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空間站罕見曝光:6年後全球獨有 各國一票難求

中國空間站重要部分罕見曝光

圖中節點艙是核心艙一部分, 是中國空間站最重要的部分, 整個核心艙重達22噸, 可以對接五個口,

類似於生活中, 就類似於水管的六通接頭。

近來, 隨著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任務的相繼完成, 全新的天宮空間站日程表展露在人們眼前, 而其中的關鍵則是2019~2020年間, 22噸近地載荷重量的天和核心艙的發射, 這也將是天宮空間站的重中之重, 關於天宮空間站, 其中有何玄機, 利刃評論員就此帶大家一窺其中究竟吧!

世界上最早的空間站是前蘇聯的禮炮系列空間站, 前蘇聯一共發射了7個“禮炮”號空間站。 1971年4月19日, 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禮炮”1號, 太空飛行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禮炮”1號空間站由軌道艙、服務艙和對接艙組成, 總長約12.5米, 最大直徑4米, 總重約18.5噸, 可居住6名宇航員。 站上裝有各種試驗設備、照相攝影設備和科學實驗設備。

“禮炮”1號空間站在太空運行6個月, 相繼與“聯盟”10號, “聯盟”11號兩艘飛船對接組成軌道聯合體, 完成任務後於同年10月11日在太平洋上空墜毀。 宇航員在它上面連續停留的時間最長為63天。

應該說, 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完成的就是近似於禮炮系列空間站的使命,

雖然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的體積更加迷你, 天宮一號的品質也僅為8.5噸, 天宮二號的品質雖然略有調整, 但改動幅度也並不大, 兩者均用長征2F火箭發射, 就這兩者的發射品質和所採用的火箭來說, 其近地載荷還不如之後發射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及其所配套的長征七號遙二火箭的載荷, 而就禮炮系列空間站來說, 其單個空間站品質就遠遠超過了目前中國近地載荷最大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 而其採用的火箭也是前蘇聯實用化運載火箭中, 近地載荷最大的質子K火箭, 就中國目前的能力來說, 也僅有今後發射天宮空間站核心艙天和的長征5B運載火箭能超越質子K,
並達到與其改型質子M相當的近地載荷水準, 而環顧世界範圍之內, 目前在役超過質子M的近地載荷的也僅有美國的德爾塔IV重型火箭和俄羅斯發展中的安加拉A5火箭及太空探索公司正在進行研製中, 並準備首次發射的獵鷹重型火箭。

儘管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的品質不如禮炮系列空間站, 但由於後發優勢和相差幾十年間科技的突飛猛進和電子元器件的進步, 其性能卻超越了禮炮空間站, 當然, 其乘員人數, 不如禮炮系列空間站, 這也是由於空間站的尺寸所決定的, 但能所完成的任務來說, 相比禮炮是有進步的。

而就更進一步的天宮空間站來說, 其品質接近於美國的單體式天空實驗室空間站, 接近於70噸的在軌品質, 其結構則接近于前蘇聯/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 這也是由運載火箭的近地載荷所決定的, 因為發射天空實驗室的土星V號火箭是基於載人探月考慮的, 其近地載荷超過了100噸, 因而天空實驗室也成為了迄今為止, 最大的單體近地載荷空間站, 而考慮到長征五B火箭的近地載荷能力在23~25噸,因而天宮空間站的節點艙及核心艙的總品質也只能限制在23噸以下,因而單次入軌的載荷也只能限定在這個區間,由於天宮空間站是基於一個核心艙為主體的空間站,該核心艙的對介面也僅為五個,因而其也將佈置兩個實驗艙問天和夢天,及一個太空望遠鏡巡天,其餘的對介面用於對接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據悉天宮空間站核心艙不僅外形與和平號空間站的DOS-7核心艙十分相似,太陽翼設計更是活脫脫的克隆DOS-7。兩者並不完全一致,我國載人空間站核心艙長度達到了18.2米,直徑4.2米,要比俄制艙段長得多,它的實驗艙全長14.4米,設計上更像是“天宮一號”的放大。總的來說,中國的空間站是基於一個核心艙的三艙段結構,當然之後可能會基於現有的70噸品質上有所擴展,如未來可以在三艙基本構型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核心艙形成十字型構型,還具備繼續對接2個實驗艙和掛載艙外載荷的能力。

我國空間站的最大擴展構型擁有6個艙段和多個大型暴露載荷平臺,總品質最高可達180噸,這也體現了空間站設計方案巨大的擴展潛力,據悉天宮空間站基本構型為T型三艙,將運行在400公里高、傾角42度的近地軌道上。如果現有的國際空間站於2024年如期退役的話,天宮號空間站將成為近地軌道上唯一的載人空間站。相較於國際空間站的集成桁架結構與和平號空間站的核心艙組合多個模組結構而言,中國的天宮空間站更近似于和平號空間站,雖然基本型的近地品質較小,但經擴展後可達到與和平號空間站品質相當的水準,當然這點品質對比於國際空間站可謂小巫見大巫,當然我們主要不是為了和國際空間站進行攀比,而是為了我們的空間應用科學和空間試驗點亮一盞近地軌道的中國燈塔,這也是全球億萬中國人的共同心願!(利刃)

而考慮到長征五B火箭的近地載荷能力在23~25噸,因而天宮空間站的節點艙及核心艙的總品質也只能限制在23噸以下,因而單次入軌的載荷也只能限定在這個區間,由於天宮空間站是基於一個核心艙為主體的空間站,該核心艙的對介面也僅為五個,因而其也將佈置兩個實驗艙問天和夢天,及一個太空望遠鏡巡天,其餘的對介面用於對接神舟載人飛船和天舟貨運飛船,據悉天宮空間站核心艙不僅外形與和平號空間站的DOS-7核心艙十分相似,太陽翼設計更是活脫脫的克隆DOS-7。兩者並不完全一致,我國載人空間站核心艙長度達到了18.2米,直徑4.2米,要比俄制艙段長得多,它的實驗艙全長14.4米,設計上更像是“天宮一號”的放大。總的來說,中國的空間站是基於一個核心艙的三艙段結構,當然之後可能會基於現有的70噸品質上有所擴展,如未來可以在三艙基本構型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核心艙形成十字型構型,還具備繼續對接2個實驗艙和掛載艙外載荷的能力。

我國空間站的最大擴展構型擁有6個艙段和多個大型暴露載荷平臺,總品質最高可達180噸,這也體現了空間站設計方案巨大的擴展潛力,據悉天宮空間站基本構型為T型三艙,將運行在400公里高、傾角42度的近地軌道上。如果現有的國際空間站於2024年如期退役的話,天宮號空間站將成為近地軌道上唯一的載人空間站。相較於國際空間站的集成桁架結構與和平號空間站的核心艙組合多個模組結構而言,中國的天宮空間站更近似于和平號空間站,雖然基本型的近地品質較小,但經擴展後可達到與和平號空間站品質相當的水準,當然這點品質對比於國際空間站可謂小巫見大巫,當然我們主要不是為了和國際空間站進行攀比,而是為了我們的空間應用科學和空間試驗點亮一盞近地軌道的中國燈塔,這也是全球億萬中國人的共同心願!(利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