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昆明滇池大壩將新建12組雕像 “講述”千年人文史脈

以大觀樓長聯開篇的浮雕

滇池圓舞概念圖

雲南網訊名人組雕、滇池圓舞曲、圓雕羽人競渡、湖畔拾趣……昆明滇池大壩沿岸將新建12組文化雕像, 所有內容均與滇池千年人文史脈相關。 1月30日, 以大觀樓長聯開篇的浮雕已經和遊客見面, 不銹鋼鍛造的“浪花”與石刻的長聯相映成趣。

12組雕像凸顯本土歷史文化

“滇池大壩文化景觀提升工程包含有浮雕牆、主題文化圓雕、欄杆立柱文化元素、地面文化元素四大部分,

大壩沿岸將新建12組雕像。 ”滇池大壩聯合專案部文化景觀設計施工負責人丁勇說。

其中, 將分別在滇池大壩北端及海埂會堂兩側的大壩對應位置上, 由北至南建設三組以滇池千年人文史脈、藝術性、科普性為主題的浮雕牆, 以滇池序言——大觀樓長聯開篇, 滇池歷史——滇池發展史為核心, 用寫實、高浮雕的效果生動地刻畫滇池千年的人文史脈, 有較強的科普教育性和藝術觀賞性。

“這個大觀樓長聯雕塑很有個性, 背面是滇池衍變過程, 旁邊的‘浪花’正好給長聯內涵做了注腳。 ”來自山西省的遊客高女士邊拍照留念邊說。

丁勇介紹, 整個景觀提升工將圍繞“文化”、“傳承”、“哲理”“和諧”四大主題, 在大堤靠迎海路方向增設9組主題文化圓雕。

其中, 有反映文化的圓雕滇池名人組雕、滇池圓舞曲;有反映傳承的圓雕羽人競渡;有反映哲理的圓雕為知魚之樂;還有反映和諧的圓雕:童年的歡樂、湖畔拾趣、喜慶豐年。

“圓雕創作工藝以鑄銅、鍛銅、不銹鋼鍛造、石雕等藝術手法表現, 通過四種主題文化回顧歷史, 展望未來。 ”丁勇說。

此外, 工程將在由北向南, 全線貫通欄杆立柱上, 間隔一個立柱進行線刻, 內容按春、夏、秋、冬, 詩賦、昆明四季花卉、飛鳥、魚蟲和山水名勝的形式展現。 每間隔六跨欄杆, 加花崗石線雕, 刻畫內容為昆明八景、詩賦景致、老昆明風貌展現本土歷史文化。 同時在地面上, 也將以版畫藝術為原型, 進行十二生肖地面雕刻,

恢復原有壩面文化, 地面十二生肖內容也將與對應立柱刻畫內容相互呼應。

值得一提的是, 在親水準臺上, 工程採用了銅條鑲嵌的方式, 雕刻了“滇池從唐宋元明清至今的水位線變化”, 直觀、詳盡的詮釋滇池歷代的水位演變, 增強了與遊人的互動性。

施工將局部圍擋 4月底前可完工

雲南網瞭解到, 對於工期及施工期間是否需要圍擋、施工是否會影響遊客觀鷗賞景、將採取哪些措施減少對遊客的影響等問題, 昆明滇投相關負責人表示, 滇池大壩文化景觀提升工程已於今年1月中下旬開工, 預計將於4月30日前完成, 施工期間僅進行局部圍擋, 對遊客觀鷗賞景影響較小。

該負責人介紹說, 按照昆明滇投要求, 同時施工的操作面不得超過5個,

施工操作需採用低噪音的手持雕刻工具。 加之施工期間, 對於欄杆線刻部分、地浮雕施工, 都將採用錐桶和隔離繩相對圍蔽操作面, 減少硬質圍擋對遊人的阻隔和分離, 所以對遊客觀鷗賞景影響較小。

對於浮雕文化牆施工, 因須進行腳手架搭設等工作, 所以將採用硬質圍擋在靠近綠化帶一側封閉施工, 減少雕刻噪音及粉塵對環境、遊人的影響, 方便在圍擋內採取降塵措施。

而圓雕雕塑是在創作室、加工廠完成製作, 為了減少白天對遊人和海鷗的影響, 將採取夜間施工完成吊裝、安裝工作, 進行短時隔離封閉局部吊裝、安裝作業面, 且安排專人進行值守和安全疏導, 保證操作安全。

滇池大壩何要做文化景觀提升?

據介紹,滇池大壩始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全長2400米。由於修建時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基礎坐落於軟基上,所以當時大堤未作規範碾壓,九十年代就曾出現過險情。2000年時,對大壩背水面進行了加固處理,並打造了景觀設施,使之成為市民休憩和遊客到昆明旅遊、觀鷗的首選地之一。大壩經多年運行,迎水面已出現護坡塊石鬆落,堤體掏空塌落情況,部分堤段穩定覆核達不到要求,需加固處理。

同時,隨著滇池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草海水質已由劣Ⅴ類提升為Ⅴ類,水質感官明顯改善。但由於草海水體水動力不足及風向影響,每年夏天還會在大壩迎水面形成一定範圍內的藍藻漂浮層,也需收集處理。基於以上原因,去年,昆明市決定實施滇池大壩加固提升及水體置換通道建設工程,由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投資建設。

“高顏值”“升級版” 滇池大壩亮相

滇池大壩進行加固及景觀提升工程包含三個主要內容,分別是滇池大壩加固工程、水體置換工程和大壩景觀提升工程。滇池大壩加固工程可解決草海大壩前坡抗滑穩定性安全隱患,增強滇池大壩的防汛抗洪能力;通過實施草海水體置換,可降低草海的藍藻水華富集程度,提高草海湖體水質,有效改善水環境。同時,工程還對滇池大壩景觀進行提升改造,優化、美化草海大堤景觀。

去年10月初,完成加固提升及水體置換通道建設工程的“升級版” 滇池大壩與國內外遊客正式見面,不僅成為了第十三屆世界龍舟錦標賽最佳觀賽場地,也成了歷年來春城昆明最好的觀鷗場所,“高顏值”的“升級版” 滇池大壩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市民提議增加“文化名片”

但也有部分市民和遊客表示,新大壩美是美了,但是好像少了點“文化”氣質和具有本土特色的創意。作為展示昆明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視窗,希望能將滇池大壩打造成昆明的又一張“文化名片”,讓更多的人通過大堤更加深入的瞭解滇池、瞭解昆明。

這些意見和建議,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和工程投資建設方——昆明滇投的採納,計畫在今年,結合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將滇池大壩作為昆明市休閒旅遊重點區域的定位,在現有自然風光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人文內容,展現滇池演變、滇池文化和昆明悠久的歷史文化,打造草海大堤獨特的文化創意景觀。

文創“金點子”獲採納

本著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群策群力的理念,去年12月,昆明滇投聯合昆明報業傳媒集團面向廣大市民公開徵集滇池大壩文化景觀提升創意。徵集活動中,市民們紛紛投稿為滇池大壩提升“文化氣質”出謀劃策,貢獻了不少“金點子”,其中絕大多數方案都提供了數個創意,不少市民還對滇池大壩之後的維護管理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去年12月22日至25日,市民提供的創意在掌上春城app上進行了集中展示並開啟網路投票。12月26日,活動組委會邀請市滇池管理局、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及業內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創意投稿作品進行了公開、公平、公正的評審,其中45位市民的創意分別獲得了創意金、銀、銅獎。

活動結束後,昆明滇投邀請了眾多專業景觀、建築設計、城市雕塑、文化創作設計專家組成設計組,結合相關規定及徵集活動中市民們提出的好創意、好點子,展開了創意設計。

設計組專家介紹說,滇池大壩文化景觀提升工程首先需要符合環保要求;

其次,草海大堤首要功能是城市防洪,前階段剛剛完成整體加固,從結構安全和防滲角度出發,不宜設置大型建構築物;

第三,由於滇池大壩附近水面是每年海鷗來昆明過冬時的重要聚集地,奪目、花哨的色彩環境,過於吵鬧的聲學環境和夜間絢麗奪目的燈光環境均有可能導致海鷗群的不適應。

基於以上原則,結合市民們提出的從歷史名人中精選出一些對雲南、對昆明作出卓越貢獻的,在滇池大壩上設置雕塑和簡介;採用銅制工藝,在地面上設置一系列具有昆明特色如昆明老地圖、昆明八景、雲南十八怪等內容的地雕;以本土植物、花卉為主題,設置一些雕塑或壁畫景觀;將昆明優秀地方音樂文化內容和專案植入;建立城市記憶文化景觀等優秀創意,對海埂大壩文化景觀提升方案進行了設計,並通過了相關部門的批准。

編輯:張瀟予

據介紹,滇池大壩始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全長2400米。由於修建時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基礎坐落於軟基上,所以當時大堤未作規範碾壓,九十年代就曾出現過險情。2000年時,對大壩背水面進行了加固處理,並打造了景觀設施,使之成為市民休憩和遊客到昆明旅遊、觀鷗的首選地之一。大壩經多年運行,迎水面已出現護坡塊石鬆落,堤體掏空塌落情況,部分堤段穩定覆核達不到要求,需加固處理。

同時,隨著滇池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草海水質已由劣Ⅴ類提升為Ⅴ類,水質感官明顯改善。但由於草海水體水動力不足及風向影響,每年夏天還會在大壩迎水面形成一定範圍內的藍藻漂浮層,也需收集處理。基於以上原因,去年,昆明市決定實施滇池大壩加固提升及水體置換通道建設工程,由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投資建設。

“高顏值”“升級版” 滇池大壩亮相

滇池大壩進行加固及景觀提升工程包含三個主要內容,分別是滇池大壩加固工程、水體置換工程和大壩景觀提升工程。滇池大壩加固工程可解決草海大壩前坡抗滑穩定性安全隱患,增強滇池大壩的防汛抗洪能力;通過實施草海水體置換,可降低草海的藍藻水華富集程度,提高草海湖體水質,有效改善水環境。同時,工程還對滇池大壩景觀進行提升改造,優化、美化草海大堤景觀。

去年10月初,完成加固提升及水體置換通道建設工程的“升級版” 滇池大壩與國內外遊客正式見面,不僅成為了第十三屆世界龍舟錦標賽最佳觀賽場地,也成了歷年來春城昆明最好的觀鷗場所,“高顏值”的“升級版” 滇池大壩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市民提議增加“文化名片”

但也有部分市民和遊客表示,新大壩美是美了,但是好像少了點“文化”氣質和具有本土特色的創意。作為展示昆明城市形象的一個重要視窗,希望能將滇池大壩打造成昆明的又一張“文化名片”,讓更多的人通過大堤更加深入的瞭解滇池、瞭解昆明。

這些意見和建議,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和工程投資建設方——昆明滇投的採納,計畫在今年,結合昆明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將滇池大壩作為昆明市休閒旅遊重點區域的定位,在現有自然風光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人文內容,展現滇池演變、滇池文化和昆明悠久的歷史文化,打造草海大堤獨特的文化創意景觀。

文創“金點子”獲採納

本著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群策群力的理念,去年12月,昆明滇投聯合昆明報業傳媒集團面向廣大市民公開徵集滇池大壩文化景觀提升創意。徵集活動中,市民們紛紛投稿為滇池大壩提升“文化氣質”出謀劃策,貢獻了不少“金點子”,其中絕大多數方案都提供了數個創意,不少市民還對滇池大壩之後的維護管理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去年12月22日至25日,市民提供的創意在掌上春城app上進行了集中展示並開啟網路投票。12月26日,活動組委會邀請市滇池管理局、昆明滇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及業內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創意投稿作品進行了公開、公平、公正的評審,其中45位市民的創意分別獲得了創意金、銀、銅獎。

活動結束後,昆明滇投邀請了眾多專業景觀、建築設計、城市雕塑、文化創作設計專家組成設計組,結合相關規定及徵集活動中市民們提出的好創意、好點子,展開了創意設計。

設計組專家介紹說,滇池大壩文化景觀提升工程首先需要符合環保要求;

其次,草海大堤首要功能是城市防洪,前階段剛剛完成整體加固,從結構安全和防滲角度出發,不宜設置大型建構築物;

第三,由於滇池大壩附近水面是每年海鷗來昆明過冬時的重要聚集地,奪目、花哨的色彩環境,過於吵鬧的聲學環境和夜間絢麗奪目的燈光環境均有可能導致海鷗群的不適應。

基於以上原則,結合市民們提出的從歷史名人中精選出一些對雲南、對昆明作出卓越貢獻的,在滇池大壩上設置雕塑和簡介;採用銅制工藝,在地面上設置一系列具有昆明特色如昆明老地圖、昆明八景、雲南十八怪等內容的地雕;以本土植物、花卉為主題,設置一些雕塑或壁畫景觀;將昆明優秀地方音樂文化內容和專案植入;建立城市記憶文化景觀等優秀創意,對海埂大壩文化景觀提升方案進行了設計,並通過了相關部門的批准。

編輯:張瀟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