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羊毛座椅中的馬毛和越過紅線的腳,上下議院裡的秘密|國會大廈

國會大廈的中央廳是座八角形的建築, 所以以前也曾被稱為“八角廳”。 但人們更願意叫它“中央廳”, 因為它的確是國會大廈中最核心的十字路口, 從這裡向西是公眾入口, 向東是圖書館, 向南是上議院, 向北是下議院。 據說如果站在大廳的中央吊燈下, 打開南北方向的所有大門, 向南可以看到上議院的國王御座, 向北可以望到下議院的議長座椅。 廳內四個方向的拱門上方各有一幅精美的馬賽克鑲嵌畫, 分別表現了聯合王國各組成國的主保聖人, 包括英格蘭的聖喬治、蘇格蘭的聖安德魯、威爾士的聖大衛和北愛爾蘭的聖派翠克。

四扇巨型花窗下方各矗立著一尊雕像, 均為19世紀著名的英國政治家, 包括曾四任英國首相的格萊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 1809-1898)。 地板中央的八角星圖案四周有一圈拉丁文, 引自《聖經》中的讚美詩: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 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Except the Lord build the House their labour is but lost that build it)。

按照路牌提示, 我們向南進入上議院。 首先是一個小的貴族廳, 它是上院議員會議間隙休息閒聊的地方, 也相當於進入正廳前的門廳, 穿過它便是輝煌的上議院廳。 這個大廳可能是整個國會大廈裝修最奢華的一間, 座椅全為紅色, 四壁由彩色玻璃和六幅體現宗教寓意、騎士風格和法律意義的壁畫裝飾。 各個花窗和壁畫之間是16位男爵和2位主教的雕像, 他們均為1215年與約翰國王簽署《大憲章》的成員, 也就是英國憲政的締造者。

上議院廳南端矗立著金燦燦的國王御座, 理論上國王可以列席所有會議, 但通常只出席議會每年的開幕式。 御座前方為上院議長席, 是個中心帶小靠背的紅色軟席。 軟席內填滿了羊毛,

用來表示英國歷史上羊毛貿易的重要性, 但有意思的是, 1938年人們修理它的時候發現裡面居然都是馬毛, 於是重新製作了今天的這個軟席, 並收集全國各地以及各英聯邦國家的羊毛來填充以示聯合王國所有成員的團結統一。 議長席前方一個稍大的紅色軟席是高級司法人員的專用座位, 通常司法大臣、首席法官、最高法院大法官等在議會開幕典禮時在此就座。 大廳中央的方桌是文員做會議記錄的地方。 神職人員和執政黨方面的議員通常坐在議長席右側, 其他人員多在左側就座, 中間則為混合區。

繼續向南進入的小廳叫王子廳, 為上院議員提供了一處交換意見的場所。 牆上是理查·布切特(Richard Burchett, 1815-1875)和他的學生們繪製的28幅都鐸王朝成員肖像畫。 畫下方是William Theed(1804-1891)於1855-1857年製作的淺浮雕, 描繪的是都鐸王朝發生的幾個著名事件, 比如蘇格蘭女王瑪麗的逃亡、沃爾特·雷利脫下斗篷為伊莉莎白一世鋪路等。

此外廳內還有一尊手持權杖和王冠的維多利亞女王雕像, 由威爾士的新古典主義雕塑家John Gibson(1790-1866)於1855年製作。

接下來的大廳叫皇家藝廊,它相當於一個多功能廳,每年議會開幕典禮時,王室成員在此受到夾道歡迎,外國政要來訪這裡也用作接待室,議會自己的晚宴也常在此舉行。廳內的裝飾大都與英國軍隊有關,四個方向的門兩側各有一尊鎏金的雕像,均為在位期間曾參與過重大戰役的國王。

大廳兩側裝飾著愛爾蘭歷史和肖像畫家丹尼爾·麥克利斯(Daniel Maclise,1806-1870)繪製的兩幅戰爭題材油畫,一幅是《納爾遜之死》,納爾遜(Horatio Nelson,1758-1805)是英國最傑出的海軍將領,在特拉法加海戰中率領英國皇家海軍一舉擊潰法西聯合艦隊,贏得第三次反法同盟戰爭,但不幸在戰爭結束時犧牲。另一幅為《威靈頓公爵與普魯士元帥馮·布呂歇爾會面》,正是他倆在滑鐵盧戰役中聯手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可惜的是由於空氣污染等因素影響,如今這兩幅畫都已失色很多,幾乎接近於單色了。

由此向南是女王更衣室,女王在出席議會開幕典禮前在此正式穿上王袍,戴上王冠。房間的一頭擺著華麗的王座,背後是英國王室的盾徽,兩邊的肖像畫是維多利亞女王和她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由德國著名肖像畫家Franz Xaver Winterhalter(1805-1873)創作。

另一頭是個大壁爐,壁爐兩側的壁龕裡裝飾著聖喬治屠龍和聖米迦勒除魔的金像。

兩面牆上裝飾著五幅威廉·戴斯(William Dyce,1806-1864)繪製的通過亞瑟王傳奇的故事展現五種騎士美德的畫卷,它們分別為:好客、慷慨、仁慈、信仰和禮貌。壁爐上方的那幅畫表現的就是信仰。

至此已經到了國會大廈的最南端,在這個房間的西北角還有個諾曼門廊,連接著維多利亞塔下方的王室通道。它原計劃要飾以諾曼王朝的國王雕像和壁畫,所以才起了這個名字,但終未實施。現在這裡的16尊胸像均為曾做過上議院議員的英國首相。

上議院部分就參觀完了,我們折回到中央廳,繼續參觀下議院。首先進入的是議員廳,這裡是下院議員會議間隙磋商討論的地方。廳內最顯眼的是兩個拱門邊真人大小的銅像,其中有兩位我們非常熟悉,一位是靠近南門的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1925-2013),一位是靠近北門的溫斯頓·邱吉爾。周圍牆邊還有12尊胸像和3尊石像,均為歷任英國首相。在所有這些雕像中,最吸引人的當數咄咄逼人的邱吉爾像,很多人在它面前駐足甚至擺出與雕像同樣的姿勢。它是克羅埃西亞雕塑家Oscar Nemon(1906-1985)創作的,這位雕塑家最出名的作品就是他製作的幾尊邱吉爾雕像了。

不知是邱吉爾聲望高的原因還是這尊雕像吸引人的原因,這個通往下議院廳的拱門不知不覺就被人稱作“邱吉爾拱門”了。這個門略顯殘破,是因為在二戰的德軍轟炸中受損,人們並未完全修復,希望它能時刻提醒後人記住那段歷史。穿過這道門就進入了下議院開會的下議院廳。這個廳曾在二戰中毀於1941年德軍的倫敦大轟炸,後來在建築家Giles Gilbert Scott(1880-1960)的努力下得到重建。這個名字熟悉嗎?他就是設計了阿爾伯特紀念亭的英國著名建築家George Gilbert Scott的孫子。

相對于華麗的上議院廳,這個廳可以說簡樸了許多。廳內的座椅全部採用綠色,最北頭是議長席。通常執政黨坐在議長右側,反對黨的席位在左側,中間沒有混合區。大廳中央也有一個書記員的桌子。下議院共有650位議員,但因為廳小只能容納427人就座,因此逢重要會議時,座椅後方總是站滿了無法就座的議員。地板中央有兩排相距2.5米的紅線,按照英國傳統,這是兩劍的距離,兩方議員在辯論發言時均不得超越該線,以免發生肢體衝突。

說是這麼說,其實紅線的象徵意義更大,我找來一張下議院開會時的照片,大家的腳都伸到紅線外了,真要想動手,什麼線也攔不住。

接下來的大廳叫皇家藝廊,它相當於一個多功能廳,每年議會開幕典禮時,王室成員在此受到夾道歡迎,外國政要來訪這裡也用作接待室,議會自己的晚宴也常在此舉行。廳內的裝飾大都與英國軍隊有關,四個方向的門兩側各有一尊鎏金的雕像,均為在位期間曾參與過重大戰役的國王。

大廳兩側裝飾著愛爾蘭歷史和肖像畫家丹尼爾·麥克利斯(Daniel Maclise,1806-1870)繪製的兩幅戰爭題材油畫,一幅是《納爾遜之死》,納爾遜(Horatio Nelson,1758-1805)是英國最傑出的海軍將領,在特拉法加海戰中率領英國皇家海軍一舉擊潰法西聯合艦隊,贏得第三次反法同盟戰爭,但不幸在戰爭結束時犧牲。另一幅為《威靈頓公爵與普魯士元帥馮·布呂歇爾會面》,正是他倆在滑鐵盧戰役中聯手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可惜的是由於空氣污染等因素影響,如今這兩幅畫都已失色很多,幾乎接近於單色了。

由此向南是女王更衣室,女王在出席議會開幕典禮前在此正式穿上王袍,戴上王冠。房間的一頭擺著華麗的王座,背後是英國王室的盾徽,兩邊的肖像畫是維多利亞女王和她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由德國著名肖像畫家Franz Xaver Winterhalter(1805-1873)創作。

另一頭是個大壁爐,壁爐兩側的壁龕裡裝飾著聖喬治屠龍和聖米迦勒除魔的金像。

兩面牆上裝飾著五幅威廉·戴斯(William Dyce,1806-1864)繪製的通過亞瑟王傳奇的故事展現五種騎士美德的畫卷,它們分別為:好客、慷慨、仁慈、信仰和禮貌。壁爐上方的那幅畫表現的就是信仰。

至此已經到了國會大廈的最南端,在這個房間的西北角還有個諾曼門廊,連接著維多利亞塔下方的王室通道。它原計劃要飾以諾曼王朝的國王雕像和壁畫,所以才起了這個名字,但終未實施。現在這裡的16尊胸像均為曾做過上議院議員的英國首相。

上議院部分就參觀完了,我們折回到中央廳,繼續參觀下議院。首先進入的是議員廳,這裡是下院議員會議間隙磋商討論的地方。廳內最顯眼的是兩個拱門邊真人大小的銅像,其中有兩位我們非常熟悉,一位是靠近南門的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1925-2013),一位是靠近北門的溫斯頓·邱吉爾。周圍牆邊還有12尊胸像和3尊石像,均為歷任英國首相。在所有這些雕像中,最吸引人的當數咄咄逼人的邱吉爾像,很多人在它面前駐足甚至擺出與雕像同樣的姿勢。它是克羅埃西亞雕塑家Oscar Nemon(1906-1985)創作的,這位雕塑家最出名的作品就是他製作的幾尊邱吉爾雕像了。

不知是邱吉爾聲望高的原因還是這尊雕像吸引人的原因,這個通往下議院廳的拱門不知不覺就被人稱作“邱吉爾拱門”了。這個門略顯殘破,是因為在二戰的德軍轟炸中受損,人們並未完全修復,希望它能時刻提醒後人記住那段歷史。穿過這道門就進入了下議院開會的下議院廳。這個廳曾在二戰中毀於1941年德軍的倫敦大轟炸,後來在建築家Giles Gilbert Scott(1880-1960)的努力下得到重建。這個名字熟悉嗎?他就是設計了阿爾伯特紀念亭的英國著名建築家George Gilbert Scott的孫子。

相對于華麗的上議院廳,這個廳可以說簡樸了許多。廳內的座椅全部採用綠色,最北頭是議長席。通常執政黨坐在議長右側,反對黨的席位在左側,中間沒有混合區。大廳中央也有一個書記員的桌子。下議院共有650位議員,但因為廳小只能容納427人就座,因此逢重要會議時,座椅後方總是站滿了無法就座的議員。地板中央有兩排相距2.5米的紅線,按照英國傳統,這是兩劍的距離,兩方議員在辯論發言時均不得超越該線,以免發生肢體衝突。

說是這麼說,其實紅線的象徵意義更大,我找來一張下議院開會時的照片,大家的腳都伸到紅線外了,真要想動手,什麼線也攔不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