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趙雲山: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到省人大代表

趙雲山

十多年前, 他因病致貧, 入不敷出;如今, 他脫貧致富, 成了光榮的省人大代表, 要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我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光榮脫貧了還被選舉為省人大代表, 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黨的各級好幹部!”正在參加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的農民代表趙雲山一開口, 就發自內心地感謝黨。

但大家不知——

今年48歲的趙雲山, 家住巍山縣青華鄉新山村委會, 祖祖輩輩以種地為生。

新山村地處山區, 交通不便, 土地瘠薄, 乾旱缺水, 群眾貧困面大, 完全靠天吃飯。

“地也少, 主要種植種豌豆, 種蠶豆, 辛辛苦苦忙活一年, 收入只有幾百塊錢, 正常生活都難以維持。 ”趙雲山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苦熬著。

趙雲山一家5口人, 家中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顧, 妻子常年身體不好, 沒有勞動力, 家中還有一雙兒女, 收入微薄, 家庭的重任全部壓在趙雲山一人身上,

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異常艱難。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 2006年的一天, 趙雲山在幹活時不慎被石頭砸中小腿, 後來住院手術治療欠下了近2萬元的醫療費, 給本已貧困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負擔。 背負的欠債一下子把他推向貧困的深淵, 生活極度困難, 淪為因缺地、因病致貧典型的雙料貧困戶。

“老人要照顧, 孩子要花錢, 妻子生病吃藥打針要花錢, 還有欠的醫療費用要換。 這些年來, 一個人撐起一個家, 家裡經濟就沒有寬鬆過。 ”家徒四壁, 入不敷出, 趙雲山常常夜不能寐。

在新一輪的扶貧攻堅戰中, 村幹部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一心想著法子幫趙雲山度過難關。 村裡、鄉里在入戶調查過程中得知瞭解到他的情況後, 多次來家中,

瞭解家庭收入情況和主要致貧原因後, 於2013年將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給予政策上照顧, 幫助他修繕房屋, 並引導他發展產業擺脫貧困。 “日子過得艱難, 搞種植也沒多少門道。 想養羊、養豬也沒有相關的養殖經驗。 看到僅靠微薄的種植收入不能讓我脫貧, 扶貧幹部幫我制定養殖計畫, 養牛, 養能繁母豬。 ”趙雲山感動地說。

“在黨和政府幫扶下, 我養了2頭牛, 2頭能繁母豬, 一年下來也能有很多小豬崽, 這樣不僅可以擴大養殖規模, 還能靠賣小豬增加收入。 ”如今摘了“貧困戶帽子”的趙雲山幹勁更足了, 期待著以後的幸福生活, “有了發展的基礎, 我有脫貧的信心、勇氣和希望, 我相信日子會越過越好。 ” 在政府的幫扶下, 趙雲山一家的收入也開始增長。

2016年, 被選聘為村裡的生態護林員, 每月有800元的工資。 2017年, 家庭全年人均收入達到4520元, 正式摘去貧困戶帽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 在自己致富的同時, 趙雲山還帶領鄉親們一起種植白芸豆、車厘子。

同時, 經過層層選拔、審核、選舉, 曾經的貧困戶趙雲山光榮成為一名省人大代表, 參加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

“我建議幫我們村裡修築生產道路, 幫我們解決出行道路問題。 ”第一次當人大代表的趙雲山, 認真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會議間隙, 趙雲山見縫插針請教其他人大代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要點。 “我要把這裡學到的帶回去, 說給鄉親們聽, 讓他們知道我們的發展成就, 知道党給農民的好政策。 ”

脫下了農裝,

來到省城參會, 這讓他感覺有點局促, 但笑容裡卻透露著自豪。

“黨和政府的政策好, 真心感謝黨和政府。 我們永遠跟黨走, 聽黨的話, 團結和睦, 發揮自己的力量, 建設自己的家鄉, 共同致富, 一定能與全縣、全州、全省、全國人民一道同步實現小康生活!”趙雲山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在自己脫貧的道路上, 趙雲山切身體會到了身邊黨員幹部的幫扶給自己帶來的變化, 為家鄉群眾致富想辦法, 給貧困戶帶去謀劃未來的希望和信心, 這一切讓他對黨員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他看來, 家裡一年來的變化就是黨的好政策和黨的這些好幹部的功勞。

而趙雲山想得更遠。

“以前我是個貧困戶, 在黨員幹部的幫助下脫了貧, 我想向他們學習, 幫助更多老百姓致富。有這麼為老百姓著想的党,我特別想成為其中的一員!”趙雲山動情地表示,“回去後,我要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申請加入黨組織,回報黨組織,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雲南網記者 楊之輝 石磊

編輯:張瀟予

幫助更多老百姓致富。有這麼為老百姓著想的党,我特別想成為其中的一員!”趙雲山動情地表示,“回去後,我要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申請加入黨組織,回報黨組織,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雲南網記者 楊之輝 石磊

編輯:張瀟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