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